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涛阎
4-10-2010
美国历史上令人叹服的智者不少,比如开国元勋第三任总统杰弗逊。这些人物很多人都知道,没必要提起了。还有一些已被历史的巨浪掩埋,这些人虽然不多,但对历史的贡献非常巨大。今天先写一位,他就是老农民福客纳。英文名字是 Edward Faulkner 。
这位鹅害鸥(Ohio)州的老农在40年代初用自己的亲自试验证明:在播种庄稼的时候翻耕土地不仅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这可是挑战了人类的传统,因为在这个地球上,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凡是种地的农民都翻耕土地,然后播种。人们以为如果不把土壤搞松软,植物的根系就不能扎下去。事实上,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石头的。虽然各国用的犁样式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用牛拉犁或用马拉犁,把半尺深的土壤翻开,松动。这样,播种容易,也利于种子生根发芽。早在几千年各国有了文字,都记载了如何耕地,看来,大家的想法是相通的。后来有了拖拉机,就用拖拉机耕地,解放了不少牛马。
福克纳写了一本书,叫《翻耕土地者的愚蠢》(Plowman's Folly ) 。当时遭到了无数科学家的羞辱,这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那么多农学家发表了那么多关于翻耕土地的文章和书籍,还没有人敢想到不犁地就能种庄稼,虽然 30 年代美国发生了沙尘暴后,很多农学家都知道那是在春播的时候全国同时翻耕土地造成的。把松开的土壤大面积同时暴露在表面,一旦有强风,便是漫天尘沙。
很多人对福克纳的胡说八道嗤之以鼻,福克纳就给前来观看的人表演他不犁地就播种的绝活。当农民们和农学家们看到福克纳把土豆放在不耕翻的地表,然后稍微加一点土,甚至不加,土豆也会在下面的地方生根,然后根系扎入土壤。尤其是红薯,他把红薯苗子横躺在不翻耕的地表,根系部位只放一点土,这些苗子的根不仅很快扎入土壤,躺着的苗子也很快自己直立起来。等到秋收的时候发现,他这样种的庄稼收成比翻耕土地种下去的还好。
福克纳的不翻耕土地的耕作,改写了人类历史。因为仅仅这一项,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拖拉机耕地的成本。最重要的是:从此杜绝了美国沙尘暴的发生。在这之前,美国的春播时节,一旦风起,便遍地尘沙。由于不犁地,风很难把结实的土壤卷起来了。而且,收获后秸秆还田把土壤盖上,这些秸秆就慢慢被细菌消化成为腐殖质。此外,福克纳还发现,不翻耕土地,水分蒸发很少,可以保持土壤里边的湿度,这是他的作物收成高的一个原因。
看看我们的祖国,今天很少城里人知道1958年全国农民都干了啥。当时由于苏联科学家不相信美国的福克纳不犁地的信口开河,反其道而行之,大搞深翻土地。中国的毛主席发号召,学习苏联老大哥,在全国范围内大搞深翻土地。
我们河北那里要深翻一米!虽然很难完成任务,但社员们日以继夜地干,每家都有深翻土地的任务。润涛阎那时还小,故事都是后来姐姐告诉我的。那时我妈身怀有孕活干不完,我大姐姐当时才八岁就起早贪黑地去地里帮妈妈深翻土地。县委干部和公社干部都下乡,不是干活,而是拿个铁尺子到地里去查。插入地里,看活土有没有一米深。目的是把上面的土翻到底下去,所以上面不能看到有营养的黑土,只能看到黄色的生土。大队干部为了邀功,就开始打人,翻不到那么深的就挨打。后来农村文革时斗大队干部那么残酷,大多是因为当年深翻土地时打社员结下的梁子。(关于1958年深翻土地的报道,国内有一些,大家可以去查看。)
等到这些生的、黄色的深土翻到了表面,播下的种子毕竟只有3寸深,这些种子由于在没有养分的生土里无法生存(有营养的土翻到下面去了),便导致了1959 年全国大饥荒,饿死3千万人的惨剧。
要知道,那时别说美国不再翻耕土地了,就连非洲都明白过来了,唯独伟大领袖毛主席用超过苏联的气度与豪言壮语大搞深翻土地。因为那时候城里人下乡劳改的很少,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后来文革时的事了,把这段历史写出来的作品就很少,深翻土地的农民们又不会写,也不敢写。
我回国发现,直到今天,广大农村春播时还是先犁地,不用牛拉犁,而是用拖拉机。这可不是润涛阎忽悠,您不信就可去看。这不仅仅造成沙尘暴,而且土壤里的水分流失太多,大量的水分蒸发掉了。而且,浪费大量的能源和人力,而找不到翻耕土地的任何好处。
很多农学家感叹:假如没有福克纳,也许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国家照样按照数千年的传统与“常理”继续翻耕土地。福克纳对农民劳动力的解放(美国现在农业人口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对牛马的解放、对能源的节省甚至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包括对地球的贡献(土壤水分的保持与沙尘暴的防范),很难有人能望其项背,也不是用诺贝尔奖所能补偿的,尽管这个老农没得到诺贝尔奖。
还不错,福克纳上了1943年7月的《时代》周刊《Time》,在“科学”栏目的头版题目是:“别-他-妈-的犁地了!”详细介绍了福克纳的前无古人的耕作方法。
福克纳的“胡作非为”令全球的农学家们汗颜。他从小种地,犁地25年,但他常常询问别的老农:为什么要犁地?所有的答案都不能令他满意。他就异想天开地搞起了不犁地的耕作方法。便提出了:犁地 --- 乃人类的大敌。不仅仅是跟地球过不去,也是跟人类自己过不去。劳民伤财,纯粹是吃饱了撑的!脱裤子放屁还要熏自己。
要知道,比福克纳开始问“为何犁地?”的时间早数年,胡适先生就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留学了,他学的就是如何耕作,这位后来被称为伟大的哲学家、大胆假设的思想家当时也没有对“犁地是必须的”提出疑问,更别说其他科学家了。所以,大胆假设的胡适也没有假设“不犁地会是怎样?”
润涛阎只是希望中国的农民们放弃犁地的“优良传统”别再跟地球过不去。别说土壤水分流失和拖拉机耗能,就是沙尘暴一项就不能继续犁地--- 这个延续了成千上万年但毫无科学道理的耕作方法了。
跟您这么说吧,翻耕完了,一旦浇水,水干燥后,土壤的松紧度立刻跟没翻耕前一样了。也还是那么硬。所以,农村在盖房打地基前,为了防止下面曾经挖过白菜窖之类的导致以后地基下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灌水。把准备盖房的地方用水浇灌,等到水干了,该下沉的就下沉好了。
所以,翻耕土地的作用如果是松软土壤,那你一旦浇水,等水分蒸发后,土壤也就不再松软了。而且,你种完后一定要浇水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而且,翻耕土地还导致病虫害的增加,也不能减少杂草。因为旧的杂草的跟没法死掉草还会长出来,新的杂草也有机会发芽。
您要是认为美国从来就没有过沙尘暴,那您就错了。在 30 年代,英文里出现了一个新词汇:Dust Bowl ,说的就是沙尘暴。
您如果不了解美国的历史,那您一定听说过华尔街常用的一词:黑色星期天。这个词说的就是1935年4 月14日,美国中部大平原遭受到的沙尘暴,如此震撼如此恐怖,白天与夜间无法辨认,尘埃高达2迈。黑色沙尘暴自西向东,席卷数千迈之远。人们到处摸黑逃命。恐惧没有因为沙尘暴过去了而过去,无数的人群舍家弃业,逃往西部的加州和东部,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而中部的房地产乏人问津。您一定听说过罗斯福总统说过的一句话:“对恐惧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这句话就是他此时说的。
美国沙尘暴一下子就是十年。这段美国沙尘暴的历史,与中国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被砍伐、地中海地区因过度放牧而严重水土流失一起,被称为“历史上人为的三大生态灾难” 。
本来美国的中部绝大部分地区是印第安人的牧区,美国人搞开发,把牧区变成了小麦产区。小麦春播时节,到处都是翻耕土地的拖拉机和没有绿色覆盖的裸露大地,当真是一眼望不到边,白花花一片大地真干净,连一棵野草都看不到了。好景不长,随着小麦地取代牧区的威猛增加,春天的龙卷风一来,便是肆虐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沙尘暴。
后来,政府采取了种植带、轮流种植等措施,沙尘暴规模逐渐减少。但由于在春播时继续犁地,沙尘暴彻底杜绝无法办到。直到福克纳的“不犁地”耕作方法的彻底推广,沙尘暴才在美国大平原绝迹了。而美国开发种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发财方式也带给了加拿大甚至非洲。而福克纳的“不犁地”耕作方式也迅速在全球推广。很多国家的人到俄亥俄参观学习。今天美国中部的大平原种植的玉米,都是收割后秸秆还田,等到第二年春天播种玉米时也不需要犁地,而是用播种机直接播种。
中国也有一位耕作学家,中国耕作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孙渠。美国大力推广“不犁地”的耕作学的 1945 年,孙渠来到美国,他亲自去了俄亥俄,参观了福克纳的耕作方法。他后来二次来到美国,在加州大学进修耕作学。可非常遗憾,孙渠回国后不久赶上了一边倒跟随苏联的政治气候,孙渠没有把在美国学到的和亲眼看到的先进耕作理论与实践告诉毛泽东等上层领导,而是极力吹捧苏联的耕作学家威廉士的耕作学,而威廉士的耕作学就是不承认美国福克纳的理论与方法,这刚好符合毛主席“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孙渠把中国几千年的所谓的精耕细作加上苏联威廉士的翻耕土地理论相结合,中国的深翻土地运动就无法避免了。孙渠的人缘很好,又是一级教授,可他不想跟党唱对台戏,一股脑鼓吹苏联的耕作学。1958年,他亲自参加了深翻土地运动。即使今天,润涛阎也不知道他当时的内心是怎么样的煎熬。
不论孙渠死后他的学生如何给他戴漂亮的高帽,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耕作学的鼻祖,他从来都没有把他在美国看到的、学到的福克纳的“不犁地”的耕作方式传给中国。非但如此,他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推广苏联威廉士深耕的谬论,直到去世。事实上他没有去过苏联。孙渠早一年死在了毛主席前面,不知道如果他晚死几年,他会不会把他在美国看到的、学到的崭新的耕作学---“不犁地”推广到中国。
孙渠在耕作学方面的地位跟钱学森在火箭方面的地位是一样的。一个在人民日报发表亩产万斤粮的理论,一个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深翻土地的科学理论,不仅不提倡“不犁地”而且要“精耕细作”。什么叫“精耕”?就是耕地时耕得深,不能“跳蛤蟆”就是不能用一犁掩盖另一犁。中国那时候的农业宪法之类的文件都邀请孙渠参与的。公平而论,孙渠倒是把他在美国学到的“用地养地”提了出来,但那也是在深耕的前提下的,而且“用地养地”也是苏联威廉士也说过的,这样,他就不会被怀疑是美国走狗了。而且,在1958年大跃进深翻土地造成大面积颗粒无收的后果出现后,他依然不敢提出福克纳的耕作方法,因为害怕被打成美国特务。更要命的是,孙渠从不把美国等西方国家施用化肥大幅度增加产量的事实与科学原理告诉给当权的土八路们。他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吹嘘农家肥。而他心中非常明白那时候中国粮食产量的瓶颈就是缺少化肥。化工厂合成化肥毕竟是西方的科学,他尽量躲得远点。当他在加州大学学习的时候,正是美国靠化肥大量增产的时候。福克纳的“不犁地”耕作方法彻底根除了美国沙尘暴,对这一点,孙渠是一清二楚的。作为耕作学家,这是他在美国进修时学到的最主要的耕作知识。
由此可见,政治挂帅是何等可怕!本来孙渠是有机会把中国的农业引向另一条道路的。建化肥厂增加产量别说,就是不搞深翻土地的话,就避免了1959年大面积颗粒无收导致的大饥荒。
孙渠死后几年,中国改革开放了,土地分了,大家都想方设法赚钱,谁还在意沙尘暴不沙尘暴的。倒是化肥的用量威猛增加了。只是福克纳“不犁地”的耕作方式依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即使有人呼吁过,老农民也不信。 美国中部大平原有无数种五花八门的播种机,都是把种子播入土壤的。中国也有“农机化”学院,就是专门研究农机具的。
与钱学森、孙渠等鼻祖级的一流科学家不敢说实话相比,润涛阎更钦佩老农民福克纳。他改写了不仅仅美国的历史,也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只是他的理论并没有在老农民毛泽东执掌江山时造福于中国人。别说毛泽东死的时候不知道有个“种田不犁地”的理论,就连今天的胡温,俺估计也未必知道美国曾经有过叫福克纳的老农,也未必读过《翻耕土地者的愚蠢》这本书,虽然他俩的英文都不错。
您一定说,中国的沙尘暴与美国的不同。其实,差不多。都是因为过度开发土地,林区牧区退化了造成的。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那些山羊连草根都给拔下来,内蒙古的严重沙化,是沙尘暴的一个方面。整个北方,甚至南方,树木过度砍伐,沙尘暴不出现是不正常的。在我小时候,没有内蒙古吹来的沙尘暴,就是当地春播的时候,所有的农田都是被犁铧翻耕过的,松软的土被风一吹,立刻沙尘漫天,还有时看到很多旋风。杜绝犁地,已经到了党中央必须下达命令的时候了。
中国人很难改变这个传统的。中国的农田面积,名称就是“可耕地面积”,离不开一个“耕”字。不让农民耕地了,他们认为你那是邪教。
老农民福克纳是真正的牛人,是给人类免除灾难的牛人,现在网上管那叫牛B 。
上面是福克纳的书(封面),今天仍可以买到。美国各大学的图书馆里都有。
上图是耕牛犁地1 (来自网络)
耕牛犁地2 (来自网络)。事实上,这样翻耕,两场雨过后,土壤硬度跟翻耕前就没有差别了。
东方红拖拉机 (来自网络)。其实庄稼直接种在上面比先犁地好得多。
轿车犁地 (来自网络)
老天爷要发怒 (来自网络)
沙尘暴来了!(来自网络)
点击便可进入当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02910,00.html
福克纳当时以为中国没有机械化就不犁地,其实他的判断是错的。中国历来都犁地。“免耕法”在中国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人是不接受违反他们传统的理论的,看看我文章的读者评论就明白了。“真理只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不完全准确,准确的说法是:真理往往只在一个人手中,因为几个人同时发现同一个真理的事件少于一个人独自发现该真理。
胡锦涛根本说不了英文,说汉语都慢吞吞的!
Need to increase soil organic matter levels and prevent soil erosion.
-------------------------------------------
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研究与应用
邹应斌 (湖南农业大学) 摘自《作物研究》2004.3
作者简介: 邹应斌(1954- ) , 男, 湖南望城人, 研究员, 从事水稻栽培研究与教学。
摘 要: 介绍了国外作物免耕栽培的形成发展过程、近期研究结果、生产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采用绿肥作物或作物残茬覆盖的免耕栽培是保护性耕作的最有效技术,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作物免耕栽培的历史回顾
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作物免耕栽培较早的国家。1934 年5 月一场沙尘暴从美国西部刮起, 把3 亿多吨土壤卷入大西洋。“黑风暴”惊醒了人们, 推动了各种保水保土耕种方法的研究。经过半个世纪, 开发出免耕法, 与退耕种草、植树造林建立防风屏障等措施相结合, 以扼制沙尘暴的再度猖獗[ 1 ]。一是60% 使用铧式犁, 土壤不翻耕, 秸秆覆盖田面; 二是使用茬地播种机“铁茬”播种, 随种子播种深施化肥; 三是采用除草剂与浅锄相结合清除杂草。与传统耕作相比, 免耕、秸秆覆盖处理, 土壤贮水量增加, 径流量和蒸发量减少, 增强了土壤抗风蚀能力。
现代免耕栽培技术的发展开始于1955 年英国皇家化学公司( IC I) 发明了除草剂百草枯[ 2 ]。长期以来认为耕作对于改善土壤渗漏和控制杂草是必要的。20 世纪40 年代, 在英国发表了通过手工耕作能够控制杂草的研究报告。现在杂草能够用化学除草剂控制, 后来IC I 认识到百草桔的市场开拓要与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随后同时在英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典和澳大利亚开展了免耕栽培试验研究。20 世纪60 年代初期,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始应用复合型除草剂(含百草枯) 控制杂草, 并同时在加拿大、巴西、巴拉圭等国家进行试验研究。1962 年最早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作物商业性生产中应用免耕技术和研制成免耕播种机。应用免耕播种机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在收获前茬作物后, 立即播种作物。1973 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Shirley Phillips 和Harry Young 出版了《免耕种植》一书, 后来翻译为西班牙文。由于S. Phillips开拓性的免耕研究工作, 被称为“免耕技术之父”。
开始于1960 年及以后的30 年里, 巴西政府鼓励西南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发展农业。其措施是大豆种植进一步集约化, 一年一种或与小麦轮作, 替代饲料作物或咖啡的生产[ 3 ]。这种种植方式的改变, 加上大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公共研究和推广机构建议农民恢复牧草生产。农民为了避免改种作物导致的经济损失, 开始应用作物少耕栽培。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 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T I) 在巴西进行了增加大豆产量的研究[ 2 ]。1970 年研究发现, 大豆集约化种植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并开始试验改进种植方式。德国生产的播种机可用于免耕栽培播种, 随后开展了免耕栽培的研究。
1972 年, 英国IC I 公司将它的免耕栽培研究小组从澳大利亚迁到巴西, 并随之提出了免耕栽培配套技术。播种机是免耕栽培配套技术的关键性投资设备。1972 年IC I 公司帮助巴西农民到英国和美国考察最先进的免耕技术, 并进口了免耕播种机。由于当时的除草剂和播种机械难以控制杂草, 有时不得不采用人工除草。
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S. Phillips 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经常访问巴西, 并进行了许多职业技术培训。到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在巴西有3 个小型的免耕合作网络, 每个网络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作, 到70 年代中期开发了免耕栽培的配套技术。由于杂草控制困难和播种机的效率不高, 免耕配套技术没有广泛应用。新的除草剂草甘膦的引用和许多研究单位的继续努力, 到70 年代后期形成了有效的免耕配套技术体系。但由于草甘膦价格高, 该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仍然有限。
在巴西政府和世界银行的水土保持和耕地保护项目的支持下,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二代免耕技术的应用。在巴西国家推广中心的支持组织下, 免耕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当农田被一场大雨冲刷后, 免耕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由于80 年代后期形成了第三代免耕技术, 加上便宜的土地吸引了来自巴西南方并掌握了免耕技术的农民。到90 年代由于草甘膦价格的大幅下降, 进一步促进了从事商业化作物生产的农民采用免耕技术。
在南美洲开展作物免耕栽培的国家有: 阿根廷(1974 年开始)、智利(1978 年开始)、乌拉圭(1960s 开始) 和玻利维亚(1986 年开始)。
保护性耕作是可持续农业的一部分, 增加产量, 减少投入, 保护土壤和水分, 减少劳动用工, 商业经济回报的潜力已导致了保护性耕作的应用[ 3 ]。保护性耕作是许多技术的组装配套, 如作物残茬覆盖, 保持土壤湿度、维护和改良土壤质量等, 其中免耕被认为是保护性耕作的最有效技术。在加拿大西部正在改进作物种植方式, 即由两次施肥播种法(翻耕) 发展到一次施肥播种法(少耕) , 保护性耕作正在转向少耕、低能投入的有效系统。
非洲于1960s 后期在加纳开展了作物免耕栽培研究。1970 年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在阿尔及利亚和爱贝丹开展了免耕栽培的定位试验研究。根据FAO1993的统计, 先后有安哥拉、贝宁、加纳、苏丹、象牙海岸、肯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南非、阿尔及利亚、爱贝丹、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家开展了以免耕栽培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研究。
20 世纪50 年代, 加拿大开始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集中解决了免耕播种机、除草剂等关键技术, 现在已全部淘汰铧式犁, 实行残茬覆盖, 免耕播种。其研究结果表明, 免耕法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 保蓄水分,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作物产量[ 1 ]。与此同时, 前苏联试验了无壁犁耕作法, 包括留茬(20 cm ) , 无壁犁深松(35~40 cm ) , 茬地播种机播种。到70 年代, 澳大利亚政府在全国建立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站, 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防御沙尘暴效果。试验证明秸秆覆盖是一项防御风蚀、保持水土的有效耕作方法。残茬覆盖能减少水土流失90%。
2 作物免耕栽培的应用情况
美国保护性耕作占作物种植面积的44% , 南美洲免耕种植面积达保护性耕作的95% 以上。这里免耕定义为在以前没有翻耕土壤种植作物, 并且是长久的免耕而不是偶然的免耕; 应用上一季作物残茬或者绿肥覆盖土壤; 播种后绝大多数的作物残茬保留在土表, 只是在种子部位松动土层就可以了。因此, 在南美洲免耕又称为直接栽种法。土壤流失的控制仍然是免耕栽培的主要推动力。
美国是世界上采用免耕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1999 年为19.3×106 hm2,
其它的依次是
巴西为11.2×106 hm2,
阿根廷7.3 ×106 hm2,
加拿大4.1 ×106 hm2,
澳大利亚1.0×106 hm2,
巴拉圭790 000 hm2。
巴拉圭1992 年免耕栽培仅20 000 hm2, 到1999 年发展到790 000 hm2 [ 1, 2 ]。
亚洲、非洲和东欧国家的免耕面积则难以统计。粗略地统计, 全世界免耕面积约为45×106 hm2, 其中96% 的免耕种植是在南美洲和北美洲。
.............
5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物免耕栽培
在热带和亚热带集约的和重复的土壤耕作对有机质含量、土壤流失、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水分渗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损失有不可避免的负作用, 导致了土壤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退化, 以及导致持久的减产和土壤生产力的损失, 最终使得土壤贫脊和农民的穷困。
5. 1 作物残茬覆盖免耕和作物轮作
采用作物残茬或杂草覆盖免耕和实行作物轮作是热带和亚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根据热带土壤生产力递减的法则, 只要重复的集约的耕作不停止, 热带和亚热带农业和畜牧生产的可持续性是难以实现的。只要土壤被耕种而没有补充由于渗漏和收获作物带去的养分, 只要频繁的烧毁杂草和作物秸秆, 农业的可持续性均无从谈起。
为了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 实现热带和亚热带可持续农业, 停止土壤机械耕作和保持长久的土壤覆盖是必需的。同时, 大量的作物残茬(在半干旱地区6 t/hm2·年, 在湿润地区10 t/hm2·年) 应当归还土壤。采用集约的土壤机械耕作不适应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由于免耕不翻动土壤分厢开沟种植作物, 至少30% 的土壤表面必须用作物或残茬覆盖。免耕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作物种植技术体系, 包括种植方法、作物残茬管理、杂草和病虫控制以及作物轮种。免耕是可持续的, 但要做到减少土壤翻动, 用作物或残茬覆盖土壤或作物轮作。因为土壤没有翻动、保持土壤原状和被作物覆盖, 土壤温度降低, 湿度保持好,生物活动得到加强。作物轮作打破了害虫和病害的生活周期, 并有助于杂草控制和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应用。
土壤管理措施和杂草控制是免耕与翻耕之间的关键性差异。翻耕栽培时农民播种前分厢, 一般2~ 6 行为一厢, 杂草用机械控制, 免耕栽培只要求喷施除草剂控制杂草, 也可以通过作物轮作控制杂草。在南美洲免耕配套技术是由机械(包括播种机、喷药机、作物残茬管理机械)、农业化学以及相应的农艺措施(适应当地条件的特殊管理) 等组成的。免耕技术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又要求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1 ]。
采用免耕得到的农业利益是: ①结合作物覆盖减少了土壤流失; ②改良了土壤结构及有机质含量; ③缩短了作物间的种植时间; ④增加了作业时间的灵活性;⑤提高了养分的利用; ⑥较好地保持了土壤湿度, 减少了干旱地区的生产风险; ⑦易于控制杂草和病虫害。
5. 2 绿肥作物覆盖免耕和作物轮作
作物轮作和绿肥覆盖是拉丁美洲作物免耕栽培的必要措施。只有当农民懂得免耕栽培的重要性后, 他们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当一年种植一季或两季作物时, 免耕是一个不完全的系统, 在效益增加的同时,病虫草害也会增加。这样, 免耕栽培研究就更为重要,尽可能减少杂草以获得最大利益。
作物轮作和覆盖免耕的经济效益好。拉丁美洲免耕的农民认为绿肥覆盖和作物轮作是一种好的种植措施, 一旦农民认识了免耕栽培的好处, 他们就不会放弃这种技术[ 2 ]。研究已经证明作物轮作和绿肥覆盖能够减少除草剂的费用36.62~ 37.39 美元/hm2。同时, 在黑燕麦草收割后免耕播种大豆, 即使不施用除草剂大豆产量也可达到2 600 kg/hm2。用黑燕麦作绿肥覆盖栽培大豆比小麦收后播种的大豆能够增产3%。
应用绿肥作物覆盖免耕栽培是拉丁美洲免耕栽培成功的关键。绿肥作物覆盖有利于控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不仅要关注覆盖物和数量, 而且要关注覆盖的均匀性。免耕覆盖栽培也要根据收割机轮子的宽度分厢种植, 因为现在的机械设计者还不了解覆盖免耕栽培。如果过多的覆盖物放在中间, 而厢四周的覆盖物太少, 则不利于除草和播种出苗。
尽管免耕栽培的生产成本在第一年会增加, 但在以后由于不翻耕土壤则会比传统的翻耕栽培减少。如巴西小麦中心第一年200 hm2 采用免耕栽培的生产费用是每公顷549.67 美元, 比传统翻耕增加17.40 美元, 但此后10 年的平均费用为370.52 美元, 仅为传统的翻耕栽培费用的70%。
5. 3 免耕减少除草剂费用的可能性
从已经掌握的资料来看, 免耕减少除草剂费用的关键技术是不让土地休耕。仅仅一周的休耕期将导致茂盛的杂草生长。在前茬作物收获后, 立即播种其它作物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 避免杂草形成种子, 增加干物质归还土壤,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避免土壤养分流失,改进土壤的生物学条件。冬季覆盖的作物有黑燕麦、黑麦、三叶草、油萝卜、白苦羽扁豆等; 夏季作物有小米、猪屎豆、扁豆等。猪屎豆只有一个生长季节, 农民和研究人员在前茬作物收割后立即播种覆盖作物。只要覆盖作物生产了大量的干物质, 即使覆盖作物在旱季死亡也没有关系。缩短土壤休耕期是控制作物免耕栽培杂草危害的有效生物技术, 其关键技术是安排好轮茬作物和调整好播种期。
我说的“小矮人农场”是Discovery 的 home & health 频道的电视连续节目. 现正全球播出. 请你看后再说他们有没有拖拉机.
此外, 不耕地种庄稼是有局限性的. 现在落后的热带国家印尼依然采用刀耕火种方式. 每年耕种时烧芭的浓烟混天蔽日,持续数周.附近邻国深受其害. 刀耕火种是一种轮作方式.条件是土地充足, 叫土地种一年,歇一年. 采用什么方式种地, 要因地制宜.
说到, 不能苟同你的说法. 本人幼时, 家里养过鸡. 北方东天天亮的很晚, 公鸡在漆黑的冬天凌晨叫早是太平常不过的了. 我小时候玩的一个游戏就是躲在鸡群旁学公鸡叫. 鸡群里领头的公鸡以为是竞争者出现, 立即高声鸣叫回应, 它甚至会用斗鸡的姿势跑过来剁人.
再渊博的人也有疏忽的地方.
我是77级学农机的.我上大学时就有免耕法讲座.毕业后曾为少,免耕法作业设计过相应的农业机械.
另外,你的汽车暴冲是由材料热涨系数不同(二种钢)引起的理论说不通.因为二种不同质量的钢的热膨胀系数差异非常小,如果这种差异测的出来的话.
那是老阎的高论?那是数以万计的科学家经过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证明了的。就是国内的农学家们也发表了数十篇科学论文。别太高抬老阎了。虽然在文学城他还是第一个告诉大家的。去看看耕作学权威姜秉权教授编写的教科书。我这里没有贬低老阎的意思,实话实说。
你这个例子不合适,粮食产量高不高是表象。地球绕太阳还是太阳绕地球是本质不是表象,这两者表象是一模一样的。
你应该举例,大家都是看到太阳从东边出来,偏偏比哭笑好非要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
中国农村懒人多了去了,这几千上万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懒得耕地就把种子撒了,要是这样收成明显高,不知道会被发现多少次了
不过,网上的东西嘛,看看也就算了,反正土共有权那些也不会来看老阎的blog
我认为润涛阎写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看看有多少海外学者自报奋勇显示无知。
比如说,当年如果有人介绍说:有个叫哥白尼的牛人发现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就会有人出来说:难道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不如一个哥白尼?这不可能是真的!是太阳围绕地球转!
不用说, 您的这篇文章肯定要遭到不少人的迎头痛击。 “耕地”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几千上万年,形成巨大惯性,您(其实是福克纳老农)告诉他们,不用耕,他们肯定受不了,有人肯定不愿相信。
谢谢阎先生介绍的免耕法。 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我在中部州上学时,只是听美国同学说他们这里都是轮作。
我的家乡省和您的紧邻。 我们那里深翻了没有,我不知道。 但是听同学的父亲讲, 当时都去搞大炼钢铁,庄稼都烂在地里也没人收,这是我们那儿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 五八年到六一年其实风调雨顺,哪里是什么自然灾害?!
另外,美国减少沙尘暴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也随处可见。 我们常常用松针,松树皮(pine nuggets)作 mulch; 小区开发,修筑道路,树木被砍后,建筑商在裸露的地表覆盖秸杆。 我想这都是有益的作法吧。
那还是要先翻好地的,只不过是秋天翻的吧?
土豆是否好吃也决定于品种的,表面不太光滑的会粉一些。
我不知道武汉种土豆长啥样。我们那里的土豆就比不上东北的土豆长得大。当年我们公社还派我去东北买土豆做种子,结果长不到东北土豆那么大。土豆比较怕高温,俄国还有波兰等欧洲国家的土豆比较多,美国也不少。我多次去湖北但没注意过湖北的土豆是啥样的。也不记得在那里是否吃过湖北产的土豆。东北的土豆比我们那里的吃起来的感觉比较“面”似乎水分较少。
免耕法在全球范围内比较研究试验几十年了啊,发表的科学论文车载斗量。不知道您在说啥。
不过我种花从来不翻土,主要是懒,挖个孔,只要带土的花放得下就行,爱活不活,死了就重种,不过大多数都活了。以后种庄稼都不翻土,试验一下。
您去读一读美国沙尘暴的起源的书籍,别光看电视。
这叫关公战秦琼。
你还是去看看凤凰卫视的百里风沙线再谈沙尘暴吧。
假专家比文盲还可怕。
“小矮人农场”是wandah的文学作品。作者生长在城里,可能没见过拖拉机。
文革前有个叫高玉宝的作家,写了《半夜鸡叫》风靡全国。他没有养过鸡,晚上也没有干过农活。他以为他学鸡叫,人听不出来,鸡也听不出来那是人的声音。他太可笑了。鸡打鸣的原因是因为鸡的眼睛里有紫外线受光细胞,而人没有。天还不亮,紫外线已经到达地面,鸡看到了,天亮了,才大叫的。你半夜把鸡打死,他只是嚎叫,不会打鸣,那是高兴的叫,不是恐惧的叫。
让长工们半夜里下农田干活,地主没那么傻,因为不论去干什么,都把庄稼搞乱了。除草,无法不把禾苗除掉。所以,住在城里的文学家写的农民的故事,都是漏洞百出的。不可当真。要看农民题材的作品,还是看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艳阳天,虽然他是胡诌的,是政治作品,但语言和事例没有破绽。
研究这个题目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多如牛毛。跟您这么说吧,翻耕完了,一旦浇水,水干燥后,土壤的松紧度立刻跟没翻耕前一样了。也还是那么硬。所以,农村在盖房打地基前,为了防止下面曾经挖过白菜窖之类的导致以后地基下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灌水。把准备盖房的地方用水浇灌,等到水干了,该下沉的就下沉好了。
所以,翻耕土地的作用如果是松软土壤,那你一旦浇水,等水分蒸发后,土壤也就不再松软了。而且,你种完后一定要浇水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导致水土流失。
我小时候在华北一到春天春播就可看到漫天沙尘,虽然没有现在的沙尘暴那么厉害。
现在的沙尘暴起源于西伯利亚的强风,而内蒙古刚好也是牧区退化,这样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沙尘暴都是内蒙古的错。其实,有人算过,要是席卷全国的沙尘暴沙子的总量都是来自内蒙,那内蒙的地表一次就刮没了。也就是说,一半的沙子来自内蒙就是极限了,另一半来自于各地。
花了我两天时间
手上还起了泡
第一年西红柿收成非常好
第二年第三年就差多了
施了肥也没有太大效果
听说是应当去Lowe's买浮土来补充营养的
翻了地后感觉上好很多(看起来更肥袄的感觉)
不过一旦下雨就会有很多土壤流失
一出太阳很快就干
而且变得像沙地那样
不知道可有人做过对照试验?
深翻浅翻和不翻
与共产党无关?1958年深耕土地导致大面积颗粒无收而饿死3千万人的帐,该算在古人头上?
美国是第一粮食出口大国,不犁地后单产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
就算你说的对,那杀鸡取卵导致的沙尘暴的后果比产量严重得多。
“如有不同意见,请说明,不要附带攻击对方本人”
那些人既无知识也无教养,反驳根本就无从谈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显示他们自己的愚蠢与道德低下。
美国土地资源多,当然不追求亩产,也不需要翻耕。中国几千年来
都是人多地少,翻耕增加单产是铁的事实,还用你们这些臭知识分
子去教导。
没听说过有人把种子撒在上面的种植方法,当然有“抛秧”的水稻种植方法。美国中部大平原有无数种五花八门的播种机,都是把种子播入土壤的。中国也有“农机化”学院,就是专门研究农机具的。播种机有近百年的研究了,但估计没有撒在外面的播种机,也许有,我不清楚。
他一个留美的,要是在一边倒崇拜苏联的时候他提出美国如何如何,而且还敢反对大跃进,他的特务帽子肯定戴上了,他根本活不下来。他当然不犯傻了。饿死别人,先饿死的肯定不是钱学森他们这些一级或二级教授的。再说了,家里搞不准还有老婆孩子,为家庭着想,也不会说实话的了。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就不错了。
在孙渠死后,姜秉权是第一个把《犁地者的愚蠢》这本书介绍给中国的。可惜在大跃进开始前他没敢这么做而制止深翻土地运动。
我古狗了一下“姜秉权”有他的科学论文涉及到免耕: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据说孙渠的助手姜秉权教授(40年代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耕作学博士)晚年非常遗憾孙渠的做法。可姜秉权自己在文革中也左得出奇。不知这个传说有没有事实。
姜秉权晚年也提倡免耕,但没见到他多少这方面的论文。
不论什么土壤,只要翻耕,就导致:1.土壤水分蒸发。2.杂草并不能得到控制。3.沙尘暴。
在稻田当然不存在耕与不耕的差别,反正水中上面,不会导致沙尘暴。
中国农村,种土豆和红薯要翻地的,还要做成垄,种在垄的上面。我说的是北方,我们老家都这样种。其它地方也许不那么费劲。
翻耕土地的好处目前找不到了。几千年来大家都这么认为有好处,其实是误以为植物的根系弱。事实上,植物的根系可以穿透石头的。至少穿越土壤根本就不在话下。很多研究,有专业杂志,每天都有大量论文。
翻地导致土壤水分大量蒸发流失的研究很多,最好的保持土壤水分的办法就是秸秆覆盖。您说的是对的,翻地导致病虫害增加,而且杂草也不会减少,旧的杂草不会死掉,因为根系还在,而新的杂草也借机发芽。
大面积的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就不需要翻耕土地。其实,植物的根系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无能。植物的根系生长速度与土壤的松紧程度在天然条件下没有差别。
种土豆的话,是把去年的土豆化成几片,然后把土豆片放在犁过的土里,是放在沟里面的,然后在土豆片上放些伴有农家肥的煤灰,最后用土盖上,土豆在下雨后就开始发芽。
种红薯就不需翻地,就是在玉米地里挖个洞,然后就把幼苗用一点土盖上,然后浇上有肥料的水。
种玉米也不须翻地,就是在土豆长到开花时节,把玉米泡泡,然后在两行土豆之间挖个洞,买下种子,浇上水即可。
水稻也需翻地,因为是种幼苗进去。
某些蔬菜需培养幼苗,有些就不需要,是要看各种菜的生长能力。某些植物需翻地,某些是不需要的。
美国沙尘暴的不再发生是有多种原因的,开发西部时候的兴修水利,水浇地就是其中的一项,虽然后来认为水库的修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但当时如果没有兴修水利,西部的开发是很困难的。同样,中国现在一年比一年厉害的沙尘暴的原因也不是翻耕土地的缘故,至少很大程度上不是,而是内蒙草原的沙漠化-为出口羊绒做开司米养山羊,结果山羊啃草根,,草原不能再生!败家子的做法。
我对以“鹅害鸥(Ohio)”等类似的搞笑文字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这种文字游戏其实很幼稚,戏弄一下小学生差不多。但从成人的笔下出来就贻笑大方了。
至少我亲眼看到事实的跟你引用别人的故事完全不一样.当然,结论也会不一样.
还有,菜地可以不翻地吗?希望可以,省了好多汗水啊。
有建设性意义的讨论不应该像你这样避重就轻,以一句“无知还胡言乱语”就回避那些关键回复,比如免耕中除草的问题,比如降雨量和沙尘暴的关系,比如为什么现在美国还有很多地方依旧在翻地。。。
即使在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一文里也提到了单产下降和购买设备昂贵等问题。以中国国情,当时不缺劳动力而缺粮食,缺耕地,缺资金,即使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这个免耕法在中国推广显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文革和大跃进我没有经历过,不好评论,但是看你的帖子,多了些冲动和偏激,影响了你文章的说服力。
这位,《乌有之乡》的文章你也敢看?了不起。
对,表面30厘米是最有营养的。一米下连细菌都很少了。
您说的对,美国中部早就不犁地播种了。各种播种机都非常科学的。仔细看,很好玩的
用得着这么争来争去,还要抬出专家、鼻祖什么的吗?
查了下资料,老阎还是靠谱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
您这个链接就比较给出细节了。个别人可能感兴趣。
对于下面那些无知还胡言乱语的评论就不回复了。
这篇文章有更多细节:
免耕法”--中国农业的耻辱!
“光说不干”的“免耕法”使中国农业倒退为“原始无体制耕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808/46872.html
沙尘暴是个系统问题。你把一小片地挖五十米深都没事,怕的是你把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表土都破坏了。
不挖地撒种靠天收,表面上是可行的(我家种菜就是那样),问题是几亿张口等着吃饭,不高产是不行的。至于后果, 看看现在的环境污染就知道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till
如果毛主席不搞一边倒跟随苏联,把说实话的打成右派或美国特务,就不可能大搞深翻土地,三年大饥荒饿死3千万人是不可能发生的。
From now on, I will not do this in my yard any more.
另外,有营养的土怎么会给翻到根够不到的地方呢?表层土壤是最肥的吗?
此文作为娱乐文逗读者争论,思考以至于骂大街,都无可非议。有些事实不能忽视,实际上,美国在70年代后80年代初才开始推广免耕, 而免耕的推广并不是这位老农的功劳, 是因为发明和使用了除草剂和精确的播种机械。
如果你不服气,可以在自家后院, 不耕不翻,直接种上几棵玉米, 看看是什么长势。
这阎润涛是我见过说话最不靠谱的人,简直大放厥词。明天是不是写篇文章说,拉屎不擦屁股能有效的防治龋齿呢.
*** 回这楼的,
还真能有效的防治龋齿呢.
因为,拉屎不擦屁股的, 基本也是不会买牙膏刷牙的, 然后, 牙齿就不会受到牙膏的过度磨擦,特别是孩子, 就不会得龋齿了.不相信的去查查, 父母对小孩刷牙特别CARE的, 龋齿的比例也特别高的.
***bingo !
理论成立, 下回, 润涛会考虑就此写个专题的.
关于这篇耕作文章,任何事情要灵活. 不要一刀切,多参考,这个应该是润涛写这篇的原意.
但野草还是要连根除去的。耙(松动了的)地,搂草很容易。还需要有个掌握真理的老农想一不翻地易除草的辙。
“老阎没错。这叫免耕法。中国东北在70年代末开始施行。”
好像有个美国农业专家到那里去推广,他的名字我忘记了。谢谢提醒!
福克纳当时以为中国没有机械化就不犁地,其实他的判断是错的。中国历来都犁地。
而且,美国那时候的小麦产量比中国的小麦产量高一倍多。请看中国官方数据。中国当时的小麦产量是120斤,等于60公斤,比美国当时低一倍多。因为美国已经超过了150公斤(折合成市亩和公斤)。
另外文章链接: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02910,00.html
- Science: Down With the Plow,时代杂志 1943年7月26日
面对梨在其200年历史中造成的破坏深感震惊的同时,福克纳观察到使用大量机器的美国农民亩产量要小于中国农民。
否则home depot这土那土的有啥用?
毛细管原理听说过么?作者都不知哪儿来的自信,尽放八辈子打不着的臭屁.真好奇在其本专业上是不是也这么胡喷,有一就要说成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偏激得像个怨妇.
但愿能有城里的高人把阎兄这折子奏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