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家妈妈

写儿童故事几年,终于鼓起勇气给大家看,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个人资料
正文

西藏拼盘(7,8)

(2007-01-20 13:23:37) 下一个

西藏拼盘(七)

十八 话说又回到从拉萨到那曲的路上。在我们的车的行进过程中,在雪山下、河谷旁、大路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个个的玛尼堆和五彩飘扬的经幡。

玛尼堆是一堆大大小小的石头,藏胞称它们为不动的经文。西藏人将经文的一段或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难解的佛教术语),或佛像刻在石头上,放在路旁。路过的人,常常会加上一块石头。石头,日积月累而成堆,其中以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头最多,故称为玛尼堆。有的石头上面,刻得密密麻麻,其雕琢之精细令人钦佩。同车的藏族朋友每经过一个玛尼堆必定下车,绕玛尼堆走一圈,丢一颗石子,他说丢一颗石子就等于念诵一遍经文。

经幡是写有经文的五色旗子,五种颜色按兰、白、红、绿、黄顺序排列着。兰的是天,白的是天上的云,红的是地上的生命,绿的是水,黄的是土地。我常常觉得藏族人的朴素思想中又蕴涵着大的哲理,有的时候他们的想法还很可爱。藏族朋友说,我们把要念的经写在经幡上,挂起来,让风帮我们念。风吹一遍,就等于我们念了一遍。

西藏的风,吹拂着高高挂起的经幡,玛尼堆记录了每一个远逝的日子,艰苦的生活因为有了信仰而宁静祥和。

在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大卡车,车上站满了人,他们都是去拉萨朝佛的人。他们高声唱着歌,快乐无比。

在路上,我们还看见了世界上最最虔诚的佛教徒。我相信最铁石心肠的人见到他们也会为之动容,他们就是磕长头的朝佛人。

他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翻山越岭,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或积月、或累年磕至拉萨朝佛。

他们两手戴着的是类似木屐的护板, 腿上绑着的是护膝的牛皮。磕长头时,尊循如下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两臂前伸,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然后全身葡伏,额头点地。

磕长头的信徒一丝不苟,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到河流、沟壑、陡坡等无法伏身长拜的地方,他们就估计一下那段距离,估算好有多少个长头,到了拉萨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为妻时所建的大昭寺,一并再补上。

磕长头的朝佛人不是苦行僧,不是殉教徒,而是地地道道的贫民老百姓。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他们目光坚定,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藏族人尊敬这些虔诚的朝佛人,一个藏族朋友指着一个老阿妈脑门上有个鼓出来的像眼睛一样的东西说,那是阿妈磕多少头磕出来的,那是功德。

我曾傻傻地、功利地问朋友,磕长头有什么好处吗?

磕长头回去的人,几年是不会生病的,朋友肯定地说。

他们为什么选择着这样的方式, 折磨自己,不远千里,从家乡磕头一直磕到拉萨?我不知如何评价,也不敢妄加评价,怕玷污了一份最圣洁的情感。

 

藏族有一个古老的歌,不知流传了多少岁月:

黑色的土地是我用身子一步一步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朵是我用手指一朵一朵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是我像爬梯子一样一座一座爬上去的,

绿色的草原是我像卷氆氇一样一块一块卷过来的,

。。。 。。。

。。。 。。。

 

西藏拼盘(八)

十九 此小节由资料整理而成。

藏族的丧葬方式不仅有天葬,还有其他的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等形式。这些不同的葬法,是根据死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定的。

西藏也有土葬,但只适用于那些得了麻疯、炭疽、天花等传染病的死者,以及那些强盗、杀人放火犯、被刀砍死者的尸体。意为惩处这些害人的恶类,令其灭根绝种。埋葬时不用棺木,只挖一个洞穴,将尸体放进去,盖上土即成。

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附近,有水葬习俗。尤其是在夏日江河水涨季节,认为水葬不亚于天葬。天葬是将尸体喂"秃鹫",而水葬则是喂鱼,效果是一样的,均可以得到超度。于是人们用羊毛绳将死者遗体束成弓形,再拴坠石头,投入河中。或用白布裹尸,整尸投入江中。

活佛、大喇嘛、部落头人或达官贵人死后,实行火葬。仪式也比较隆重,由喇嘛念经超度,用干柴、酥油将尸体烧成灰,然后把骨灰带到高山上顺风拨撒,或撒到江河之中。

塔葬是藏族地区最高贵的一种葬仪。只有达赖、班禅及大活佛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这一殊荣。这些人圆寂后,先用盐水抹擦遗体,风干以后,再涂上香料等药物,放在灵塔之内。灵塔又分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和泥灵塔。灵塔的不同。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达赖、班禅依例是金灵塔。

说说天塟,又称鸟葬或空葬,是藏族的一种古老风俗,也是藏族地区最普遍的葬法。

藏人去世后,遗体用白色氆氇裹上,并用土坯做垫,放在屋内的一角。在停尸三五天中,需请喇嘛从早到晚念经,超度死者的灵魂。念经作法的密宗法师戴着系有骷髅头饰的马头形帽,面罩黑纱,为的是不让灵魂看见活人的眼睛。超度经的主要内容大意是:灵魂呵你走吧,在路上你可能遇见些什么什么,但不必害怕,那是些什么什么……最后,祈祷灵魂升天。

停尸三五天后,要选择吉日,举行出殡仪式。先从尸体处到家门口用白糌粑划一条线,然后由死者后代沿着白线把尸体背到门口,以尽孝心。到门口后,便由专门操天葬职业的"热甲巴"用床单或大口袋把尸体背走。当死者被背起时,后面有一个与死者同龄的人,一手拿扫把,一手拿破方篓,把糌粑白线扫掉,并把扫起的糌粑及扫把、垫尸体的土坯,统统放进方篓里,紧跟在背尸人后面,走到十字路口时,扔在路口当中,表示把鬼送走。

这天清晨,亲朋好友都到死者家中为死者送行。送行的人每人手中都拿着柱香,一直送到十字路口。家人参加丧葬仪式,但不到天葬台去,而由一两个好友前往天葬台监督。

背尸人将死者背上天葬台后,所谓天葬台,原来就是在山野间的一块巨大的石头。巨大的天葬石台表面光滑如镜,它表明了天葬久远的历史。巨石的表面磨出一道道三四寸深、一二尺长的浅沟,石台上还有大如锅、小如碗的石臼形状的深坑几十个,那是为天葬长期使用而形成的。先将尸体放置好,接着在天葬台附近燃烧起松柏香堆,并在香堆上撒三荤(血、肉、脂)、三素(乳、酪、酥)的糌粑。顿时山野之间青烟袅袅,飘入云霄。这是向远近山中的秃鹫们发出的吉祥信号。不一会儿,成群结队的秃鹫便迅速从四面八方飞翔而来。数十只甚至数百只秃鹫听到天葬师“晓晓—”的呼唤声,或听到挥棒击石的响声之后,便纷纷降落在天葬台四周的山岗上,听候天葬师的召唤,配合天葬师完成将死者肉体和灵魂送上天堂的重任。

这时,经师(喇嘛)开始念经超度亡灵。天葬师则要在动手肢解尸体前足饮青稞酒,接着开始工作。天葬师先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在这个过程中,秃鹫是很纪律地,乖乖地守候在一旁。天葬师一声哨响呼来鹫,按先骨后肉顺序喂食(若先喂肉,鹫就不爱吃骨了),直到吞食净尽,天葬台上干净无遗。这就预示着死者的灵魂已归天或转世了。至此,天葬仪式结束。

与那曲同在藏北高原仅几个小时车程的比如县,有一个天葬台是远近驰名的,叫羌达尼姑寺的天葬台,那里苍松蔽日,风景如画,是理想的归宿地。不但附近的死人要送来,就连远地的,哪怕是翻山越岭走上十几天,也辗转而来。据说,这个天葬台好就好在是建在地狱之王的眼睛上。每当尸体送来,地王慧眼立刻能识别出此人生前善行劣迹,马上决定是送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以便减少众多中间环节,使死者少受些罪。

那曲的活佛舅舅,也常常主持天葬仪式。一次他超度的死者生前品行不端,骨肉都切割搅拌好了,可秃鹫就是不来吃,可给死者的亲属急坏了。活佛舅舅又是念经又是帮着死者说好话,秃鹫勉强把死者吃了,死者的家属才算松了口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