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汤
(2008-06-22 19:00:43)
下一个
沈家骥主任是云南省名中医,笔者曾跟随沈家骥主任学习,老师对治疗消化系疾病采用“专病专方”经验独到,他认为人体正常的消化功能有赖于脾胃、肝胆功能的正常以否,脾主运化,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特点升清,喜燥恶湿;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特点降浊,喜润恶燥以通为用,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清一浊,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而脾胃功能的正常还需要肝胆功能的协调,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协调胆汁的分泌,胆汁来源于肝,受肝之余气而成,疏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消化饮食物,因此肝胆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如果肝失疏泄,就可影响脾胃升降,出现胃气不降之呕吐、嗳气、胃胀、胃痛,脾气不升之腹痛、腹胀、腹泻,胆汁分泌排泄不畅之口干、口苦、黄疸等,正如《血证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所以导师认为在治疗消化系方面的疾病时以疏肝利胆、调理脾胃为主要治法,二者缺一不可,不能重视脾胃忽视肝胆,或只重肝胆而忽视脾胃,充分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老师常将人的消化系统比喻为一台正常工作中的传输机器,当某一环节的功能降低,机器就停滞不能运转,我们用药的目的不是补养,而是给予动力,让其运转和工作起来,消化道才能畅通,功能才正常,这和目前现代医学研究较多的胃肠动力学说有相似之处,所拟藿朴汤就是为调整上述各脏腑机能增加胃肠动力而设。
1 方药组成
藿香15g,厚朴30g,柴胡、郁金、川楝子、鸡内金、黄芩、苍术、白蔻仁、砂仁各15g,茯苓、甘草各30g,茵陈、竹茹各lOg。方中藿香、苍术、白豆蔻、砂仁燥湿行气、和中醒脾、止呕,柴胡、厚朴、郁金、川楝子疏肝解郁,行气化瘀,升阳止痛,黄芩、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鸡内金健脾消食,甘草调和诸药,茯苓健脾淡渗利水,现代药理研究上述中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增加胃肠蠕动,推动胃肠食物的排泄,并促进胃液、胆汁、胰液的分泌,消积导滞,提高消化功能。全方肝胆脾胃功能兼调,功能:疏肝健脾、除湿消积、和胃止痛,临床用之得心应手。
2 临床运用
2.1 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本病在消化系疾病中最为多见,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的原因不外乎病邪犯胃、肝气郁结、脾胃虚寒等。但其发病原理却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l临床通用之法,一般胃炎用基础方,根据兼症随症加减,若兼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加半夏温胃降逆;若胃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喜热饮等加吴茱萸、干姜、丁香、肉桂等以温中散寒;若食滞较盛,胃脘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舌苔厚腻等加半夏、谷芽、麦芽、山楂等以消食导滞,和中止痛;若见吐血或黑大便等消化道出血时加生地、牡丹皮、地榆等凉血止血;若兼胃阴不足,见胃脘隐痛,口干口渴,心中烦热,欲饮等加天花粉、芦根、沙参、石斛等滋阴养胃;若胃脘隐痛迁延日久,喜温喜按,神疲纳呆,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加大枣补中益气,健脾和胃;若大便次数多或便溏者加猪苓、泽泻等。
2.2 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胁居人体两侧,肝胆所处,其发生的原因不外乎病邪犯于肝胆、气滞血瘀、肝胆湿热等。多与情志所伤,饮食过饱,肝气郁结,影响气机的转输而产生气滞,气为血帅,气滞日久,血不流畅,脉络失和则产生血瘀,日久化湿化热集结于中焦,导致肝胆湿热,肝胆失于条达和疏泄而引起胁痛。治疗一般多从疏肝利胆、行滞活血、清热化湿等为主。一般胆囊炎用基础方,若胁痛甚或痛引彻背加佛手、寄生、独活、元胡、沉香等;若大便干结,脘腹闷胀,苔黄腻加枳实、生大黄;若伴恶心、呕吐、呃逆者,加法半夏、吴茱萸;若兼见黄疸,口干苦者重用茵陈、加猪苓、泽泻等;若兼有胆囊结石,加金钱草、大黄等。
2.3 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本病主要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因可由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脏腑功能失调等,但脾胃功能失调是泄泻的主要环节,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水谷不能消化吸收,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合污而下,而致泄泻,因此在邪气方面以“湿盛”为主,湿邪伤脾;在脏腑方面以“脾虚”关系密切,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致泄泻。轻微泄泻用基础方,若腹泻兼见恶寒发热,咽痛,头痛鼻塞,肢节酸痛等表证加麻黄、射干、薄荷、白芷、僵蚕等;若湿热较盛,伴腹痛泻下臭秽,肛门灼热等,加黄连、知母、连翘、葛根等;若为宿食停滞,兼脘腹痞满,呕嗳腐气,食欲不振等,加谷麦芽、神曲、焦楂等;若大便次数较多,泻下水样便者,加猪苓、泽泻;若泻下日久,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寒肢冷者,加黄芪、党参、大枣、干姜等。
2.4 便秘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糟粕,最后由大肠传送而出,形成大便。若胃肠受病,脾胃运化障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则引起便秘。老师认为胃动力差是形成便秘的根本原因,因此增强患者的胃动力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因本方具有调整脏腑机能增加胃肠动力的功能,一般大便秘结用基本方,若大便数天不解或干燥硬结,伴腹胀纳差者加瓜蒌壳、大黄、枳实等;若兼饮食积滞,加神曲、焦楂、谷麦芽等;若兼气血亏虚,加当归、首乌、黄芪、麻仁等。
另外通过临床观察本方对黄疸、甲肝恢复期的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用原方加沉香效果也很满意。总之,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证型复杂多样,导师一方概括了整个系统的治疗,简化了复杂的辨证,再次体现专病专方。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常提醒我们治疗消化系疾病时要慎用或少用参芪归地之类,避免壅遏阻碍胃气,慎用或不用熟地、麦冬等滋腻不动之品。即使是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者作适宜加减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