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谈谈文学城文化走廊里的新鲜事儿
个人资料
正文

只谈家国不谈戏

(2013-10-07 21:14:35) 下一个

要谈家国,就不能不提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呢,这句话不是原话,只是一种凝炼。原话在《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果再往前,可以追溯到《孟子》。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与天下国家相关的说法,还有明朝顾宪成的半幅对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开篇之“齐家、治国、平天下”遥相呼应。

好了,书袋就掉到这里,下面争取不再掉书袋。

这里要指出的是,古人这里所指的天下国家,与现代意义的家庭、国家等概念,并不对等。现今人们对于家、国家的概念和观念,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定义和解释。字还是那个字,词还是那个词,但含义变了。如果用西方这些定义去解构古代中国社会关系行为道德等,其辨识听上去可能也言之凿凿,其结果看上去可能也冠冕堂皇,但实质上是拿着驴唇去对马嘴,根本不是那回事儿。

说到天下国家,那就先看看周朝。那时周天子君临天下,实行分封制,封土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数以百计。在诸侯国内,诸侯再分封士大夫以地,该封地叫做“家”。“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这里的顺序不可搞错,是由“天下”,而“国”,而“家” —— 天下国家。这应该是“家国同构”说法的本源。近代也有人断言说:“家与国家的关联性在于天下是大的家族,而家族是小的天下。”至于作为政治概念或行政实体的“家”,如何演变成了血缘关系的“家庭”,说起来话长,本人不想涉猎其中。

说到周朝,就先说说题外话,说说“国人”和“国家”这两个词。

在周朝,人分为四等,即贵族、官僚、平民、奴隶。平民又 分为两类,即“国人”和“庶人”。国人是与统治贵族有血缘关系的平民,而庶人则是其他平民。周朝末年,国人和庶人的权利已相差不大。等到秦朝,国人和庶人已不再区分。对于贵族,“贬为庶人”则意味着不但“削职为民”,还不再承认血缘关系。对于外姓官僚,“削职为民”已经意味着庶人了,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嘛。

“国家”这个词,是联合词组。“国”与“家”都是行政区划,“天下”分封出了一些“国”,“国”内又分封了一些“家”,联合构成“国家”一词。国家这个词,在古代指朝廷,也指天下,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相近,但有一定的区别,这留到后面再说。下面主要谈谈“国”的故事。

所谓诸侯国,与诸侯密不可分。诸侯是爵位,就是王、公、侯、伯、子、男等等这些。封爵就是封赐近亲和功臣以爵位,据说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这里不作计较。只需知道“商”曾是夏朝的一个封国,而秦国也是周朝的一个封国,爵位是伯爵,即可。

等到秦国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实行中央集权,改行郡县制,废弃分封制。这时只有天下,只有国家,没有国。

等到汉朝,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既有郡县也有封国,一国两制,呵呵。汉初,王国势大,地位高于郡。“七国之乱”之后,王国被削权,地位下降,与郡平级。“推恩令”执行后,原来的“王国”中分封了一些侯国,而侯国与县平级,要接受郡的管辖。

到了唐朝,则只封王不封国,各王或食邑或食俸,没有实权,除非出任地方官。宋朝基本沿用唐制,无需赘言。

元朝又开始封王封国。明朝开始时封了25个亲王、封了地。清朝只有早期的5个藩王封了地,各亲王在京城内设王府,食俸。这里多说一句:明朝的亲王是一字王,比如燕王;而次一等的郡王为两字王,比如常山王;藩属国进贡国视同郡王,封两字王,比如日本王。这个可能就是戏曲评书里虚构“一字并肩王”的来源。

等到本朝,只封官不封爵,各位都了解,不须我多言。

争夺天下之时,封爵许愿以作激励;执掌天下之初,封国设藩以为屏障。等坐稳了江山,就要削藩以绝后患。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各路诸侯各位功臣封了国,军政、民政、财政自主,谁愿意让出手中的大权和封国呢?

先看汉朝。高祖刘邦先是削掉了异姓王,第一个削掉的就是楚王韩信。异姓王削完了,刘姓王坐大,与朝廷分庭抗礼起来。晁错向汉景帝建议:这些诸侯渐渐坐大,不削弱他们,迟早会反的。汉景帝即着手削藩,引来七国诸侯联手发难。汉景帝把晁错腰斩于市,七国也没罢手,最后只得派兵镇压了事。等到汉武帝时,推行“推恩法”,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从周朝以来,各朝各代均沿用宗法制,即由嫡长子一人继承封号和封国。推恩法推翻了这个,说诸侯子弟都有继承权,封号给嫡长子,但封国由大家来分,分出来的“国”交给郡管理。从此而后,“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诸侯再也没有了与朝廷对抗的本钱。

前面说过,明朝初期,太祖把自己的子孙25个封了王封了国,镇守藩镇。他死后,继位的建文帝着手削藩。这惹翻了燕王朱棣,他以清君侧为名发兵,三年后攻下帝都应天,自己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为防止出现藩王造反的情形,夺去各藩王的兵权,同时禁止藩王参与地方政务。

最后看清朝。清初给五个汉姓王封了国,其中平西王吴三桂封平西国,镇守云贵。等康熙决定撤藩,令吴三桂等三藩撤到三海关外,三藩即举兵造反,清廷历时八年才平定这三藩之乱。好在亲王们都在京城王府里住着,再也没有王爷有能力造反。

历代王朝的封国与削藩,就说到这里。下面总结一下。

以前“国”与“家”都是政治概念,是行政区划,因此有了“家国同构”的说法,有了“国家”这个词。“国家”是指王朝,是指天下,而“国”是指天下分封的诸侯国。

国,即诸侯国,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但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主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诸侯国王国的消失,西风东渐,“国”这个字才演变成了“国家”的简称。

写到这里,想到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想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想再写下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无中生有 回复 悄悄话 2013-10-08 14:09:10
刚才重看了一下,发现帖子中错误多多。主要有四类,这里归纳说一下:

1. 拼写错误。比如“一字平肩王”。应该是“一字并肩王”。
2. 用词不准。比如“原来从周朝以来,各朝各代均沿用宗法制”。这里的“以来”应该是“以降”。在我的理解里,“以来”表示从那时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以降”表示从那时开始持续,可以到现在也可以没到现在。所以用“以降”为妥。
3. 句法错误。比如“诸侯是爵位,就是王、公、侯、伯、子、男等等这些。”这里的“诸侯是爵位”明显不对嘛,口语这么说没大问题,落实到文字上就那个了。不过问题应该不大,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4. 言不及义。比如“国家这个词,在古代指朝廷,也指天下,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相近”,里面这个“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相近”,明显那个了嘛。这里想说的是,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回头看中国的历史,符合国家这一概念的是王朝、天下等,而不是国、家、郡、县这些。古代“国家”这个词,正好是指王朝、天下的。这样,古代和现代的同一个词语正好指同一个东西,尽管这一个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国家在概念上,指天下,而天下是指普天之下,只是当时认识有限,所认识的天下不如现在的大,这才导致了古代的中国,在古代认为是“国家”,在现代也认为是一个“国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