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乐无穷

上帝不响。如歌单车。
Tune Your Ride. Every Day. Amen.
"Bicycling: Big Brainpower Booster."
个人资料
stillther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说丢车

(2005-03-25 15:54:03) 下一个
丢自行车

送交者: 喷 2005年3月24日12:37:59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题目本来想叫“偷自行车”,可是我没有经验,所以只能写丢自行车了。

好多人都丢过自行车。我一个同学曾经一个学期丢过五次自行车,还都是新车。谁叫他们家有钱呢?该!嘿嘿。

我就一辆半新不旧的二六男车,那么多年也没有人偷去。倒是也有人试图偷过,车锁常常有被砸被撬的痕迹。但是好在他们都没有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后来这锁头也有点问题了。钥匙不一定能开,不拿钥匙只要用对了劲也能开。这就是最后一个偷车不成的小偷儿留给我的“财富”。但是也有“小偷儿”发现这个秘密的。有一回我出门找不到我的车。知道是丢了,伤心了一阵子,也就天天坐车上学了。可是过了一个多月又在马路对过的公共车场找到了。还是那把不用钥匙也能开的车锁,所以我又骑回来了。这种事居然发生了好几次。那辆车看来真的跟我有缘。

到了大学,这丢车事件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是新车,就是特旧的车也有人偷。这主要是因为销路好。从这个大学偷了车,当晚就到另一个大学去卖。所以学生们一方面丢车,一方面买车,就养活了一批小偷。终于有一次,我们班一同学发现一个来“推销”车子的人推销的赃物就是他曾经丢过的车。于是一阵冲突,最后还是用半价赎回。因为那个同学其实也不是车子的最先主人,原来就是买的赃物。

其实很多偷车的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往往就把车暂时搬到附近地方藏起来。等到车主死了心,他晚上再来慢慢的开锁。锁再多也不怕。摸清这个规律,我们同学就好几次找到刚“丢”的车。当然最保险的办法,还是每天都把车推进宿舍楼。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总把最贵重的财产——二八自行车——推进屋里。

原来以外丢自行车只是在中国这种第三世界国家才发生。在发达国家,谁还偷自行车啊?可是出了国才知道,这发达国家也偷自行车。而且偷得专业。也常常看见被分解拆卸的惨样。我喜欢自行车,总把自行车想象成马。看着“马”被分尸了,就有点伤感。想想我那匹老马,陪我爬了多少个上坡,顶过多少次寒风,走过多少回冰面,摔过多少次人仰马翻。不行,这次回去,一定要把那辆旧车找到,然后找个地方埋了。

 

不丢自行车,不是北京人

作者:Candy(mix2@sina.com)


                 
  北京人谁没丢过车?——当然,开汽车,坐飞机的不能算。你问我?我前些日子刚丢了辆自行车,完成了四年丢三辆车的创举,有幸成为了北京人。其实,我更愿意把“北京人”的定义改为“不丢三辆车,不算北京人”。
  有人说,在北京的偷车贼比其他地方的赚的少,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有人说,未来北京最有实力的行业是自行车制造业;有人则自认高明地称自己明白了中国是自行车大国的原因……
  还有甚者,怀疑自行车制造厂和偷车贼之间是否有某种合作?是不是生产车锁的工人还有第二职业?
  当然这都是笑谈,但也各自都有道理。
  说实在的,偷车的也怪不容易的。前几年是白天在家闲着,晚上出来忙活;现在也改成了全日制,一天十多个小时怕也打不住。
  偷车贼也相当厉害:让他作自行车所厂的高级顾问,他会马上指出哪里下手比较简单,从此这个厂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当然,如果北京只省下一个偷车贼,我想你应该知道那是谁。让他作警察,哪个同行能逃过他的眼睛?但也要小心,加紧看好派出所院里的自行车。
  为了更有说服力,我来列出他们的功劳:第一,偷车业为在北京的人提供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悉尼奥运会为澳大利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过如此了吧!第二,偷车业调整了财产分布,减小了贫富的差距,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第三,偷车业锻炼了北京人的警觉性和忍耐力,既可以使北京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可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不是很好吗?
  北京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应该拿出点儿样子来。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又新建了几个科技园区,他们只关心当早上上班时是否有辆自行车骑。正是这所谓的小事,折射出来的,往往是大城市真正需要改善的一面。
  永远记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0月27日1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