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47)
2009 (1)
2013 (11)
以前我很少流泪,只记得儿童时流过一次,少年时流过一次,之后很少流泪,但近来似乎泪点越来越低,时常会流泪。以前两次是为自己流,之后是为他人流,也为自己流。
儿童那次是哭着要扑向身体已僵硬的母亲,那时四岁。少年那次是在初二时,身体趴在二楼教室走廊边的水泥栏杆上,泪眼越过田野,望着远处的浦阳江,偷偷地流泪,哭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艰辛艰苦,那时十四岁。
之后就一直没流过泪,直到工作后,有天在单身宿舍看《悲惨世界》,当看到那圣诞夜,冉阿让在黑夜里替珂赛特悄悄拎起那水桶,忍不住地哽咽流泪。这是为珂赛特,为冉阿让,也为自己流,因身有同感。之后记不得流过泪,就是有,也是在看书或看电影时,在动人处偷偷流。
但现在,已近退休之年,心更易感,偶乐一件小事也会让我流泪。比如,前几天看一电影,说的是一个警察在审讯罪犯的同犯过程中,由于一个失误,呆了几年监狱,失去了警员职务,失去了家庭,出狱后想着那死不瞑目的十六岁少女,继续追凶。十多年后,终于把凶手抓到,对着一个年轻警察,立正敬礼,报着早已不存在的以前警队编号与自己的名字:“警队xxx,警员xxx,完成任务”时,我不自觉得流下眼泪,为这个老警员,为某东西流。
这是个以真实故事为基础拍摄的电影,为这位老警员流泪,可以理解。然为某种东西流泪,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是为了责任与信念不顾一切去去付出的毅然决然。年纪越大,越想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切有意义的东西,我都会为之感动。
活了大半辈子了,将来已不再遥远,终点也隐约可见。一个人时,常在后院遥望深邃的天空,想着走过的路,想着如果明天死了,会怕吗,会后悔吗?会有缺憾吗?夜深人静时,常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不带来什么,死也不带走什么,忙忙碌碌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留下几个孩子? 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几代以后,谁又记得我? 地球的存在也只是个偶然,总会消亡,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几千亿年后星云会碰撞重组。虽很遥远,但也不是永恒的。既然今后星空会消亡,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存在的总是有理的,这个存在不是被谁赋予,不能被谁左右的。既然有了生命,唯一能做的,就得好好活着。再说现在对时空的认识是建立在三维基础之上的,也许今后的发展到了四维,十维,世界早已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人类还真找到了永恒,那么现在的担心又有何意义呢,所以还不如古人云:只问耕耘不计收获。这么一想,一扇生命的永恒之门,在眼前徐徐打开。
这样,梦想这生命之舟,载我驶向远方,信念这生命的动力,支持我穿过荆棘,越过荒原,痛苦,这灵魂的洗涤剂,不使我龌龊与迷茫。
很久前读过《达芬奇的密码》,那些奇异的情节我都忘了,但一直不忘记的是那个信徒,深夜用荆鞭一遍遍地抽打自己的身体,那些达官贵人,那些权色利欲与故弄玄虚的情节,只是浮云,唯有那纯粹的痛苦,才是对生命的虔诚与对生命意义的不倔寻求和呼喊。
离终点越近,越返朴归真。时常去翻看以前留存下的照片,每次翻看到袁文婷与白芳礼的故事,总会令人垂泪。一老一少,两人都完美地译诠了生命的意义。两个来自普通百姓的洁净灵魂,使我感到了生命的崇高与壮严,这种崇高与壮严,让我不再计较得失,不再惧怕困难与死亡。
还有那些不知名的人,如一个带着赚来的几十万元钱的小老板,去到一个从未去过的贫困山区,一户户去看人家的生活,去听人家的故事,凡是勤劳但仍贫穷的,凡是小孩无钱上学的,凡是无钱看病的,就给一万元,直到几十万元送完,悄然离去,没人知道这人是谁。但我知道,这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崇高的。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灵魂的存在,华族才是世界上一个唯一的历经几千年仍不绝的民族。
还有那些在民族遭遇危险时毅然决然地奔赴危险之地的普通民众,现在看这些照片,仍不自禁地热血上涌,眼眶红润:生命是有意义的。
离生命的终点越近,越想生命的意义。回想这一生所经的事,所遇的人,所听到的感人故事,心也就越坦然:生命是有意义的。
我感谢这些感动我的人与事。我每流的一滴泪,都是对自己灵魂的洗涤,都是生命有意义的明证。每流的一滴泪,都显示我无怨无悔走向生命终点的坦然。
这是白芳礼。他的故事无需我多说,他的汗水,洗涤了我的灵魂

这是袁文婷。她的生命停格在二十多岁,她的灵魂,使我不再惧怕黑暗。

这群姑娘,令人肃然起敬。因为这种种的人与事,令我更勇敢与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