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孤独
洪英正
[寂寞的现代人]
您看过“二见钟情”这部喜剧片吗?片中由珊卓·布拉克饰演的地铁站售票员露西,是一位生活在大都会区的典型孤独者,她虽然拥有同事情谊,但却因极度缺乏亲情而渴望家庭温暖,以致在一次因缘际会,闯入一个极重亲情的天主教家庭之后,就有意无意、将错就错地沉醉于这个家庭的关怀气氛中。在影片里,您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露西对孤独的焦虑、自怜,以及她对家庭温情的渴慕与享受,这一点令人印象极其深刻。
事实上,现代人的心灵写真与露西相去不远。每天,人们忙于工作、生活;文明、科技越进步,人类就注定在这永无止境的循环中,不断向前推进──为了克服更剧烈的生存挑战、应付并学习越来越难掌握的知识技巧,更为了想法子“使用”拜现代科技之赐所节省下来的时间。现代人就此陷入“忙、盲、茫”三部曲:物质享受确实提升了,但心灵饥渴却更甚以往,亟欲“逃离孤独、渴慕真爱”。
心理学家对孤独、寂寞有不少研究,例如一九六九年Bradhurn曾对美国民众实施全国调查。其中问及:“过去几周中,你是否感觉非常寂寞或与他人疏离?”针对此问题,回答“是”的比例达26%左右。而在同年度的另一项研究中显示,较缺乏社会支持的离婚者与鳏夫、寡妇,也普遍感到孤单。时至九○年代尾声的今日,我们实在有理由相信:情况只会愈糟,而不会愈好。
这几年在校园的教学生涯,常有机会与年轻学子聊起心事。晤谈中发现,有不少大学生感到寂寞难耐,对于亲情、友情、爱情较多处于不满足的状态。Cutrona(1982)之研究指出:有75%的大一学生,偶尔会有寂寞感;而有高达40%的人,常感受到严重的寂寞。
此外,这几年在企业界演讲、教学及研究的经验,让我在听众实时回馈的只字片语中,感受到许多企业界朋友在情感上的空虚与郁闷。其实许多人在光鲜炫目的外表、头衔下,仍燃烧着一颗渴望获得赞同、亟盼温情的“寂寞之心”。
[孤独类型与成因]
Weiss(1979)指出人们的孤独可分为两种:
“社交性隔离”(Social isolation):因为情境因素使然,例如:刚搬家、初初加入一个团体……等原因,导致社交上的隔离。
“情绪性隔离”(Emotional isolation),此类型的特征是: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失落感或被抛弃感,使当事人即或有不少亲近团体,但却陷入了情感的冷漠与疏离。
我们应用这些理论审视自我或他人时,可发现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下述原因或可提供参考。
一、心理性成因:不可否认,许多人是因为在成长与发展经验中,曾有被伤害的痛苦经验,故而形成了今天的孤独状态。或许他们仍渴望与人交往,但那些不愉快,甚至是恐惧的陈年往事,仍经常袭上心头,成为他们跨出孤独的最大障碍。
二、行为性成因: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存有游戏规则与评价标准;当人们疏于练习或缺乏建立人际关系的有利条件时,的确会导致社交圈的封闭与狭隘。许多人在负面自我概念的引导与暗示下,基于对自我外貌、口才、社交条件的缺乏信心,可能会采取人际回避的策略,进一步导致人际技巧的日渐生疏,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使当事人像作茧自缚的蛹一般,困顿其中。
三、环境性成因:现代生活的步调愈发加速,每个人在科技文明的大机器中,都像个小陀螺一般,忙得团团转;多而频繁的人口流动,造成人际脉络的不断破碎、重组,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接触到许多人,但却也陷入必须不断补缀破网的焦虑,正如置身风暴的蜘蛛一样。
四、文化性成因:在中国人的人际场域中,基于文化训练的关系,人们惯于与“内团体”(in-group)密切互动,而鲜少于努力经营“外团体”(out-group)的关系。
传统儒家推己及人,差序格局及节情敛欲的思维,使我们一方面对陌生人较易抱持疏远的态度;另一方面又鲜少对具有情感、血缘基础的亲友表达内心的挚爱。我们不像西方人惯于使用拥抱、亲颊等行为,揭露自己对他人的关爱;有时我们甚至连言语也缺乏适当的运用,更吝于用口语去传递人间情,沟通世界爱。
长期的孤独寂寞,对身心健康绝对是不利的。许多研究都显示:孤独者有自我概念不佳、自尊较低、情绪忧郁等倾向,会间接地导致疾病、死亡机率的增加。不少老人心理的研究显示,人们退休后,容易陷入“解离”(disengagement)的心理状态──一种失望(despair)的危机,逐渐吞噬老人生命的光与热,使得原本就较接近人生终点的他们,因为孤独寂寞而加速完成了生命旅程。
[调适之道]
既然孤独寂寞是如此地不堪与无益,那么现代人应如何预防与应对呢?下述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可以作为调适的参考。
一、了解寂寞成因:“了解是治疗的开始”;当我们深为孤寂所苦,首先就是设法澄清并改变导致孤寂的原因。比方说,您的孤独感是导源于自我的负面脚本──例如您常不自觉地使用破坏性的对话,阻碍了人际关系的开展──,此时您必须先对付那种不健康的情绪思考,重塑对自我的信任与肯定。接着您会发现,孤独寂寞即迅速退出您的生命。
二、学习社交沟通技巧:孤寂的人常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效技巧,他们在社交场合常显得生涩而过度敏感。其实,透过有效的敏感度与人际沟通训练,对社交的恐惧进行克服,您将会发现:其实建立友谊与亲密关系,并非那么困难。
三、透过交换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support system):人际互动,其实就是一种资源互换的过程,您若不擅长与人互动,建议您加入某些提供“义务交换”之团体担任义工或志工,例如:“义务奶奶”、“爱心妈妈”、“关怀残障儿志工”……等;在这些团体担任义工,可促发您合法合理与人进行互动,也加强与人互动的频率与深度。经过一段时间,您将会发现自己忙得“无法寂寞”。
有时请人帮帮忙也是件好事,千万别陷入寻求“独立自主”的基本焦虑中(Horney,1942)。当您愿意揭露自己的需要,并勇于寻求社会的支持与协助时,
您将发现──一套绵密的人际资源交换网络,正在身边迅速成形。
四、安排建设性的方法“享受”寂寞:寂寞虽有许多缺点,但对于忙碌的您我而言,也是获得心灵沉淀与休息的重要管道。我们应规划出具激励作用的寂寞处理技巧,让自己能预测孤寂、控制孤寂,也享受孤寂。例如:独自漫游山林、辟室览书品茗、放松、安静地睡个长觉……等等,都是良好且具酬赏性的孤寂处理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