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聆听 - 《THE READER》观后感

(2009-07-29 20:41:51) 下一个

 

这大概是我最近看过的最沉重的电影。后悔莫及,已经很久我不爱看这类电影。
被引诱着想看一看的,是网上那些评论,那些评论让我误以为是个比较复杂的爱情故事。
看完了,我更弄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只关注在电影的爱情元素上。
所有的人物,情节,都让我不舒服,好象潮湿的阴天,粘糊糊的黄昏天气。
唯一的阳光就是少年的Michael
少年的Michael是电影里唯一一个真诚坦白,无所保留,有着高贵灵魂的人物。
所有其他的人,包括长大成人,事业有成的Michael,都有着一张压抑,不快乐的脸,连笑容都是苦涩的。
成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无奈,压抑,自私,不愉快。因为无法遵循自己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感觉。

说实话,我对Kate Winslet的演技佩服得五体投地,想象中的德国女人就是那样硬棒棒,又一丝不苟的。

看着少年Michael因为恋爱而绽放的纯真笑容,和因为爱而受伤害流下的眼泪和无助的告白。我想,这大概是人生最精彩的时候,当纯真得只因为爱而快乐,因为爱而悲伤,没有其他的理由。。。

HANA从一开始就爱得被动,她的眼神闪烁,她的笑容一瞬既逝。她比Michael年长许多,这样的事实,在Michael的爱情里,似乎微不足道,他们一起出游,在餐馆里waitress有些故意地对他说:“希望你妈妈喜欢这里的菜“。Michael笑容满面地回答说:“是的,她很喜欢“。然后走到HANA身边KISS了她。他根本不介意别人的眼光,他只享受他的爱情给他的快乐。

而快到中年的HANA,显然对这段感情有所顾忌和保留。她的强硬的性格总是突破她的天真和善良的本性,冲出来伤害别人,包括Michael和后来因为她而被大火烧死的犹太人。

一个有善良本性的人,会照顾一个生病的男孩,会在决定离开前给男孩洗一个干净的澡,会给集中营里的女孩吃的和睡的。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听从于自己所受的教育,听从于自己生活所累积的经验,自以为是对的判断,而忽略了做为人类,最基本的善良和同情的本能。这,算不算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讽刺?

HANA说:我是看守,看守就是不能让罪犯逃跑,我怎么可以开门?!

再看看成年以后的Michael,同样让人觉得非常压抑。

明明他一直思念着没有告别就消失的HANA,却因为再见面时,HANA的特殊身份,让他一直克制着想见她的欲望,甚至一直说服自己HANA是罪人,说服自己不能去帮助HANA,说服自己的感性,听从自己的理性,从这里更能看出,教育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控制,因为Michael正好是学法律的。

Michael明明知道HANA是被冤枉的,却没有挺身而出,去披露HANA 是文盲的事实。这里的Michael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爱得简单而热烈的少年Michael

可是电影对人性的讽刺却没有结束,中年的Michael,离异之后回到家乡,却再也无法抑制对HANA的想念,他疯狂地给HANA录制了很多书的录音带,寄去监狱里的HANA

我觉得这里的镜头切换交叠得非常好。中年的Michael,对着话筒,深情地朗读着Odyssey。。。少年的Michael,靠在床边给HAN念书。。。HAN趴在床上,微笑的聆听的表情。。。监狱里的HANA听到录音磁带时又惊又喜的表情。。。 

中年的Michael做着少年时的Michael才会做的疯狂的事。无数的录音磁带。。。这种救赎,到底是给HANA的,还是其实根本就是,给Michael自己的?!

可是中年,毕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年龄阶段。Michael一直强迫自己,把对HANA的态度,扭转到一个正义的律师,看待一个纳粹罪犯的正道上来。所以他从来不回HANA的信。而且他认为,自己这么做在道德上,人情上,都是正确的。

偏偏迟暮的HANA,在和Michael那次失望的会面之后,决定听从自己的感觉。

她坐了本来不应该属于她的20年的牢,她没有抱怨,也不需要别人的训导。而偏偏,中年的,自以为,道德和人情上都很正确的Michael,问HANA,学到了什么?!

难道,他想听HANA的忏悔吗?他想听到HANA的声泪具下的忏悔,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一个正确和道德的理由?!多么自私!

人到中年的人生经验累计,大量的道德是非观的强迫进入,让中年的Michael迷失了聆听自己的心,最真切的感觉。

他帮助HANA,给她录音磁带,给她找出狱的住所,工作,不是因为他想给战争罪犯一个悔过的机会。只是因为,他爱她,一直没有放下。如此而已。。。

人生的路走得越多,越容易迷失自己,因为我们都越来越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而忘了,去听从自己的心,并且认为,听从自己的心,通常是危险而不正确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