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对此我完全是外行,但外行也允许有看法,特别乡兄给我读的文章很有意思,有点想法,不吐不快。
有书就有版本。书越古,版本的考据越难,特别是印刷术行世以前,书籍发行,传播仅靠手抄,谓之抄本。剧基督教内的说法,如考虑到真本距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抄本的时间间革,圣经是相当“可靠”。因别的古书的保存和传播无法和宗教典籍并论,在圣经的抄来抄去过程,大家自有一种虔诚在。
而乡兄推荐的文章说的还不是说的这回事,那说的是一种新方法来作文学评论。不知该法可否称为“字词分析法”,要点是根据文章的用字,行文来看文章的一致性,分析可能的作者,可能的素材来源等等。将此法用在圣经上(别忘了圣经也是书),便有了高等圣经批判,当然此批判是文艺批判的批判,不是大批判的批判。
用此法分析下来,摩西五经的素材有五个(?)之多,而最后成书前亦有最后的编辑过程;福音书亦有很多说法;历史书也是许多来源等等。这要是从三国演义得的结果也就罢了,一家之说,没准还能成了唯一的学说。可从圣经得的结果就给人将圣经拉下神坛的感觉,既然圣经可以拆零碎了分析,想必不会太神圣吧。
我的看法,1,幸好神只说了“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而没有交代如何“默示”的,也没有说明什么算是“默示”;不然的话,如他说直接写的才算默示,东拼西凑的不算,那我不改信佛教才怪。
2,此法虽好,但应看到它起旁证的作用更大。比如研究已知作者的作品,举例说郭沫若吧,你可通过分析看他风格上的演变,什么时候喜用那些字,什么时候表达同样的意思有了新的手法,等等。但根据字词的不一,风格的炯异来断定是不同的作者,或不同的素材来源就不太充分,一个人可写不同样式的文字,不信你到我的博客去看,那几首还叫诗的东西风格是不同的,特别那哭大黄猫的一首,就刻意学的穆旦,何况圣经是个集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该方法用在“以经解经”上没准能另辟蹊径,更能把握“精义”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