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15)
2011 (144)
2015 (51)
2017 (44)
2018 (41)
2019 (58)
2020 (34)
我们都在你死后赶来
还能做什么
你需要的不是葬礼和追忆
为了不让你的死如流星逝去
呵!这是多么夸张
而讽刺的比喻
你只是孱弱的石头
被生活轻易抛出
回到你来的,深深海底里去
———给自杀身亡的青年诗人 许立志
十几天以前,我几乎是第一时间看到了他自杀的消息:许立志,24岁,青年诗人,2014年10月1日坠楼身亡。
不可否认,我的心是微微痛了一下的,随即又冷漠地坚硬起来:为什么自杀,这么年轻的生命。
我一向痛恨自杀的人。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熬过那个夜晚,你不知道生命给你准备了怎样的阳光。
说痛恨,只不过我深深怜惜着他们的软弱。这个世界有让我们死去一千回的悲痛和绝望,也有让我们活过来一万回的美好和希望。
我想我是轻飘飘地关掉了那个有着他消息的网页。
然后今天,非常偶然地闯入了他在新浪的博客,只浏览了他的几行字,我就开始为自己曾轻易地关掉那个网页深深自责。
许立志,年仅24岁,我搜索不到更多他的生平。只从他的博客文字得知,他是农村的孩子,两个姐姐夭折,父亲早亡,母亲也于近年去世。在今天城市的孩子分不清稻子小麦韭菜的时候,他已经早早站在深圳工厂的流水线上感受被高速催逼的生命。
他的博客建立于四年前。四年,他的博客是默默无闻的,几乎无人曾至。那些如今爆满的留言都是在他死后。
作为诗人,他无疑是非常有才华的。他的诗,流着泪,滴着血,不媚俗,不迎合,抑郁的精神里是无法遮掩的清醒和深刻。
除去他的死,他的诗好过了太多顶着各种声名的所谓名人的诗歌。只可惜因为无名,他的才华必然会被浮躁虚华的现实淹没。
那些不懂得生存压力为何物的人不会读懂他的诗,即使他被冠以打工文学接班诗人之名,即使他的诗都是生活,都是内心,都是灵魂,都是呐喊。
太微弱了,那来自深深海洋底部的呼救。
那个所谓的头衔,打工文学接班诗人,透着歧视,透着作秀。在这个炒作的社会,在这个权钱作威作福的社会,在这个小人物不过是刘姥姥式的滑稽点缀供人取乐的社会,一个出身寒草单薄低微的打工诗人,怎么看都像是上流社会显示虚伪仁慈的玩偶。
在利用他的身份装饰虚假的祥和之后,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他所处的环境,有多少人真正怜惜他承受的压力。他,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一群被社会流放和遗忘的人,那些真正的草木之人,被富庶的群族狡诈剥削粗暴践踏又用虚伪掩饰罪行的人。
他的诗,你可以读到善良,脆弱,挣扎和坚持。他是那么温顺地承受着生活,承受着命运。那么温顺,只懂得安静凝视自己的内心,不抗争,甚至没有吵闹声。
他是良民。就像他对自己的评价。就像绝大多数底层的百姓。
他对自己的死早就平静接受,他对自己的死蓄谋已久。他是那么清醒,知道自己所处人世的无药可救。在2014年10月1日举国欢庆的时候死去,这多像他留给世人最后的警醒和讽刺。
甚至他身后的一切都如他在一首诗《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中的预言: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
会走进我的房间
收拾好我留下的残骸
清洗我淌满地板的发黑的血迹
把凌乱的桌椅摆好
把发霉的垃圾倒掉
把阳台上的衣服收回来
那首没来得及写完的诗会有人帮我写完
那本没来得及读完的书会有人帮我读完
那支没来得及点亮的蜡烛会有人帮我点亮
最后是那抹长年没拉开的窗帘
帮我拉开,让阳光进来逗留一会儿
再拉上,然后用钉子死死钉住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收拾完这一切
人们排队离开
再帮我把门悄悄带上
不该死的死了。不该活的活着。这就是现实。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深深海洋,海面之上的歌舞升平,繁花似锦,似乎便是人间的全貌。其实不是。
那个深深海洋之下,还有无数生命在阳光无法抵达之处,在缺少氧气之处,大口大口呼吸。而我们看不到他们,除非有一天,他们以死亡之体浮出水面。如这位年轻的诗人许立志。
不死不成名,这是生活在海洋之下的人群怎样的悲哀和不幸!
更悲哀的,是我们冷漠的指责和忽视。不屑于去看清这些软弱因何软弱,这些碎裂因何碎裂。
而最最悲哀的,是即使懂得,又能做些什么呢。无数人还在深深海洋之下,或许还会有无数死亡不断触目惊心地浮出海洋…..
多想有机会告诉他,不要死,活下去。坚持着活下去。生活有不可承受的压力,也会有不可预料的反弹。即使生活始终都是平淡的,走过那段泥泞的路,你会知道,活着就是奇迹……
我知道对于在绝望中挣扎的人这些话多么飘忽矫情,我还是要把它放在这里,给所有还在深深海洋底下每一颗正艰难呼吸着的灵魂,愿能与之相遇。
附许立志博客置顶的诗集《冬深了》选摘(冬深了,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冷。在伸出手指指责他的软弱之前,请你试着把这些诗句读完):
弓着腰,他遍地寻找/ 妈妈说的梦想——2011-6-11《梦想》
沉湎于打工生活/ 我眉间长出一道孤苦/ 任机台日夜打磨——2011-6-12《打工生活》
被风刮伤,一个孩子心里的疼痛无处安放——2011-6-29《孩子》
他向每个陌生人借阅,他们低于生活的一生——2011-7-12《安慰》
他伫立在辽阔的夜色下/ 把乡村的一切默默诵读——2011-8-14《乡村》
多少白天,多少黑夜/ 我就那样,站着入睡——2011-8-20《我就那样站着入睡》
我们沿着铁轨奔跑/ 进入一个个名叫城市的地方/ 出卖青春,出卖劳动力/ 卖来卖去,最后发现身上仅剩一声咳嗽/ 一根没人要的骨头——2011-8-27《失眠》
也许到老了,我会归隐寺庙/ 为那不可挽回的懊恼秉烛诵经——2011-8-30《宽恕》
在秋风飒爽的大地上/ 我合上双眼,同时展翅/ 与一场陈年的风相拥而泣——2011-9-2《夙愿》
黄昏里他弯下了腰/ 把路边的往事捡起——2011-9-4《清湖的落叶》
我体内孕育着一座饥饿的粮仓——2011-9-6《我的粮仓》
当太阳光明正大地从东边升起/ 我偷偷地走过黑暗——2011-9-8《夜班过后》
眼泪是药,苦到迷茫/ 血液是糖,甜到绝望——2011-11-9《血液是糖,甜到绝望》
我想我还能坚持下去/ 直到太阳挡住了月亮和星星——2011-12-7《我想我还能坚持下去》
爱的墓碑刻满儿孙的诅咒,妈妈末日的叫喊——2011-12-20《发展与死亡》
我在他们中间打盹,留守青春的/ 最后一块墓地——2011-12-21《最后的墓地》
他昂首看见/ 与家人团圆的笑声/ 好温暖——2012-9-10《梦中秋》
一群冷风在屋外猛敲我的柴门和窗户/ 而我闭门不出/ 在屋里细细烹煮/ 一整个冬天的心事——2012-12-4《冬天的心事》
站在这里我光芒万丈而万般愧疚/ 呐喊,而默默无言——2013-2-8《故土》
你走后/ 再没人叫我阿狗/ 或者阿肉——2013-4-4《清明节烧一首诗给天堂的阿嬷》
要是白炽灯怜悯/ 给他们哪怕一寸的光亮/ 熬夜就会显得宽容些——2013-4-15《迎接晨曦的诗歌》
我是一只小小的飞蛾/ 总是奋力地扑向/ 生活这场滔天大火——2013-5-2《飞蛾》
我死后/ 是否也有这么多人来/ 哭我,送我——2013-5-2《由一支送葬队伍想到的》
走在冷风习习的街道上/ 我可以感到/阵阵死亡扑面而来——2013-5-19《寒冬夜行人》
为了表示歉意/ 他还在我的墓碑前/ 递上一束鲜花——2013-6-6《悬疑小说》
我走了进去/ 一副站起来的棺材/ 随着棺材盖缓缓合上/ 我与这个世界/ 从此隔绝——2013-6-7《电梯》
我就地一躺,终于躺回身体里/ 像我的先人躺在骨灰盒里/ 那么惬意,那么安祥——2013-6-21《回溯》
我只能披头散发赤足而行/ 血红的天空又见流星暴毙——2013-6-28《流星》
我张嘴想说什么/ 我说李白啊你这老儿——2013-7-17《酒鬼或者诗仙》
这城市虚岁是1980——2013/ 这城市实岁是1966——1976 2013-8-1《这城市……》
天微亮时,他又将伸长脖颈/ 去承受这生活的重轭——2013-8-13《异乡人》
在山上你骑着皇帝/ 在山下你绊倒李白——2013-8-27《红·酒》
和毛主席携手登长城/ 他叫我立志我叫他润之——2013-8-27《北游记》
我谈到血,天空破碎/ 我谈到血,满嘴鲜红——2013-9-17《我谈到血》
作为一名合格的诗人/ 你都将死于/自杀——2013-9-21《诗人之死》
我像一位送水工/ 在路灯下,扛着落日回家——2013-10-1《下班路上》
薄暮中我低诉着原谅,包容/ 宽恕,怜悯……——2013-10-2《静坐》
他们低着头,井然有序地/ 钻进老母亲的子宫——2013-10-19《排队》
诗人啊,你这大山的囚徒/ 一辈子也别想看到大海——2013-10-20《致诗人》
当棺材盖缓缓合上/ 我也将直视正午粉红的天空和粉红的太阳/ 让两行粉红的泪水,悄悄流淌——2013-10-21《粉红》
秋天的病人躺在棺材里/ 和落叶一起/ 随河水漂进大海——2013-11-3《秋天的病人》
九九八十一难后/ 番薯伯终于入土为安/ 险险到达西天——2013-11-4《番薯伯西游记》
每当我打开窗户或者柴门/ 我都像一位死者/ 把棺材盖,缓缓推开——2013-12-2《出租屋》
回首这一生,我也是幸福的/ 唯一的遗憾是/ 在我为自己编织的花圈上/ 少了玫瑰/ 和玉兰——2013-12-16《良民》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2013-12-19《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这黑色的眼睛啊,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光明吗——2014-1-2《夜班》
这个过早耳背的年轻人,此刻正合上双眼/ 黑暗中他听到自己低声叫着:“阿公,阿嬷,阿爸,阿妈……”——2014-1-4《冬深了》
赞同这个:文学是苦难的思索。这也是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我写的是不是给人以支持自杀的印象?你帮我删掉吧。文学城里都是中产阶级的妈妈,有孩子要教导。
一种是正能量,是浪漫,是小资,是矫情(闲下来,泡杯茶看看);另一种是真的人生,痛苦,呐喊,爆发。好像文学都是后一种,死亡,无奈,自杀是主题。文学是苦难里的思索。
二十四岁到寿终正寝,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个倏忽。
这个倏忽,他不要了,
去换一把火,
照亮他放在角落里的诗句
还有,人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