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园的感染, 愿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并探讨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痛苦与欢乐决定了人生 - 安东尼·罗宾

(2007-05-27 06:19:01) 下一个

第三部 激发情绪反应潜能

如果你希望感到快乐时,你就必须表现出快乐的举止;希望有成就感时,你的行为就必须看起来有成就感的样子。人生就像是举止与反应的实验室,你的情绪正是印证你行为的一种反应。

第一章 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

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使我们痛苦的是对痛苦的恐惧;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事使我们快乐,而真正能使我们快乐的是我们对快乐的把握;任何事都不会影响我们,而真正影响我们的乃是对自己的认识。

第一节 痛苦与欢乐决定了人生

一 人的本能就是趋乐避苦

大自然把人置于痛苦与快乐这两位主人的管辖之下,它管制了我们的一切所为、所言、所思,哪怕我们费尽一切力量想摆脱它的控制,但最终都无济于事。

汤姆斯·布朗说过:“人是为内心所形成的各种感受而活。”的确,人生有痛苦,也有欢乐。人的本能就是趋乐避苦,就是为了追求幸福。无疑,欢乐和情绪高亢、感觉非:茫?腔盍Τ渑妗⑺吵┛炖值谋硐郑??潜鹑米约旱那樾魈??呖海?蛭?杂衅?睿?愠?氐娜惹榫腿??涑晒?鹊呢?巍?SPAN lang=EN-US>

如果你心存怀疑,就请看罗宾讲的一个故事:玛丽才慢跑了半个多小时就出事了,不知从何处冒出十来个年轻人堵了她的去路,在她惊魂未定之际,便被这群人架到树林内,一阵子拳打脚踢使得她血流满面,随之又被轮暴,待这群人离去时她已奄奄一息。

这件事就发生于数年前的纽约中央公园内,对于这令人发指的暴行不仅令人感到震惊,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件事竟然是由一群家境不错的十来岁年轻人所犯下的。跟我们所想的相反,他们都不是来自于破碎的家庭,反而念的是昂贵的私立学校,有的是棒球队队员,有的是铜管乐队队员。当天他们之所以会犯下滔天大罪,并不是因为行为偏激,也不是因为吃错药而神志不清,只是因为好玩而使一位二十八岁的女性几乎丧命,对于这件暴行他们还沾沾自喜地起了个名字:找乐子。

与之相反的是,就在离华府四百公里远的国际机场发生了一场空难,有一架民航客机在暴风雪中起飞而失事,撞上了波多马克河上的一座桥,当时正是下班的高峰,立即造成大乱。只见救护车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救护人员忙着为伤者包扎急救,现场一片狼籍,令人惨不忍睹。就在岸边有一个人,默默地忙着将救生衣递给落水的乘客,结果救了不少人命,却因此而掉进了河里,当救难直升机从河底捞出他时,他的躯体早已冰冷。这位见义勇为的人士,为了救助那些全然不认识的人,结果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重视别人的生命(那些人和他素昧平生)却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些家境不错的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人为了救助全然不认识的陌生人,勇敢地奉献自己的生命?是什么因素,造就出一位英雄、一位罪犯、一位勇士或一位懦夫?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行为?在过去的日子中,我们一直都在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认识了一点:人不是无从捉摸的动物,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必然有他的原因。或许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其中的原因,但是可勿庸置疑地相信: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必然有一个主要的推动力量,这个力量影响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层面。各位可知道这个影响你目前和将来的力量是什么吗?那就是“痛苦与快乐”,罗宾认为,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逃避痛苦便是为了寻求快乐。

经常我们会听到有些人谈起,希望人生有所改变,可是就是做不到,结果徒然使自己失望、沮丧、甚至于生起自己的气来。虽然他们知道要有所变,可是就是拿不出行动来,其中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弄错了对象,因为要想改变得从“因”找起,而行为乃是“果”,本末倒置怎么会有效呢?了解并利用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你就能立刻并且永远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追求到所期望的人生。但是你若是不懂得利用这股力量,未来就注定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能像动物或机器人般地受环境摆布。或许你会觉得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对此,罗宾又讲了下面的故事吧:“先给我来上第一剂吧!”猫王艾维斯·普里斯莱在每次精疲力竭的夜场结束之后,尚未入睡之前总会照例丢下这么句话。随之,助理就会照例打开第一个信封袋,从里面倒出一堆五颜六色的巴比妥盐药片、药丸让他和水服下,接着便在他臂弯打下一针镇定剂。这时他那全天待命的专人厨师就急如星火地忙了起来,尽快在这位天王巨星没睡着之前把吃的东西打理好。猫王一般总是在吃上三份芝士汉堡和六、七小块的香蕉之后,脑袋便不自觉地垂了下来,助理得立即把他的嘴撬开,从里面挖出还没吞下肚子的食物,免得他因此噎死,随之猫王便可以睡上四个小时再被叫醒。

他的身子实在虚弱不堪,得由助理架着才能到浴室去沐浴更衣,这时他的手总会颤抖地拉一拉助理的衣襟,要求再给他第二剂。他实在是没有再多的力气自行吞服这些药,而助手只有扒开他的嘴,把药硬给塞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喂几口水服下去。

猫王很难能再开口要求第三剂了,而助理也不等任何交待,便会按照往例给他服上相同各式各样的药,然后让他安稳到第二天的午后。当他一醒过来,便会立刻为那浮肿的身子打上一针兴奋剂,同时猛吸几口古柯硷,然后准备起当晚的夜场。

这个瘾头越来越重,最后他不能不三剂一起来,结果就此一命归天。何以像他这么一位拥有万千歌迷、广受世人喜爱的人物,竟然会如此不知爱惜身体而把大好前程胡乱地毁了?根据猫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所言,这场悲剧都是因为猫王毒瘾已深,最后难以自拔而不得不走的最后旅途。

猫王并不是一个特例,事实上我们周围有许多知名人物都因为某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地毁掉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人包括大文豪海明威和名作家普莱斯、名演员威廉·荷顿和佛瑞迪·普林兹、名歌手凯斯·伊利特和珍妮丝·查普琳。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第一,他们都已不在人世,我们曾目睹他们的死亡;第二,他们都会向世人表明,他们以为有一天有什么样的成就会非常快乐,然而当真达到那样的成就时,却发现快乐距离他们仍是那么的遥远,因而便继续不断地去追求,在无法获得满足时便借着酗酒、抽烟、喝药来逃避,以致最后把命都给送掉,而始终都没有得到他们所要的快乐。

这些人的人生跟我们许多人并没什么两样,他们不会利用痛苦与快乐的力量,即情绪控制力量。

二 用长远的眼光对待痛苦和欢乐

蒙田说的好:“若结果是痛苦的话,我会竭力避开眼前的快乐;若结果是快乐的话,我会百般忍耐暂时的痛若。”但大多数人可不这样做,他们在作决定时只考虑眼前而不顾未来,结果快乐没得着却得到痛苦,事实上人世间一切有意义的事若想成功,那就必须忍受一时的痛苦。你必须熬过眼前的恐惧和引诱,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或标准把目光放在未来。你要记住,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对于痛苦的恐惧;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事会使我们快乐,而真正能使我们快乐的是对于快乐的把握。任何事都不能影响我们,而真正影响我们的乃是自己的“认识”。

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我们若把目光只放在眼前,那么未来就难以掌握;我们若想获得长久的快乐,那么就必须忍受暂时的痛苦。”就好像如果你想有健美的身材,那就得苦心锻炼,或许一开始你会觉得有些受不了,不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甘之如饴。发挥潜能需要忍受痛苦,例如事业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个人自信方面、身体锻炼方面及赚钱方面,然而你要如何去忍受痛苦、激发意志来成就自己的目标呢?首先就是要下定决心,只要你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迟早痛苦会化为快乐。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财政错误就是由于只看到眼前的快乐所造成的。

那就是最近所爆发出来的存放款危机,据估计这宗案子可能会造成所有纳税人总共高达五千亿美元的惊人损失,而目前大部分的人还不晓得这个大错是怎么造成的。这个损失——至少是经济上的痛苦——很可能得由我们每个人承担,不分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甚至包括未来的子孙,可以说在地球上也只有美国,才富裕得能够担起这样的大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可以说这十足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典型例子。

这个错误大约是在 80 年代初开始的,在此之前银行和信托公司的来往对象多半为企业及个人,它们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放款所得,亦即放款的利率必须大于存款的利率。问题的开始,是因为当时银行正面临多项困难,特别是有些大企业插足银行先前最主要的放款业务,那时大企业发现彼此可用纸上作业的方式进行放款,而放款利率可因此较低,有利于降低利息的支出。

由于这种作法大企业之间十分流行,因而夺走许多银行这方面的放款业务。

在此同时,美国的消费者在大件购物付款上有新的作法。传统上,消费者买了汽车或大型家用设备时,都很不愿意到银行去借款,因为那些负责贷款的银行人员仿佛都带着不信任的眼光再三刁难,大多数的人都有过这种不受欢迎的不愉快经验。基于此,汽车公司为了促销他们的汽车,因而直接贷款给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利息很方便地买下汽车,而汽车公司也可因此大大提高业绩。这一来银行消费性贷款的业务只好停顿,因为消费者不须去向他们贷款买车,而只要和汽车公司接头便会得到很和气的招呼,马上可以以较低的利息方便地买上所喜欢的车子。结果是通用汽车公司管辖的一个企业,很快地便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贷款公司之一。

至此,银行的最后据点便只剩下了房地产放款,可是当时的利率随着通货膨胀也节节上升,吓得没有人敢贷款,因为这么高的利息很少有人能够付得起。结果各位可能猜得到,那就是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也无人问津。

转眼之间银行一连失去了企业放款、消费者购车放款和购屋放款等三方面的业务,而屋漏又偏逢连夜雨,由于通货膨胀,银行存户要求提高存款利率,可是银行正愁利率过高而放款不出去,没有了收入又怎么有能力提高存款利率呢?这一来就影响存户继续存款的意愿,只见银行的存款一日日减少,银行为了生存采取了补救措施,首先就是降低放款对象的审核标准,原因是他们认为若不降低标准就找不到放款的对象,如果放不出款就没有收入,而没有收入他们就有得苦受了;相反地,若是他们放款的对象有能力偿付那就可高枕无忧,就算是到时候付不出,他们也没什么损失,因为最后还是我们纳税人——也就是指你或我——得替他们料理善后。银行经过这样的最后分析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担心,于是便勇气十足地把他们的资金投了下去。

这些银行和信托公司同时也向国会施压,期望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接下来大银行发现他们可以把钱放给那些急需资金的国家,只需要吃顿早饭就可轻轻松松地贷出五千万美元,并且可以赚得可观的利润,省得麻烦和成千上万的小额贷款户周旋才能有相同的放款额,为了扩大放款金额以赢得绩效奖金,银行及信托公司的经理便借着放款对象标准的降低而大肆放款,根本不顾放款品质的好坏,就像是巴西这样负债累累的国家都给予贷款,也不考虑其能不能偿还,事实上他们之中还真有不少人毫不在乎呢。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这都是纵容政策的结果:政府似乎在鼓励他们去跟联邦储备银行赌一赌,如果后者顺从了,那么他们便有得赚,如果后者不从,则纳税人会收拾这个烂摊子。这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是不是一点风险都不担负呢?然而那些小银行却找不到可以放款的国家,它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地放款给国内的商业大楼建筑商。同样地,他们也降低了放款对象的审查标准,使这些建筑商不必像以前那样,得缴交二成贷款的抵押。这么一来,建筑商几乎完全是用别人的钱,而自己根本没有什么风险。在此同时,国会又对商业大楼的兴建给予减税的优惠措施,这使得建筑商更有恃无恐,根本不再去好好分析市场是否适合再建大楼,就算是建了也不太考虑地点是否合适、大小是否得当。结果是建筑商大肆盖楼,超过市场所能容纳的能力,而当供给远大于需求时,这个市场便开始崩溃。这时建筑商只能对银行双手一推说:“对不起,我付不出钱。”然后银行也只能对纳税人感到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付不出钱。”很可悲的是我们却找不到人可以去诉苦。在这种有气无处发的情况下,大家开始相互责怪,凡是任何人有钱就会被视为一定是占了其他人的好处,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做生意的人,他们被指控为奸商。事实上他们真是如此吗?难道大家忘了就是有了他们,才提供这个社会就业的机会,也才使美国成为世人的梦想之国?这整个大混乱正足以说明,我们实在是未能清楚认识痛苦和快乐的道理,往往以一时的办法去解决长远的问题。

痛苦和快乐的道理也可用来指导全球性的问题。多年来美国一直和前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双方都投入大量金钱于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上,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保持有威胁对方的实力:“如果你想攻击我,那我可向你保证一定会报复,并且会把你们破坏得更惨。”这种军备竞赛达到最激烈的时候,差不多美国每一秒钟用在国防的军费就达一万五千美元。到最后苏美两国不得不改变心意,想借着谈判来裁减军备。答案是痛苦的,因为他们实在再也受不了进行庞大花费的军备竞赛,毕竟他们还得填饱人民的肚皮。当国内经济衰退时,他们对于肚皮的重视远大于枪炮,能把粮食装满仓远比把军火库装满来得重要。就因为人民觉得政府把钱花得太不值得,所以才坚持政策需要大幅改变。你可别以为苏美两国忽然间热爱和平了,敢作出这么大的改变,事实上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三 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安东尼·罗宾认为,就是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影响了唐纳·川普和德丽莎修女的人生。或许你会说这是不是弄错了,他们二人怎可以相提并论,事实上一点都没错,他们都是被这股力量所驱使,只不过二人的价值观分别处在两个极端,二人对于痛苦和快乐都有不同的诠释。人生中我们所学到最重要的一课,便是懂得什么使我们快乐、什么使我们痛苦,就因为每个人所学到的不同,因而才有不同的行为。

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了唐纳·川普的整个人生呢?是那追求快乐的力量。他希望拥有世界上最大且最豪华的游艇、买下最昂贵且最雄伟的办公大楼及精明地成交每一宗生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他一心想赚得巨大的财富。

在他的心目中什么是最痛苦的呢?他认为在任何事上屈居第二是最痛苦的一件事,那无异于就是失败。推动他不断往前进的主要动力,乃是因为他极力想避开这样的痛苦,这个推力远大于他想追求快乐的推力。见到川普从他的王座上跌落下来,他的对手都非常快乐,因为这是川普最大的痛苦。

然而德丽莎修女却和川普截然不同,她十分关心贫苦的人,当见到他们受苦就有如自己也一同受苦。当见到印度不公平的社会阶级制度,她的心就如同刀割,唯有对他们能伸出援手,她才觉得痛苦减轻。就德丽莎修女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帮助印度加尔各答——印度语的意思是快乐之城——的贫苦大众,在这里拥挤地住着上百万饱受饥饿和疾病肆虐的赤贫百姓。在她看来,快乐乃是跋涉及膝盖的烂泥和臭水,进入肮脏简陋的低矮小屋,抱着为虐疾和痢疾所苦的瘦弱孩童的躯体。她悲天悯人的胸怀,驱策着她去帮助下层阶级的人脱离痛苦,而她的痛苦也才能消减,相对来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感到快乐。她认为人生真正的意义,就是在于把自己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人生中最高的情操。

拿川普这种重视物质享受的人和德丽莎修女这样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相比,大家很可能会认为有些不伦不类,然而若是从痛苦和快乐这种角度来看,他们二人的行业还真是有脉络可寻。虽然他二人的生长环境和家世背景多少会影响他们人生的选择,不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有自己认定好坏的标准。

四 痛苦和快乐决定人生

安东尼·罗宾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影响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便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认为求知乃是生命中至高无上的快乐。我认为只要能找出改变人们行为和观念的知识,那么我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而求知就是我避开痛苦和得到快乐的秘诀。过去这些年来的求知,使我了解了人类行为的奥秘,这帮助了我改变人生,把我和许多人连结在一起。求知也让我学会,随时把握机会把真正有价值的与周围的人分享,这使得我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给予的方式让我衍生出另外一种快乐,就是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使他们也能获得高品质的人生。这就是我人生的目的,也是我人生最高层次的快乐。”的确,是痛苦和快乐主宰了人生,是你所认定的痛苦和快乐决定了你的人生。痛苦和快乐是怎么样地影响我们的人生呢?就以吃药为例,我们对于它的痛苦或是快乐的认知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至深。同样地,这个道理也可用在你对饮酒上、抽烟上、人际关系上、甚至于你对于人的信任上。

如果你是一位医生,是否就是因为多年前认为从事这样的行业能带给你快乐,因而便作了“将来做个医生”的决定?美国好多医生都说,医生这行业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消除了患者的痛苦、治愈了病人的疾病、救活了人们的性命,除了这些快乐之外他们尚且得到社会的尊重,这对他们又是另外一层的激励。音乐家们之所以愿意奉献心力于这一行,乃是很少有其他事能比音乐更使他们快乐的了。至于企业家们的快乐,则来自于经由他们所作的决定,发挥更大的潜能带给社会更多的就业机会、生产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更加提高人们的生活。

我们不妨去看看美国那些过世的知名演艺人员,例如约翰·贝路希、佛莱迪·普林兹、吉米·韩德瑞斯、猫王艾维斯·普里斯莱、詹尼斯·查普林和吉姆·莫里逊,他们的快乐和痛苦是什么呢?为了逃避痛苦他们求助于各种烟毒,然而这只能使他们获得暂时的快乐,结果却使得演艺事业走下坡路,这全是因为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理智所代出的代价。

安东尼·罗宾却不是这样。就此他叙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很早以前我就对烟酒和毒品避之犹恐不及,你可别以为那是我聪明,而我只能说那是我比较幸运。我之所以不喝酒,乃是因为在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在家里见到有人喝醉酒而吐得一塌糊涂,那种痛苦的模样留给我极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喝酒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我还有一个对喝酒印象不佳的经验,便是一位好友的母亲留给我的,她胖得实在是不像话,约有二百公斤重,每当她喝醉酒便会紧紧地搂着我,使我的脸上和身上沾满了她的口水。

因而这使我对酒感到深恶痛绝,如今只要闻到别人嘴里所呼出的酒气,便会使我极不舒服。

然而啤酒对我来说又是另一宗故事。在我还是十一、二岁时并不把啤酒当酒来看,那是因为家父喜欢喝,而他又从来没有过像我那个同学妈妈的坏毛病,事实上家父喝起啤酒来的模样还真不赖,就因为他喝的也不多,所以我对啤酒的印象始终不坏,甚至于也希望学学家父喝酒的架式。

有天我就真学起父亲,想试试喝啤酒的滋味,于是请妈妈也给我来上一罐。一开始她不同意,说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我并没接受,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喝酒的模样似乎告诉我啤酒实在是很好喝。经常我们会听不进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看法,而那天的经验我认为使我成长了不少。妈妈最后经不起我一再的央求,相信若是不给我个难忘的教训,迟早我是会到外头买来喝,于是她说:“好吧,你是要学你爸爸是吗?那么不得像你爸爸那样的喝法。”我不解地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妈妈回答:“你得一次喝足六罐啤酒。”我听了自信地说:“没有问题!”当我尝了第一口啤酒,那种味道实在是难喝,跟我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可是为了面子我可不敢向妈承认,只有硬着头皮喝下去。当我喝完第一罐便跟妈说道:“好了,妈,我喝够了。”然而母亲可没那么轻易便饶了我,表情木然地说:“这还有第二罐。”随之便又拉开了一罐,接着一罐又一罐,当我喝完第四罐时反胃得厉害,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各位都能猜得出来,我把胃里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弄得厨房里一片狼藉。这一阵折腾让我把啤酒的气味和呕吐的不舒服连在一块儿,从此便对啤酒打消了先前的好印象,因而再也没沾过一滴啤酒。像这样在神经系统中所建立的“情绪链”,或是称之为“神经链”,对于我日后在面对啤酒时都能作出不喝的决定。

也由于类似的经验使我没染上吸毒的坏毛病。那是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警察先生到学校来,放映了一部有关吸毒的可怕的电影,只是片中人物在喝药后神智不清,甚至于病狂地跳窗坠楼而死。当时我就把吸毒后的变态及死亡连在一起,日后连想尝试一下的念头都不敢。可以说并不是我聪明,知道吸毒的可怕,而是有幸很早便有人告诉我,因而有不染上吸毒的恶习。

从所学的例子中各位能学到什么呢?那就是如果能把极大的痛苦和任何行为或习惯连接起来,那么我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革除那样的行为或习惯,而我们若是能利用痛苦和快乐这一股力量,那么就能使整个人生大大地改变。

奥瑞利欧斯说的好,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你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过着丰富内在生活的动物,他经常不看外在的环境怎么样,而是凭着自己的诠释,来认定自我和决定未来的行动。我们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它生物,乃是因为具有极强的改造能力,可以把任何东西或想法转换或改变成能让自己觉得快乐或有用。而我们最强的能力,便是能把自己的一手经验结合别人的经验,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任何人的方式,展现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因而也只有人能够改变脑中的神经链,使痛苦化为快乐或快乐化为痛苦。

有一则新闻表达的道理与上述原理相同,有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绝食抗议,他为了某个理由有 30 天没有进食,结果还能活下去。在肉体上他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大,然而此举却能吸引大众注意,他因而得着快乐,结果所受的痛苦便为快乐所抵消。若把范围再缩小一点,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忍受肉体的折磨,乃是因为这样能得到锻炼身体的快乐,使严格克己的磨练转化为个人成长的满足,这也是何以他们能长久忍受那样的痛苦,因为他们能得到所要的快乐。

我们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一切,因为那样就不能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这种情况就有如一部公用电脑,任何人都可以输入乱七八糟的程序一样。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受到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的影响,而这个影响的来源有儿时的伙伴、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电影或电视影片中的英雄以及其他种种,不知不觉中它们对你造成了影响。

有些时候可能是别人说的一句话、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比赛中的一场胜利、一次尴尬的场面或门门科目都是八十分以上的成绩,这都可能对你会造成莫大的影响,因而塑造了今天的你。由此希望各位记住:我们的人生掌握在对于痛苦和快乐的认定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