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主要特点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一种巧妙的结合。它具有食品的作用,也具有药品的作用,但又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它的特点是:
1.药膳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药膳从其医疗意义来说,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的理论为基础的,按中医方剂学的组方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选配组合的。药膳的主要功能是以食物、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的偏性,或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性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或食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紫菜、粟米、荞麦、绿豆、黄瓜、丝瓜、兔肉等;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或食物,一般属于温性和热性,如附子、干姜、桂枝、葱、籼米、雀肉等。给患温热的病人配食应多用绿豆、扁豆、高梁、薏米等食物,以偏凉之性,起到清热解毒作用;给虚寒病人配膳则应多用面粉、粳米、糯米等,以温中补虚。药膳的施用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根据,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节因地因人而治的治疗原则 运用的。如同为虚证,气虚者宜食用牛肉,糯米、山药、党参以补气;血虚者宜食龙眼肉、当归以补血。又如同为咳嗽患者,对风寒咳嗽以食葱白粥为宜;对肺燥干咳以食百合粥为宜。
2.药膳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药物和食物。它必须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因此,它也就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焖、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按中医理论和患者需要调配好药膳主料和辅料,制成具有一般美食的色、香、味的美味食品。通过供人们享用,达到治病、保健和强身的目的。
3.药膳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食用一般膳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饥饿、维持生存和获得一种物质享受。服用一般药物的目的则是为了治疗疾病,而食用药膳,除上述两个目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有病者得到治疗,体弱者得以增进健康,健康者得以更加强壮。
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药膳最宜扶正固本,因为它所用药物和食物多系补品,如人参、黄芪、当归、阿胶、枸杞、山药、大枣、鸡、鸭、猪肉、羊肉等,这些都能起到滋身体、补气血、壮阴阳的作用。经现代科学验证,这些滋补品,确能增强机体生理功能,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如人参可以促进核酸合成,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提高大脑机能的灵活性,减少疲劳感;黄芪、灵芝、山药等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促进机体产生干扰素等。
药膳的禁忌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据有关学者统计,在四千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五百种可作药膳原料。如冬虫夏草、人参、熊掌、燕窝、银耳、天麻、当归、贝母等。这些药物在与食物配伍、炮制和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因此,中国医药学对药膳一向有严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药膳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