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本届日本芥川文学奖是为了中国这个市场?

(2008-07-15 19:31:08) 下一个
日本人为何将139届芥川文学奖为什么给一个不太著名的
中国人,因为全世界数十亿华人市场?

来一个鼓掌就掌声雷鸣,来一个鼓励就桂冠加顶。
这就是日本人惯用的“捧杀”手段。日语里有“Homegoroshi”
的说法,如果用中文来诠释的话有“给你赞誉,让你混头,终为我用”的意思。

今天得知旅日华人女作家一鸣惊人地获得日本文学大奖“芥川文学赏”。
作为哈尔滨出身的杨逸女士的作品获得日本139届芥川文学奖,她本人
表示“非常高兴,非常幸福”,我们也同样为之高兴为之幸福。
然而高兴和幸福之余不得不让人考虑一下,这推荐评选委员会的深层
心理是什么?
就像当年旅法华人取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如果不是纯粹从文学功底来
获得全世界人心服口服的评选结果,名噪一时过后是免不掉寂寞的。
杨逸女士获奖作品《时间沁润的早晨(時が滲む朝)》,写的题材是以天安门
事件为背景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
虽然杨女士表明没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图,但日本文学奖的评委的评论却是:
“有些东西如果不是越过国境是看不到的,小说里面就写了这些东西。描写了
贯穿一个男性20年的个人历史。感觉到这主人公动荡的20年有很多新鲜感。”
(选考委员高树延子Nobuko Takagi)
其实谁都可以看到这次得奖(受赏)剧里有很多东西是发人深思的。
日本人为什么将这么样的一个严肃的奖要颁发给这位出道并不精深的中国籍女
作家?
如果2007年杨女士以《小王》获得文学界新人奖,是日本媒体出于对新人的鼓励,
那么在日本文学界鼎鼎有名的芥川文学奖是一个技术性、艺术性、文学性都是要求
较高的奖,为啥悄悄地却又出人意外地落在一个中国籍新人的手里?
难道日本人没有更好的作家当选吗?
难道日本文学界需要外国人来“捧场”了吗?
就像日本的“相扑运动界”因为今年日本人运动员青黄不接,为了大造声势
以振兴相扑体坛,日本人大量培养了外国相扑运动员。甚至当前最高“段位”的
“横纲”居然就由蒙古国出身的“朝青龙”,“白鹏”垄断了。
难道日本的文学界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
如果说相扑运动可以日本人和蒙古人和葡萄牙人都在一个“土俵”(相扑台)上
角逐,而芥川文学奖的选考委员们是让所有作家在同一基准下参加了“角逐”吗?

或者是日本文学界希望借助中国人(外国人)的力量要想在文坛上掀起一股新风,
而正在这是又恰好“碰上了”杨逸女士头上?
我认为各种因素兼而有之。
这使我们想起了上个世纪末,驰名英国文坛的畅销书作家,张戎女士的
《鸿》。作为一个四川大学工农兵大学毕业生,被学校推荐公费留学去了英国,
毕业后她留留在了英国,作为第一个华人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
成为了第一个华人获得文学奖的作品确实引起了英语国家的震动。
这并不是因为从作品看到作者写书的技术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功底有多么深
的造诣,而是作者以自己一家三代女人的经历写出了中国的一些现实问题。
这一点恰恰是英美人缺乏的。
就像张戎的第二部作品《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样,虽然有她丈夫哈利代
(某著名大学的教授)的共同捉笔,其作品为夫妻共著,通读全篇还是完全暴露了
她历史学浅薄,文学的功底之不足。
在这里所谓的“世界著名文学家”的头衔都参杂了评选委员们
意识形态的别有之用心不就显而易见了吗?

杨逸女士获得去年10月《文艺春秋》杂志社主办的日本文学界新人奖的《小王》,
讲述了一名在中国婚姻失败后渡海嫁到日本的农村女子带着一队面临“结婚难”的
日本男子前往中国相亲的故事。杨逸通过小说描写中日两国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获得了日本读者的好评,然而这次的《时间沁润的早晨(時が滲む朝)》讲述天安门
时间为背景的主人公的故事, 按照杨女士的话“我来日本时间太长了,脱离中国
社会已经很久,价值观都不一样。我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
我觉得既然生活在日本,这里的主流文化应该用日语写出来才能进入日本的主流社会。
因此我想应该用日语写点东西试一试。”这一试就成功获奖,简直是天才,奇才,
俊才,逸才了!
就像她本人说的“并不会游泳但有游泳的快乐”,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刚
开始游泳的人就一举拿到了奥运会的金牌!奇也哉!怪也哉!
难道杨女士的笔是神笔?
第一次写作就获新人奖,第一部小说就或文学大奖,如果这样下去,莫非杨女士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子就不远了?

然而让我们感觉到真是的杨逸女士的是她自己的话:“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
事还是写作。这是我的爱好。如果能把这个爱好作为工作的话,就生活得
很幸福了。但是中文的稿费不多,所以用这种方式很难在日本维持生计。”
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为了挣钱维持生计却摘取了大奖的桂冠!

要说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事情,那就是加拿大人说汉语倍儿棒当上了语言大师
级的相声演员。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名叫大山的加拿大人,他出现在春节
晚会上,出现在英语教学节目中,出现在各类公益活动中。他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讲地道的相声,聊天时随口就会谈起林语堂,拍了电视剧不过瘾,最近一年,
他又开始用普通话演起了话剧,主演的法国喜剧《超级笨蛋》……。
这也是出类拔萃的人和事了,如果要将赋予“候保宁”,“姜昆”的称号给
“大山”,恐怕普通的中国人还是有异议的!

难怪今天的日本电视媒体公然说这是文坛发生的“事件(案件)”。
围绕这文学赏到底日本人要做点什么文章,恐怕一切都有一个“脚本”
(Scenario)这里只不过还是一个开头而已。这里让我们想起洋人
大山在中国的打拚,可以得到中国人的鼓励,却无法成为独立的艺人,
作为中国艺人的榜样。
《不远万里逗逗哏:大山说相声》
是由上海声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8年3月1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迎百年校庆,洋弟子献礼”
记者招待会上大山把这套专辑献给了他的母校。

姜昆庆贺《大山说相声》出版发行
徒弟大山,长相一般,眼睛带色儿,头发带圈。
认准中国,玩命死钻,说中国话,把大褂穿。
学演相声,笑话连篇,日久天长,凑了一盘。
献给社会,接受检验,邀请观众,当审判官。
说句实话,不是偏袒:一个老外,真不简单!
有本事话,您来一遍:学点英语,上台表演。
估计给钱,您也不干。不远万里,专干难事:
莘莘学子,傻子大山!祝愿徒弟,继续登攀,
多说相声,多出光盘,大家高兴,你也喜欢。
愿 VCD, 买主更多,一天五百,两天一千
————没完没了,没了没完。
(多贪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