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正文

东方时事解读 2011年1月7日

(2011-01-10 05:33:53) 下一个

朝鲜建议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朝韩当局会谈

  [平壤消息]据媒体报道,朝鲜政府、政党和社会团体5日在平壤发表联合声明,提议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朝韩当局会谈,开诚布公地讨论消除误解和不信任、实现和平和繁荣的途径。

  朝鲜中央通讯社当天全文播发的这一声明说,对抗的方法决不能解决朝韩关系问题,而只会带来武力冲突和战争,只有对话和协商的方法才是打开当前困局的出路。为此,朝鲜希望同包括韩国当局在内的政党、社会团体积极进行对话和协商,无论这些政党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也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进步还是保守;尤其是希望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掌握实权和负有责任的当局之间的会谈。

  声明说,只要是愿意与朝鲜携手共进的人,不管其过去如何,朝鲜都愿意随时随地与其会见,同他们讨论包括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和平、实现和解团结和进行合作等所有问题。

  朝鲜在这一声明中还提议,朝韩双方应停止相互之间的诽谤中伤,不做刺激对方的事情,以便创造改善朝韩关系的气氛。

  声明说,朝鲜民族血脉相连,没有理由相互不信任和对抗,更不能成为“敌人”,思想和制度的差异也不能成为不和及敌对的原因。

  声明表示,朝鲜旨在改善朝韩关系、谋求民族和解和团结、通过对话和协商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开创实现统一的转折性局面的立场是始终一贯的。希望韩国当局和政党、社会团体积极响应朝鲜的建议,同时也希望世界各国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国际机构、进步人民积极支持和声援这一建议。

  [时事点评]在全球共庆新年元旦的那段日子里,围绕这个“世界各国共同欢度的节日”,我们注意到,“有的国家”在新年节日来临前却显得异常紧张。

●为了更好地讨论问题,我们引入“重点关注国家”的概念

  在此,为了更好地讨论问题,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也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即:将这些“我们非常关注的”、因“中欧俄美”之间“排列与组合”的不确定性、而对“新年元旦”也“感到异常紧张的国家”称之为“重点关注国家”。

  我们知道,早在新年元旦之前一个星期,印度政府就已下令全国有关地区加强敏感地方的兵力部署,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挫败任何恐怖袭击的企图,从而已经进入“全国安全戒备状态”,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也在新年元旦之前、准确地讲、是在12月28日,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声称:由于日元近期的涨势是一种“单边行情”,一旦汇率出现过分波动,日本将采取果断行动进行干预!

●印度与日本,就是两个所谓的“重点关注国家”

  显然,印度与日本,就是两个“重点关注国家”、是两个“因”焦急等待“大国间排列与组合”之“阶段性结果”而“明显表现出不安”的“重点关注国家”。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个,比如中东的以色列、东亚的韩国,甚至因吃了“泛亚高铁”闷亏、从而“最近表现得稍稍懂事的”越南!

  有必要指出的是,就表面而言,印度于元旦之前就决定进入“全国安全戒备状态”、戒备的是“安全层面的袭击”,而日本在元旦来临之际声称“将采取果断行动进行干预汇率”、则警惕的是“金融层面的危险”。

  不过,元旦已经过去了,大体上,上述两个国家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对“上述重点关注国家”的决策层,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新年第一天”没有发生什么,并不代表“新的一年里”也不会发生什么!

●就所谓“重点关注国家”的“最可能命运”,我们曾直接、或间接地“点”到了这样几层意思

  事实上,不论是印度、还是日本,更或者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在“大国角力”之间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就要出“阶段性排列成果”的关键时刻,竟然还要弄出个所谓“统一元年”的韩国,以及“时至今天”仍然在牛皮轰轰的以色列,包括那个被“中国至东南半岛高铁路线图”的“刻意忽略”打击得厉害、从而“近来稍稍懂事一点儿”的越南,等等,所有这些美国准备用来拼凑所谓“东方北约”的“主要原材料”,一旦“本轮排列与组合”中的“大国角力”告一段落、就其“最可能的命运”而言,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中美在东亚方向的“直接交手”,我们都曾直接、或间接地“点”到了这样几层意思,即:

●美国人“逼迫”韩国、“伙同”日本在东北亚方向、于政治与军事层面搞事,意在摆出两种战略姿态

  第一层意思:在我们看来,不论是美国悍然制造“天安号事件”、还是逼迫韩国李明博政府在“朝鲜南北方争议海域”以炮击训练进行“测试”,我们认为,其“本质”都属于美国人“逼迫”韩国、“伙同”日本在东北亚方向、于政治与军事层面(注,极其重要的是,因为韩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对美经济、特别是金融企图“有所警惕”,因此,韩国与日本对“美国对华政策”的配合、本质上并不包括经济层面、特别是金融层面)搞事,意在摆出两种战略姿态:

  第一种战略姿态是:警告欧盟、日本等,不要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围攻中国的问题上做壁上观,从而“逼”“美国东北亚政策”最后不得不“重新做人”;

  第二种战略姿态则是:通过牺牲韩国、在日本的配合下,在“美国自己不实质性介入半岛冲突、从而好集中精力进行南亚破局”的“前提条件”下,以有烈度、却可控的朝鲜半岛军事冲突拖住、并消耗中国为南亚、中亚、以至中东方向准备的战略资源,以进行南亚破局。

●在这里,之所以“重提”这两层意思,在于“再谈”这样一个重要观点

  第二层意思:上述两种战略姿态,在“韩国被迫重新组织测试”的前后,在朝鲜半岛局势处于“千钧一发(中国外交部的原话)”的档口,透过“美国同时派出公、私两路人马”分别访问北京与平壤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非常清楚观察到的。相关讨论,请参阅之前的点评。在这里不再重复。

  另外,我们想说的是:之所以“重提”这两层意思,在于“再谈”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即:

  在我们看来,美国一边迫使韩国李明博政府“顶着雷玩再测试”,一边自己却派“公、私”两路人马分别访问北京与平壤,其用心显然在于两个层面:

  首先,是“阴谋”的层面,在于从“中朝”两个方向、分别去“交底”与“摸底”,从而“收集(如果收集得到有用的信息的话)”或者“制造(如果收集不到有用的信息的话)”某些“战略信息”,一方面,如果这些“战略信息”可用,则除了可继续“制造”话题、营造“中朝”不和的舆论的之外,就是“正式下令”韩国“重新进行测试”!

  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战略信息”不可用,或者这些“战略信息”令美国决策层感觉“强迫韩国进行重新测试”的后果、可能更加不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则就顺势由“阴谋”转为“阳谋”的层面、去继续运作。

  其次,也就是所谓“阳谋”的层面,即:在“第一种战略姿态”与“第二种战略姿态”的层面上,此前已经摆出了“不要逼我重新做人”、且“我正在琢磨”是否“重新做人”的美国东北亚政策、更或者美国全球战略,就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内(东亚层面、包括东亚的全球层面)将“这两路人马分别访问中国与朝鲜”的行动,最终“暗示”为:“我已经在考虑‘重新做人’”的问题了。

●近几年来,朝鲜局势的非常紧张,本质上而言,不过是一种“被紧张”而已

  第三层意思,就最近几年、特别是自“天安号事件”以来的半岛形势而言,不论朝鲜半岛局势如何紧张,甚至“一度紧张至”中国外交部正式用“千均一发”、以及“要和平、不要战争”等“严峻词汇”来形容其“紧张度”,但时事评论员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直到今天为止,却“从未真正认为”朝鲜半岛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显然,近几年来,朝鲜局势的“非常紧张”,如果超越朝鲜半岛、甚至超越整个东亚来看问题,那么,本质上而言,不过是一种“被紧张”而已。有时候,它是“被北京所紧张(比如、朝鲜悍然进行第一、二次核爆)”,有时候,这则是“被华盛顿所紧张(比如,至今仍然没有真相的天安号事件,以及韩国在争议海域炮击训练导致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等)”。

●“主观上”是“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之“后续排列与组合”的战略需要

  值得强调的是,而“这”,“主观上”又出于“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展开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之“后续组合形式”的战略需要。

  因为,在我们看来,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三波排列与组合”,尽管与分别以“美俄直接交手(格鲁吉亚战争)”及“欧美直接交手(希腊危机)”主线的第一、二波排列与组合的“展开方式”虽然极大的不同----第一波是政治、特别是军事交手为主,第二波是经济、特别是金融交手为主,第三波则是政治、军事与经济交手一起进行,但就“性质”而言,“前后共三波排列与组合”的性质却“完全相同”,即:都是为了在“后续的排列与组合”中能“尽可能地”处于一个“尽可能好的战略位置”。

  我们知道,在“欧美”着眼于“中东与南亚战略利益交换”的层面上,出于美国“必须利诱欧盟、并尽可能令其战略放心”、从而不得不“首先”在“至关重要的”科索沃问题上“向欧盟立下投名状”的需要,为了令中国在南亚方向(中国的重中之重)承受最大战略压力的需要,几年前“欧美”联手制造了“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全球政治、军事、特别是经济格局也就随之进入“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

●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至“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之间的“过程转换”与“将来如何发展”,我们看得“非常之重”

  如果您一直在阅读《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那么,几年以来,我们对“科索沃独立”、特别是“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的相关讨论及重视程度,您应该有深刻印象。

  坦率地讲,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中俄不承认)”至“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大国核心利益间的各种‘排列与组合’的正式开始)”之间的“过程转换”与“将来如何发展”,我们看得“非常之重”。

●“枚举过程”仍未完结、“枚举进程”还将继续!

  之所以如此,在于我们认为:

  第一,这个“过程转换”,实际上标志着开始了一场涵盖全球各大洲的、大(中欧俄美、日本与日本等)小(以色列、韩国、越南等)国家之间的、各个层面(政治、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的、国际组织之间(北约、上合、欧盟、东盟、美洲国家、阿盟等)的、在“核心利益层面”的、全面的“排列与组合”。

  第二,表面上看,这场涵盖全球各方势力的“排列与组合”,在过去的几年间,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格鲁吉亚战争爆发)以来,既演绎得令人目不睱接、又变幻得“神鬼莫测”,但从本质上看,它主要“中欧俄美”之间的、在各个层面上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特别是金融)、以“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为支撑的、以一种近似于“排列与组合的数学原理”之方式,在“核心利益”的层次上,对“未来国际新秩序”之“种种最可能形式(请注意我们的用词)”、“在”进行“一一枚举”!

  我们这里之所以强调一个“在”字,在于强调:尽管这场“核心利益层面的排列与组合”已经经历了“第一、二阶段”、且已经进入“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三阶段、并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但这个“枚举过程”仍然没有完结,也就是说,“枚举进程”还将继续!

●再谈所谓“国际新秩序”与伊核问题的关系、及伊核问题的核心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

  第一,所谓的“国际新秩序”,其实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相对现有的一超多强的秩序而言),其实也就是“伊核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包裹在“这一核心问题”的“内核深处”的,就是“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问题,也就是要么终结、要么强化“美元本位制”的问题。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如果以“国家利益”为区分,那么,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终结美元本位制”为核心诉求的、也就是“中欧俄等非美国家”所要的“国际多边架构”,另一种则是以强化“美元本位制”为核心诉求的、也就是“美国(请注意,是“美国”)”所要的“国际单边架构”。

  第三,在第一的基础上,如果以“资本利益”为区分,那么,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欧美(西方)’资本继续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为诉求的、也就是“西方资本”所要的“国际金融单边架构”,另一种,则是以“终结‘西方资本”继续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为诉求的、也就是“非西方资本”所要的“南北多边架构”。

●在所谓“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西方(主要是欧美)内部”即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有极大的妥协空间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即:“第二”与“第三”说明,在所谓“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西方(主要是欧美)内部”即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有极大的妥协空间,而“不可调和的矛盾”之所以“不可调和”,在于“终结或者强化美元本位制”是一个决定“欧美国家”在国家、民族层面的前途与命运的核心问题;而“有极大的妥协空间”之所以“可以妥协”,则在于“欧美资本”都期望“由自己代表西方(请注意我们的用词)”继续把持“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与执行权”。

●美国想“继续长时间”维持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格局已经极为困难

  对上述所谓“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与执行权”,东方评论员想再次重复两点:

  其一,对“欧美等北方经济体”而言,它其实就是一种“有别于”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的“国际新秩序”的“内核”,因此,即便是在“北方”内部,“欧美”双方各自也都有着“更进一步的诉求”。

  因此,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的战略诉求在于:“时不我待地”进一步强化自己“一超”的地位并彻底弱化“多强”的力量,也就是企图获取一种可在政治、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等各个层面“全面支配”地球的“绝对力量”。

●美国企图快速获取一种“绝对力量”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从“911事件”、再到顺势“蛙跳”进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特别是“再转头”发动伊拉克战争,正是美国试图通过“大中东计划(包括了中亚)”进一步强化自己“一超”地位并彻底弱化“多强”力量、从而快速获取上述“绝对力量”之剧本的“最初环节”。显然,这一企图一旦实现,在“地球”的层面而言,将是“史无前例”的。

●“绝对力量”没有拿到,维持现有“一超多强”格局也已变得极为困难

  因此,对美国而言,在“最初环节”历经近十个年头、最终还是演砸了的情况下(美国次贷危机终因伊拉克战争的“胜而不利”而全面爆发、就是演砸了的“核心标志”),在自己的绝对与相对实力均已实质性下降的情况下,不仅那种“绝对力量”没有拿到,即便是想“继续长时间”维持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格局也已变得极为困难。


●华盛顿决策层似乎感觉到.......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尽管“尽全力维系”现有“一超多强”格局符合美国当前利益,但是,由于“从美国次贷危机至美国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已经严重削弱了美国“用于”维系这一格局的“综合能力”。

  因此,原本计划在“获取全面支配地球之力量”之前,先尽全力维系(注:抛出G2模式,就是一种努力)这一即有格局的“美国”,似乎已经感觉到:除非“一举破局”、即:快速地从“一超多极”飞跃至“全面支配”,否则,即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不仅永远没有升级至“全面支配”的那一天,还必将滑向“多极世界(中欧美、或者中欧俄美等)”、且在“上述滑动过程”中美国快速沦为一个二流国家是个“大概率的事件”。

  在这个问题上,只要看看“前苏联”由两超之一滑至“俄罗斯”的过程,就不难感悟。

●“欧洲诸国”先建立“欧共体”、再转进“欧盟”的“原教旨”

  显然,作为一个“已经启动全面整合进程”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体”,对“欧盟”而言,最终“取代美国、代言西方、支配世界”,原本就是“欧洲诸国”先建立“欧共体”、再转进“欧盟”的“原教旨”。

●站在欧盟的角度观察问题,美国旨在“全面支配地球”的“即定全球战略”,就其“思想”而言,本身根本没有错

  因此,如果站在欧盟的角度观察问题,那么,美国旨在“全面支配地球”的“即定全球战略”,就其“思想”而言,本身根本没有错,只是错在“主体”不同,即:错就错在“它一旦实现,仍是美国代言西方、支配地球、而不是欧盟行使这一权力”!

  其二,对“中俄等南方经济体”而言,即便是欧盟“取代美国、代言西方”、从而把持“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与执行权”,但它与“现有的美元本位制”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那还是由“西方”说了算!

  不仅如此,它还与“美国试图进一步强化的美元本位制(支配地球的标志)”的“企图心”也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因为,它最多也不过是由“欧元本位制”去取代“美元本位制”、从而由欧盟而不是美国去支配地球。

●这是基于“一超多强”现有格局之“合纵连横”的战略需要

  因此,站在“中俄等南方经济体”的角度、特别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观察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只要欧盟不向美国提供其急需的“实质性南亚配合”,那么,中国继续奉行“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政策、继续拒绝“G2模式”,这些本身都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基于“一超多强”现有格局之“合纵连横”的战略需要。

●“扶的力度”、特别是“扶的方式”是有“金融前提”的

  然而,具体到“扶的力度”、特别是“扶的方式”等问题,那也是有“金融前提”的,即:以“欧元”支持、至少是默认人民币“实质性走向国际”为前提条件。

●在策略上,中国的“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可以在“力度”上大做文章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南下与北上战略(相关讨论见之前点评)”已经客观要求“人民币实质性走向国际”,而这,不论在主观与客观层面上,都是与现有的、“把持着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美元本位制”直接冲突,因此,中国的“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在策略上,可以在“力度”与“时机”上大做文章。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要想做活、且做好这篇文章,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将“扶弱(欧元)”与“锄强(美元)”的“扶”与“锄”之力度与时机、视作“人民币实质性国际化”这枚硬币的两面、且缺一不可。

●高速旋转的陀螺是最稳定的

  学过物理学的人应该知道,高速旋转的陀螺是最稳定的。

  因此,要想“人民币实质性国际化进程 ”这枚硬币最终像陀螺那般稳定运行,就得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实质性突破”之前,将这枚硬币旋转起来、并始终“令其两面”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

●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扶弱(欧元)锄强(美元)”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即:

  首先,毫无疑问,“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原则始终应该坚持。除非欧盟向美国提供“实质性南亚配合”、从而“欧美”联手经济、特别是金融攻击中国。

  其次,毫无疑问,“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目的在于“锄”掉“美元本位制”,全不是“扶”出一个“欧元本位制”。

  最后,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扶弱(欧元)”、特别是“扶”的力度与时机,只是“锄强(美元)”的手段,尽管视国际形势的具体发展,在“力度”上可能有阶段性地调整,或持续增强、或一时减弱,但其目的始终在于“锄强(美元)”、并“扶”出一个有利于“人民币以教科书都没有的方式完成国际化”的国际环境,从而“坚定”眼下“相对弱势”的欧盟(欧元)与美国(美元)相抗衡的信念与决心;

  与此同时,“锄强(美元)”、特别是“锄”的力度与时机,也只是个手段,尽管视国际形势的具体发展,在这两个问题上,中国也可能阶段性地有所调整,或持续增强、或一时减弱,但其目的也始终在于迫使美国(美元)出于防止欧盟(欧元)抢班夺权之“现实威胁”的压力、而不得不一点点儿让渡“令中国(人民币)慢慢走出去的战略空间”,一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空间。

  显然,通过上面的讨论、特别是有关“陀螺”的讨论,我们应该不难看出:“扶弱(欧元)”与“锄强(美元)”之间、特别是“扶的力度”与“锄的力度”之间,原本就是对辩证关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且缺一不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中国眼下要做的,就是要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枚“硬币”、在这对辩证关系的“交替推动”下、“先”旋转起来、“再”不断地加速、直到“起旋的硬币”成为一只“高速稳定旋转”陀螺!

  因此,我们认为:在“人民币实质性国际化进程”这枚陀螺实现“高速的稳定旋转”之前,只要欧盟在南亚方向保持必要的清醒,那么,中国坚定奉行“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政策与“视情况”随机调整“扶的力度”与“锄的力度”之间、并不矛盾,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再来阅读几则新闻资料。

  资料:世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两年内将借款5亿元

  [东方档字NO.201101060881]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世行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在两年内将借款5亿元。

  报道称,世界银行5日宣布,将在香港发行总额5亿元(约合7600万美元)的两年期人民币债券。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在一份声明中称,此举“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允许投资者货币持有多元化,并提高人民币的影响力”。

  中国上月称,其在香港发行的第二只人民币国债中,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30亿元人民币国债已完成认购,加上之前面向机构投资者成功发行的50亿元人民币国债,2010年已有80亿元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发行。

  2009年9月,中国在香港发行了第一只人民币国债,总额约为60亿元。

  约叙黎土四国呼吁:加强地区交通基建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和贸易发展

  [综合消息] 据媒体报道,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四国交通部长5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议,呼吁加强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和贸易发展。

  约旦交通部5日发表声明说,在当天举行的约叙黎土四国高级合作委员会交通部长会议上,四国部长一致认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增进该地区各国多层次交往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至关重要。

  约旦运输大臣阿拉•巴泰奈在会上说,约叙黎土四国地处中东新月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们成为欧亚两大洲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他呼吁四国共同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推动地区经贸发展与合作。

  黎巴嫩公共工程和运输部长加齐•阿里迪表示,黎巴嫩愿意参与中东地区跨国铁路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把中东各国通过铁路网络联系起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四国部长还讨论了发展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机制和办法,同时呼吁私营企业积极参与地区交通建设项目。

  约叙黎土四国高级合作委员会2010年成立,宗旨是促进四国间长期战略合作,实现经济一体化。

  [时事点评]众所周知,世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是惯例,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一职60多年来一直由欧洲人把持也是传统。在也这一问题上,“美欧”之间可谓一向是“相互支持”、从而在让“西方永远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的问题上可谓是“心照不宣”。

 ●与这一“异动”相拌而行的,是“三个方向”的“同时异动”

  因此,由美国人出任“掌门人”的世界银行此次突然宣布“将发行人民币债券”,可谓是一次“异动”。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与“新年伊始、由美国人-美国前副国务聊佐利克出任行长的世行、就宣布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异动”相拌而行的,是“三个方向”的“同时异动”:

  第一个方向,是朝鲜半岛形势、或者东北亚、以至整个东亚形势突然转向“缓和”的巨大变化:不仅韩国放风“考虑重开朝核六方会谈(尽管韩国李明博政府为此预设条件,但这只是自找台阶,如果“美国东北亚政策”最后决定“考虑重新做人”,这一预设条件将不成其为条件)”的可能性,即便是美国、特别是那个“恨不得朝鲜半岛立刻爆发全面战争、从而可让自己的角色在中美面前全线吃重”的日本,也开始提及“恢复六方会谈”的话题了。

  至于朝鲜,更是从“准备进行核圣战”突然转调为“从政府到媒体、‘广而告之’地建议‘无条件地尽快举行朝韩当局会谈’”,并重申“朝鲜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及实现整个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和意志不变”,一夜之间,仿佛“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根本就不曾发生似的。

  显然,最新的局势发展是:“美日韩”不仅一改拒不响应“中国提议(召开六方团长紧急嗟商会议)”的态度,反而较“中国提议”更进一步,开始直接考虑“恢复朝核六方会谈”了。

  另外,1月6日,中日两国的政府代表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反恐磋商”;

  再就是,美国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高官、或者已退出政界但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比如:布热津斯基,美国防部长盖茨也将访华)也开始频繁地以“中美双边关系”为话题,以“为胡锦涛主席正式访美做准备”为背景,向“方方面面”大传消息、狂递口信。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至于这些“消息与口信”的中心思想,以布热津斯基新年伊始在文章中的“原话”来说,就是:........在开启合作关系30年后,美国和中国不应忌讳对两国的分歧进行坦率的讨论,而应在知道各自需要对方的情况下着手这样做。而未能巩固并扩大两国之间的合作将不仅有损于两国自己,而且有损于整个世界。两国都不应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能够避免由相互对抗加剧所导致的伤害;双方都要知道,一方的危机可能损害另一方。

  ●中东方向的重大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二个方向,是中东方向。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中东方向的重大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强调:由于以色列顽固地坚持定居点政策而美国又执意偏袒以色列,巴以谈判不可能再继续进行。为结束以色列的占领,正考虑使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国际托管。

  二,是埃及北部港口城市亚历山大一座科普特人教堂附近元旦凌晨遭遇汽车炸弹袭击,据报道称,

  三,是伊朗外长1月5日访问伊拉克、并讨论美国撤军等问题,不仅如此,过去3年在伊朗“自我放逐”、且被美国公开指责为“与伊朗过从甚密”的伊拉克什叶派反美宗教人士穆克塔达萨德尔当天已经重返伊拉克。也就是说,去伊拉克“谈美国撤军问题”的伊朗外长,顺便将“令美国人非常头痛的”萨德尔“带回了”伊拉克。

  四,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的发言人马安表示:欧盟收到了伊朗方面对参观其核设施的邀请信,并说:“(欧盟)将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访问伊朗。”而美国则公开指责“这是伊朗玩的公关小把戏”。

  五,是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四国交通部长5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会议,呼吁加强地区(约叙黎土四国地处中东新月地带)的基础建设合作(这是高铁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地区经贸发展与合作。

  第三个方向,是南亚方向。

  我们注意到,进入新的一年之后,南亚方向最重大的变化发生在1月2日,当天,巴基斯坦执政联盟内第二大党统一民族运动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令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的“去留问题”一度成为巴基斯坦政治走势的焦点;

  而最新消息是,巴基斯坦执政联盟内第二大党统一民族运动党已经“回心转意”,这就是说,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的“去留问题”暂时得到了缓和。

●我们曾经提出了这样一组观点

  而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朝鲜半岛一度“千均一发”的紧张局势,我们曾经提出了这样一组观点,即:

  第一,在美国“两路人马”主动表示出“美朝之间愿意谈”、从而“技术性”“在考虑”“中国提议”的态度之后,从中国最终同意胡锦涛主席明年1月访美来看,如果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得不到实质性制止(这是美国人可以决定的事情),那么,“中东破局”进程就不会实质性缓和,欧盟全面整合进程也不会减速,俄罗斯要求美国继续交割“政治、经济利益”的压力就不会减弱。

  第二,值得警惕的是,南亚方向也不会消停。对南亚方向,由于中国“率先加息”、美国随即二次宽松,印度国内通货膨胀、特别是粮食安全、社会安全情况日益严重,而温家宝总理访印的成果也仅限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做好两手准备”,因此,随着中国“率先加息”的“经济后果”将“日益彰显”,美国以“第三种方式”进行南亚破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此,中国决策层要保持高度警惕。

  在更早之前,我们还曾提前抛出了一组观点,即:

  第一,在“欧盟全面整合”突然加速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在一片“叫打喊杀(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中突然重启的“中美高层军事互动”,能成为“美日韩”回归“中国提议”的开始。至于也能谈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有理由为“美国东北亚政策”继续保留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而“美国东北亚政策”也以“实际行动”保留一个“重新做人”的“可能”,这才是重要的,而不这样做的后果,则在第三波排列组合慢慢进入实质性阶段后,这就像马伦所说的......对中美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从中东局势的演化来看,特别是,从“维基”解密的复杂背景、及“资本控制国家”与“国家控制资本”之间的争斗来看,对“美国这个国家、特别是美国这个社会(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特别如此!

  第二,对“维基”解密的复杂背景,我们认为:它应该是“资本控制国家”与“国家控制资本”之间、资本与资本之间、国家与国家核心利益之间激烈碰撞的产物,因此,它“既从属于且又独立于”资本利益之争,它也“既从属于且又独立于”国家利益之争,在“维基解密”的问题上,出于各自利益,“欧美国家”与“欧美资本”都扮演了自己的特殊角色。

  而这,也恰恰是我们之前提前抛出“欧洲资本与美国资本”及“资本控制国家与国家控制资本”这一对话题的考虑。

提及上述“那对话题”,我们不妨将更早抛出的一个观点也一并回顾一番,即:

  第一,从美国制造“天安舰事件”再到“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我们曾在点评中提醒美国人:在参与后面的“排列与组合”时,在中国核心问题上,要小心一点儿,毕竟那个“美元本位制”,只要“中欧俄”齐心协力,就能一夜间推倒。

  而在之前的两轮“排列组合中,在是否立刻打倒美元本位制的问题上,中国与欧盟、俄罗斯有所不同,即:中国虽然愿意打倒美元本位制、但又不像欧洲与俄罗斯那样,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打倒美元本位制。

  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元本位制”,也正是凭借“中欧俄”之间的这点“些许区别”,才稳固运行至今的。

  第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第一”也正是“美韩军事同盟”在“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之后,表现得极其小心的“深层原因”,也正是“俄罗斯通道”在“单向与双向车票”问题、适用于“非军事物资与军事物资问题”纠结甚久的原因,也正是很久“不露面”的美国《大棋局》作者、美国前高官布热津斯基,在“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之后突然“抛头露面”、并撰文警告“中美双边真正到了选择关头”的原因。

  第三,在我们看来,值得强调的是,在布热津斯基撰文警告“中美双边真正到了选择关头”的同时,欧洲与俄罗斯又何尝没有看到这一点?又何尝不是“真正到了选择关头”?

  东方评论员认为,以当时的俄罗斯为例,是一边向北约公开叫卖俄罗斯通道之“北约军事物资”之“双程车票”,也一边让卢布与人民币打得火热,不仅如此,俄罗斯还一边声称要发展“高铁”、也一边放风说“欧亚大陆应该进行经济整合合”,并“准备加入欧元区”!

  显然,俄罗斯的“言行举止”已经充分说明:一切似乎都在行动,一切又似乎都在等待,“中欧俄美等”都在等待时机、都在伺机抛出几个重要变量、甚至冲击性变量,都在试图“引导”并“期待”别人进一步将棋走“实”、最好是走“死”!

  第四,首席评论员就曾经指出,通过布热津斯基言行,我们的感觉是:在布热津斯基的头脑里,似乎已经在“国家控制资本”与“资本控制国家”、及“美国资本、欧洲资本、中国资本”的层面上,或者在“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层面“全面演绎”了“普通民众”极难理解的一种“排列与组合”,其演绎结果似乎是:在美国资本移往欧洲、成为欧洲资本的“可能性”中,并不利于形成“美国资本”与“欧洲资本”联合攻击“中国资本”的局面,或者不利于“资本控制国家(特别是对欧盟而言)”,反而有利于“国家控制资本(特别是对欧盟而言)”。

  第五,在我们看来,“第四”段描述非常抽象,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我们想提前说明一点的是:这是一层极难理解的“排列与组合”,既从属于“三边撕裂”与“南北撕裂”,又独立于“三边撕裂”与“南北撕裂”,且还极大地影响着“中欧俄美”之间的全球角力的方式(极端情况是,是否战争方式,注,这是吸收了美国资本的欧洲资本可以接受的,只要战争不在欧洲腹地就行)与手段(极端情况下,是否使用核武器,这是吸收了美国资本的欧洲资本所非常紧张的,因为核武器的使用范围无法控制)。

  在我们看来,也正是因为“方式”与“手段”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中欧俄美”之间,准确地讲,是“中欧美”之间的“排列与组合”才能走到这今天这种、“欧美”之间的“三边撕裂”远甚于“欧美”与中国之间“南北撕裂”的局面,也才能有基辛格的“警告中美之间可能上演英德战争)”与布热津斯基的“警告中美双方真正到了选择的关头”。

  第六,我们认为,“第五”是一种以常规思维极难理解的“排列与组合”,且是一个我们一直准备结合局势的具体发展再“择机”进行展开“重大话题”。

●在人民币尚未实质性国际化之前,“中欧美”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三边撕裂”框架内的矛盾

  显然,讨论进行到这里,我们想首先强调的一点就是:

  第一,随着华盛顿在朝鲜半岛局势上“阴谋”不成,开始顺势“阳谋”、从而一边摆出“美国东北亚政策”开始“考虑重新做人”的架式、一边又在巴基斯坦国内局势上开始捣乱,同时又企图缓和“中欧俄”均有破局冲动的中东格局(特别是伊核问题),我们认为,现在是“慢慢展开这一重大话题”的时候了。

  第二,在布热津斯基于“朝鲜炮击韩国军事目标”后立刻撰文警告“中美双边真正到了选择关头”的背后,特别是,在美国直接针对中国、在中国周边搞事,而中国则以立项“以核问题”为标志、强行介入中东事务、与美国之间形成“东北亚、甚至东亚问题在中东谈”的局面,并令局势发展到“中欧俄”都有“中东破局”之“破局冲动”的时候,布热津斯基于日前再次撰文警告“(中美)两国都不应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能够避免由相互对抗加剧所导致的伤害;双方都要知道,一方的危机可能损害另一方”的背后,是我们更加强化了之前的判断,即:

  首先,在布热津斯基的头脑里,似乎已经在“国家控制资本”与“资本控制国家”、及“美国资本、欧洲资本、中国资本”的层面上,或者在“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层面“全面演绎”了常规思维极难理解的一种“排列与组合”,其演绎结果似乎是:在美国资本移往欧洲、成为欧洲资本的“可能性”中,并不利于形成“美国资本”与“欧洲资本”联合攻击“中国资本”的局面,或者不利于“资本控制国家(特别是对欧盟而言)”,反而有利于“国家控制资本(特别是对欧盟而言)”。

  ●“美国东北来亚政策”突然考虑“重新做人”的强烈动机

  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我们再去观察之前的讨论内容,即:

  如果站在欧盟的角度观察问题,那么,美国旨在“全面支配地球”的“即定全球战略”,就其“思想”而言,本身根本没有错,只是错在“主体”不同,即:错就错在“它一旦实现,仍是美国代言西方、支配地球、而不是欧盟行使这一权力”!

  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国家利益层面”,在“中欧美”的框架内,在人民币尚未实质性国际化之前,“中欧美”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三边撕裂”框架内的矛盾、即“欧美(国家)”之间的矛盾。

  我们也不难看出,在“资本利益层面”,在“中欧美”的框架内,在欧盟全面整合进程(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尚未完成之前,“中欧美”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撕裂”框架内的矛盾、即“中国资本与欧美资本”之间的矛盾。

  而现在的真实情况是,一方面,是人民币尚未实质性国际化,另一方面,欧盟全面整合进程(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也尚未完成,因此,“中欧美”之间的关系,是即有“国家利益层面”的矛盾,也有“资本利益层面”的矛盾,由于欧元对美元构成了“即时威胁”,也由于“美元本位制”是欧元实质性扩大市场份额的“现实阻力”,在中东没有破局之前(拆解石油美元结算制),在“没有祖国”的“资本(美国资本)”尚未决定是否携带美国的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欧洲、变身为欧洲资本之前,在“国家利益层面”,“美国”必须全力阻止这一进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缓和与“强行介入中东事务的中国”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美国东北来亚政策”突然考虑“重新做人”的强烈动机。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这只是站在“国家利益层面”观察问题的着眼点

  而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指出了“原因”,即:如果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得不到实质性制止(这是美国人可以决定的事情),那么,“中东破局”进程就不会实质性缓和,欧盟全面整合进程也不会减速,俄罗斯要求美国继续交割“政治、经济利益”的压力就不会减弱。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这只是站在“国家利益层面”观察问题的着眼点。

  而当我们从问题的另一个侧面、也就是站在“资本利益层面”去观察问题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在“现在把持着”国际金融霸权、并代言西方的“美国资本(美元本位制)”,还是在“将来准备”吸收美国资本、并取代“美国资本”、代言西方、从而“继续把持国际金融霸权”的“欧洲资本(欧元本位制)”的眼里,准备“实质性国际化的人民币(中国资本)”无疑是它们的最大威胁。

  因此,不论是在“国家利益层面”考虑问题的“中国”、还是在“资本利益层面”考虑问题的“中国资本”,都有必要警惕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一旦欧盟全面整合进程接近于完成,一旦“今天的美国资本”最终决定“携带美国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逃离“美国”、准备变身为“明天的欧洲资本”,从而继续把持国际金融霸权,那么,是有可能以牺牲美国国家利益为代价、去实现“最大限度削弱中国”、甚至“整个南方经济体”、从而为“西方资本”最终“支配地球”、而彻底扫清障碍之目的的。

  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在这个层面去观察布热津斯基新年伊始发出的警告,即:.....在开启合作关系30年后,美国和中国不应忌讳对两国的分歧进行坦率的讨论,而应在知道各自需要对方的情况下着手这样做。而未能巩固并扩大两国之间的合作将不仅有损于两国自己,而且有损于整个世界。两国都不应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能够避免由相互对抗加剧所导致的伤害;双方都要知道,一方的危机可能损害另一方......那么,我们就不难感觉到,曾经为“美国资本”支配地球制作了《大棋局》的布热津斯基,似乎在暗示:在“美国”经历了次贷危机之后,似乎已经意识到:除非“美国” 能够通过“南亚破局”直接在伊核问题上战略翻盘,否则,借助“美国”这个框架、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多年的“美国资本”,极大的可能是逃离美国,并在逃离之前,与“欧洲资本”一道,或将美国推入一场“过程可控的局部战争”以牺牲美国,或者将中国拖入一场“过程可控的局部战争”以削弱中国、甚至整个南方经济体。

  至于为什么是“可控的局部战争”,其原因,在之前的点评 中也已经指出,即:

  “第四”段描述非常抽象,但随着局势的发展,我们想提前说明一点的是:这是一层极难理解的“排列与组合”,既从属于“三边撕裂”与“南北撕裂”,又独立于“三边撕裂”与“南北撕裂”,且还极大地影响着“中欧俄美”之间的全球角力的方式(极端情况是,是否战争方式,注,这是吸收了美国资本的欧洲资本可以接受的,只要战争不在欧洲腹地就行)与手段(极端情况下,是否使用核武器,这是吸收了美国资本的欧洲资本所非常紧张的,因为核武器的使用范围无法控制)。

  ●就“暗示”的意图而言,我们认为有两层

  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暗示”的内容而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恐怕也是布热津斯基新年伊始就发出警告的根据;但就“暗示”的意图而言,我们认为,有两层:

  首先,这其实是在“国家利益层面”对“中国”、在“资本利益层面”对“中国资本”的一种“战争讹诈”、或者“经济、特别是货币战争讹诈”。

  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1月2日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异动,我们就不难联想到这一段讨论纪要,即:

  值得警惕的是,南亚方向也不会消停。对南亚方向,由于中国“率先加息”、美国随即二次宽松,印度国内通货膨胀、特别是粮食安全、社会安全情况日益严重,而温家宝总理访印的成果也仅限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做好两手准备”,因此,随着中国“率先加息”的“经济后果”将“日益彰显”,美国以“第三种方式(通过搞乱印度、将中国拖入战争。相关讨论见之前点评)”进行南亚破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此,中国决策层要保持高度警惕。

  其次,结合朝鲜半岛局势突然缓和,特别是美国总统一再强调高度期待胡锦涛主席访美,“暗示”其实也是在“国家利益层面”对“欧盟”、在“资本利益层面”对“欧洲资本”的一种警告,即:尽管美国仍然决心“南亚破局”,但欧盟也不要逼迫“美国东北亚政策”不得不“重新做人”。

●中国不接受军事、经济、或者货币战争等各种“战争讹诈”

  最后,结合中国突然“非官方”、却“高调”地公开了传说中的“四代战机(最新划分标准是五代战机)”,特别是李克强逼总理在访问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期间,一方面高调支持欧盟的经济稳定政策,一方面又坚决拒绝德国要求中国改变稀土出口政策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态度其实是非常坚定的,即:

  第一,中国不接受军事、经济、或者货币战争等各种“战争讹诈”。在“中段反导”领先美国、并击碎美国反导技术神话之后,中国四代战机的出现,可谓彻底扒下了美国隐身技术的底裤,并再次沉重打击了美国军事绝对优势的神话。

  ●中国四代战机的正式出现,有这样几层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四代战机的正式出现,有这样几层意义:

  1):就如我们在中国空军副司令第一次透露中国四代机即将试飞消息的“第一时间”所猜测的那样,中国四代机应该已经进入试飞阶段了,而不是“广告”中的“刚刚进入地面滑行”。

  2):一如“中段反导”,不仅隐身技术优势,即便是美国“空天飞机”的技术优势,其实也是一个神话!

  3):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中国四代机的正式登场,即是对美国军工集团、也是对美国经济、还是对美元本位制的一个沉重打击。

  显然,对美国军工集团的打击之所以沉重,在于其投入巨大、且“准备大赚其钱”的F-35的利润空间,几乎被“压扁”了,也就是说,F-35还没有正式生产,就面临“出来就意味着过时”的窘境!因此,其投资能否顺利收回,已经是个大问号了!更别提赚钱了!

  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之所以沉重,在于美国军工集团是美国制造的主要部分,对美国军工集团的沉重打击,就是对美国经济的沉重打击。

  至于对美元本位制的打击之所以沉重,则在于“美元本位制”的基石是“石油美国结算制”,而“石油美国结算制”的基石恰恰就是“美国军事绝对优势”。

  非常清楚,从中国反卫星试验、至中段反导、再到中国四代战机的正式露面、直到将来的航母成军,中国的空天飞机、激光武器等技术取得更大的突破(或者正式宣布),也就意味着“美国军事绝对优势”将全面动摇。

  也就是说,结合几年前朱成虎将军的“个人警告”,中国显然已经完成了如下宣示:中国已经准备好与“好战势力(欧美资本)”在常规战争与核战争层面进行全面较量,以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

  显然,如果有人决意在中国的重中之重-南亚、进行破局的话,那么,它就得做好中东破局、甚至科索沃破局、以至全球即有格局全面破局的准备。

  ●中国“完成如此宣示”的意图在于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中国“完成如此宣示”的意图在于:警告国家利益层面的“美国与欧盟”、及资本利益层面的“欧、美资本”,不要企图以战争手段、或者战争讹诈,去实现其“支配地球”的目的;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中国“完成如此宣示”的意图还在于:警告或企图在南亚战略翻盘、或准备变身为欧洲资本的“美国资本”,不要企图以牺牲印度、甚至美国为代价,从而将中国、甚至主要南方经济体推入一场可控战争,最终实现其支配地球的目的,因为:战争可能会根据“欧美资本”的意志而开始,但不一定按照其设想而结束。

  ●中国“完成如此宣示”的意图更在于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第三”的基础上,中国“完成如此宣示”的意图更在于:警告“欧美的国家利益”要约束“欧美的资本利益”,也警告“欧美资本”要自我约束、并认清形势,否则,战争一旦开始,即便“美国资本”决心牺牲美国而变身为“欧洲资本”,或者“欧洲资本”决心向美国提供实质性南亚配合、并准备变身为“美国资本”,但作为“西方资本”,它们可能会面临这样一种结局:由于战争、或者经济、货币战争将涵盖“欧美”,它们将无处可去!

  尽管如此,我们再次强调,由于中国已经“率先加息”、并“连续加息”,中国“率先不可逆转地进入加息周期”的危险性在加大(尽管万不得已可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去补救),但从朝鲜半岛局势突然缓和、但巴基斯坦局势却突然异动,特别是印度国内物价已经飞涨、其经济稳定已经很成问题的大背景下,“美国”或者“欧美资本”通过搞乱印度、以“第三种方式”进行南亚破局、“西方”企图以此实现继续以“美元本位制”或者改以“欧元本位制”去支配地球的“冒险性”越来越大。

  对此,“中国”即要在“国家利益层面”、利用“欧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在“资本利益层面”看到“欧美资本”之间的妥协性,在做好必要的战争准备的前提下,要做最坏打算。

●关键在于将“中欧美”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国家利益层面”

  有必要补充的是,而在“国家利益层面”利用“欧美国家”之间矛盾的问题上,关键在于将“中欧美”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国家利益层面”,由于美国的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已经实质性下降,而欧盟的全面整合进程远未完成,但“欧美金融危机”却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最终是“美国资本”流向欧洲、由欧元本位制取代美元本位制;还是欧洲资本流向美国,从而继续“美元本位制”,不仅“欧美”国家之间不可调和,就是“西方资本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西方国家与西方资本之间同样矛盾重重。

  ●请大家仔细体味这一说法!

  这样,也就不利于“资本控制国家(特别是对‘欧盟’而言)”,反而有利于“国家控制资本(特别是对‘欧盟’而言)”。请大家仔细体味这一说法!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也就为将“中欧美”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国家利益层面”提供了可能,这也就为中国的“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并在“扶”与“锄”的过程中,让那只陀螺“起旋”提供了空间。

  ●在“扶”与“锄”的问题上、把握力度、以利那只陀螺顺利“起旋”

  值得强调的是,胡锦涛主席访美与李克强副总理访欧一样,就是要在“扶”与“锄”的问题上、把握力度、以利那只陀螺顺利“起旋”。

  而一旦那只陀螺顺利“起旋”,“欧美”就会在“其东北亚政策”上有所体现,对欧盟而言,解禁对华军售,是一种政治态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特别是实质性提供技术合作,解禁朝鲜经济制裁,则是经济态度;对美国而言,恢复朝核六方会谈只是“姿态”,解禁朝鲜经济封锁才是中国所要求的态度。

  ●“欧美日对华政策”相互释放的一只探风球

  在这个问题上,世行发行人民币债券,与欧盟放风解禁对华军售,甚至中日双方6日在北京举行的反恐中间嗟商一个样,不过是“欧美日对华政策”相互释放的一只探风球,意思就是:你敢初一,我就十五!而中国对“欧美”的应对之策,就是随时注意调整“扶”与“锄”力度了。至于日本,只要它不敢“飞”出来,只是嘴巴上叫一叫,那就算了!毕竟日本在中美之间、已经“日益台湾化”了!

  至于韩国,在这种层面的角力中,它更说不上话的!因此,它只能被动地“对应着中美关系”去调整“其对朝政策”,是有理由得调整,如果没有理由,就是创造理由也得调整!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为“积极配合”胡锦涛主席访美,韩国李明博政府这几天就是这样做的!尽管李明博政府嘴巴上仍然强硬,但行动上却调整得非常迅速,这就不错!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吗?谓之为“听其言、观其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