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2 19:51:00 于 文化走廊
这个电影的名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面上是说汽车相撞,故事也是这样展开的。其实真正要说的,以愚之见,是人的碰撞。乍一看,好像作者在谴责种族歧视,看完了你就会觉得,如果非要说是谁歧视谁的话,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歧视所有的人。每一个人,先天或后天,似乎是命里带来的,对其他人都有着极深的成见。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有些人是无意的表露,有些人刻意避免,有些人感到吃惊,有些人无法忍受,有些人却是故意找茬、、、可这碰撞是无法避免的。有些只是小摩擦,有时就要出人命了。大家都是受害者,这就是现实。
故事围绕着洛杉矶一个侦探周围36小时所发生的许多事件,不同的人种,编织了一个主题,就是人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互相理解是非常难,几乎不可能的。
那个可恶的警察,“明显地歧视”黑人,却也有他的苦衷,后来他竟然舍命救了那个被他侮辱过的黑人女人。他的助手,因看不惯他对黑人的歧视,要求换了搭档,关键时刻救了那个黑人。但在最后,还是出于对黑人的偏见,打死了一个无辜的黑人、、、其中有墨西哥人,南美人,亚裔人(一个韩国人被认为中国人),伊朗人(被认为阿拉伯人),当然还有黑人和白人。不光一般人互不了解,夫妻之间(检察官夫妇),情人之间(侦探和助手),父女之间(伊朗父女),母子之间(侦探母子)、、、都不能沟通交流,存在误解。
作为电影,导演还是挺成功的。不管看热闹得也好,看门道的也罢,看懂没看懂的,都说“挺好”。在下觉得也“不错”,B+
看了这个电影,不由得想起许多许多年前,在中国读过的第一本美国英文原文小说。当时大学里的英文系请了个外教,夏天她儿子来玩,跑到我们系在我们班里听课。他走时咱送他一枚铜钱(来美后见过他和他妈,他把铜钱还给了我,说是太珍贵,是东汉五铢,他又不积攒,有点可惜。咱也吃了一惊,当年姥爷有几大串,二三百个),他给咱一本书,就是Sherwood Anderson 的 Winesburg Ohio,是个小说集。那本书读了不知多少遍,开始主要是学英文。后来就对里面的故事感了兴趣。可悲的是当时在中国,没有一篇介绍安德森的文章,也查不到这篇小说集。
当时山东大学校长吴富衡,他老婆是外文系的,合伙办了个“美国文学研究所”,在全国是第一家。他老婆当所长,也不教课,专门搞“研究”。到美国“访问”,采购一些名家书籍,回来写点简介,就算研究了。她“研究”到谁,就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封锁谁的书,以及有关这个人的片言只字。一下也明白了,什么叫研究,以及什么是研究方法。后来到北京,那个圈里人称那个研究所为夫妻店。
扯跑题了。
到美国课余饭后在图书馆打盹时查了一下安德森,不出所望,虽然不是大家,却也小有名气。查了一下那本书,似乎更加理解了其构造和主题。这本小说集就是以一个人为贯穿线索,以一个小镇为故事舞台,以小镇的各种人物写了二十多个故事。每个故事自成一体,却又合而为集,营造了一个气氛,表达了一个主题,即人生的怪诞和日趋的冷漠。当时好像读过,说安德森文风松散,轻松自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象奥亨利,善于编排营造。本人十分喜欢安德森和奥亨利这两个端点。
不管怎么说,在下觉得,Crash 是用了 安德森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