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2007-07-22 19:48:29)
下一个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六方会谈团长会闭幕发表新闻公报
【北京消息】7月20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闭幕并发表新闻公报。各方就下一阶段工作达成含四个要素的框架共识,并制定了三步骤的实施“路径”。
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新闻公报
一、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韩国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尔、俄罗斯外交部大使罗满宁分别率团与会。武大伟副部长主持会议。
二、会议回顾了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以来的工作和进展,对各方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所作出建设性努力表示满意,对各方就增进相互信任和改善相互关系进行富有成效的双边磋商和协调表示欢迎。
三、各方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实现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气氛中,就六方会谈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坦诚务实的讨论,达成框架共识:
(一)各方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作出的承诺。
(二)朝方重申将认真履行有关全面申报核计划和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的承诺。
(三)相当于95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将向朝方提供。
(四)各方承诺将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履行各自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承担的义务。
四、为落实上述框架共识,会议决定采取以下步骤:
(一)8月底以前,分别召开朝鲜无核化工作组、朝美关系正常化工作组、朝日关系正常化工作组、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和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工作组会议,讨论落实框架共识的实施方案。
(二)9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听取各工作组汇报,制定落实框架共识的路线图。
(三)在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后尽快在北京召开六方外长会议,确认履行9·19共同声明,推动落实2·13共同文件和框架共识,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的“四点框架”,只要看看其文字表述,相信大多数熟悉朝核六方会谈之“相关历史”与“相关文件”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朝核六方总算是对“行动对行动,口头对口头”这一公平合理的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
●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并不是”第六轮朝核六方会谈
不过,尽管“此次会议”搭了一个“四点框架”,并商量了一个“三个步骤”,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我们想提请大家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是“此次会议”的“名份”问题。
我们知道,此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第六轮朝核六方会谈”。因此,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严格地讲,与“第六轮朝核六方会谈”这一“正式会谈”相比,“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可以说属于“私下交流意见”。
如此一来,大家也就明白了这么个理儿,既:不论是“四点框架”、还是“三个步骤”,都有待于“第六轮六方会谈”日后的“正式确认”。
●华盛顿终于低头、愿意与对方再玩一把“行动对行动”的游戏
第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四点框架”中的第一条讲的都是废话,是老调重弹,在此不必多说。而真正有点儿意思的是“第四条(各方承诺将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履行各自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承担的义务)”。
这就是说,当初在被迫签下“919共同声明”的第二天,就开始玩弄“金融小游戏”、意图用“技术性手段”阻止、甚至中断“919共同声明”之“具体化进程” 的美国人,在与朝鲜(实际是中俄)玩了长达两年的“口头对口头”游戏后,面对愈玩愈被动的现实,也终于低头,愿意换个玩法,与对方再玩一把“行动对行动” 的游戏。
事实上,就如我们之前多次强调的:“919共同声明”虽然重要,却是个朝美双方“可以任意解读”的模糊协议,毫无操作性可言。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这丝毫不影响“919共同声明”的重大意义。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朝核六方、特别是其中的“中俄”之所以愿意接受一份“可任意解读,毫无操作性可言”的“共同声明”,而华盛顿之所以最后在上面被迫签字,全然取决于当时的“综合背景”。
●“919共同声明”的综合背景
在我们看来,真正导致“919共同声明”的,绝非一个朝核问题这么简单,就算“仅”从朝核六方签下“919共同声明”的那一年年头(2005年)开始说起,我们也可以从一连串连续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厘清整个背景。
其一,2005年大年初一。在华盛顿的“统一调度”下,日本率先在钓鱼岛问题上,拿日本右翼非法安置的灯塔说事儿,突然宣布日本右翼政治团体在钓鱼岛上所建的灯塔已直接由日本政府管理,且今后将作为日本的国家财产予以保护,结合日本政府之前“武力保卫西南诸岛”的论调,也就是说,日本那是在宣示:准备武力保护日本右翼在钓鱼岛上设置的非法灯塔、保卫钓鱼岛。与此同时,对李登辉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出卖中国、出卖中国台湾之言论向来不闻不问的陈水扁台独政权,也是立刻登台表演,突然强烈主张“中华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据此抛出所谓的“钓鱼岛不只是中日两国间的事情,也是台湾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台湾需要参与三边和平谈判、甚至是更多边和平谈判”地的论调。
显然,在日本进一步挑衅中国、台独跳出来遥相呼应的背后,是华盛顿在一手策划。
●敌对势力将归属于中国台湾省的钓鱼岛“单独切出来”说事儿的好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象涉及领土主权这一类的争端,只要挑动起来,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是很难做到有弹性的去处理。我们认为,美国要想破坏中日之间的关系,压缩中国、日本与自己博弈的战略空间、从而为自己的全球战略报务、那么,“钓鱼岛主权之争”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道具”。
显然,与“整个台湾问题”不同的是,将归属于中国台湾省的钓鱼岛“单独切出来”说事儿,那么,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或者是“台独”,都可以借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公开或私下地拿来大做文章。
●美国、日本、台独的各自意图
东方评论员认为,美国、日本、台独当时搞的这一出大合唱,可谓是各自有各自的意图:
首先,是美国人的意图,美国是在有意借日本有“武力保卫钓鱼岛”之心、却无“武力保卫钓鱼岛”之力,行“建立美、日、台军事同盟”之实,企图在将日本彻底绑上美国全球战略、东亚战略、特别是台湾政策的战车,令顾忌中国反应的日本同意将“美日安保指针”明确指向台湾,从而进一步激化已经处于冰点的中日矛盾。
●日本企图“探测”并“确认”一个自东亚雅尔塔体系全面突围的方向
其次,是日本保守势力的意图,日本保守势力想的是如何在顺应美国保守势力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刺激北京,让北京或在台湾问题、或在朝核问题上做出强烈反应。
为达此目的,日本政府在策略上想将挑起事端和不良情绪的责任完全推到了中国的身上。具体到操作层面,时任日本外相的町村信孝的一段讲话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强硬地表示:“中日不存在钓鱼岛领土的问题”......“中日之间从来就不存在钓鱼岛领土的问题,政府接管钓鱼岛灯塔是极为内政性的措施,轮不到中国说违法或者无效,希望中国冷静。”
显然,由于在这两个问题上站在第一线的是“中美”,日本保守势力最希望的是中国“不冷静”,并在“上述两个战略方向”做出强烈的反应。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没有一个“正常的中日关系”可资利用的小泉政府,其企图心也是一目了然,那就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想办法进一步激化中美战略矛盾,好给自己撑开点儿战略活动空间,在与“中美俄” 的周旋中,探测并确认一个自东亚雅尔塔体系全面突围的方向。
在我们看来,对日本保守势力而言,突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所谓的快车道,是军事突围,是核武装,借助其经济大国、科技大国的实力,通过“军事大国”快速确立 “政治大国”的地位;显然,这一方向的最大障碍来自于牢牢控制着日本军事潜力,控制着日本海上生命线、压制日本经济结构的华盛顿,
●“再谈”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绝不放弃原则立场的重大意义
再就是慢车道,是政治突围,借助中美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政治战略对峙的机会,利用北京想尽可能将日本拉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至少是不充当美国的棋子、大肆破坏这一进程的战略心理,在历史问题上放弃原则立场,从而摆脱历史包袱,确立其政治大国的地位。显然,这一方向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北京,因为围绕靖国神社问题,中日间几年的斗争显示,在历史问题上,北京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因为那样本身就意味着中国在自动放弃自己的大国责任,其在东亚社会的眼睛中,引发的负面后果将超过97年金融风暴时、中国最终选择放弃了、而不是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一般。
真实的情况就是:正是因为中国出于自身的长远利益考虑,说话算话,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坚持人民币没有贬值,从而不仅让刚刚回归的香港度过金融危机,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实力。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提升的综合实力中,是即有政治、军事、经济层面的提升,也有“国家信用” 的提升,更有“中国是个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确认,至少在东亚国家中是这样的。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中国还就此“分批”启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具体到案例层面,也就是中国参与的“10+1”,以及中国利用“10+1”逼出来的“10+3”。至于什么大湄公河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圈,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中国与泰国等国家先行一步的自由贸易区等等,都是“分批启动”的某种模式。
●中国为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积累了“原始资本”
反观日本,作为亚洲、东亚GDP最大的经济大国,在金融风暴中,出于一已之私的“自私”也好,被逼无奈的“综合实力不济”也罢,由于与东亚国家“比赛”“谁的货币贬值快”、总之是“自动放弃了”大国责任,结果,不仅导致“日本居头;四小龙居中;东南亚国家、中国居尾”之“雁行理??、对中国实力抱持疑问的东南亚国家、包括“四小龙”整体向中国大陆“漂移”。
结果,没有几年的功夫,被日本的“雁行理论”摆在最后的北京,不仅整出了个“10+1”,还促使“四小龙”全部转向,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的经济对日本市场的依赖性日减,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日增,至于中国香港在经济上与中国大陆的“匹配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的这些,事实上就为中国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积累了“原始资本”。
●日本企图“战略翻盘”的一个重大环节
不难看出,想办法迫使中国在日本历史问题上因“中美角力”的一时之需、而放弃原则立场,实际上是自动放弃自己的大国责任,“本质”正是日本企图“战略翻盘”的一个重大环节。
●日本保守势力开始测试“军事突围”的可能性。
显然,由于在历史问题上无法突破中国这个最大障碍,当时的小泉政府,之所以愿意在钓鱼岛问题上配合美国、一个重大意图就是“政治突围”受阻,且损失巨大(一是由于帮助美国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台,反为东亚国家更加地不信任;二是“对美一边倒”始终没有换到美国支持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对琉球拥有主权的正式态度)之后,决心测试“军事突围”的可能性。
非常清楚,要想提升“军事突围”的可能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化中美的战略矛盾,特别是激化中美军事力量的对峙,
●一个老问题
在这种需求下,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这么一个老问题,即:在美国保守势力的大本营--五角大楼都不愿意将“中国军事威胁论”写进“正式国防文件”的情况下,日本保守势力为何急不可耐地将“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字眼塞进日本防卫厅的“防卫白皮书”了。
事实上,在小泉政府响应华盛顿的“统一调度”,于2005年大年初一这一中国最重要的日子,拿钓鱼岛上的那座非法灯塔“做药引子”,与美国、台独一起炮制 “美日台军事同盟”、准备在随后计划举行的“美日2+2会议”中,就将“美日安保指针”明确指向中国台湾的背后,日本保守势力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美国必须象日本那样,将“中国军事威胁论”“明确成正式文字”,并纳入“美日安保条约”正式文件。
非常清楚,一旦华盛顿这样做了,也就意味着一个从“法律层面”明确针对中国的“美日军事同盟”正式成形,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华盛顿决策层的眼中,被正式“苏联化”了。
●中美双方都能在世界范围内给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设置障碍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中美双方都能在世界范围内给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设置障碍,因此,一旦今天“中美”这种即有对抗又有合作的复杂关系,因此演变成昨天 “美苏”那种单纯对抗的冷战关系,不难想像,在华盛顿尽一切力量遏制北京、冲击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同时,北京也一定会尽一切力量攻击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去破坏的华盛顿全球战略、东亚战略。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北京也确实愿意给日本提供这一机会
同样不难想像,在这种中美全面对峙的情况下,在东亚范围内,日本绝对会是个最大赢家、显然,由于华盛顿依赖的仍然是脱胎于冷战模式的“美日军事同盟”、“美韩”、“美澳”军事同盟,也就是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因此,作为反击的高效手段,北京一定会全力拆去这一框架。这样一来,受制于二战形成的“东亚雅尔塔模式”,受制于“中美俄”联合控制之下的日本,也就可以有机会脱壳而出。
事实上,接下来的事情证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北京也确实愿意给日本提供这一机会,为华盛顿的东亚政策设置障碍、并冲击美国的全球布局。
●不到24小时,也就是2005年大年初二(2月10日),朝鲜也突然制造了两个大新闻
其二,就在“美、日、台独”各怀鬼胎,一一展开上述步骤之后,过了不到24小时,也就是2005年大年初二(2月10日),朝鲜也突然制造了两个大新闻:一是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宣布朝鲜已经造出了核武器,二是宣布朝鲜即日起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日”对此口诛笔伐的同时,北京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莫斯科方面也没有什么大反应、甚至欧盟方面也只不过在做做样子。
显然,对华盛顿精心组织的这场大合唱,北京是断然反击,果断打出了“传说中的”“东北亚核竞赛”牌。毫无疑问,这张牌的“核心功用”就是“可以立马拆除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石--西太平洋框架,彻底颠覆全球安全局势”,因此,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俄罗斯而言,由于都是世界为数不多的,有资格打核战争(幅员够大、经济体系完备)的核大国,至于自己身边可能会因此多几个“核小国”,甚至包括日本(幅员不够)获得核武器,相对于那份“核心功用”而言,都是可以承受的 “副作用”。
最后,顺便提一下陈水扁当局的意图。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台独是次主动、高调维护“中华民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真实意图,其意图在于借钓鱼岛在中日美与台湾之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将台湾问题明目张胆地塞进“中日台”、甚至是“中美日台”这个多边框架之中,将台湾问题正式“国际化”。
显然,一旦台湾问题“正式国际化”,当然是美国人在给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设置障碍。
●“东北亚核竞赛”牌的“药效”巨大,我们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其三,在“中美日”间彼此过招之后,过了几天,就到了“美日2+2会议”首次开会的日子。真实的情况就是:“东北亚核竞赛”牌的“药效”巨大,“美日2+2 会议”的结果就是,对美日双方而言,“美日安保条约”又成了一份“不平等条约”,美国保守势力想要的“美日安保指针”明确指向了台湾倒是提到了,但是日本保守势力想要的“中国军事威胁论”根本就找不到影子;至于日本人企图将“美日安保条约”覆盖钓鱼岛、东海等中日有争议区域的字眼,更不可能见到踪迹。
再下来,我们也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受骗”之后立刻公开“揭露”说:将“美日安保指针”明确指向了台湾是美国政府的意思(这是小泉纯一郎的原话),
●捅了捅独岛的小泉纯一郎如愿地听到了两个“好消息”
到此为止,获利的显然是华盛顿,尽管亮了一下“核竞赛的牌”,但北京也显然不认为事情已经扯平了。有意思的是,一无所获,从而事后“公开暗示”“自己上了美国人的当的”日本人,也不愿意善罢甘休。
接着,在2005年3月份,小泉纯一郎又开始拿独岛说事儿。当然了,在北京已经亮了底牌的前提下,他也如愿地等到了“相关反应”。
我们知道,朝鲜是在1999年9月宣布暂停长程导弹测试的。在之前的1998年朝鲜试射射程长达二千五百公里的大浦洞一号长程导弹,以发射卫星为名,飞越了日本上空,引发全球关切。
因此,捅了捅独岛的小泉纯一郎听到的“好消息”有两个:
第一,朝鲜表示,它不再受制于主动实施的暂停长程导弹测试措施,并称美国的“敌视”政策迫使朝鲜决心发展核武力;
第二,朝鲜与韩国一样,也声称自己对独岛拥有主权;
明眼人是一看就明白:如果朝鲜于独岛的问题上“高调”介入,以一个“有核国家”的身份、用军事威胁的态度、与韩国一道与日本争独岛主权的话,那么,就算是朝鲜不向日本方向打上一发涵盖日本本土的导弹,日本保守势力也知道会如何借机发挥的。
●布什新保守主义决策团队的“盲目自大”与“搞不清楚形势”
我们至今记得,美国人的官方反应则是:任何朝鲜扬言试射导弹的威胁,都将破坏六方会谈进程,而六方会谈的目的就是要遏阻朝鲜发展核武。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人的这番话,在朝核六方中,除了最在意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韩国、以及自认为“可以吃定韩国”的美国自己之外,没有谁会拿它当回事儿,日本更是巴不得六方会谈被破坏,朝核问题全面失控,好混水摸鱼。在搞清楚了这些之后,再来回味华盛顿的官方态度,也已不难看出,华盛顿的这番话即是针对韩国、威胁韩国,也是在为自己打气。但是,我们认为,华盛顿的这一说法却彰显了布什决策团队的“盲目自大”与“搞不清楚形势”,至少在“公开场合”是 “如此表现”的。
●没有人相信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会热衷于“学习雷锋好榜样”!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最能体现这一“盲目自大”与“搞不清楚形势”的是:美国官员,学者,西方媒体始终在别有用心地强调两个观点:一个是:朝鲜靠近中国,远离美国,且远程导弹技术落后,所以,朝鲜发展核武器受损最大的是中国,而非美国,因此,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应该更加努力”才是;
另一个观点则是:日本之所以没能拥有核武器,是因为美国不充许,而日本一旦拥有核武器,受损最大的也是与日本有领土争端的中国、而非美国,因此,在朝核问题上,北京“必须”与美国配合以防止日本跨入核门槛。
显然,如果上述两个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很容易看到的结果应该是:动辄猛打“东北亚核竞赛”牌的是华盛顿而非北京才对。非常清楚,正因为上述结论不成立,甚至全然相反,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恰好相反:一方面,曾几何时,是北京在猛打东北亚核竞赛牌;另一方面,在朝鲜宣布已经有了核武器之后,并正式退出朝核六方会谈之后,北京是一声不吭;特别是在日本借朝鲜核试验爆炒“日本可以有核论”的时候,倒是“喜欢强调自己受损不大的”华盛顿,总在那里忙前忙后,瞻前顾后,尽管没有人主动邀请,那位女国务卿是飞了北京、飞莫斯科、积极得很!显然,没有人相信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会热衷于“学习雷锋好榜样”!
●中俄警告华盛顿:要看华盛顿的表现
事实上,当时,就在小泉纯一郎拿独岛说事的同时,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曾发表一篇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平壤的明确强调,无论从历史上、地理上还是从国际法上来看,独岛都是属于“朝鲜半岛”的。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是次是将独岛“强调成”属于“朝鲜半岛”的,而不是象以前那样,直接说成是“朝鲜对独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在我们看来,在日本于钓鱼岛、独岛方向同时“勇敢地”挑战了两个有核国家之后,朝鲜如此这般地拉开架式、完全是一副准备进一步刺激日本神经的姿态。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朝鲜的那个态度根本就是在“含蓄”地提醒华盛顿,不论是向日本方向试射一枚让日本政府“高兴”的导弹,还是直接如日本人“所希望地??闹得不可开交的“争夺独岛主权”的外交风波中去,帮着韩国、或者直接自己就去和日本争夺独岛主权,都可以让日本借机发挥,向华盛顿索要“核武生产许可证”。
不难看出,直到此时,日本在钓鱼岛、独岛玩的这些,不过是试探性质的,想探测突围的方向;而中国、俄罗斯、朝鲜在东北亚玩的这些,则处于“放风”性质的,意在警告华盛顿,这就是说,这些“放风”是否会变成“事实”,美国西太平洋框架有朝一日是否会被朝鲜的核武器炸跨,那就要看华盛顿的表现了。
也正是接收到了这一警告,华盛顿的“表现”也就跟着来了。
●华盛顿掉头在中亚展开攻击
其四,时间就这样到了2005年4月份,美国掉过头去,迫不及待在“非常靠近”中国新疆、且处于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出手了,并发动一串串颜色革命;
显然,华盛顿的这些动作对中俄的“传统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其二,2005年5月份,那项自克林顿时代就开始筹划、在布什上台后立刻着手兴建,被西方誉为“二十一世纪工程”,意在从中亚、里海输往中俄石油管道中“抽血”的巴杰石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
我们知道,自这条管线建设之日起,华盛顿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拉哈萨克斯坦入伙”的努力。众所周知,巴杰管线既是美国削弱俄罗斯控制中亚石油重要战略的一步,也是准备用来掐住中国能源供应的一着。
显然,一旦哈萨克斯坦被拉入伙、并最终向该管道大规模供油,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哈萨克原先经俄罗斯管线向欧洲出口的石油,包括计划注入中哈石油管道输往中国的石油,将几乎被全数抽进美国投资建设,并控制的巴杰石油管道。
不难看出,巴杰石油管道对“中俄”两国的非传统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其三,不难看出,“上述两步”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在朝核问题上被“东北亚核竞赛牌”玩得没了脾气的华盛顿在“主动进攻”。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一进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中俄”同时作为攻击目标;二是华盛顿看起来攻击得相当顺手。
●攻击一时得手,华盛顿决策层在制定“对中、对俄政策”时,感觉有些飘飘然了
正是在这种“看似主动的”基础上,布什在2005年5月底提出了所谓的“中美关系非常非常复杂”的论调,按布什的话来说,那就是“复杂到了”“中美关系很难简单地形容说是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这种程度,并根据这一点抛出一套处理中美关系的“新观点”、即所谓的“单项处理”。
东方评论员认为,由于中美双方都能在世界范围内给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设置障碍,而中国除了在东亚、中亚、南亚地区外,在其他区域内的影响主要都是依靠“政治和经济”带动的,因此,我们认为,华盛顿要想阻止北京给自己“下绊子”、并给对方“设障碍”、就得在“政治和经济的层面”上着手,特别是从经济上约束中国对这些区域的影响。
显然,抽空中亚国家、里海地区输往 “中俄”石油管道的油源,掐断欧洲经俄罗斯从中亚获取能源的渠道,掐断中国从中亚、里海获取能源的渠道,彻底破坏中俄与中亚主要国家的经济联系,继而彻底掏空中俄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全面瓦解上合组织,正是克林顿政府、布什政府难得一致,宁可花费较正常需要大得多的血本、也要打造巴杰石油管道的主要战略意图。不难看出,当时,颜色革命的一再成功,巴杰石油管道的正式启用(并非正式建成),似乎令华盛顿决策层在制定“对中、对俄政策”时,感觉主动权在手,有些飘飘然了。
●“飘飘然”的华盛顿,开始正式兜售“中国军事威胁论”
其五,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在那种“飘飘然”的基础上,2005年6月初,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一年一度的“亚安安全会议”上、与日本一唱一和,正式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公开兜售“中国军事威胁论”,以试探东亚国家的正式反应。
结果,东亚国家不仅对此“反应廖廖”,有些甚至公开与之唱反调,北京更是对拉姆斯菲尔德的谬论严辞批驳。在感受几乎无人响应“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尴尬、面对北京的口诛笔伐、与强烈警告之后,拉姆斯菲尔德在离开新加坡的飞机不得不提前解释说“我并不视中国已经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
●北京断然自中亚进行反击,中俄决心共同承担大国责任
其六,2005年6月底、7月初,中国国家主席访俄,作为对美国同时挑衅中俄重大战略利益一系列动作的战略反击,胡锦涛与普京签定了凸现“中俄作为世界大国决心承担应有的责任,将致力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反对霸权”之战略意图的“中俄联合公报”,并决心联手向“上合组织”注入军事功能,开始动手拔除美国借 “911反恐”植入中亚的军事存在。
●韩国何以才敢在“朝鲜核问题”上游走于“华盛顿的战略利益”之外?
我们知道,最在意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韩国,在朝核问题主动权的争夺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北京将解决“半岛无核化”的前提条件公开设置成“和平解决问题”,并排除“军事解决和经济制裁”这两种手段,北京凭的是实实在在的实力,可以说这份实力与愿望,是“中、韩”两国彼此间在朝核问题上“谈得来”、“走得近”的基础。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也正因为北京有与华盛顿叫板的历史、也有叫板的实力,有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愿望,所以韩国才敢在“朝鲜核问题”上游走于“华盛顿的战略利益”之外。
显然,中俄一起在中亚方面进行的战略反击,几乎一把就抹掉了华盛顿借911在中亚建立的战略优势,这充分展示了中俄的实力。
然而,仅有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有敢于使用这一实力的决心,因此,在华盛顿还在那强调什么“六方会谈的目的就是要遏阻朝鲜发展核武”,并拿“任何朝鲜扬言试射导弹的威胁,都将破坏六方会谈进程”去威胁方方面面的背后,本质是“不相信”北京敢于使用自己的实力。说白一点,也就是不相信北京为了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敢于第二次“抗美援朝”、当然这种“抗美援朝”更多的可能是以“抗美援越”的方式进行。
●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
其七,2005年8月,刚刚决心完善上合组织“安全功能”的中俄,就开始在“非常靠近”朝鲜半岛的中国黄海举行了那场旨在宣示“中俄”有足够的战略决心、也有足够战略力量共同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目睹华盛顿决意阻止朝核六方进程,继续让一个不稳定的朝鲜半岛去策应美国的中东进程,韩国决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在朝核六方会谈解体之后,就借助中俄的军事支撑,建立一个安全机制,并尽快启动对“韩国远大抱负”至关重要的朝鲜半岛经济整合。
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担心出局的华盛顿,维持朝核六方会谈框架的热情反而开始空前高涨。
●韩国的远大抱负
事实上,“最在意”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与否的韩国人,当时迫使美国人签定“919共同声明”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以中俄通过“和平使命-2005”展现的“战略决心”做支撑,以有意拿“韩国可以从现实出发,走另外一条解决朝核问题的路子”去威胁、最后成功胁迫美国人签字画押的。就如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是,韩国所谓的“另一条路”,其“核心”就是:在朝核问题上,如果美国始终将朝核问题作为中东问题的“松紧带、烽火台”,始终坚持不妥协的立场,始终不想让朝鲜半岛稳定下来的话,那么,一个从自身利益出发,将“开发朝鲜”作为经济第二次腾飞之“要务”的韩国;一个准备以“朝鲜半岛这个人口超亿的统一经济体”去参与东北亚、甚至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韩国;一个准备在“上述基础”上,去与中国、日本争夺亚洲经济领导人角色,从而迫切感觉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待”的韩国,就不得不依靠“中俄”这两个军事大国的军事力量、去构建一套足以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的多边安全体制,并在这种基础上全面启动对韩国实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报负” 至关重要的韩朝经济整合,直到慢慢实现国家、民族统一。至于将韩国建设成亚洲的金融中心,让朝鲜半岛成为东北亚、甚至东亚的经济枢纽、更或是成为在世界有巨大影响的大国,不过是韩国远大抱负中的几个而已。
●几个关键因素始终在左右着朝核进程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韩国人在借用“中俄”战略决心、并向华盛顿展示“另一条路”、实质是在以“韩美同盟的何去何从”胁迫美国在“919共同声明”上签字画押的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始终在左右着朝核进程:
其一,是“中俄”决策层非常乐意向韩国“提供”“上述战略借用”: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在现阶段,在朝核六方中,尽管韩国才是“最热衷于”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一方,但是,与原本只想用一个紧张的朝鲜半岛、去策应其中东、中亚战略全面展开的布什政府相比,在美国的中东战略“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朝鲜半岛如果能够实现和平与稳定,绝对符合中俄的全球战略。
其二,我们一向认为,在东北亚的角力中,韩国的角色非常关键,日本的角色极其微妙。
其三,对韩国人而言,借助朝鲜半岛经济整合拓展韩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借助“朝核问题”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并让势均力敌的“中美”,在机制内共同确保朝鲜半岛长期和平与稳定、从而给韩国撑开最大的战略活动空间,这才是韩国人的“最爱”。
显然,对韩国人的“这一最爱”,美国人也是了如指掌,也正因如此,华盛顿一再用“自韩国撤军”这只手来死掐韩国,直到中俄在非常靠近朝鲜半岛的地方、举行了那场意在“可以为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提供军事支撑”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为止,直到韩国在这一军事支撑下,决心万不得已就走“另一条路”为止,美国人这才不得已松开了“一度伸缩自如的手指”。
此外,在韩国人看来,在争取到一个“多边安全机制”(不论是“中美”提供的、还是“中俄”提供的)之后,在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同时,如果日本能以“一支经济力量”、一支在韩国看来足以平衡中国影响力的经济力量之身份、与韩国一起去打开朝鲜这扇门,参与朝鲜半岛的经济整合,就意味着韩国不必在“对中国的经济恐惧中”去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了。
●参与韩国、朝鲜的经济整合进程,将给日本一个重登欧亚大陆的战略机会
其四,对日本人而言,参与韩国、朝鲜的经济??程,其实对日本有极大的诱惑力,因为这将给日本一个重登欧亚大陆的战略机会。
在日本看来,一旦自己在朝鲜站住了脚,并稍加经营,日本也就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一块离自己很近的战略根据地。东方评论员认为,由于朝鲜和俄罗斯接壤,一旦日本的经济和技术上的实力“登陆”亚洲大陆、并和俄罗斯庞大的自然资源、朝鲜廉价的劳动力相互结合起来,那么,日本就将有可能从岛国的困境中、“部分地” 解脱出来。
就如我们之前曾经指出的那样,这一局面能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第一,它可以利用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和庞大的市场;第二,它也可以吸收俄罗斯庞大的自然资源;第三,它还可以让“日本经济”充分利用朝鲜廉价的劳动力,充分享用韩国工业的配套能力;
●日本同样可能突围的“慢车道”
显然,坐拥“这诸多便利”的日本经济、一旦在朝鲜半岛上“坐地生根”,再加上日本和朝鲜半岛地理上也很靠近,日本的军事影响力也能覆盖得到,日本就将有可能影响整个朝鲜半岛,日本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影响将能重新登上欧亚大陆,从而一步步改变现有的东亚安全格局,直至颠覆二战后形成、并维持至今的“东亚雅尔塔体系”。
非常清楚,在我们的研究中,除了取得核武装这条可“快速摆脱”美国控制的“快车道”之外,迫使中国在历史问题上放弃原则立场,进行“政治突围”的方式之外,日本人显然还有“另一条路”可走,通过实现“上述局面”、日本也可能从“东亚雅尔塔体系”中出逃,尽管这条路较取得核武装要慢得多,较政治突围也慢得多,是条十足的“慢车道”。
非常清楚,站在美国人的立场来看,不论韩国与日本以何种方式参与东北亚经济整合,都是在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是在摆脱美国,在正常情况下,这是绝对不能充许的。但是,中东局势太紧,留给华盛顿的时间并不多。显然,华盛顿以一再让步去换取朝核六方的快速进展,本身就是在争取韩国,同时以“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前景去缩减“中俄”在伊朗问题上,特别是巴基斯坦问题上,于关键时刻再打“东北亚核竞赛”牌的空间。
不过,在我们看来,在伊核问题、整个中东问题有个好的解决方案之前,对中俄而言,朝核问题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不是最根本的。当然了,在中东局势暂时无解的情况下,只要华盛顿同意解除对朝鲜金融制裁,实现与朝鲜的关系正常化,实际上也就是同意与中俄一起“修改”、达成一份最终确定日本角色的“东北亚安全框架”,从而一边默认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一边出卖了“美日军事同盟”,那么,这对一个既可以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中享受好处,又可以继续在中东问题上与华盛顿讨价还价、还可以继续与美国一起控制日本的“中俄”而言,当然愿意了。只是美国人愿意吗?特别是,日本人愿意吗?
如果我们评估不错的话,围绕那份“美日军事同盟”,围绕美日关系,被华盛顿“出卖”的日本人,将会爆出越来越多的新闻,恐怕大多是不利于“美日关系”的新闻、特别是“日本有可能抢在美国之前,与朝鲜改善关系”、从而也出卖美国人的新闻,但从目前的局面看,华盛顿似乎已顾不上这些了。
●华盛顿决策者似乎自觉必须进行“强行突破”了
就如我们之前多次强调的,在巴以和平进程需要美国人立刻拿出“和平方案”来的情况下,在伊朗仍然在提炼浓缩铀、且在加速推进核计划、但“中俄欧”仍然与伊朗大做生意、继续破旧坏美国“经济掏空伊朗”之政策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增兵伊拉克良久,局势却没有实质性改观,而美国国会又逼着撤军的情况下;在“中俄”、“中伊”、“俄伊”都在谈论“是否不用美元、而用欧元、更或者是用卢布、人民币结算贸易,特别是结算能源”的情况下;在“中俄欧”正借机“特工案事件”、“美国反对在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共同使用雷达站”、“俄罗斯轰炸机靠近英国”、俄英互驱外交官,这些看起来矛盾在激化,立场在对立,实际上却是在“相互制造题材、彼此间寻找机会”,意图全面协调“中俄欧”的中东政策、全球战略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英国新首相布朗、新外长,都开始学习日本首相安倍,将首访地选择在华盛顿之外的事实下,华盛顿决策者似乎自觉“转折”中东局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似乎自觉必须进行“强行突破”了。
显然,就目前而言,华盛顿在朝核问题上的让步有多大,在巴基斯坦方向制造恐怖袭击的罪恶有多少,本身就已衡量出其决心在中东方向进行战略突破的决心有多大。只是美国决策层是否敢于在中东方向进行战略冒险,是否敢于用“中东大乱”胁迫阿拉伯国家、欧盟最终同意“即将出台”的“美版”而不是“欧版”、“阿版”的 “巴以和平方案”,是否敢于在阿拉伯国家、欧盟拒绝妥协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将伊拉克彻底分裂,或用军事力量压服、甚至打服叙利亚,加剧巴基斯坦通道的混乱,并顺势给土耳其找些麻烦,全面干扰“中俄欧”与伊朗的战略联系,再回过头来彻底瓦解伊朗人的斗志;更或是华盛顿最后终于选择调整其中东政策,将中东和平进程、伊拉克事务主导权慢慢交出来,或干脆并到伊核六方会谈框架中去解决,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