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眼看世界

大禹治水,用的是疏导和引水之法。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

(2007-09-05 07:11:07) 下一个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近年来将治疗RA的药物分为两大类:控制症状药和控制疾病药。由于RA病因不明,故当今并无堪称控制疾病的药。控制症状的抗风湿药分为四类,一、非甾体类抗炎药,通常称一线药,这类药物种类繁多,国内市场已多达数十种,二、类固醇激素,激素是一个非常好的止痛抗炎药,但长期单独使用不能改善病情,反而带来许多副作用,激素作为二线慢作用药起效前的过渡性用是可以的,但用量要小(强的松每日5—10克),时间不宜太长。在病情较重,伴有关节外表现的患者,短期治疗冲击,并联合二线药治疗是必要的。三、慢作用抗风湿药,通常称为二线药,所谓慢作用药包括抗疟药、金盐、青霉胺和柳氮碘胺毗啶,它们治疗RA起效慢,长期使用对RA病情有一定缓解作用,故也称病情改善药。四、疫抑制剂:常用有氨甲喋吟、环磷酰胺、硫唑嘌吟、雷公藤、青风藤等。
(以上,取自百度百科)

 类风关作为常见的难病之一,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最主要的原因,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找不到病因,无法对症下药(找到病因了,也未必能够对症下药)。治疗上主要是控制症状,或者是抑制免疫。病人长期痛苦,缓解症状的手段又非常有限。有很多时候,病人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死亡的。

我在研究推拿手法时,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个人,女性,50岁,类风关病史3年,主要是手部和脚部,已有7处关节变形,每天早晨起,手指关节疼痛。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经朋友的介绍,求助于我。

这是我第一次用一种界乎于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病人。 类风关的症状是一个接一个的关节发炎,病变。这种发炎病变须要有一个基础,即在局部组织内,积累大量的炎性因子。我们只要能够将局部大量的炎性因子释出,或者说是,分散到大血管,进入人体自然的循环,就可以将炎性因子新陈代谢掉,我们就可以将炎症反应链给切断,而阻止类风关病变的继续发展。

  而以血管泵原理的手技疗法,正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当然前提是手法必须是可以有效于小关节的滑膜组织,同时,不能损伤到,骨组织和其他软组织)。
  当时我对手法的研究已勉强可以达到这种水平了。在经过20余次的手法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关节的活动能力也有明显改善。虽然,类风关因子仍然是阳性,但血液的炎症反应检查业已正常。现已经过数年,病人仍然未见有何异常。以后,由于手法的不断改善,又遇两例病人,都能很快的稳定病情。类风关,特别是早期的病人,对于我来讲,已不算是什么难病了。
 
  中医有一句话叫 “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其实是可以这样去理解的,推拿实际上就是通的方法,只不过中医理论太笼统了。 

       我第一次发现,我们即使是不理解病理的全部,也是可以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开始用这种思维方式去看问题,我才发现现代医学的治疗发想,其实是很愚蠢的。(以后我还会继续写下去,因为实在是太多的所谓难病其实是很容易对付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