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我见到的“炮楼”

(2019-12-09 16:18:18) 下一个

我见到的“炮楼”     刘振墉

 

我幼年时住在炮楼附近,熟知炮楼的特点是“楼”,与炮无关,是特殊条件下的建筑物,完全不同于碉堡。

        碉堡或者叫做地堡。上海江湾五角场一带,近百年来每次战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遗留下来的碉堡密集。每一处造房、修路时,总得先拆掉几个碉堡。这些碉堡像覆蓋着的碗,直径约两三米,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地上部分高不到两米,壁厚三、四十厘米,水泥浇铸,四周有射击孔。五、六十年代,我看到工人在拆毁时,先架木柴烧烤,再抡着大铁鎯头夯,坚硬无比。炮楼与其相比,则要原始得多了。

       我在江苏如皋县磨头区邓庄小学读书时,学校西南方三、四里处的西河湾,有一个和平军(汪精卫的和平建国军)的据点,远远的就能看到它的炮楼,但未敢走近去看。有一次因为某事件,上万农民包围据点抗议,我才跟随人流,一直走到据点竹篱笆外。原来炮楼就是三层的圆形砖砌楼房,周围有枪眼,因为是建在空旷处(四周的民房已被拆毁),乡下人又全是住的平房,所以它就显得很高耸突出了。

        当时的新四军游击队没有火炮,也极度缺少炸药,我曾在冬季里,看到有人在村庄里一家家搜寻,见到农家土墙上附着淡淡的一层白色粉状物,就轻轻地刷下来,这叫做“刷硝”,据说可以用来提取炸药原料。也听说过一种打炮楼的方法,就是用浸濕了的棉花絮覆蓋在八仙桌上,做成“土坦克”,人在下面顶着桌子接近炮楼,再将手榴弹扔进炮楼的射击孔内。没有手榴弹可以用“火攻”,将浸透油的棉花球点燃后塞进枪眼。很明显,这些土战术,自我牺牲的几率很大。

        内战打响后,国民党军队进驻我镇,地方武装首先忙着挨家挨户征集砖头,沿街抓伕抢修炮楼。有一位亲戚租住在我家前面店房做小生意,好几次被拉去做苦工,从早上直到天黑才放回家,没吃没喝,必须家属去送饭送水。这亲戚是孤身一人,年近六旬,只好我去送饭,因此到了修炮楼的施工现场。看到炮楼是用普通的砖头和粘土砌的,有的还是乱砖(破碎的砖头),连石灰都很少。每个炮楼占地面积约二、三十平方,墙有民房的双倍厚。这里是我镇的主据点,三座炮楼鼎足而立。直到自行撤离,此据点从未被共产党游击队攻占过。

       四七年初,区公所在镇北头又修了座前沿小炮楼,两层,在河边高岸上,距我家约三百米远。规定每保抽两个壮丁去看守炮楼。记得本保二十出头的展家小伙被抽中时,家里人哭得如丧考妣。两三个月后的一天夜里,听到过几阵枪响,第二天听说,夜里共产党游击队来打炮楼,没打得下来,放火烧了。这位展大哥,那天正好轮班在炮楼上,被烧成重伤,一年多后才痊癒,满脸满身疤痕,还瞎了一只眼睛。这十几个青年农民(或小商贩),不经正规训练,各抱一支不知什么年代造的旧步枪,竟然坚守了一夜,可见得游击队(土共)装备和作战能力之差。

       日本侵略军与汪伪军,在我镇(江苏靖江县西来镇)驻扎过至少三次,小股日寇来到伪军据点时,也住在炮楼里,但日军自己并不造炮楼。我见到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正规军都不修炮楼,炮楼只是汪伪军和国府地方武装,对付游击队的的防御手段,在苏北各乡镇上,大约从四一年起纷纷建造,到一九四八年底,也就走进了历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