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白求恩

(2004-12-25 13:19:19) 下一个
要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外国人,白求恩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他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今天要说白求恩,先从一件事谈起。加拿大女子露易斯来中国旅游,因为在旅行包上用汉字写上“我来自白求恩的故乡”9个字,她在中国时时处处迎来了友好的目光,在机场、宾馆、火车上都备受照顾,饭店老板甚至不肯收她的饭钱。她激动地说:“这几个字简直胜过护照。”
  白求恩大夫是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来中国的,1939年11月12日病逝于河北唐县,同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纪念白求恩》。65年来,白求恩成了中国人民最亲切、最尊重的外国友人,他的名字成为一面旗帜和一座丰碑。
  战争年代的中国需要白求恩,建设时期的中国同样需要白求恩,需要千千万万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科教兴国,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但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经验,欢迎外国朋友来助一臂之力。我国的“洋火”、“洋油”、“洋车”以及电灯、电话、电影都是从外国学来的,外国人给过我们许多指导和帮助。今天,我国需要学习的、需要外国人帮助的更多。在这些方面,我们切不可夜郎自大,要放眼世界。只有看到人家长处、承认自己差距的民族,只有虚心学习的民族,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民族。
  过去中国尊重白求恩,现在中国同样要尊重白求恩,尊重一切来帮助我们的国际友人。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尊重朋友,感谢朋友,依靠朋友。今天不远万里而来的外国朋友,不管是办企业、做生意,还是学术交流、参观旅游,都是贵客,送来的是友谊和帮助。要知道,如果不是今日之中国,很多外国人是请也请不来的。我们不要怕人家发财,只要自己能发展。我们要弘扬白求恩精神,但也不能要求今天的外国人都像当年的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建设时期毕竟不同于战争年代,讲友谊也要讲利益。搞市场经济当然也要有精神,讲奉献,但报酬、利益和精神、奉献并不矛盾,我们是义利统一论者。为了欢迎外国朋友,我们要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要优化环境,创造条件,要按劳付酬。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也是友谊的原则。
  改革开放的中国是朋友遍天下的中国,是永远不忘老朋友、欢迎新朋友的中国。白求恩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也永远是世界的朋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5日 第一版)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