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数字能说明的事实也许更多、更好。

(2007-05-08 15:03:11) 下一个
【原创】数字能说明的事实也许更多、更好。[活动]

58年基本没自然灾害,59年初怎会饿死人呢?粮食出口是增加了,农民每人摊到5斤2两,多---少---?!5---斤---2---两---!!!怎么会跟饿死人有关呢?……

54年总产量3390亿斤,征购1018亿斤(包括出口34亿斤),……征购不算低呀,饿死人了没有?
……
57年总产量3898亿斤,征购 921亿斤(出口40亿斤),……征购适中?
58年总产量4000亿斤,征购1035亿斤(出口54亿斤),增产部分全征购了,征购量高了么?…就会饿死人?
59年总产量3400亿斤,征购1282亿斤(出口83亿斤),征购高的在这儿呢,因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要供给的粮多了而致。
60年总产量2870亿斤,征购 930亿斤(出口53亿斤),征购下降到57年水平,可日子才开始真正难过。
61年总产量2950亿斤,征购 730亿斤(进口89亿斤),征购进一步下降,日子却依然难过。
数据资料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审视了粮食总产量,还须看征购数量,再看饿死人了没有,才有意义,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才会得出真正符合实际的结论:粮食产量下降,才是“罪魁祸首”。喋喋不休说“寅吃卯粮”、粮食出口、粮食调给邻省……,捡了芝麻丢西瓜,这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细小因素,但,的确可以是很好的责怪、发泄对象,所以,俺不一概反对絮叨这些事情,气总是要出的嘛,而作结论应该毫不含糊:忽略不计。

请睁大眼睛看吧,“歉收”平均摊到每个农民:0!(58年增产2.6%)、109斤!(59年歉收600亿斤)、213斤!(60年歉收1130亿斤)、198斤!(61年歉收1050亿斤)、……这才是真格的唷,声称只知自家小历史的,更应该体会这一点。59年~61年三年间粮食歉收的数量加起来,几乎相当于60年那一年的粮食总产量,震撼!

粮食歉收自58年还是59年,请揉揉眼睛,看清楚了。气象水文记录也揭示了:恰恰59年~61年全国70%、72.5%、76.7%以上的耕地遭到了严重自然灾害。等重新回到58年的粮食总产量水平(过4千亿斤)时,已是66年,可那一年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却已经比58年高出一亿多!那那那那,恐怕要饿死更多人了耶,嘻嘻……。俺倒听说过:“65年、66年那会子,各地东西都很便宜,农副产品相当丰富,……过日子算是不错”。解放后第一个歉收发生在59年,61年后再次歉收,已是90年代、十多亿人口的时候了。

所以啦,58年、59年,谁谁谁、某某某,讲了什么什么,统统可以是假话、空话、废话、话中有话……。说破大天去,也掩盖不住这个事实:即便是经济(搞经济建设) 的政策错了(毛泽东、GCD负有历史责任,即使是摸索中),并不会直接地导致粮食产量剧烈下降。发生粮食产量大面积、大范围下降、尤其是连续地歉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民为主、农民以“勤劳忍耐”著称、又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唯有天灾、战争能做到,GCD政府、毛泽东即使“想”这样做,都做不到呢,其难度不会比“亩产万斤”小。

BTW,饿死人问题,建议思考一下:今年夏收(主要口粮来源,占全年70%左右)时,明年形式严峻已知道了吧?又不是刚下乡第一年的知青楞头青小伙子、大闺女,应当知道。还指望着秋粮(占30%)?在口粮不足的时候(甚至8个月不到),是看菜吃饭、细水长流,还是照常吃(指望秋粮的结果,其实也就是再过个把月,秋粮的大势可以“已定”了)?各地民风、民俗不同。俺的家乡、俺的长辈们是“先苦后甜、穷家富路”式思维的,所以遭了灾、挨了饿却不曾有死人发生。所以,除了因“外推法算出非线性死亡人口”的方法在数学上站不住,而不信“外推出饿死了”那么多,还在于俺认为中国农民大多数是采用细水长流的,不是那么容易发生饿死人的。
null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