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2009年01月09日

(2009-01-11 05:32:20) 下一个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2009年01月09日


哈马斯表示对安理会停火决议不感兴趣

  【拉姆安拉1月9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9日说,联合国安理会8日通过的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的决议“忽视了哈马斯的要求”,该组织对此决议不感兴趣。

  哈马斯驻黎巴嫩代表哈姆丹当天在给记者的一份声明中说,安理会决议没有满足哈马斯的要求,并且在通过之前没有咨询哈马斯一方。他说,哈马斯要求以下三个条件必须得到满足:无条件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撤销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包括拉法在内的所有口岸。

  此外,哈马斯发言人阿布8226;祖赫里在一份声明中说,哈马斯拒绝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的第1860号决议,因为该决议“只服从于以色列的利益”。

  联合国安理会8日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哈马斯驻黎巴嫩代表哈姆丹当天在给记者的一份声明中说,安理会决议没有满足哈马斯的要求,并且在通过之前没有咨询哈马斯一方。他说,哈马斯要求以下三个条件必须得到满足:无条件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撤销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包括拉法在内的所有口岸。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哈马斯的三个条件点破了哈马斯火箭炮袭击以色列和以色列大规模武力报复哈马斯的“实质”。

就“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加沙”这颗炸弹“最终被引爆”而言,表面上看,起因有两点:

●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第一: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早前达成的停火协议已经在08年12月19日到期,因此,停火协议因“到期”引发“开火”,也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第二:我们认为,尽管那一纸停火协议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巴以停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份由“欧美”一手操持、且为“某些”阿拉伯国家“共同背书”的协议还是起到了相当“作用”的。

●一个“技术性借口”

首先,客观上讲,在半年的有效期内,尽管没有做到完全杜绝,但“停火协议”起到的第一个作用是“令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枪炮声稀松了许多”。也正因如此,一俟“停火协议”到期(12月19日),哈马斯武装开始“密集发射”的火箭也就令“国际社会”感觉“特别刺耳”。

一般的观点是,哈马斯以火箭炮袭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是“因”,而以色列大规模武力报复是“果”,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必要指出的两点是:

其一:哈马斯以火箭炮袭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不过是引致以色列大规模武力报复的“技术性借口”;

●哈马斯与以色列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

其二:不论是哈马斯以火箭炮袭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还是以色列大规模进行武力报复,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已经到期的“停火协议”做“展期”,第二个目的,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那就是为“展期”后的“停火协议”附加有利于自己的“附加条款”。

●这颗炸弹“最终被引爆”的实质,其实就是“有人”想再来一份“停火协议”

然而,如果考虑到哈马斯“背后势力”、以色列的“背后势力”;考虑到当时是“欧美”联手操持这份“停火协议”的;考虑到阿拉伯国家当时一起“背书”的事实;考虑到中俄当时一起做壁上观的复杂背景;以及考虑到“停火协议”已经到期的客观事实,所谓“展期”协议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那么,“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加沙”这颗炸弹“最终被引爆”的实质,其实就是“有人”想再来一份“停火协议”,而不是简单地“展期”协议了。

●“导火索”早就种下 ,因为那纸“停火协议”的核心目的“不纯”

其次,值得强调的是,哈马斯主动以火箭炮袭击以色列境内的民用目标、并招致“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加沙”的“深层原因”恰恰隐藏“停火协议”的“原始动机”之中。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迫使哈马斯一俟“停火协议”到期、就迫不及待地袭击以色列的“种子”早就种下了 ,因为那纸“停火协议”的核心目的“不纯”。

●“停火协议”其实是份“经济协议”

众所周知,在半年的有效期内,针对这份所谓的“停火协议”,我们曾多次强调:这份“停火协议”其实是份“经济协议”,其核心目的不在于“军事停火”、而在于“经济围困”:旨在以“停火”的名义,彻底绑住哈马斯军事行动的手脚;再以严密控制加沙“与外界交通的口岸”为手段,拼命给加沙地区制造经济困难,直至让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哈马斯彻底失去民心,最终从经济层面彻底瓦解哈马斯政权的民意基础,并同时削弱哈马斯武装的军事能力。

显然,为达此目的,借“停火协议”对哈马斯施展“经济围困”的同时,对法塔赫加大“经济扶持”是同等重要,只有这样,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地带与法塔赫控制下的约旦河西岸的“生活水平”才会产生足以颠覆“巴勒斯坦、特别是加沙地区民心向背”的“强烈对比度”。

●为什么哈马斯一俟“停火协议”到期就迫不及待地向以色列开火?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回顾“停火协议”的核心目的,我们也才能明白为什么哈马斯一俟“停火协议”到期就迫不及待地向以色列开火了:显然,“停火协议”名义下的“经济围困”、“外交孤立”的确给哈马斯带来了重大困难,随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4年任期届满日子(元月9日)的临近,用一切手段为“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附加某些前提条件,即是哈马斯尽快摆脱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经济、外交困境的需要,更是哈马斯继续寻求巴勒斯坦民众、特别是加沙居民民意支持的需要。

●哈马斯想为“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附加哪些前提条件

在搞清楚这一点之后,我们再去审视哈马斯拒绝联合国8日通过的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的决议、也就不难明白,炮击以色列的哈马斯、到底想为“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附加哪些前提条件了:非常清楚,在哈马斯提出的三个条件中(无条件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完全撤军、撤销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包括拉法在内的所有口岸),联合国的决议中就已经包括了两条,即“强调立即和持续的停火”,并“最终使以军部队完全撤离加沙”,因此,“撤销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开放包括拉法在内的所有口岸”才是问题的焦点之所在,它即可视为哈马斯为达成“新版停火协议”所设置的“前提条件”、其实也可视为哈马斯同意将已经到期之“停火协议”进行展期的“展期条件”。

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停火,那么,由于包括了“采取行动阻止走私武器经隧道从埃及运往加沙”的跳款、而被哈马斯“定性”为“忽视了哈马斯的要求”、“只服从于以色列的利益”的第1860号决议,也就可以考虑了。

●促使以色列“立刻决定”进行大规模武力报复、且拒绝第1860号决议的“实质因素”

我们也注意到,在哈马斯反对联合国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的决议的同时,以色列也表示拒绝接受。

基于上面的讨论,我们也不难看出,促使以色列“立刻决定”进行大规模武力报复、且拒绝第1860号决议的“实质因素”,恰恰在于直至“停火协议”到期那天为止,“停火协议”最终也没能实现其“原本不纯”的核心目的-从经济层面彻底瓦解哈马斯组织的民意基础、并彻底削弱哈马斯武装的军事能力。

也正因如此,在以色列开出的停火条件中,除了想继续维持对加沙的经济制裁条件之外,还明确包括有“彻底截断埃及与加沙之间300条走私军火地道、并解除哈马斯武装发射火箭能力”的条件。

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从“战术层面”上去把握这一轮巴以“加沙冲突”的“动机”。

●从“战略层面”去把握这一轮巴以“加沙冲突”的“动机”

值得强调的是,早已在中东、中亚、南亚、南欧(科索沃)方向达成“一揽子交易意向”的欧美,由于中亚、南亚方向(对美国而言)的相关利益与中东方向、科索沃方向(对欧盟而言)的相关利益,一方面因“种种原因”迟迟没有进行“利益交割”、另一方面、在“交割时间”上又已到期,如此一来,巴以之间的“停火协议”也就必将以“再来一份”的方式进行“展期”。

只有在这种大背景下去观察,我们才能从“战略层面”去把握这一轮巴以“加沙冲突”的“动机”。

●中东“核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已经被“有效扰动”了

也正是出于这种“战略层面”的考虑,操持那份“停火协议”的欧美双方,在哈马斯悍然炮轰以色列、而以色列也断然进行军事报复的基础上,在“再来一份”停火协议已水到渠成的情况下,也终于端出了“停火协议”的“升级版本”,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那就是在旧版的基础上,添加了一条“采取行动阻止走私武器经隧道从埃及运往加沙”的新条款。

有意思的是,在欧美爆发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欧美“放风”准备用于交换的中东利益中,明显地“扰动”了中东“核心国家”的核心利益,事实上,敏感的读者从“欧美”欲往“停火协议”添加的新条款中、已经可以看出,埃及的核心利益已经被“有效扰动”了。

●以色列坚决拒绝联合国决议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从字面上去看,“采取行动阻止走私武器经隧道从埃及运往加沙”这一“新条款”非常对以色列的胃口,哈马斯拒绝接受可以理解,以色列又何以同出此言?

事实上,只要考虑到“由谁谁谁....”去“采取行动阻止走私武器经隧道从埃及运往加沙”这个问题,也就不难看出以色列坚决拒绝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进行讨论,我们再来阅读一则新闻片段。


中东外交官:土耳其将牵头组建加沙维和力量

【综合消息】据美国媒体1月7日报道,一名中东外交官称,土耳其将承担组建加沙国际维和力量的任务。

  这名熟知土耳其为结束加沙冲突所做努力的外交官说:“鉴于土耳其几次参与中东维和行动,其是(牵头组建加沙国际武装力量)的最好选择”。

  目前还不清楚这支国际部队将在加沙扮演何种角色。土耳其官员也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种说法,原文是:鉴于土耳其几次参与中东维和行动,其是(牵头组建加沙国际武装力量)的最好选择”。

●关键在于:加沙是伊斯兰的加沙、至少是中东国家的加沙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说法是否有理,坦率地讲,“土耳其的维和史”恐怕并非问题关键,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加沙是巴勒斯坦人的加沙,更是阿拉伯人的加沙,也是伊斯兰的加沙,至少它是中东国家的加沙;

●那位中东官员想说的核心要义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那位中东官员想说的核心要义、恐怕就是“要在加沙这个地方布置国际维和力量,与以色列(欧美)很难接受一只伊斯兰军队“重返”加沙类似、加沙(阿盟)也很难接受又一次的‘十字军东征’”。

因此,在那位中东官员放风“土耳其将承担组建加沙国际维和力量的任务”的背后,其潜台词就是:如果一定要为“停火协议”附加上“采取行动阻止走私武器经隧道从埃及运往加沙”的附加条件、并决定由国际维和部队具体执行的话,那么,方方面面至少应该接受一只来自中东国家的军队。

●值得警惕的是,将“北约框架”引入中东恰恰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目标

显然,即便是从宗教的层面考虑,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土耳其出面担任组织者合适的国家了。众所周知,土耳其即是伊斯兰国家、也是西方政治体制,当然了,“最具特点”的是它还没有加入欧盟,仍然算得上是一只地地道道的“中东力量”。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土耳其却是个北约国家,而在美国用于与欧盟交换的一系列利益中,将“北约框架”引入中东恰恰是一个重要目标。

●土耳其也是其它大国打破美国既定战略的一个战略突破口

不过,由于土耳其是个极具政治抱负的国家,且地处“欧亚大陆桥”,又是个地中海国家,还是欧盟与中东诸国间进出的最便捷陆上通道,在美国切断欧盟进入中东陆上通道,封锁伊朗,并从俄罗斯能源网络、及中国的中亚能源基地“外抽”里海石油的战略布署中居有重要地位。

反之亦然,土耳其当然也是其它大国打破美国既定战略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是各方力量积极争取的重要国家。在这里,我们补充一个细节,土耳其是北约国家中第一个购买中国重装军火的国家。

●俄国家杜马副议长日里诺夫斯基的一个公开建议

有意思的是,早在去年美国筹办中东和会的前后,俄国家杜马副议长日里诺夫斯基就曾经公开建议“建立一个俄罗斯-土耳其-伊朗战略联盟”,值得注意的是,日里诺夫斯基为他的建议给出三个注释,并提供了一个“动议”:

第一,他表示,建立三国联盟是基于欧盟拒绝土耳其的加入;

第二,他还“别有用心”地说:“50多年来土耳其都期待能够加入欧盟,但是欧盟却拒绝接受,甚至声称永远不同意其加入。”

第三,他认为,当伊朗遭受打击时,俄罗斯和土耳其会首先受到影响

第四,他建议:如果欧洲真的看重这一联盟成员,则将加快其加入欧盟进程的速度;而土耳其也可以在某种情况下用退出北约作为威胁。

●土耳其已经端起了“中东大国”架子,就等“有人”正式发出“请柬”了!

对日里诺夫斯基的建议与动议,我们在此无意过多展开,但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再去观察土耳其的态度(土耳其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也就不难看出,加沙战事一起,在“欧美”之外的力量(包括中俄、阿盟、伊朗)都相对保持低调的情况下,土耳其对自己的独特战略价值,那是“深有体味”的:显然,土耳其已经端起了“中东大国”的架子,就等“有人”正式发出“请柬”了!

显然,一旦土耳其领衔组织加沙维和,那么,也就意味着中东将出现更加复杂的局面:在美国人可以想像“北约”最终被“诳进”中东的同时,欧盟也可以想像这样一种可能 性,一旦战略上需要,就接收土耳其加入欧盟,那也就意味着欧盟、或者“地中海联盟”的军事力量已经进驻了加沙。

如果“停火协议”果真向这种方向演变,对于“中俄”而言,好处也是可见的,在这个问题上,日里诺夫斯基在他的“动议”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如果欧洲真的看重这一联盟成员,则将加快其加入欧盟进程的速度;而土耳其也可以在某种情况下用退出北约作为威胁。显然,欧美之间,或者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之间的竞争,也就会在土耳其的最后选择中趋于白热化。

●中东核心国家的“利益观”、在欧美一系列“中东战略合同”面临着“到期无法交割”的尴尬中,已被全面激活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土耳其是否会领衔维和、及土耳其最后是选择欧盟还是美国、这都是后话,最关键的是,从中东官员放出“方方面面至少应该接受一只来自中东国家的军队维和”之意图来看,从土耳其“已在等待请谏”的态度来看,中东核心国家的“利益观”、在欧美的“金融对峙”中、在欧美一系列“中东战略合同”面临着“到期无法交割”的尴尬中,已被全面激活。

●如果有“外力”的大力策应,中东国家有可能慢慢形成一个、或者几个“核心集团”

也就是说,一旦“停火协议”果真向“中东国家”自己维和的方向演变,那么,欧美之间,或者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之间的竞争,更或者在“中欧俄美”的大国角力中,也就会在“中东国家”的最后选择中趋于白热化。

到此为止,大家应该不难看出,如果有“外力”的大力策应,中东国家就有可能在“大国”的角力中,依靠自身优势,慢慢形成一个、或者几个“核心集团”,站在“欧美”之外、中东之上的角度,去关注、并追求中东自己的核心利益。

●除了土耳其之外,埃及是另一个中东核心国家

另外,除了土耳其之外,作为中东的另一个核心国家--埃及,其“借机获利”的意图也是以色列坚决拒绝联合国决议案的原因之一。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处于中东的心脏地区,既是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连接点,也是东方与西方的交汇处。埃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非常类似土耳其所扮演的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角色。再加上苏伊士运河是连通亚丁湾与地中海的重要通道,这些都使其对中东、以及国际政治演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国的眼中,相对于土耳其,埃及的地位是有过之而不及。

我们知道,1978年9月6日,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并在9月17日由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直至今天为止,埃及对西奈半岛所行使的主权、都是“有限主权”

“戴维营协议”虽然规定“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埃及对西奈半岛行使主权”,但又要求埃及不得在西奈半岛“自由驻军”,只能布署警察力量。也就是说,直至今天为止,埃及对西奈半岛所行使的主权、都是“有限主权”。

●借“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在西奈半岛恢复行使“全面主权”也就成了埃及的“意图”之一

显然,加沙冲突一起,借“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在西奈半岛恢复行使“全面主权”也就成了埃及的“意图”之一。非常清楚,埃及的理由是很充分的,正是因为埃及无法在西奈半岛“自由驻军”,单靠警察力量、即是“过去无法及时发现加沙边境300条走私军火地道”的原因,更是“将来无法杜绝更多条走私地道”的“隐患”。

而一旦埃及在西奈半岛恢复行使全面主权,也就意味着“埃以关系”的基石--“戴维营协议”要么作废、要么作出根本性修改,从而为埃及全面恢复与阿拉伯联盟的关系打开局面,这必将极大地改变中东政治、甚至军事地图,这也正是以色列拒绝“埃及停火条件”的原因。

●美国政府何以支持“埃及停火条件”?并在联合国呼吁停火决议案上投弃权票?

至于美国政府何以支持“埃及停火条件”?并在联合国呼吁停火决议案上投弃权票?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即可以从哈马斯与以色列“都反对”该停火决议案的事实中找到答案,更可以在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了一项“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动武”的议案中找到答案,尤其可以在中东第三个核心国家-沙特的“态度变化”中找到答案。

●另一个“核心利益”被“扰动”的中东核心国家就是沙特阿拉伯

在我们看来,另一个“核心利益”被“扰动”的中东核心国家就是沙特阿拉伯。在这一点上,从“海湾六国计划在2010年发行单一货币海元”这一“消息透露”中,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我们知道,沙特作为海湾大国、最大的产油国,不仅主导着阿拉伯联盟,其实也主导着海合会。此次会议就是在哈马斯与以色列大打出手的背景下“延伸”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关成立海元的“消息透露”之外,海合会秘书长还一度宣布:海合会已决定搁置与欧盟旷日持久的自由贸易谈判,并不排除彻底取消谈判的可能。

●沙特(阿盟、海合会)在同时警告“欧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关成立海元的“消息透露”,显然是剑指“石油美元本位制”,警告大中东计划的成分居多;而“搁置与欧盟旷日持久的自由贸易谈判,并不排除彻底取消谈判的可能”之决定、则是警告欧盟、是冲着地中海计划去的。

非常清楚,与已卸任欧盟轮值主席、却在此次“巴以冲突”中上蹿下跳的欧盟核心国家--法国类似,中东核心国家-沙特也开始玩起了两面叫牌,不同的是,法国(欧盟)是同时挑衅“中美”,沙特(阿盟)则是同时警告“欧美”。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中东的影响力正在加速坠落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表示,这一现象说明,由于伊核问题无解,再加上已经错过了“去年7月底前”进行战略冒险、通过军事打击叙利亚、特别是伊朗以延缓金融危机爆发、并寻求战略翻盘的最佳时机,在欧美已然陷入金融危机对峙状态的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中东的影响力正在加速坠落。

●沙特(阿盟)同时警告“欧美”、与法国(欧盟)同时挑衅“中美”有异曲同工之处

显然,在美国的影响力“加速坠落”的背景下,“中欧俄”的影响力显然在上升,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海合会也在“警告”欧盟,但“这份警告”是在警告美国的情况下同时进行的,因此,我们始终强调,它反而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拥有欧元这张王牌,开始了“俄欧新关系”、且仍然拥有“伊核六方会谈”“会员证”的欧盟、其全球地位正因美国地位的加速坠落、反有相对上升。在这个问题上,它与法国(欧盟)同时挑衅“中美”,却反映出中国全球地位加速上升的情况有着一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一再强调:尽管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一直在信誓旦旦地强调“将从伊拉克撤军、将向阿富汗增兵”、摆出一副“决心用大中东计划与欧盟交换其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的样子,但由于大中东计划与地中海计划的对决,本质上决定了“石油美元”与“石油欧元”的前途,因此,为了寻求破局、一度勇于制定政策的华盛顿,真到了关键时刻,仍然在想办法回避“落实政策”。

●沙特(阿盟、海合会)“放风成立海元”这一手也就显得玩得非常巧妙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在“欧美”对峙于“金融危机”、因“欧美”各自的私心、“中俄”的从中作梗,中东和平进程“到期”不仅无法兑现,还直接导致“欧美”其它利益根本就“无法交割”,不得已,欧元与美元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的再一次猛烈爆发,为了“暂时性共活”、在“共同寻求”南亚破局、一举分解南方国家的战略意图又因印度的“瞻前顾后”而迟迟无法得手的档口,作为南方国家中的一员,也作为中东核心国家中的一个,沙特(阿盟、海合会)“放风成立海元”这一手也就显得玩得非常巧妙了。

●所谓的“中俄”的“从中作梗”,主要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

另外,就近期而言,尽管因“俄欧新关系框架”的影响,俄罗斯未来的对华政策值得警惕,但是,就如我们强调的那样,在“俄欧新关系”真正成为“欧盟安全框架”内与北约组织、欧盟组织一样重要的支柱之前,在俄罗斯正式为欧盟的地中海计划担当起军事保护角色之前,俄罗斯的安全政策必须倚重“上合组织”,在这种战略约束下,俄罗斯对华关系即便是调整也只是微调。

因此,在努力拆解“欧美关系”、共同维护阿富汗局势、以确保“中俄伊核利益”的层面上,“中俄”仍在大力合作。显然,所谓的“中俄”的“从中作梗”,主要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

其一,是人民币利用欧美金融对峙之机,已经着手让人民币走出国门,意图在于从东亚方向慢慢挤压美元的市场,从而激化“欧美”的金融矛盾;

其二,是俄罗斯利用寒冬之际,果断挥舞天然气大棒,意图重点打击乌克兰、波兰、捷克这些个“美国的东欧支点”。

●美国在“中东欧”的势力也必将受到沉重打击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强调,借美国之手,利用“科索沃支点”消除俄罗斯在南欧的影响力,同时、利用“乌克兰支点”、利用俄罗斯的力量、消除美国在“中东欧”的势力,正是欧盟“欧安政策”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俄罗斯这次利用寒冬之际果断挥舞天然气大棒、猛击乌克兰、以及波兰等东欧国家时,欧盟的核心--西欧国家的表现可谓是“可圈可点”:总体上看,以法国 、德国、甚至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介入的速度非常迟缓,先是以“这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事情”推脱,等到“中东欧诸国”断了气、且冻得受不了之后,才高调介入,并呼应俄罗斯提出的“向乌克兰向欧输气管管派出联合监测组”的建议,并强迫亲美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接受。

可以肯定的是,经此一役,不仅即将面临大选的尤先科阵营必将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支持尤先科阵营、及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美国人,在俄罗斯的能源大棒及西欧的“别有用心”面前、与格鲁吉亚战争中一样,显得束手无策,其在“中东欧”的势力也必将受到沉重打击。

●在是否、以及能否成立“海元”的背后

在“俄欧新关系”已经初步整饬了“中东欧能源通道”的不利情况下,在能源层面,美国与欧盟的另一个能源中心--中东产油国搞好关系,从而保持对欧盟能源供应的控制力,也就显得空前的重要;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美国寻求中国为首的“南方经济”的支持、也就显得更为紧迫。

显然,沙特(阿盟、海合会)“放风成立海元”这一手,正是在哈马斯、阿拉伯国家、甚至中东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东和平协议”的背景下使出的,非常清楚,在是否、以及能否成立“海元”的背后,事关中东国家庞大的“石油收益”是“沿用”美元标价,还是“改用”欧元标价、更或者是采用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蓝子货币”进行标价、从而事关美国霸权赖以维系之“石油美元体制”的稳固性。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海合会的“海元”最终能否能成立其实并不重要(由于海湾国家经济总量不够、经济结构单一,且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与军事力量,我们对此并不看好),重要的是“放风”本身,及“放风”的时机,显然,在“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中,只听楼梯响的“海元”,其意图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在欧美处于金融对峙、又各怀鬼胎(改革、或者维持国际金融体制)、并以分解“中俄”南方经济为共同目的,大搞中东、中亚、南亚、非洲等“政治期货交易”的档口,在“中俄”也在高举“支持改革国际金融体制”的旗帜,通过“全力拆解美元本位制”这一手段,欲全面分解“欧美”关系、并全力介入中东事务的过程中,海合国家、阿拉伯联盟、或者说中东国家,作为主要当事人、也打算利用手中的优势(石油)、借助“中俄”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

显然,就目前而言,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迫使仍在想办法回避“落实中东和会精神”的美国做好“落实工作”,以一个尽可能有利于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实现中东和平,就是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中东国家的核心利益。

●印度的这个“同时提交”非常有意思

另外,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印度政府已经公开声称,已经将“孟买恐怖袭击案与巴基斯坦部分政府组织有关的相关证据”同时提交给了“中美”两国。

在我们看来,印度的这个“同时提交”非常有意思,明眼人一看就知,只提供给“中美”两家、而不提供给欧盟、或者俄罗斯第三家,可谓是奇妙无穷:这哪里是提交证据,这分明是让“中美”两国“共同裁决”,共同为孟买恐怖袭击案做“结案”报告,“共同”为“印巴关系”、特别是“孟买恐怖袭击后续发展”做出“宣判”。

●在巨大的压力下,印度终于耍起了“滑头”

显然,不论是处心积虑想引爆克什米尔战争的华盛顿也好,还是积极斡旋、尽力阻止南亚军事冲突的北京也罢,每个人手上都只有50%的投票权,也就是说,国际社会恐怕很难指望“中美”共同做出一份“让印度有根据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进行反恐打击”、或者“足以让巴基斯坦立刻洗脱嫌疑”的“结案报告”来,明眼人一看也是明白:这恐怕就是印度向“中美”两国同时提交证据的原因之所在,只有这样,印度一方面仍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印度911”去玩悲情牌“套利”,一方面,又可以将矛盾转移到“中美”这两个“法官”身上,即可以避免因军事冒险而招致亡国之祸,又可以向拿到的“美元”、或者“欧元”交差(没有“支持动武的结论”不是印度的问题,是美国无法说服中国的问题);不仅如此,印度***也可以以最小的损失度过即将到来的印度大选。

●美国除了向中东核心国家的核心利益低头、尽可能压以色列做出让步之外、又有什么选择呢?

基于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在巨大的压力下,印度终于耍起了“滑头”,对印度人这份“旨在转移矛盾”的“滑头”,东方评论员认为,起码北京是“愿意承担”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重复我们之前的那个观点:只要印度不敢军事冒险,只要“南亚”无法破局,北京就可以用人民币将“欧美”关系“顶”回到“科索沃问题”上,并在欧元的战略掩护下,继续狠挖美元的墙脚。

非常清楚,在美元正遭到“中俄欧”联手打击的今天,“美元”也就必须正视有关“海元”的声音,这就美国政府权衡再三、不得不“放手”让联合国呼吁巴以立刻停火决议案通过的主要考虑。

同样基于上面的讨论,我们也不难看出,不论在大打出手的哈马斯与以色列做何感想,决定是否停火的、以什么条件停火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背后的势力,由于以土耳其、埃及、特别是沙特阿拉伯这几个中东核心国家已经以各自的方式“说话”,且都以保障哈马斯的合理要求为掩护、要求为“必将再来一份”的停火协议附加“某些有利于自己的条件”,那么,在伊核问题依然无解,美国的中东影响已经加速坠落、而因为南亚无法破局,欧盟(其实是阿拉伯联盟)所要求的中东和平无法实现,欧盟的地中海计划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不仅无法互换,且同时被“阿拉伯联盟”警告,并导致一度有意寻求“欧元与美元暂时共活、以延缓金融危机再次猛烈爆发”的欧盟、不得不“重新再提”“必须改革国际金融体制”之主张的今天,只要“中俄”等外力施加强手,那么,美国除了向中东核心国家的核心利益低头、尽可能压以色列做出让步之外、又有什么选择呢?

只是华盛顿要小心了,在中东局势有可能大变的情况下,对以色列这枚之前屡用不爽的“中东钢钉”施加压力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否则,“兔子”急了也是要“咬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消息称,中国中东特使近日就将启程、访问埃及、以色列。显然,北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我们愿意再次强调之前的一个观点

在这里,我们愿意再次强调之前的一个观点,那就是:

第一: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独霸世界的既定战略,那么,打倒“美元本位制”就是北京的既定目标,这对北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至关重要、包括欧盟、印度与日本。

第二:具体到支持欧元、打倒美元本位制的现实选择中,原则是“尽力维持欧元与美元争霸的雄心”。但在具体做法上,要讲究策略性,要做到“即便一时支持美元,也是为了促进欧元、日元更好地打跨美元”。

●在这个大是大非的战略问题上,中华五千年文明与智慧早就给出了“定论”

从“海元”的“消息透露”来看,在打倒“美元本位制”的过程中,中东国家、或者“海元”也是北京“可以团结的势力”,很难想像,如果北京象某些人“想当然地”那样,轻信并醉心于什么“G2”模式的话,“海元”还敢冒头吗?埃及等中东国家敢向华盛顿公开要价吗?本与美国一道寻求南亚破局的欧盟,在与美国的金融对峙中、敢再提“必须建立国际金融体制”吗?本来“有心投机”、且自尊心极强的印度,会不顾脸面地将“印巴关系”的何去何从交给“中美”、实际上就是中国去“裁决”吗?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个大是大非的战略问题上,中华五千年文明与智慧早就给出了“定论”,那就是四个字:锄强扶弱!它即是“全面和谐”-以“中国式和谐”取代“美国式霸权”的需要、也是中国可以最小的代价、以最快地速度全面倔起的根本;而不是反过去搞什么“联强制弱”!这必将导致失道寡助、是一条死路!

再次请提请大家注意,中国特使就要访问中东了。显然,在“海元”已经冒头、埃及“有意重置”《戴维营协议》的新情况下,在法国总统高调出访中东,最终却玩了出“外交乌龙”、大丢其脸之后;在中东问题上不可一视的华盛顿,不得不“倾听”中东国家声音的情况下,中国中东特使的这次访问是如此地不同:对中东国家而言,在道义上,“锄强扶弱”的北京是一只可以依赖的力量;在实力与决心上,已经让自己的战舰开赴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武装,是一只可以借助的力量。

显然,正是本着那四个字,北京已经初步化解了南亚危机,并借助“海元”的放风、埃及的停火条件、土耳其准备领导加沙维和等一系列“中东变化”,提前戳穿了美国“大中东计划可以为地中海计划让出空间”的谎言,并成功地将“欧美关系”从中国身边的“克什米尔”顶回到了欧盟身边的“科索沃”。

一个极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随着南亚局势的初步稳定,伴随着亚丁湾各国海军护航情况的“变化与组合”,在巴以烽火的逐渐熄灭的同时,无法在中东、中亚、南亚 进行利益交割的欧美关系,必将会令“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格鲁吉亚方向成为新闻的报道重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