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肥胖是怎样认识的?
(2004-12-28 09:34:59)
下一个
肥胖,是人体体型中的一种类型,它与人体的体质及有关疾病的性质密切相关,中医学对人体体型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文献记载颇多,对于病因病机的记载也较完整系统。
(1)饮食因素:中医学认为肥胖多是由于素嗜肥甘饮食,醇酒滋腻,日久则使脾失健运,脾胃受损,水谷不化,蓄积体内,转化为膏脂,充溢于身,则为肥胖之人。
(2)年龄因素:古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这是指自然的盛衰,人体在过四十多岁后,各种机能下降,脾胃转运不灵,水湿运化不利,痰浊内生日增,再加运动减少。饮食不节,所以易生肥胖之症。
(3)情志因素:六淫七情为中医之病因集成。情志失调,可以损伤脏腑,怒气伤肝,肝失之疏泄,忧思伤脾,脾难以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临床可见肝胆疾患的病人,精神急躁易怒,肝失其职,降浊化脂之功不利,亦多肥胖之人。
(4)性别因素:男女之比,女性肥胖多于男性,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最重要的与肾气有关,女子七七而天癸竭,肾气衰,肾气不足,难于化气行水,可使痰浊湿气内停于体,故致肥胖。
(5)劳逸因素:劳逸结合,身体健康,但还是有相当的人,因工作、环境所致,久坐,久卧,缺少劳作,“久卧伤气”则气虚。“久坐伤肉”,脾主肌肉,脾虚气虚,都会使气机不畅,运化失凋,代谢不利,精微聚为膏脂则可发肥胖之症。
(6)体质因素:《内经》云:“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种先天禀赋是有明显不同的,有的家族性肥胖,有的因遗传于父母的某种疾病而肥胖就与饮食等因素无关了。
(7)疾病因素: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它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亦可做为其它疾病的诱因,还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继发病,既可是原因也可做为结果,所以各个脏腑有病都可与肥胖产生一定的关系。如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职,水谷精微难于上肺,肺气不利,不能宣发肃降水谷精微于全身各处,不能通调水道以利膀肤,则水湿停留于内。可使肥胖产生;又如肾气虚,肾气不足,肾阳虚衰,不能温化寒水,脾肾阳虚,精微不布,水湿。痰浊内生,发为肥胖;再如肝肾同源。肝气不足,疏泄功能不利,肝不能化浊降脂,肾不能除水利湿,痰浊水湿内留,则易发肥胖;心气虚,不能推动血气,血流渐缓,浊脂难于顺利运行吸收,易致疾病。总之五脏功能受损,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肥胖的发生或诱发其它有关疾病。
(8)地域因素:古有人云:“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南北双方由于饮食习惯,地理环境不同,体质有异,如北方地寒多风,故多高大之人,肥胖之体也多粗大。南方地热多雨、喜食甜腻,肥胖之体也多小巧肥白。
总之,对于肥胖形成的机制,中医一向认为与痰症、湿症。气虚等因素关系最为密切,中医治疗肥胖多从益气健脾、化痰利湿着手。中医治疗有中药方剂、针刺按摩、气功、耳针等多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