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抽水降温与人工控制气候

(2010-09-18 18:39:00) 下一个

抽水降温与人工控制气候

朱雨心

全球气温上升的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风力发电之类所谓“绿色”能源的开发,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是科学技术的话题,而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运动”。说它是“政治运动”,因为风力发电之类所谓“绿色”能源,不但经济上不合理,技术上对全球气温上升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帮助。本来,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所产生的许多问题,是无法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来解决的,客观上必须用政治手段来解决。所以,理论上讲,“政治运动”是必须的,无可厚非,但是实际上,“政治运动”是搞对的、搞好的,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到底是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是技术问题,就要把它当作技术问题来对待;是政治问题,就要把它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不要混淆,不要自欺欺人。当然,认清什么是技术问题、什么是政治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用政治手段来帮助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或是用技术手段来帮助解决一些政治问题。

假设全球气温上升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而且确实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那么最简单、最经济、效果也最明显的措施,就是修建核电站,而不是什么风力发电。以全球气温上升为名,发展风力发电,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风力发电,全靠政府补贴推动,在经济上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最多只能从政治上求得其合理之处(如果确有合理之处的话),因此,风力发电之类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运动”。

那么,从技术上讲,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全球气温上升的问题?这里我讲一个抽水降温的方法。

早就有人提出过:海水温差发电。深海的海水大致总是摄氏 4 度,而热带海洋表面的水温可达约摄氏 30 度。利用这个温差可以发电。海水温差发电不需要燃料,只需要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冷海水和热海水。而且,比风力发电等等更优越之处是:海水温差发电,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能常年不停地持续发电。

风力发电之类,有一阵,没一阵的,现在因为规模小,发电量的波动由电网吸收了,这一部分费用,没有计入风力发电的成本。等风力发电之类规模大了后,必须要建专门的削峰填谷的设施,那些都是效率很低,成本很高的东西,除非有足够的水电站来负担这个任务。那时,这些费用都不得不计入风力发电之类的成本。而且,那时,风多的季节,电量过剩,卖不出好价钱;风少的季节设备在那里闲置。或是太阳能发电,白天电量过剩,卖不出好价钱,晚上设备在那里闲置。这些都会导致发电成本上升。随着风力发电之类的规模的扩大,风力发电之类的成本,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

然而,尽管海水温差发电没有这样的,发电量波动的问题,相对而言,设备的利用率高,但是,热机的效率取决于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海水温差不大,所以海水温差发电的热效率只有 2 ~ 3% ,还不到一般火电的效率的十分之一。所以,虽然海水温差发电不需要燃料,电站的建造成本却非常高。简单地说:譬如,同样的发电量,汽轮机的规模几乎要是一般火电的十倍那么大。换句话说,建一座海水温差发电站的成本,可以建十座同样发电量的火电站。所以,除非燃料成本特别的高,海水温差发电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此,现在没有必要搞海水温差发电。等到以后,倘若地球上的燃料真的快烧完了,燃料成本真的变的特别高了,水温差发电真的变得经济上合理了,那么,自然会有人去建水温差发电站。所以,应该用什么技术,要跟着经济规律走。违背经济规律,人为地搞什么“绿色”能源,是不合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某种方法(或产品)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体现了这种实现这种方法(或产品)所消耗的能源的程度。某一个方法(或产品)比另一个方法(或产品)成本低,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前一个方法(或产品)比后一个方法(或产品)所需的总耗能低。所以,经济上不合理的,往往也就不是“绿色”的;是“绿色”的,就应该是经济上合理的。

然而,海水温差发电需要从深海抽取冷水,其后果是:电站周围海洋表面水温的降低。海洋表面水温不需要降低很多,只需要轻微降低,例如,降低几度,就会对气候有显著的影响。如果抽水的总规模相当地大,就能造成大范围内海洋表面水温的降低,直接使大气降温,从而有利于解决全球气温上升的问题。目前风车的规模是几十万台(仅中国就有 20 多万台)。赤道的周长是 4 万公里,以 70% 是海洋计,则是 2.8 万公里。以每公里一个抽水站计,绕地球一圈,需要 2.8 万个抽水站。若有 28 万个抽水站,可以绕地球十圈,在赤道形成一个十公里宽的冷水带。若以这样的规模抽水,足以显著影响全球气候。

海水温差发电成本太高,没有必要,但是,仅仅是从深海抽取冷水,却是非常简单易行,成本很低的。这里的抽水,只是把深海的冷水抽到表面,并没有静压差,也就是说:水头高度是零。所以,消耗的能量是很少的。可以用大口径、大流量、无水头的轴流泵。当然,建造和运行这样的抽水站是要一些花费的,但是,未必比补贴给风力发电之类所谓“绿色”能源的更多,而效果却是非常直接、迅速,而且还会有多方面的效益。

在深水的远海,海洋生物相对而言是很少的,几乎就没有什么鱼。为什么呢?因为海水中养分太少,换句话说,就是:海水太不肥了。海水不肥的话,海洋植物,例如海藻,就长不起来,于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这样的食物链就无法成长起来。海水中养分太少是因为水太深,海洋生物死亡后沉到海底,这一部分物质就不再加入食物链的循环。所以,远离陆地的大洋之中,食物链循环的效率很低,只能维持相对而言少量的海洋生物的生存。深海的水却是比较肥的。从深海抽水的另一个后果,是把深海的营养物质带到的海面,从而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繁荣。海藻多了,小鱼小虾就多了;小鱼小虾多了,大鱼大虾就多了。原来没有什么鱼的远海,就会有鱼了,人们因此能从海洋获得更多的水产品。

海洋中的生物沉积,主要可分三类:一是碳氢化合物,二是碳酸钙,三是硅藻土。海洋生物,主要是海洋微生物,的有机体形成碳氢化合物沉积,骨骼与细胞壁形成碳酸钙与硅藻土的沉积。海洋生物的繁荣必然导致更多的生物沉积。而前两类生物沉积,都是对二氧化碳的固化。所以,抽水不仅直接降低大气的温度,而且因抽水而导致海洋生物的繁荣,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固化,从而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遏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从而削弱温室效应。

抽水站的结构含有一些浮体,抽水站漂浮在海上,锚固。给抽水机提供动力是个问题。对于大规模的抽水站阵列,可以专门配备一艘发电船,之间的电缆可以漂浮在海面,或半潜在水中,然而配备发电船与敷设电缆毕竟还是不方便。最好每个抽水站有自己的动力。可以考虑三种方法。一是海水温差动力。这与海水温差发电是一样的,只是不需要用它来生产电,只需用海水温差来推动一个热机来驱动抽水机就可以了。规模就小的多了。造价就不会太高。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抽水站有完全自主的动力,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天,任何时候都能抽水。缺点是不适用于中、高纬度的海域。第二个方法是每个抽水站带太阳能电池板,再配备蓄电池,也能白天黑夜都抽水,但是,多少受天气的影响。例如,阴雨天就可能动力不足。第三个方法是在抽水站上立个风车,用风车带动抽水机。也可以再配发电机和蓄电池。这个方法受气候影响最大,没有风的时候就不能抽水了。当然,也可以用太阳能与风车混合动力。当然,也可以装柴油机,定期派人去加油就是了。用来降低全球气温的抽水站,设在赤道上效果最好,但是 赤道上没有风,不适合用风车。用来人工控制气候的抽水站,多半是设置在信风带上,可以用风车。但是信风随着季节南北移动,难以全年有风。

如前所述,若在赤道形成一个冷水带,那么赤道的气温会有所降低。它对大气环流的总的效果是:削弱大气环流,从而带动全球气温降低。

如果有选择地在海洋上设置抽水站,从而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在海面形成一些冷水区,就能有选择地影响大气环流,在一定的限度内,人工控制气候。

季风是因为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差引起的。在特定的海域设置抽水站,就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控制季风,从而在一定的限度内控制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实现空中调水。

例如,如果在台风经常发生的海域设置抽水站,在台风季节抽水在海面形成冷水区,就有可能抑制台风的发生,或削弱台风的强度。台风在夏季给中国大陆带来大量的雨水,并给炎热的夏天带来凉爽,并非不好,但是,强度太大常常造成破坏。所以,理想的情况是:许多小台风。可以通过设置抽水站,在海面形成一些冷水区的特定分布,诱导更多的小台风。这样,气象能量经由小台风消耗,就抑制能量积累过多,使得大台风无法形成。也可以在台风可能经过的一些海域设置抽水站,在特定的地点、时间,在海面形成一些冷水区,从而控制台风的走向。

在靠近非洲大陆的赤道洋面上设置抽水站,并在撒哈拉大沙漠西面的海洋上设置抽水站,改变非洲大陆的大气环流,诱导海风吹向撒哈拉大沙漠,能够导致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降雨,使撒哈拉大沙漠变得湿润起来,成为绿洲。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大小适中,特别适合用抽水的方法,人工影响气候。因此, 澳大利亚的沙漠也许最容易治理。可以在澳大利亚周围海域设置抽水站,诱导海风吹向澳大利亚。

朱雨心 2010 年 9 月 18 日

朱雨心的新浪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学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6464

朱雨心的凯迪博客 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请评论,请宣传,请张贴(需注明作者及出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