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
(2004-12-25 18:45:22)
下一个
人与环境共生共存。尽管过去几十年间人类在维护健康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甚至死亡仍大量存在。
环境致病的因素就其性质来讲,主要表现为三大类:第一,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微波、电磁波、放射线等等;第二,化学性因素,包括天然的化学物质及环境污染物质;第三,生物性因素,主要是生活污染,包括未经处理的医院污水、废物,可直接污染的水源、土壤、引起伤寒、霍乱、肝炎等疾病的流行。
凡是使人体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为三大污染。在这里我们把噪声污染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它不如后两者那样受到重视,甚至因为噪声污染的恶果不是那么明显可睹的,往往被人们忽略。事实上,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丝毫不逊于其他两种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曾就全世界的噪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美国,生活在85分贝以上噪声污染环境中的居民人数20年来上升了数倍;在欧盟国家,40%的居民几乎全天受到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干扰,这些居民相当于每天生活在5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其中20%的人受到的交通噪声污染超过65分贝。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噪声污染问题也已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全天24小时的噪声达到75至80分贝……
噪声偷走我们健康的睡眠
研究表明,人的听觉器官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声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
人体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即引发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精神衰弱症很容易找上门来,失眠、耳鸣、疲劳便成了家常便饭。
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从飞机上下来或从轰鸣的车间出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说话的声音,过一会儿才能恢复,这种现象叫作听觉疲劳。这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长时间遭受强烈的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损伤。
最新科学研究证实,噪声还会伤害人的眼睛,引起视力疲劳和视力减弱。当噪声强度在90分贝时,约有一半的人会出现瞳孔放大,视物模糊;当噪声达到或者超过110分贝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特别容易发生眼疲劳、眼胀痛、眼发花,以及视物流泪等多种眼损伤现象的缘故。
甚至可以导致精神错乱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系统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疼、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产生精神错乱。
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飞机的噪声使南极企鹅等海鸟的心跳加快早已成定论。本月初,美国海军和国家海洋渔业署首次承认,海军声纳研究产生的强烈声纳干扰导致了海洋哺乳动物的触礁与死亡。
同样,噪声对人类的伤害也不可低估。由于引起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使人的唾液、尿液分泌减少,胃酸减低。胃肠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可引起胃病和胃溃疡。
尤其严重影响女性内分泌机能
噪声影响人的内分泌机能,这一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观察表明,长期工作生活在噪声污染下的女性,发生女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的机率大大高于其他女性。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心脑功能发育也有不利影响,所以孕产期的女性尤其要避免受到噪声的伤害。
对于噪声认识,远远不只是影响听力,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有人称这个还没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污染物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