正文

在东方不败

(2007-04-30 16:41:27) 下一个

2006-8-31

Thank You Very Much

东方不败 (To Be Continued)

你很喜欢看雪,因为一切的丑陋都被它掩盖。你伸手触摸它,惊叹这世间竟还有纯洁的固体形。我笑你想将 拥入怀。 但这种热情的相遇只会 令它慢慢融化,存在 大地立刻有点悲凉, 你有点感慨,生活在黑白 不分的世界很无奈! 

对滑雪没什么兴趣,但为了你,我要试试。你瞪了我一眼,问我这是什么意识形态。我暗自偷笑,情人的目光这样狭隘?你以为对你与MM苏维埃雪地里的恩爱还耿耿于怀, 我才不介意你与MM剩余的爱。 工人阶级受压 迫, 想找个周末乐开怀,难道要像佛一样将自己莫名的激情 suicide 受教 育在90年代,还沉湎 MM历史批判的媚态,你以MM在东方永远不败? 这是一种什么样  st”*?什么时候可以淘 汰? 

       你在白色的恐怖世界惺惺作态,我在黑色的第三世界寻找自在永在**   电影时我碰到你的衣角。衣服的质感粗糙。我在那一瞬间感到,每一丝纤维都对我冷笑,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手就在哪里。”***我立刻羞得抬不起头,基督的教导让我错过了电影预告的精彩。 

*  斋戒st”即德Zeigeist:时代精神这个词的德语发音正是粤语斋戒二字,即斋戒st”.

**

基督教的神称自己作自在永在本在 

***

经的教训是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9.1

MM和GG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不起,我只是想稍微解释一下我昨天写的《在东方不败》,以作参 考。我相信, 即使你不知道所有背后的意义, 你完全可以享受阅读 的乐趣。 

这个星期文学评论课的阅读作业是马克思主义。很意外吧?西方社会竟然有兴趣念这东西?最倒霉的是阅读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马克思的选段还挺短,其他人都很长。由于批评马克思的题材在中国尚算敏感,我想了两个小时还没办法想出如何让读者明白MM就是MarxisM.  

晚我本来想写一个注释,但仍然觉得风险太大。其中一个风险是没有人愿意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本来的题目是“MM和GG的往事,GG即格格,是恩格斯!看,我多用心良苦!但正式来讲,语没有恩格斯主义" 一词,虽 然我们 偶尔也用马恩理论这个词。 

第二天,我突然想到东方不败这个借喻。东方不败是一个男儿身的假女人,而MM也是一个男儿身的假女人. MM在Internet上是女性的代名词, 我写作上 需要一个女主角. 东方不败 的借喻还可以讽刺历史, 马克思主义在东方 国家 (包括东欧)曾经不 败。 

我已经尽力为这暗喻铺路,用了许多熟悉的词组,意识形态”, “苏维埃”, “剩余的”( 即剩余价), “工人阶级受压 ”, “历史批判”, “白色的恐怖, 第三世界”. 过还是没能让读者想到"MM 就是MarxisM.  

唉……这就是我对读者的爱!我的心在春天的第一天徘徊,要不要老实交待。 

它的下集是结合其它宗教,像印度教和犹太教,写类似的故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有点像某一种宗教的推行。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我等了将近8年,想好好地应用“Zeigeist”词, 现在梦想成真。我一年前学了一点点德语,略知德语的发音规则。大概在一个月前,我突然觉得“Zeigeist”别像斋戒的粤语发音。这个联想正好符合上下文关于佛教的应用。实说,我写好了,翻阅全文, 才发现这个巧合。 这种巧合实在太多了, 特别是在<<牙膏前牙膏后>>一文中。我自己都很惊讶。 

谢你对我一向的支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