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0)
2005 (484)
2006 (237)
2007 (154)
2008 (97)
2009 (85)
2010 (64)
2011 (32)
2021 (1)
2023 (1)
世界有多大?五湖又四海!
第一次踏出国门是去了欧洲一个小国家。第二天老公带我去各处认路,在银行,排我们前面的是一对亚裔男女,男的让我看似眼熟,老公说你这是刚出来看到黄皮肤的人就觉得亲。
下午从教会办的夏季班里接回女儿,看她高兴的样子,原先为她一个五岁的孩子突然进入一个全面陌生的环境而一直旋着的心放了下来。细问才知她的一天过的好开心哟,遇到了两个中国小朋友,一男一女也是四、五岁,而且都是刚刚才来到这个新的国家,问她小朋友的名字,女儿说男孩的名字没记住,女孩叫“好多好多个一百”
第二天送女儿见到了男孩的妈妈,竟是昨天在银行见到的那个女人。她很热情地请我去她家,和他先生再见面,越看越觉似曾相识。一问竟然是我中学同学!
住进了大学提供的宿舍。和楼上的中国同学超相遇在楼道,又觉面熟,一问他是山东人学材料学的就打消了我可能是遇见同学什么的念头,也就没细问。日子久了和超一家成了好朋友,一次家庭聚会上聊起了上海,他说听起来你对上海挺熟的,我说当然,在那里上的大学。“哦,我也是在那里上的大学,你的学校我知道,你哪一级?打听个人,认识蕾吗?”“蕾?当然认识!同班好友,门对门的宿舍住了四年,她是我们年级年龄最小的,入学时才十四岁。”“对啊,那是我妹妹,我常去你们那里看她!”好么,难怪我觉得眼熟!我们那会儿,女生宿舍男生那敢随便上,也就是超这样的有看妹妹的理由可以大模大样的进出。我一定没少在楼道里见到他。
转眼大学毕业20多年了,终于闯进了热心的老同学们为20年聚会创办的年级网站。久别重逢于网上也让我欣喜若狂,可惜已经错过了聚会的日期。同寝室好友英是聚会的积极筹办者,为聚会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来北美开会,顺道看我,会后我们一边游玩,一边南下去她哥哥家。一路上我们尽情的互诉着北京机场她送别我以后各自的经历。20年聚会当然是重点之重点。她说:“全班40多个同学回来了28个,都问怎么没有你。”我说:“还不是怪你没好好找。。。”她说:“都这么说,我都快成罪人了。其实,找你我费的功夫最大,我连蕾的哥哥都动员起来了!”
到了英的哥哥家,见证这对十五、六年没见面的兄妹重逢的悲喜交集的同时,我自己也是惊喜异常!原来不久以前,正是英为20年聚会奔波筹办、四处找我之时,我还和英哥他们住过邻居,和她嫂子还是很好的朋友呢!听了我们的故事,英仰天长笑:“天呐,这下我是真的没法向同学们交代了。。。”
因为住的距离华人区比较远,不方便常去中国店买东西。只有路过时顺便大采购一番。一次在那里和一对中国人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突然又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让我站定,对着他们的背影我轻轻的叫出:“万!”,那男人迟疑的转过身:“你是?”,接着那女人回过头来:“哎哟,是你啊,怎么会在这里碰到你!。。。”这对男女果然真是女儿朋友万芊(前文中的好多好多个一百)的父母。自从欧洲那个小国家分手后,他们去了地球北边那个有段时间黑夜很长很长的地方以后就没了音讯,没想到竟然我们又在北美重逢!
网上偶遇的故事就更多了。近日看了文学城博客站小馄饨的比利时公园里碰到了南京人感觉告诉我这两个南京人应该是我认识的好朋友,悄悄话过去打听,不多久果然就收到了朋友的伊妹儿。
暑假,女儿勤工俭学飞到千里之外,为NSLC的一个夏令营做助教。上周回来后兴高采烈地讲述那一个月里的趣事,说是遇到了一个也做助教的中国人,俩人聊起记忆中的童年和中国,竟然发现同龄的他们两人竟是出自同一家幼儿园!虽然记不起小时候的模样了,可先后多次回国探亲留在他们两个人两套记忆中的那故乡小镇的名字,和学校的门楼、石狮,还有那最具特色的“五台山”却完完全全重合在一起了!老公赶紧问他姓什么?父母何人?“一定是我的同学或同事,没准是失散多年的好朋友!”
世界有多大?天涯连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