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春笋上市,医院里因为“尝鲜”而引发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也随之增多。春季本来就容易过敏,尤其是对于患有摄入性过敏症的人来说,吃鲜笋更要小心。
春笋一向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是因为它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纤维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尤其高。中医临床上还发现,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小儿患麻疹的时候,可喝嫩笋尖做的汤,使麻疹出透,缩短病期;用春笋熬粥,还对久泻形成的脱肛有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则认为,竹笋具有吸附脂肪、促进食物发酵、有助消化和排泄作用,是减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但是,有过敏体质的人吃春笋时要小心,因为吃多了很容易诱发哮喘等老慢支疾病,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和荨麻疹。吃的时候最好先少尝一点,如有过敏反应,应该马上停止。
就算是普通人,新鲜竹笋也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大概在3两左右就可以了。因为古人说,“食笋者比如治病,得法则益人,反之则有损”。春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与钙结合为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14岁以下儿童及尿路结石和肾结石者应少吃或忌食。
此外,春笋中粗纤维含量较多,患有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否则容易使病情加重。炒菜最好先用开水把笋烫5—10分钟,这样既可高温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同时,吃笋时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5年04月05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