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是个好东西(3)--人民的国家是反动的国家
朱雨心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消失了。 中国在秦以后一直沿用郡县制,基本上是一个无等级的社会。等到了隋唐以后,有了科举,社会更加的平民化了。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与贫富贵贱没有关系。除了皇帝是世袭的外,政府官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平民。这些政府官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但是,都是以个人身份进入政府,并不代表任何团体。所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统治阶级”。所以,政府的方针、政策,实际上就是来自于平民。实际上是平民统治平民。科举,实际上是一种“民主”制度。狭义的“统治者”是皇帝。广义的“统治者”是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的政府官员。政府实际上是个平民政府,无非形式上皇帝最后拍板罢了,可以说是:皇帝做主,平民当家。
中国秦以后的两千年,不同于中国两千年多前的封建社会,不同于西洋人两百多年前封建社会,也不同于印度人至今都还有的等级社会。中国秦以后的两千年的平民社会,尽管人有穷有富,但是,政治地位基本上是一样的;尽管人有穷有富,但是,穷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并不是世袭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通常所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其实都只是通俗的说法。这些都只是对人们某一时刻的经济状况的描述,与人们的政治地位没有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阶级”。中国秦以后的两千年是个无阶级的社会。阶级都不存在了,当然更不存在什么“阶级压迫”。
然而,共产党的所谓的“人民的国家”,却是按人们(以前)的贫富确定人们不同的政治地位,而且是“世袭”的。在中国两千年无阶级社会后,又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阶级。并且,政府明确地主张与实施了“阶级压迫”。这是对历史的反动。所以,共产党的所谓的“人民的国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指责共产党,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等等,不真正“代表人民”。这些人大都是“受党教育多年”,而又自以为追求进步的识字分子。这些人,满脑子其实都是共产党的原教旨主义。这些人,其实都是真正的共产党的原教旨主义分子。这些自以为追求进步的识字分子,实际上是:反着红旗打红旗。 愚昧之极,反动透顶!大家要明白:人民根本就是个反动的概念。凡是包含“人民”的东西,都是些最不好的东西。真正“代表人民”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那就必然是真正的反动的东西。法院、检察院、政府,这些东西,本来就不应该是人民的,本来就不应该代表人民。法院、检察院、政府,这些东西,应该是中性的东西,应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而不应该成为保护人民、迫害人民的敌人的工具。现在连共产党自己都想改邪归正了,那些自以为追求进步的识字分子,为什么还要把共产党推向反动的方向?为什么还想要实现什么真正“代表人民”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为什么还想要实现什么“人民的国家”?这里在论及共产党的所谓的“人民”与“人民的敌人”时,都是按共产党原教旨主义的定义。
苏联当年挑选第一个宇航员时,有一个条件是:“人民的儿子”。你不会认为是在鸡、鸭、猫、狗,与人类中挑选宇航员吧?这里的“人民”,不是指“人”,也不是指“民”。共产党所谓的“人民”,是相对于“人民的敌人”而言的。所谓“人民的儿子”,是指贫下中农、煤黑子、叫花子之类的(前)贫贱人家的子第、社会下层人家的子第。地主、富农、资本家之类的(前)富贵人家的子第、社会上层人家的子第,都不得入选。
其实,苏联在这方面做的比中国要好一点。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 其中提出一个“全民国家”的说法,也就是不要再按以前的“出身”来把国民分成“人民”与“人民的敌人”、或非“人民”,也就是不要再按以前的“出身”来确定“人民”的成色,也就是不要再按以前的“出身”来排定国民的社会等级。尽管如此,赫鲁晓夫在挑选第一个宇航员时,还是提出了“人民的儿子”的要求。苏联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多少有从“人民的国家”向“全民国家”的变化。这也正是毛主席指责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一个原因。中国的情况与苏联正好相反。五十年代初期,是不怎么强调“出身”的。“人民的敌人”或“人民的敌人”的子弟,在参军、入党、提干、就业、以及上大学等等方面,受限制不明显。中国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却是一个向“人民的国家”转变的过程。对于“人民的敌人”或“人民的敌人”的子弟的歧视与迫害,与日俱增,变本加厉,而且,变的越来越“正规化”、“法制化”。到了“文革”前,有些大学的专业,必须是“人民的儿子”才有资格报考。所以,“文革”前夕,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中国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与苏联在“人民的国家”这个问题上的相反的变化,恰恰显示了毛主席、共产党的愚昧与反动。“文革”前夕的中国,根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的国家。它的反动,不是因为走了什么“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因为共产党的一党统治,而是因为成了“人民的国家”。(未完待续)
朱雨心 3/16/2013
请评论,请宣传,请张贴(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朱雨心的新浪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