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忘”延年与“五劳”伤身
(2008-07-30 09:59:48)
下一个
祖国医学早就指出,情志失调,可导致各种疾病,促进人的衰老。老年人要保持身心健康,愉快安度晚年,须做到以下“五忘”:
一、忘年
老年人最忌讳的莫过于对年老的恐惧心理,自以为年事已高,来日不多,从而产生一种坐待人生结束的悲观心态。这种负面消极的不良心态,会扰乱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俗话说:“以老卖老人易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尽量少想自己年龄,更不应该时时计较自己的高龄。要经常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交活动,尤其要主动与年轻人多交往,这样有助于从心理上忘掉真实年龄,使自己觉得总是年轻、青春永驻。
二、忘情
人有“七情六欲”,不论哪种“情”过度强烈或持久,都容易成为一种伤害身体的因素。因此,老年人应学会淡忘喜怒哀乐之事,尤其是要用理智来战胜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曲折与不幸,使自己的精神超脱一切。因为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人体脏腑功能,引起气机失常而造成各种疾病,既伤身又折寿。民间有这样一副对联:“酸甜苦辣非五味,五味只是淡;嗔喜爱憎要忘情,忘情则无烦。”实乃心理养生的经验之谈。
三、忘形
就是超越自我,忘却自己的身份,摆脱某种心理上的羁绊。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差异性很大,特别是离休、退休以后,应该忘记这些差别,坦然面对现实,忘记身份,不拘形骸,有利健康长寿。因此,老年人修身养性除了要抛开以往的业绩和荣誉、做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忘记自己的形体的存在,这样就什么也不怕了。即使身患绝症,也能镇静自若、泰然处之:不焦虑,不消沉,不悲愁,不惊恐,自然有利于战胜病魔,加快康复,甚至不治自愈。
四、忘劳
古人说的好:“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损命。”老年人能心情舒畅、任劳任怨地参加一些适当地、有节奏地、力所能及地工作或劳动,并将工作和劳动当作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或锻炼身体的一个内容,既能充实和提高生活的质量,又有利于健康长寿。相反,过于追求舒适,怕苦怕累,不善于活动或锻炼,只会加快人的衰老而损寿。
五、忘怀
老年人应做到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不追求虚荣,不计较过去的恩怨与得失,以达到内心的自适、恬淡。不自悲、不自忧、不沉沦,对一切不幸和打击,视有若无,豁达宽容,泰然面对,拿得起放得下;再大的事也有个“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无须过于忧虑,有时“难得糊涂”也可帮你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使心理保持怡然自得的乐观态度,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雨露,这样一定有助于益寿延年。
大家知道,视、卧、立、行是人体的五种本能。但这五种本能的劳累过度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中医学上称之为“五劳所伤”:
一、久视伤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适当地看些有益的书报、电视以及观光景物等,可使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脾胃健康。但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当长时间的阅读、写字或看影视节目后,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以至出现头晕、目眩、心悸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因“目伤肝”、“肝藏血”,从而导致肝血不足之故。尤其是人到老年,眼目本已昏花,如果过度用目,必然会伤血耗气,有害无益,特别是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免用目过度。一般来说,不论看书读报还是看影视节目,其间(约1小时)要休息片刻,最好闭目养神一会或到室外远眺几分钟,以减少眼睛的疲劳伤害。
二、久卧伤气
祖国医学认为:“凡睡则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就是说:适当睡眠(包括躺卧歇息),可使肢体筋骨五官九窍之气以及内在脏腑之气充盈,而“气”是维持人体生命延续的源泉,故有助于益寿和提高生命的质量。若是经常睡懒觉或躺着歇息,过于安逸,不进行活动锻炼,不仅肢体筋骨五官九窍之气会逐渐衰弱,而且还可累及内在各脏腑之气,出现精神不振、身倦无力、动则气喘的气虚症。老年人精力不济,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和次数是应该的,但不能一味多睡或卧床不起,否则会造成身体软弱,加快衰老。当然,睡眠还要顺应四时: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要“早卧早起”;冬天要“早卧晚起”。这样才能使头脑官窍之气和肢体筋骨之气恢复充盈,达到“顺时养气”之目的。
三、久坐伤肉
坐是恢复消除疲劳体能的一种休息,适当地静坐休息能使心境平和,减少思虑,调节神经功能,疏通经络,润泽肌肤,增进健康。但长时间坐着不活动则会适得其反——肌肉因缺乏锻炼而导致肌纤维松弛,肌肉力量减弱,加上机体新陈代谢降低,久而久之则加速了肌肉的衰退与萎缩,使人消瘦,食欲减退。特别是长期坐办公室及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多参加各种室外活动,以加强肌肉锻炼,增强体质。虽然老年人肢体行动不便,但也不宜坐的太久,应注意适当多走路,勤活动,安步当车,这样才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肌肉锻炼,使自己胖瘦适宜,达到自我防病、保健及延年之目的。
四、久立伤骨
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气血精神,同时也起调和气血的作用。适当的站立姿势,能使肌肉产生缩张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促进躯体的新陈代谢,相应地疏通经络,调剂平衡,对人体骨骼关节的生长发育有益,还可以使气血下行,降低血压。但是,如果一直站着不走动,则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液上行回流,出现气滞血凝,引起腿软、足麻、足背部浮肿,还容易导致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特别是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不足,加上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长时间站着不动,骨骼的弹性与韧性就会削弱,脆性增大,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极易发生骨折等后果),全靠动静结合来调节平衡和维护健康。所以,平时不宜长久站立,要坐与走轮流交替进行,使筋骨经常得到锻炼,有利强身健体。
五、久行伤筋
适当的走动或散步,可以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各个系统及新陈代谢都有良好的作用,还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另外,散步时血液循环加快,大脑供血增加,使思维能力增强。然而,人到老年,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要是不顾年迈体弱而长途步行或长时间跑步,就容易使肢体尤其是上下肢关节周围的韧带筋腱组织受到扭伤或劳损,甚至发生跌倒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因此,老年人外出步行时,要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在步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全身放松,呼吸均匀,脚步平稳,“行不宜急”,方能“气血畅通,百脉流通,内外协调”,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