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正文

童年回忆(一,二,三)

(2004-12-23 18:29:10) 下一个

童年回忆(一)

2004-06-10 09:26:36婚姻生活

7 岁以前,印象当中,和大多数的家庭一样,乐陶陶,暖融融。

7 岁那年,因为不得已(不理解也不想再探究)的原因,父母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兄弟三分,家庭四处。我被“分配”到了另一城市跟随祖父。

爷爷是个中医郎中,老式得象个前朝遗老。一人过了大半辈子,似乎不知道人情甚至亲情(后来(很久的后来)理解了,相信他只是不善表达,或者只是以自己的方式罢了)。

一老一小,自然是一日三顿以食堂为伙房的。的刚来时,大概稀罕了俩星期,包子、猪蹄,有什么吃什么。这些都是他的最爱,我也跟着沾光。但不久就又恢复了他的绰号:老五分--只买五分钱一份的素菜。零食?好像那东西与咱无缘,不知是什么。记得他给过我一把钢崩,几个月后问我,钱哪?什么钱?那些小银子。买冰棍了。从此,咱被“三岁看老”,成了败家子。

一次他在街旁跟人说话,我在一边等,却目不斜视地盯着旁边的烤地瓜炉子,大概哈拉子流了一前襟。跟他说话的那人,看在眼里,萌生恻隐之心,要给我买。爷爷脸上挂不住,给我买了一只。当时就下意识地感道,这不是好事。拿着烫手的地瓜,闻着刺鼻的香味,再三向爷爷让食之后,还是拿不定主意怎么个吃法。以我那时的馋劲,会囫囵吞枣,整个下肚的。但爷爷有洁癖,且吃要有吃相。我盘算再三,忍痛割爱,把皮剥了。还没等我咬,爷爷就开始了(爷爷是知书达礼之人,从来不骂人):“你没看见人家洗过,又高温消毒,你的嗓子就这么细?。。。。。。” 唉,烤地瓜,从那以后,看到那东西,再也提不起食欲来。

童年回忆(二)

2004-06-10 11:09:25

爷爷破四旧之前除了毛笔从来不用其他任何笔。书信、病历、药方子全是用毛笔写的。他要我做的第一门功课,就是写毛笔字。爷爷有的是各种砚台,笔筒,但从来不用现成的墨汁,要自己现研磨。他眼盯着你要适量,硬把我这败家子,调教得比任何一个守财奴都吝啬。最后一划写完,笔干砚干,就是手黑(被拔笔弄的)。完后还要洗笔刷砚,那笔比筷子,砚台比盘子还干净。先描红,后临帖。每天三篇大楷,一篇小楷。王羲之,柳公权,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谁也没听说过。

你以为写累?那坐法,握笔方法才是最累的。在动笔写字之先,爷爷就先强调了写字要用全身之力。绝非几个手指头可以涂鸦的。要“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 通过腰、背、肩、肘、腕、指将全身之力送至毫端。腰立胸挺,颈正眼直。说是握笔,实际上是捏笔,因为“拳中空虚如握卵”。所以才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些典故不知听他说过多少回)之说。还说,那个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练字,他爸爸悄悄在其身后拔笔试力,竟没有一次能拔出那支笔来!
 
爷爷拿一鸡蛋,开个小口,把蛋清蛋黄弄出来,让我握个蛋壳捏笔。然后他经常在身后突然抽我的笔。如果笔被抽出来了(没有一次握住没被抽出来),或蛋壳碎了(每个蛋壳不出十分钟肯定就碎),便会被掌手,既用一木板打手心。开始三下,后来五下,七下,十下,打到二十下,爷爷灰心丧气。咱在败家子之外,又成了朽木,不可雕也。
 
虽然每次都是主动伸出手来领打,但心里一刻也没服过。鸡蛋壳不碎不可能!笔不被拔出不可能!但也只能把眼泪咽到肚子里,继续那似乎是永远也达不到,永远失败,永远被打,永远被呵斥的尝试。
后来(不到十三岁)读到,那个王羲之是到了十三岁才开始练字的。

我能服吗?

童年回忆(三)

2004-06-10 14:17:39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十岁左右的我就已充分地感到了它的伟大。满脑子理道,张口孔孟,闭口诗书的爷爷,突然成了极左派。

那时民间还没有正式出版毛主席语录。但报纸上,每天在右上角报名旁边,都载有一段毛主席语录。爷爷每天下班,都把单位里的报纸拿回家,让我抄毛主席语录。抄完之后,报纸就成了练大仿的了。后来,革命的文章多了,大家都以引用语录为时髦,我的日子就苦了。我要通读每篇文章,把里面的毛主席语录找出来,抄录下来。还要注明年月日,几版哪篇,作者谁谁,大意云云,等等。

我怎么这么听话?唉,当时学校放假,其他的孩子都在外面玩,我却被锁在一个三米见方的小屋子里。早上去食堂吃饭,顺便就把中午晚上的馒头咸菜买回来了。墙角一个有盖的桶,就是我的方便之处。

出了毛主席语录,我就有了新工作:背诵。开始每天多少段,后来多少页,再后来倒背。本想,就这小本子,看你还有多少花儿。

不想,一日爷爷要我随他去参加一个“讲用会”,会中一个女孩,说是不到九岁,可以任意背诵任何一段。就是说,任何人说第几页第几段,她就朗朗念来。问她前后的段落,她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从此,厄运来临。屁股被打肿若干次。都是自己脱下裤子,趴到板凳上,但决不嚎叫,乞求。爷爷也决不是象征性的惩罚,而是贫农斗地主似的,好像只有一死才能解恨。一天赶面棒打在裤子口袋上,第二天发现,口袋中的钥匙环被打成九十度的了。

背完语录背四卷选集,还有马恩列斯,看样子真要活到学到老了。一肚子气无处出。和语录一样,看见女孩就生气,当然不敢说。

后来长大了,发现,和女孩一样,语录并不那么讨厌,当然,也不敢说。

童年回忆 (四 及补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坐地香 回复 悄悄话 可以看出,看官是精通西方心理学,起码是信服儿童的精神经历决定一生的。对于那些,听说过,不敢苟同。

看不惯现在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不管是美国的还是国内。不是宠就是惯,在家里都是皇帝,出去什么也谈不上,只能赢不能输,以后稍有不如意,便归罪于童年。

儿童是需要管教的,有时光说不行。

对父母的打骂,如果不是虐待,孩子是不会记仇的,以后明白了会感激的。

长大后在下从来没有恨过爷爷,反而非常敬重爷爷。没有他的管教,在下的确需要追究童年的什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