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于丹《论语》感悟

(2008-07-09 15:48:51) 下一个
  
  能使枉者直
  
  《论语》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它不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论语》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极的真理。当樊迟问老师什么是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叫作知人。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在我们今天来看,如果你懂得天体物理,懂得生物化学,或许你都不是大智慧,那只是你拥有了知识。真正的智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学生问老师,知人以后要做什么呢?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就是这样10个字,告诉我们知了人以后要干什么。举直,是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符合社会基本价值的人,提拔上来给他们一个好的空间;错是安置,把他们安置在枉的上面,枉就是那些曲折的,不正直的,心思可能不是那么高尚的人。也就是说让贤达的,善良的人,这些符合核心价值的人在那些不怎么善良的,有一面之私的人之上,这是一个标准。能使枉者直。这个标准更温暖,也就是说人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我们不能说某一个人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也不能说一个人他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毒小人。人性中的各种元素其实都是在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空间中,或善或恶,在一种环境作用下的释放。当你了解人心的时候,你有没有一种力量让他起码跟你合作的这一段,跟你在一起的这一段时间,让一个曲折的人,也就是心思可能有很多弯弯绕的人在这一段表现得更正直坦荡一点?这就叫能使枉者直。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真正交往的成功,不在于你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够因为你的交往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为什么要知人呢?孔子说,就是这样一个目的。
  《论语》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知人,是为了用正直的力量影响周围、影响社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人呢?观察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孔子说看一个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论语·为政》)。真正看一个人做事,不是看事件的物理过程,而是看他心里的安顿,这就给我们一个起点,视其所以,再给我们一个过程,观其所由,最终给我们一个终点,察其所安。人焉哉,人能怎么藏呢,就是藏匿,一个人的心经过你这样一个过程,你说这个人还怎么能藏起自己呢?孔子不光告诉你知人很重要,还告诉你方法,就是永远不要在静止的一点上考察一个人的言与行,不能断章取义说谁谁谁说什么话了,所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而观其行不在于一个结果,在于整个动态的过程。
  再说得进一步,孔子说,你如何观察一个人呢?你去看一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最终都是可以归类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党,指归类,每个人的过错都是可以归进哪一类的。所以孔子有一句话叫观过,斯知仁矣,你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这就教给我们更进一步的办法,不仅看每一件事的过程,还要去看看这个人的过错。
  
  人的过错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在过错里最见人心。人这一生悠悠漫漫孰能无过?真君子不是没有过错,而是能从过错中洞察他的心:有人是因为软弱犯错,有人是因为轻信犯错,很多人的过错源自善良。我们以前曾经说过,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告诉他,你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不是一种过错吗?有很多人都是由于内心过于慈悲,柔软,而超出了底线,所以屡屡被伤害,这也是一种过错,从这种过错中你或许能看出人性中一种深刻的善良。所以,孔子说,观过,你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这一点其实是一个看人的方法,这种观点很有意思,它可以超越时间,适用于不同的时代,让你完成一种解读。人面对过错的时候,怎么去观察,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就是过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也不是不犯错,但君子之过如同日月之食,太阳再灿烂它有日食,月亮再皎洁它有月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改了之后它还在天上,你还仰望它,叫作君子过而勿惮改,别怕改,马上改。过而不改视为过,错了不改才叫过错。
  真正的君子有三个字,叫不贰过,用今天话说就是不犯同样的错。人这一辈子都可能犯错,但是犯错误也要有点品质,我们不能屡屡地犯同样一个错,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有失误,但是你记住教训,不要在同样一个地方再次跌倒。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不比观察一个人的好处要更深刻、更见人心吗?
  
  于丹感悟:孔子不但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是知人,并且还告诉我们知人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完整的过程来观察人,而其中一个重要方法,是看他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做,这样会更有效,也更深刻。
  
  知人要善任
  
  那么,我们观察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掌握真正的智慧又是为什么呢?
  不是为了我们在这里飞短流长品评人物的,真正大智慧的获得,是为了有用。大家都知道子路,他是一个勇敢过人,但智谋稍稍欠缺的人,有一次他去问老师,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说老师,如果现在让你带兵打仗,你会选择跟什么人同行呢?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什么叫暴虎冯河?冯就是凭借的意思,读ping(凭);河就是大河;暴虎,指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外在器械就敢搏击老虎,像武松那样,去打白额吊睛大猛虎,这叫暴虎。冯河,是指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在那里,河上没有桥,河下没有船,这个人只身就敢去泅渡游泳过大河。一个人敢这样做还不算,还要拍着胸脯说,死而无悔,我不怕,我的勇气足够支撑我去这么做,用不着考虑后果。如果一个人在三军阵前这样表态,孔子说,我反正不选择跟他同行,我不用这样的人。那他用什么人?他说了八个字标准,他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话什么意思?临事而惧啊,一事当前心里得知道害怕。我们想一想,今天的领导在任务下达的时候要看下属的态度,很可能面对两种人:第一个人听个大概马上拍胸脯,说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第二个人在那儿听啊听啊,说您说的这件事太大,您让我回去再收集点数据,我好好考虑一个可行性方案,我尽量把它完成。这样两个态度摆在你面前,你会用谁?第二种人就叫作临事而惧,他真知道害怕啊。
  什么叫作好谋而成,就是我真把它当回事接下来了,然后好好地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去谋划,直至完成。孔子说,你问我用什么人?我用这样的人。
  法国曾经有一个智力测验题:如果卢浮宫不幸失火,这个时候你只能从里面抢救出一幅名画,你将抢哪幅画?大家纷纷报来答案, 90%以上都集中在“蒙娜丽莎”上,要抢肯定抢这幅画,但是最后这个大奖,被法国当时的大作家凡尔纳拿走了。凡尔纳的答案是什么呢?他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画。去过卢浮宫的人都知道,“蒙娜丽莎”在哪儿?在二楼的一个大厅里,而且是一幅不大的画,我们想想真着火了,一片浓烟中,别人往外逃生,你逆着人流往二楼上跑,你去找蒙娜丽莎,你还没摸着那幅画估计就已经烧死了。所以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负责任的是找到安全出口,然后第二尽责任,就是随手你能抢哪幅画就抢哪幅画,这是大智慧。大智慧永远不是拍着胸脯、一个高扬的声音就能够代表的品质。其实,大智慧跟小聪明的区别,有时候就是在彰显一种态度上。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知人,我们是信任大智慧还是信任小聪明呢?
   但是,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大智慧者是少数啊,那小聪明的人都不用了?小人是不是也一定要远离呢?孔子有这样的说法,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这话什么意思呢?说每一个人啊,都各有其位,真君子是什么呢?按孔子经常说的标准,叫作敏于行而讷于言。(《论语·里仁》)他认为君子都是不怎么唱高调的人。这个人不一定很善言辞,但是他内心非常刚毅果敢,这种人可大受,就是你给他一个大任务,让他去担当承受,他会以性命相授给你完成。但是这种人也有弱点,不可小知,你别拿小聪明的事情去试探他。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上有好多事情是需要小聪明的,有很多商务往来,有时候真的需要跟客户沟通,就需要那种伶牙俐齿的人,需要八面玲珑,甚至必要的时候还要给人家递个红包,还要阿谀奉承几句,这些事属于小聪明,真君子肯定给你干砸了,他做不了。但孔子说,小人可小知而不可大受。
  于丹感悟:知人是为什么?知人是为了用人,也就是说知道人以后你就能把他摆对地方。
  知人,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到摆对位置,这是真正了解智慧之后的出路。智慧终究是要有用的,用在这个世界上去做什么?那就取决于我们自己。
  
  生而知为上
  
  那么这样的智慧由何而来呢?孔子还是教过我们一点方法论的,他说人的这个智慧首先是可以学来的。他认为人的智慧的得来,有四个等级,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论语·季氏》)
  第一叫生而知之者;第二就是他说的学而知之者,通过学习了解;第三是困而学,就是遭遇困顿了,有麻烦了,才临时应急想学;最次一等就是困而不学,就是都已经遭遇困境了还不学,那你当然只能认命了。这四个层次中大家最容易质疑的是第一个层次,叫作生而知之者,就是指那种悟性好的人。也就是说,学而知之是看见了什么能举一反一,而所谓的生而知之,是凭着他的悟性可以举一反三,是很多事情他可以联系起来想,这个层次就比较高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很重要,当今又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比智慧更重要的是经验,而在经验里面,悟性又是最强的一点,也就是说,凭借这样一种悟性,能够在我们的生命体系里提供一种别人不能替代的那种智慧。这就是一个人靠自己的悟性的酝酿,要想达到一个高层次,该怎么办,就是要把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联系起来看。
  1979年12月,洛仑兹在华盛顿美国知识学会的一个年会上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这个世界的科学有哪些连带呢?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有可能带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后来大家所说的蝴蝶振翅效应。为什么蝴蝶振翅能够引起那隔山海的龙卷风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气息相关,凡事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如果看不到这些的话,那就是你的悟性不足,所以有时候我们的经验能够将一些复杂的问题教我们迎刃而解。
  于丹感悟:什么是大智慧,知识是可能产生智慧的基础,但知识未必直接导致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外在可以学,而内心要有酝酿。
  孔子能够做到一种很难得的境界,叫作子四绝,有四样东西在他这儿基本做到了杜绝。哪四样呢?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什么意思?意,是主观臆断,就是一件事情摆在那儿,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拍脑袋一想就说它是怎么回事,这件事他基本上不做;第二是毋必,也就是说他对任何事不抱一种必然的期待;第三个字叫固,毋固,也就是说不固执己见,要真正尊重事情的规律,尊重它的变化,然后去找它客观的走向,而不是固执于心;第四个字最难,就是毋我,就是能够把自己达到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然后去真正完成对客观事实的判断。
  有了外在的学习,又有了内心这样的一种彻悟,内外合一的时候,还要有一些现实的方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他说,你说我有智慧吗?我没什么大智慧。有个大老粗来问我一些需要用体能用技能的活,我没有感觉过,空空如也,我就回答不上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全知全能的。但是他说我有个方法,就是遇到任何事我会叩其两端而竭焉,也就是说不要沉浸在事情的过程中纠缠于细节,凡事在你眼前先问问自己,最好能怎么样,最坏能怎么样?比如说一份工作,一个选择摆在眼前,到底何去何从呢?无非是最好会怎么样,最坏会怎么样,这叫叩其两端,就是问它两端的极值,然后来统观全局。
  说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在德国一个小学的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他从来不认真听讲,老师实在太烦了,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惩罚他,出了道题,随口说,你坐那儿算,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一直加到一百,最后得多少?老师转身接着讲课,没有几分钟这小男孩站起来了,说5050,老师大吃一惊,说你怎么算出来的?那小孩说,1加100是101,2加99还是101,3加98还是101,这样两头加,加到中间50加51还是101,最后50个101不就是5050吗?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大数学家高斯。其实这个方法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叩其两端的方法,是他找到的一种最简炼的方式。
  于丹感悟:《论语》告诉我们,要想拥有真正的智慧,必须掌握一套独特的方法,不管天赋如何,人们都不但要学,而且要悟,要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还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归结成简单的事情。
  
  于丹感悟智慧
  
  《论语》中的许多智慧,都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细节,虽然朴素,却永恒久远。《论语》所描述的智慧之道,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生命去体验。那么,智慧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
  从一开始我们就说到智慧,这个世界的智慧有些是可以去观察的,有些是可以去感悟的,循着圣贤这么多道理走下来,最后我们会知道,智慧最大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所以只有自己的心智在,智慧才能够从知识完成转化。
  再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哲学家,每天都在思考人跟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要做一次大的主题演讲,但很困扰,不知道怎么来把这个关系捋顺。他正在准备演讲稿时,他的小儿子在旁边不停地捣乱,他也没法安抚住这个孩子,烦得不行,就随手翻杂志,忽然翻到杂志的封底是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地图,就顺手把这一页撕下来,然后撕成了很多片扔在地上,跟孩子说,你把这个重新给拼上,给他一盘塑料胶带,说能把地图都给拼好我就给你5块钱。他想,这么点一个小孩,这个够他拼俩钟头的,可以安静了。结果他安静了还没有半小时,那小孩就拎着用胶条拼好的破破烂烂的地图来了。他一看,大吃一惊,果然是拼对了。而这个孩子根本没有地理概念,他说,你是怎么完成的?那孩子笑嘻嘻地把那个破图翻过来给他看了一眼,说,爸爸我发现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是按照这个人头拼的,我想这个人如果拼正确了,那个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哲学家恍然大悟,他就知道了他第二天演讲的题目,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确了,明白这个态度,这是生活里面最高的智慧,这种智慧发乎心灵,止乎生命。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