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葳(1891~1950)中将。字警伯,陕西户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及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随蒋介石、张群、何应钦等在 日本拜谒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年武昌起义前夕,张响应中国同盟会号召,中断学业,与蒋介石、何应钦等回国参加武装反清斗争,任武昌新军指挥部之副 队官(副连长)。是年10月10日夜,新军进攻湖广总督衙门时,步枪弹尽。张挥舞大刀,冒死杀砍,所向披靡。
1912年又东渡日本,完成中断了的士官学 业,1916年学成回国,任陕西模范营营长。后应其把兄何应钦之约,任贵州讲武堂战术教官兼黔军第五混成旅参谋长。1923年经岳维峻及邓宝珊举荐,任胡 景翼在彰德(今安阳)开办的军官学校教育长、校长。1924年夏,任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战术及编译教官,后充何应钦之幕僚,参与平定陈炯明与杨(希闵)、 刘(震环)之乱。1925年率第八混成旅讨伐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时,坐骑中弹,坠下深谷,肋骨断裂,遍体鳞伤,仍未懈志。
1926年秋,何应钦发动奠定 北伐胜利基础之南京龙潭之役,张亦参与戎机,屡献“虚实,实虚,猛进猛退,诱敌迷惘、举措失据而迅雷聚歼”之策,一举歼灭张作霖虎将、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 芳八万精兵。北伐成功,张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及中央编遣委员。1929年蒋介石行削藩之策,派张与贺耀祖、林拔萃赴陕裁编冯玉祥部队,拟将冯 之50万大军编为10个师。行抵西安时,冯部十万大军以声震苍穹之实弹演习“迎接”,并将张扣押于西安盐店街银号之中,以示坚强不屈。后经阎锡山从中斡 旋,张始脱险出秦,经太原飞抵南京。不久蒋介石令唐生智、方鼎英、杨虎城讨伐冯军,掀起中原大战。
张于1932年被任命为暂编第二军副军长兼襄樊警备司令。1933年率部“围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刨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被何应钦、何成浚誉为“模范之师”,1935年4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西安事变前夕,报载:“张乃葳飞抵洛阳,委员长面授机宜。”所谓“机宜”,就是蒋介石为部署陕北“剿共”,要张接替邵力子主持陕政,以便与杨虎城讨价还价。张不愿与杨龃龉相左,遂托病婉拒。
1937年8月,张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扼守吴淞。三万士卒 伤亡殆尽,张之左耳亦因之失聪。后改任第一战区预备军总参谋长兼陕南师管区司令,为第一、第二战区征调、培训新兵,颇有成效。1941年12月任陕西省政 府委员,兼陕西军事征用委员会及陕西物资管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次年,有人于西安长乐坊掘出一铁箱沙金,警方呈交省府。时任省主席并与张私交至笃的熊斌即赴 张宅相商因应之策。熊采张意,以此款建造可容千人的巨厅一座,名之曰“中正堂”(西安解放后改名“群众堂”,即今人民大厦之前身)。
1943年,留法农业 学者、黎坪垦殖区管理局局长安汉指责汉中警备司令祝绍周“才卑位高,政声污秽,有负众望”。祝即诬陷安在垦区种植罂粟而将其关押。张乃葳、张凤翙义愤填 膺,严辞抨击祝之暴行,并电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干预。祝竟抗上峰之令,冒天下之大不韪,枪杀安汉。张即电告蒋介石。蒋以不了了之,且升祝为陕西省政府主 席。同年,户县初级中学成立。张即以其父张孟襄之名义为县中建图书楼一座,并同其胞弟张乃华合资捐赠图书三万册。1944年张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区军 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乘船沿汉江赴第五战区巡察。临行时仅带大洋数枚,舟中三餐,唯包谷稠粥,别无菜肴;偶有一糖饼,即视为无上珍馐。4月15日之夜行至 湖北沙洋(今属湖北荆门)时,突来巨浪,掀翻其舟,幸亏左右船伴舍命抢救,方得脱险。多年后,老友张凤翙、寇遐询及此次遇险情况及其当时的心境,张说: “古今中外,成大业者,必有大的牺牲。牺牲小我,以唤醒国人继我之后,设法利用汉江航道,开辟财源,兴国富民,置陕西父老兄弟于衽席之上,实现了我考察汉 江的初衷,那我就可谓死得其所了。含笑九泉,才是一种永恒的幸福。”
巡察归来,著《筹办黄(河)渭(河)汉江浅轮说明书》,计划疏浚汉江航道,制造40艘 浅水轮船,往返于黄、渭与汉江,以尽陕西棉、煤及工业产品外运之利。无奈国难当头,国民党军政官僚唯争个人之利,等闲民生之事,其实业兴陕的壮图,只能付 诸东流。以致他发出“及今空留计划篇,夜阑扼腕泪湿衫”的悲叹。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晋升为陆军中将。其后,张曾任陕甘豫三省参议兼建设厅总工程师。身为总 工,无业可干;官场应酬,又非其所愿,遂弃官而任民间慈善救济团体陕西红十字会会长,谈禅论道,以慰寂寞。
1947年,蒋介石提升其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 但非其所愿。胡宗南曾邀其同机赴南京议事,遭其婉拒。
1950年3月被成都市军管会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