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代 金 券

(2012-11-18 07:03:09) 下一个

               刘振墉

       日本侵略军攻入上海南京后,迅速占领了江苏的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各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基本上陷于断绝。当然也有极少数跑单帮的小贩,“且将性命赌明天”,他们闯关卡,穿越封锁线,那是提着脑袋干的事,我们小镇上就死了好几个,家里人说是出去以后就不知下落了。

       但是,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要过日子就少不了物资交换。此时,中、中、交、农四大行发行的钞票已没有人使用,原始的物物交换盛行,同时,银元,银、镍分币,铜板最受欢迎。

普通百姓买东西,动用到银元的机会甚少,多数是买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只是些几角或几分,甚至几个铜板的买卖,然而,市面上的硬分币却奇缺,交易找零时常常发生困难。

开始时大概是写欠条,比如写一张“欠铜板二十枚”的条子作为凭证,以做成这笔生意。这样一次次的写,不但麻烦,而且每次金额也各不相同,容易出错,于是就有最机灵的生意人,想到发行定额的代金券。一家跟一家学样,最多时,小镇上有一、二十家商铺这样做了。

我看到的这些“代金券”,大小不一,通常有美钞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大,纸张也是五花八门,但多数用牛皮纸。上面用毛笔写上“代银毫一角”或“代铜板五枚”等等,落款写有店号,老板的签名和盖章,角落上还有编号,金额大到一两角银币,小到三五个铜板。

我家近邻有一家烧饼店和一家酱园。当时烧饼是三个铜板一只(一块银元可兑换三百个铜板),所以烧饼店发行了很多面值是三个铜板的代金券。有几个沿街叫卖的小贩(多是大男孩),腋下挟着竹匾,里面放着热烧饼,上面盖有保温的棉絮,在街面上来来回回,还大声喊:“卖烧饼,滚热的烧饼!”小贩回到店里,我还见到他数出八张代金券,向老板换回十个烧饼,再到街上叫卖去,多出的两个就是他得到的批零差值。

各店家发的券也可以相互通用。比如你拿买烧饼找回来的券到酱园去,酱园老板会拿在手上审核一番,然后打三个铜板的酱油给你。同样,用酱园发行的券也可以买烧饼。他们也可以不接受,无须解释,这完全是出于彼此的信任和友谊。

现在的人会奇怪,代金券制作得如此简单,坏人要仿制不是很容易吗?但当时好象没有成为问题。会刻图章的只有一两人,镇上的人又相互熟识,附近村庄来光顾的人也多是老顾客。

后来汪伪成立了“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纸币人们称之为“储备票”,新四军东进到苏北地区后,发行了“江淮银行”及其后的“江海银行”的纸币,人们称呼为“抗币”,此后,各家店铺发行代金券的现象也就进入了历史。

 

(世界日报上下古今2012-11-18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it/20868218/article-%E4%BB%A3%E9%87%91%E5%88%B8?instance=wjbk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