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之音

人生如戏,青衫迷糊眼,小录人世间印象
正文

历史今谭-苏东坡

(2007-07-05 15:43:02) 下一个



不久前在中文电视上知道了易中天在美国讲了两段三国,周围的人众说纷纭,无非是国人如今玩的花样转轴似的轮了个遍,电视剧也翻不出多少新,于是翻开历史,淘上一淘,一篇一篇地讲下来。历史教授俨然成了评话大师,也算是一段佳话。近日有暇听易中天品三国,由于正史和演义玩味不同,用现代语言讲述古人的故事,既是历史的普及教育,又是人性千古雷同的真实演绎,所谓多少六朝兴废事,都入鱼樵闲话中,感觉是这家伙玩得不错。在国内,玩得不错的效应是我们在这儿无法想象的,用句常用语是:他肯定大发了!


好久不来走廊浏览,今日有空,也学着历史今谭,步一下名人后步。

中国文人自屈原开始,多以哀怨愁苦的形象通行于世。苏东坡却是个异类。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乐天派,他的幽默表现了文人的高尚情趣和过人才识,智慧含量是极高的,是阳春白雪,而不是下里巴人的。但是却有着无数的仰慕者。这也许和苏东坡亲切和善的个性有关,所以他的幽默得到了大众化的传播。时至今日,中国的许多古籍依旧记录着苏东坡的轶事,使后人消遣之余,报以会心的笑意的时候,也对这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投以由衷的钦佩。一个有情有趣的苏东坡,大概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所以后人也就附会了苏东坡许多传奇,将段子编成笑话集,有些甚至是荒荡不经的。当然更多诙谐幽默而又机智思辩的掌故,都是有迹可寻的了。 集中记录于宋人的笔记,多成书和苏东坡有着交游的文友门生,翻翻古书,用现在的语言去解释,从故纸堆中可还原一个真实,有趣,充满立体感的苏东坡。
现在,何不让我们乘着夏日的清风,回到宋代,跟随着苏轼的轻快的脚步,细细品读他的趣味片段。

需要出处么?-----胡说有理
  
  苏东坡少年就已经小有名气。当年去参加科举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考试须用典。东坡随意地写上:“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主考的是梅圣俞,有些丈二摸不着脑袋,于是将糊了名的的试卷拿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饱读诗书的欧阳修也觉得很奇怪:“这是出自哪本书的?”梅圣俞有些纳闷,也只好说:“需要出处么?”到了揭榜的时候,欧阳修看到苏东坡的姓名,这年轻人已经享誉中外了,感叹道:“这个青年才俊必然有他的出处的。”等到答谢座主的时候,欧阳修询问该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回答:“需要出处么?”无厘头的回答反而让欧阳修觉得这个年轻人豪迈,在欧阳文忠公的奖掖下,年轻的苏轼从此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老学庵笔记》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有时对大师们而言,他们的名声就是他们最珍贵的资本。年纪轻轻的苏轼,因为自己的名气即便是胡诌一段典故,就够那些文坛前辈们受了。出名要趁早,张爱玲这话是相当有道理的。不过苏轼有时却为盛名所累,甚至是惹上杀身之祸,虽然自己从不后悔。

考场作弊
  
  苏东坡和子由一起去考试,结果对题目的出处感到为难,,对着桌子长叹,偷偷剽了弟弟一眼,两兄弟眉来眼去,子由明白了,于是将笔管放在口中吹气,“子由这不是在吹管子吗,呵呵”东坡明白了,原来题目的出处是《管子注》,于是两人都通过了考试。
  -----《吹剑录外编》
  
 
  当年苏轼兄弟八月中旬赴京赶考,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可是子由生病了,惟恐耽误了考试。于是韩琦上奏说:“今年应诏制科的考生,苏轼,苏辙是最有名望的,如果兄弟其中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实在是有负众望,希望延期来等候。”皇帝居然同意了。宋代科举考试在九月举行从此成为了常例。
  
  等到考试前夕,韩琦不无调侃地说:“二苏兄弟来考试,其他人也来考,这是为什么呢?”这话传到考生耳中,当年放弃考试资格的人多达八九成。
  
  以苏氏兄弟的才气,还有当时位高权重的韩琦的赏识,一举高中自然不是难事。所以苏氏兄弟作弊的事情,也许也是时人的恶作剧罢了。即便是有,也显得机智,幽默。
  
  中国历史上多有人靠作弊,当枪手为生。其中一个是花间鼻祖温庭筠也因此被人弹劾扰乱考场秩序,而被发配到边疆。因此温庭筠在仕途上一直都郁闷不得志。有一天温庭筠晚上喝醉了,在街上胡作非为,被维持治安的巡警把牙齿打掉了,在嘴上开了个大狗洞。正想上诉得直的时候,却被人揭发了污秽的行径,驳回诉讼。本身已经长得够后现代的了,现在还再加上在门牙上搞了点行为艺术,成了个无齿文人。
  
  可见,考试作弊,永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可多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