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筑

南洋小筑 瓜棚夜话 榴莲飘香 追风稚子 凭栏问世 唐砖宋瓦 网事随笔 一介村夫 南洋布衣
正文

磐古尼尤素姆 兴都庙再现卡瓦第(附照片,慎入)

(2007-04-11 03:14:58) 下一个

清晨收短讯 深夜约丛林

3月31日,大清早,一个印度“阿邦”打来电话——
“你不是要喜欢拍照吗?你去三巴旺那边的庙里,今晚也有。”
“有什么?怎么没有人说过?几点?”
“就是你上次拍的那些,一样的,明天凌晨3点开始。。。”
我将信将疑——记忆中最近没有什么大型活动,而印度教的蹈火节尚早。
上午,遇到一个印度“妈姆”,他是虔诚的兴都教徒,他核实了这件事——磐古尼尤素姆(Panguni Uthiram)、圣树巴拉素曼年庙(Holy Tree Sri Balasubramaniyar Temple),有一个兴都教庆祝活动。和大保森节一样,大约凌晨3点开始。
4月1日是星期天,我在地图上查到了那个地点,做出了决定——去!


残月照古庙 繁星伴众神

圣树巴拉素曼年庙,座落在义顺北、三巴旺南的堪培拉连路,一大片丛林的旁边。在MRT上,义顺和三巴旺之间,就可以看到这座兴都小庙。根据庙的名字判断,这个庙也是供奉苏巴马廉王(Lord Subramaniam)的神庙。
南洋的兴都教徒,大多信奉苏巴马廉王(又称穆卢干王、Lord Murugan)。根据兴都教的传说,苏巴马廉是湿婆(Shiva,毁灭之神)和帕尔瓦蒂(Parvati,喜马拉雅雪山女神)的儿子,应天神族提婆(Deva)祈求,为了打败魔鬼族阿修罗(Asura)而生。他出生的第四天,便成为天神军团的统帅。第七天,他率领的众天神,把阿修罗们彻底打回了地狱。所以,在北印度,苏巴马廉是一个手执长矛、骑着孔雀飞翔的小孩子的形象。
在佛教系统,苏巴马廉王是佛的护法神——韦陀菩萨。中国寺院殿宇的韦陀菩萨,其实并不陌生,他已经汉化成为一名地道的中国武将,身披铠甲、手执金刚杵,英俊威武,威风凛凛。韦陀菩萨通常站在米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保护僧众和善男信女。
而在南印度及南洋一代,苏巴马廉变成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形象,是力量之神,孔雀依然是他的坐骑。网上搜索,关于苏巴马廉王的信息不多,几乎都与大保森节(Thaipusam)有关。而最虔诚的苏巴马廉王的信徒,祭拜的形式正是卡瓦第(KAvadi)——行动祭坛!
陌生的神庙、不知名的节日,又一次充满了神秘的感觉。凌晨4点,我在丛林旁边下了出租车。仰望夜空,满月西沉,繁星闪烁。而这座神秘的古庙,出乎预料地没有一丝喧闹——不见任何信徒的踪迹,只有熟睡般的寂静!


偷拍稍惊魂 当我小日本

脱下鞋子,放在路边的草丛里。赤脚登上几级台阶,我从正门走进了那座灯火通明却似空无一人的小庙。
过了山门,是一个大厅,中间有一座神坛,供奉着一个高大的镏金法器,下面圆、中间方、上面是像柱子,而柱子的上面,似乎是一朵祥云,不知道有什么讲究。正中间一个小小的神殿,被一道猩红的金丝绒布幔遮挡着,供奉的应该是正神。大厅周围,零零散散,分布着十几座神殿,大约一人来高,一米见方。再往外,就是围墙了。
往里面走,庙里并非没有一人。空地上,几个印度老“安娣”,躺在席子上休息。阴影里的台阶上,也有几个信徒靠在那里休息。除了我,没有人走动,也没有人发出声音。小庙的后面,两侧的小楼,似乎是僧人住宿的地方。靠着后围墙,用塑料薄膜搭起了一个大棚。大棚的一边,有两张桌子,似乎是算帐收钱用的。大棚的角落的里,几个印族同胞有一句没一句地谈论着什么。而正中间的空地上,卧着一条肥肥的黑狗,也在鼾睡,当我走过它的时候,它竟然没有一点反应。
大棚里并排的几座神像引起了我的注意——很显然,这些神像是临时放置在那里的。我认识中间的神,正是拿着长矛的苏巴马廉王。而旁边的神像,有几座是男神女神在一起的,而男的神,也是苏巴马廉王!比较特别的是,这些神像后面,是不同的背景。我大约猜了出来——这些神像,来自印度或其他地方。
看看周围,很难找到可以沟通或咨询的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这些神们逐一拍照留念吧!当我拍到正殿的时候,已经清晨5点了。一个主持在那里忙碌,打扫神坛。金丝绒幔后面的一切,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佯装欣赏大殿的装饰,观察着那主持的行为。当他提着水塘再次走到外面的时候,我转身掀开了帐幔,一口气狂拍了十多张。——那小小的神殿里面,供奉的正是一尊古老的苏巴马廉王的铜像!
当我计算着主持应该出现在视野的时候,我已经完成了拍摄工作——转身!走人!真的是冥冥中自有神灵——我天衣无缝的“偷拍”计划,却被我自己背后的摄影包戳穿了——那包,触到了小殿小门上的小铃铛!
叮铃、叮铃、叮铃,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我按住这个按不住那个。主持赶了过来,冲着我叽里呱啦地高声斥责。我理亏言拙,只得双手合十向他不住地点头赔礼,一面自顾地往外面走去。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沿着小庙,一条临时的隔离带顺着公路通向远方。路边几个棚子里,已经有人忙碌地准备食品。远远地,我看到有一个华人模样的安娣,就走向前去,想打听一下今天到底要发生什么事。可是,那安娣却摆手说听不懂,要我说英语。末了,还问我:“Are you Japanese ?”
我悻悻地回答:“I’m from China !”断然中止了准备在她那里买一瓶矿泉水的想法,转身返向庙里走去。


老牙现人群 新手学拜神

再次回到庙里,稀稀拉拉的,人们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那个主持,带着一个徒弟,逐个地为每座神龛添油点灯,随着主持叮叮啷啷的手铃声,众信徒跟在后面祷告。
印度人的特点,我观察了很久——一个是散漫,再一个还是散漫。那主持在敬神的时候,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庄严肃穆,偷空儿,他还和徒弟说笑。到了最后,他竟然差点遗漏了一座神龛,幸亏徒弟及时出手拉住了他。
阿啦吗!怎么可以这样?!不过,这多少扫去了我心中“偷拍事件”产生的阴霾。
当镜头里闪出一个熟悉面孔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对准他,拉近,我又拍了一张!真的,是他,这个虬髯豹睛的男人,正是那个鼎鼎大名的“老牙”——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的这个印族顶级律师,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看起来,他并不高大,也不威严。他不时地主动和熟人打招呼,甚至有些和蔼可亲。但他不经意的眼光扫过我的相机的时候,我仍是感到心中一凛。他的眼光像一把尖锐的锥子——虽然刺不破我的身体,但绝对有能力锥破我的口袋。
5点过后,陆陆续续地,一些信徒带着牛奶壶前来拜神,也出现了刺舌串脸的信徒扛着弓担卡瓦第前来奉献。我拍下了牛奶沐神的过程,同时,我看出来了,今天的庆祝仪式,就是大保森节小小的翻版。这里绝对不是唯一的现场,我决定离开。
顺着隔离带,我果然找到了卡瓦第的出发地——路尽头、小河边,搭起帐篷那一片空地!
清早的时候,断断续续,下起了小雨。我在棚子里走来走去走。来来回回只有一个感觉——好熟悉!不仅信徒们是熟脸儿、奏乐者是熟脸儿,连旁边的加油打气的亲友,似乎都在大保森节见过。
在帐篷的一角,一个年轻人的卡瓦第过程,似乎比较隆重,两个乐手全程奏乐。我过去拍照,他的亲属中一个安娣叫住了我,指着我的相机比比划划讲了一大堆。现场很吵,我几乎没有听到她说些什么,似乎提到什么“money!money!”我以为她不许拍照,就收起相机,她有些失望。过了一会儿,她又叫住我,告诉我,这是她儿子第一次参加卡瓦第,想请我帮忙拍照,洗印了照片,她会把钱还我。我才恍然大悟,跟她要了电子邮箱,告诉她照片过后会Email——完全“free”!


越懂越糊涂 印度太多神

跟着卡瓦第,来回走了好几趟,我差不多明白了——这个节日,可以说,是大保森节的“预演”!
据说,这里的卡瓦第,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最早,只有6、7组。而今年参加的,大约有几十组针座卡瓦第(Alagu Kavadi)、上百组弓担卡瓦第(Paal Kavadi),而头顶牛奶锡壶(Paal Kudam)的信徒数不胜数,连同亲友和旁观者,参加者数以万计。
除了那些在大保森节见过的虔诚的信徒,我发现了许多年轻的参与者。邀请我拍摄的那家,那男孩,唇边的绒毛还没有消退。他很激动,几次掩饰不住地哽咽,泪水顺流而下。我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却无法用文字表诉。他很有教养,对于他的长辈和祝福他的人,他甚至跪拜答谢。是神灵教他?还是天性使然?
我又看到了那种神秘的舞蹈——舞者双睛爆凸、面目狰狞,伴随着大喊大叫,一面把舌头伸出老长,并在上面涂抹红的朱砂。其实,这是迦梨(Kali)之舞。迦梨是苏巴马廉母亲的另一个变身,也就是帕尔瓦蒂。当湿婆征战时,帕尔瓦蒂就变成迦梨伴随身旁。迦梨同样具有恐怖的法力,她通常被描绘成四臂三眼,伸出舌头的形象。其中一只手,提着一个阿修罗的头颅。
迦梨的信仰者更加神秘,据说有“血祭”的仪式。据说,迦梨的另一个特点是“吃醋”。有一次,湿婆无意中多看了另一个女神几眼,迦梨醋性大发,跳起舞蹈,令大地震颤。湿婆无奈,只得将躺下身来,让迦梨在自己的肚皮上踩踏,以解救众生的危难。我拍一组迦梨舞蹈的场面时,遭到了其亲属的婉拒。迦梨的舞者,有些歇斯底里,甚至会晕倒。可以想象,舌头一直伸出尺把长,不窒息才怪呢!
我用手机录下了一下刺舌穿脸的画面,旁边为他加油的呼喊声——
众:“啊噜啦!”
领:“黑哩猛嘎类们瓦咧!”
众:“来且高丽类们瓦咧!”
其中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也煞有其事地跟着高喊,到处奔跑不亦乐乎。事后我问印族朋友,这些口号的含义。他们告诉我,和“God”有关,要解释就难了。我想,这些可以算是咒语吧!
在大保森节遇见过的那组华人,这次也来了,还是那个老者扛着针座卡瓦第,另外一些,八个男子,像八抬大轿一样,扛起了一座神龛,我认得那正是苏巴马廉王。我询问他们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告知是神的婚礼。又问是谁结婚?告知是苏巴马廉。再问和谁结婚?被问者说了一个名字,似乎我没印象。唉,印度的神灵确实太多太乱了。
印度教徒,总是喜欢在额头上涂抹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其实很有讲究的。今天我见到的标记很特别——三道白杠,中间一红点。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磐古尼尤素姆,是兴都历最后一个月开始那一天。这一天,正好是苏巴马廉王结婚的日子,部分教徒用卡瓦第的形式庆祝这个节日——我知道的,就是这么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