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24)
2009 (117)
2010 (106)
2012 (75)
2013 (117)
2014 (105)
2015 (93)
2016 (72)
|
纽约竞选市长的结果出炉,不少华人大呼:在美帝的资本主义大本营之纽约, 一夜之间变成了前苏联。
剧团不由得回忆起著名的土豆烧牛肉:
“赫鲁晓夫说共产主义就是土豆烧牛肉”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 讽刺意味。以下是它的来历与背后的故事 一、这句话的由来 这句话源自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的某次讲话或采访中表达的思想。 他在解释“共产主义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时,曾经用通俗的语言说过类似的话: “共产主义就是人人都能吃上牛肉炖土豆(或土豆烧牛肉)。” 这句话的确切原文在不同版本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思是一致的: 共产主义社会意味着物质充裕、人人生活富足,不再为温饱发愁。 二、背景与寓意 在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刚刚走出斯大林时期的高压统治, 社会在转型中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大力宣传“二十年内实现 共产主义” 的口号(即1959年苏共提出的《共产主义建设纲领》)。
赫鲁晓夫希望用“牛肉炖土豆”这种老百姓都熟悉的菜肴,来形象地表达 共产主义 的理想状态: 不再缺粮缺肉; 人人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不必为基本生活而奋斗。 因此,这句话并不是政治理论,而是一种生活化的宣传语——用日常饮食 象征理想 社会的富足。 三、后来演变的含义 后来,这句话在苏联与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都被广泛引用、讽刺或改编, 用来嘲笑空洞的政治承诺。 例如,人们常以调侃的语气说:“所谓共产主义,不过是能 天天吃上土豆烧牛肉。” 这既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带有对理想化政治口号的质疑。 ? 小结 “共产主义就是土豆烧牛肉”这句话: 出自赫鲁晓夫的讲话; 意在通俗化表达“物质富裕的共产主义生活”; 后来成为政治幽默和社会讽喻的一部分; 象征着一种“人人都能吃饱、生活安稳”的理想。
下图是川菜名菜: 麻辣牛肉干
日式烤鳗鱼
这两天关于纽约竞选的讨论,肯定依然是热点,剧团推荐一时事视频, 内容左右逢源,资料引用得好,不管未来的纽约是否只能土豆烧牛肉否, 真是有人兴奋,有人焦虑。 视频里提到的美帝的“土豆烧牛肉” 还是与中国以前搞的“土豆烧牛肉” 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具体差别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