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爐灶有兩種:一是大灶,用磚壘砌,有煙囪通向室外者;二是鍋廂,陶質,形狀像缸,上大下小,側面開一個書本大小的缺口做為灶門。如果是一、兩人的伙食,用後者較節省燃料,也少占用空間。這兩種爐灶都是用的鑄鐵鍋。
人們買鑄鐵鍋時,要求厚薄均勻,正面和反面都要光滑。反面也要光滑,是因為要定期「刮鍋」,將鍋反面的鍋灰(積炭)鏟掉,以提高導熱效果。也不能買回去一燒就壞,一碰就裂,當然更不能有砂眼。王源吉鐵鍋在長期使用中,成了消費者公認的信得過商品。
記得我小時候,對門開著頗具規模的南貨店,兼售釘鐵油麻,店主經營有方。鐵鍋一層層地放在木架上,顧客指要上面的鐵鍋時,得用人字梯爬上去拿下來。
有時趁著街面上人來人往時,故意將鐵鍋從兩米多高處扔向地面,鐵鍋仍保持完好無損,讓看到的人甚覺驚奇,用來顯示鐵鍋的高品質,以招徠顧客。
多年後我才明白,其實這只是個「噱頭」,因為是泥土地面,鐵鍋水平下落時又略帶旋轉,所以落到地面時受到的衝擊力並不很大。當然,鐵鍋也要保證一定的質量才不致出洋相。
鐵鍋上蓋著三、四處店家的橙色長方形印記,每枚約64K紙大小,裡外兩面都有,邊框裡面是仿宋體的「王源吉」三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