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历史,人生天天新开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员,导演还是观众?
正文

【BBY时事】中国2007“战略宣言”

(2007-01-26 14:12:38) 下一个
BBY时事解读 为东亚猛汉掷地有声的一系列“新招式”喝彩叫绝

主笔:赖纬

●“东瀛病夫”防卫省开业大典的“中式贺礼”

据信报报道,中国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1月8日下午在向记者通报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会议的有关情况时表示,去年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首次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黄强说:

“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目前还没有定。”黄强还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启动大型飞机研制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积极论证。这是中国继上世纪80年代首个大飞机制造项目——“运十”下马后第一次公开宣布要造大型飞机。黄强表示,“大飞机”是一个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也能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国要完成“大飞机”项目还需要两三个周期。“我国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

北京为什么在1月5日刚刚高调宣布了歼-10战斗机、“太行”发动机及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等高新航空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后,又马不停蹄地张扬已具备制造航空母舰能力和开始论证大型飞机项目呢?而且偏偏发布于日本防卫厅计划9日起正式更名为“防卫省”并举行正式挂牌典礼的头一天?

人们应该注意到,日本媒体近日报道了一系列日美军事动向。(一)日美将举行联合保卫日本演习。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1月5日宣布:“我们计划做一个模拟演习,探讨日美应采取何种联合行动来最好地保卫日本。”防卫厅官员表示,第一场演习将于今年2月下旬在日本西南地区举行,会模拟“某强国突然占领西南列岛某岛”,派出“东北亚地区刚刚出现的一些新战机,新军舰和新导弹”,封锁日本西南沿海,而远程导弹也随时对日本发动“饱和攻击”。(二)“新东亚安全策略” 将台海安全纳为核心。据透露,日美已就台湾海峡发生“事变”达成一致,两国将在2月起开始研究如何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军事局面,从而形成将台海安全作为核心的所谓日美“新东亚安全策略”。(三)允许驻日美军发动对朝鲜军事行动。日美将升级联合作战计划,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武装冲突、日本遭到导弹攻击等情况下,日本将授权美国从驻日基地和港口发动对朝鲜的军事行动。

上述的这一系列军事新计划,成了日本防卫省举行正式挂牌盛典的来自日美的 “庆贺大礼”,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的中国人当然不能过于“小气”了,总得送上几份让世人耳目一新的“中式贺礼”以示友好。也就是说,中国国防科工委1月8 日宣布已具备制造航母能力和开始论证大型飞机项目,不过是一个礼尚往来,只是这一回北京对华盛顿和东京真的给足了“面子”。

人们已经注意到,日美这一系列军事新计划,并非老调重弹,而是充满新意。所谓充满新意,最主要是有两个“前所未有”。一个是前所未有地暗示假想敌就是中国,日本所称“东北亚地区刚刚出现的一些新战机,新军舰和新导弹”的这个“某强国”,全世界都知道只有中国“当之无愧”。另一个是前所未有地明确提出联手应对台海事变的策略,使以前日美各自为战或联合行动的暗示不再含糊其辞。

如此一来,人们就不难看出其中的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日美同盟又重新热烙起来,甚至可以说进入了新一轮“蜜月”时期,日本原来所担心的日美同盟随着拉姆斯菲尔德的离任可能“激情不再”的顾虑已基本消除,而且随着“新现实主义鹰派”盖茨的上任而让日本又热血沸腾。

另一个特点是“东瀛病夫”的本来面目袒露在世人面前。有人以为我们给日本套上“东瀛病夫”有偏见之嫌,其实日本为了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大国的终极目标,可谓费尽心机,几乎到了疯狂和病态的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这个当年曾经征服过大半个亚洲的“大日本帝国”,已经处于既追求大国梦想却又无法在军事和外交上摆脱对美国依赖的矛盾境地,也就是说没有“美国伟哥”就无法生存的病入膏肓状态,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东瀛病夫”。

如果说中国的这一份“已具备制造航母能力和开始论证大型飞机项目”的大礼只是送给日本防卫省开业大典的,恐怕病态中的日本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礼物。既然日本这一系列“威猛壮举”离不开“美国伟哥”,山姆大叔理所当然地要分享这份厚礼了。

其实,自从布什在去年12月23日幸运地收到了中俄欧奉送的“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的第1737号决议”这份美国2006年唯一值得炫耀的圣诞礼物后,私地里还是抱怨北京太过于小气了。变得务实的中国人又不好意思地“虚荣”起来了,在2006年岁末和2007年新年伊始,早就甩掉了“东亚病夫”帽子的中国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慷慨,全世界不得不为“东亚猛汉”掷地有声的一系列“新招式”喝彩叫绝。

●安倍的“强势外交”将折戟东海之滨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英国首相布莱尔1月9日在与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日本取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时机已到”。日本官员峰会前表示,英日两国均为美国的盟国,两位领导人将讨论涉及朝鲜和伊朗的核不扩散等热点问题。安倍此行出访英国、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等欧洲4国。据悉,安倍将继续强调日本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立场。

安倍选择英国作为其就任首相后出访欧洲推行日本 2007年强势外交政策的第一站,当然意义非同寻常。在日本的西方盟友中,如果说除了美国之外日本还有另外一个称得上是盟友的话,恐怕非大英帝国莫属了。尽管安倍此次出访也是为了建立其“亚洲通道”和麻生提出的“自由与繁荣之弧”,但安倍所谓强势外交的核心就是“入常”,出访欧洲其实就是展开新一轮“入常”攻势。如果在第一站英国获得“入常”的支持,那么此次访欧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遗憾的是布莱尔十分的圆滑,只是奉承了一句“时机已到”,这预示着安倍的强势外交政策在新的一年里将充满坎坷。

明摆着的是,随着1月9日日本防卫省的正式启动,安倍的修宪计划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安倍的军事大国之梦不会再是空中楼阁,所以安倍在其任期内的另一个最大目标“入常”,也就成了安倍唯一的操心。为了实现“入常”目标,安倍可谓煞费苦心,尽管 2006年安理会改革的新提案中阐明增加的新常任理事国将没有否决权,但这并不能抑制日本的强烈欲望。

这样人们就不难理解,安倍1月 6日之所以回避参拜靖国神社而改赴参拜明治神宫,其实就如同安倍上任后选择首先出访中国是一样的道理,安倍要实现其“新日本蓝图”,尤其是实现“入常”目标,始终绕不开中国这一关卡。现在的安倍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既要迎合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又要维护通过访华给自己倡导的“自主外交”拉开序幕的良好势头,尤其重要的是,即使安倍在欧洲、非洲、东南亚的“强势外交”果实累累,但一旦回到东亚遭遇中国冷落的话,那么日本所谓的强势外交将前功尽弃,最有可能折戟于难以逾越的东海之滨。

更为重要的是,安倍内阁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左右日本经济走势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经济,而且现在中国不断地抛出新型武器装备的消息并说明今后将适时亮相一些有威慑力的新型尖端武器,无不是给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只要“东亚猛汉”中国的经济骏马和军事利剑还横在前面,日本要在亚洲出头之日仍然是“路漫漫兮”。

这就是我们在去年7月8日《东海寂寞心》中所评述的:北京显然不会只盯着眼前的参拜一事,更重要的是先把十三亿中国人的善意和诚意摆到桌面上,苦口婆心、仁至义尽之后,恐怕等待日本“鹰之者”的就不是“软骨头”了。北京需要的是更大的主动权——这就是北京对日策略调整和转换的一个答案。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可以大度地把靖国神社问题搁置一边,中国可以大度地不在日本争当“亚洲领袖”之道路上设置障碍,但在涉及到中国最核心利益的钓鱼岛、东海问题上,中国决不会作原则让步。中国一旦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真正地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话,中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将不复存在,而丧失了东亚主导地位和发言权的中国,即使怀抱那些所谓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歼-N、航母、大飞机蓝图和核威慑力量,也不过如同中国孩子们的“电脑游戏”,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就“不过如此”。

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核问题”将成为日本外交中的一张极具威力的王牌。我们在2006年12月25日《布什久违的“圣诞快乐”》中已就此评述:日本似乎正在拿着“日本核问题”要跟中美进行一场世纪豪赌,不同寻常的是,中国和美国竟然也在默默地接受了挑战。

现在,人们从日美同盟最近异常热烙的筹划举行联合保卫日本演习、将台海安全纳入“新东亚安全策略”、允许驻日美军对朝军事行动一系列“蜜月计划”中,可以透视出华盛顿在这场“日本核问题”的豪赌中显露退缩的迹象。然而,“东亚猛汉”中国却以前所未有的“新、狠、辣”的“中式贺礼”,毫不畏惧地给“日本核问题”和日美“蜜月计划”添加激素。

●“东亚猛汉”的2007“战略宣言”

人们注意到,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朗的第1737号决议出台之后,当布什计划增兵伊拉克为了永久占领而非扑灭伊拉克内战之火的时候,当布什将“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当成联手印度牵制中国的最得意杰作的时候,当朝鲜核危机使美国欲谈不成欲战不能的时候,当美国“对伊朗动武绝对是最后的手段”和以色列“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武力”共同酝酿战争风云的时候,当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宣称2007年将成为侵略者更大的灾难年的时候,当美国在索马里试图以军事打击找回一点威望的时候,当日美紧锣密鼓联??进程中甩开“中东四方小组”独立斡旋的时候,中国撩起了2007年调整全球战略的神秘面纱。

不同寻常的,是中国领袖胡锦涛亲手拉开了中国全新战略的帷幕,并且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北京完成了一份准备了十多年的“战略宣言”。

人们可以进行一系列“慢镜头”回放。胡锦涛去年12月27日在会见海军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的讲话中强调,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接着北京在12月29日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首次强调“中国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保持战略威慑作用的核力量”,然后在今年1月5日由中国一航正式宣布中国一航已初步建成创新型集团并以歼-10战斗机、“太行”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航空武器装备和以ARJ21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新舟60新型涡桨支线客机等为代表的民用支线客机取得重大突破。紧随而来的是中国国防科工委1月8日宣布已具备制造航空母舰能力和开始论证大型飞机项目。

其实,这一切绝非偶然或巧合,狂妄却又无奈的日本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只好让美国一起“分享”中国的“战略礼品”。一直关注BBY时事评论的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在去年12月7日《“波斯硬汉”的烦恼》中这样评述:如果这次北京不否决这份对伊朗无关痛痒的联合国制裁伊朗的决议,那么这将预示着北京在伊朗核问题乃至全球战略,将以一个更趋务实的方式和全新的视角,去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稳坐伊朗核问题“钓鱼船”的中国,毫不犹豫地在去年12月23日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投了赞成票,中美俄欧伊鏖战了一年多的伊朗核问题紧张局面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还在“顺应”华盛顿的“霸主潮流”继续在2007年寻找一个更加刺激的“高潮期”,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中国并不在乎美国对伊朗核问题以外交或制裁或武力任何方式来解决,而中国的全球战略也随之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我们看来,北京从去年12月27日胡锦涛提出锻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之时起,以及近期高调公布一系列科技成果、军事新装备和宣示核战略,构成了一份“东亚猛汉”中国2007年的“战略宣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深远意义。

第一,不仅仅在于列装这些新型尖端武器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高新技术应用已经跻身于世界的前列,美国人夸耀自己的科技全面领先中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神话恐怕将要化成昨日黄花了,要么继续禁止向中国放开科技领域而迫使中国人再来一个“科技革命大翻身”,要么开放科技领域大赚中国的钱财并让中国人只满足于 “克隆大师”的美誉。

第二,中国不在乎西方还拿着自1989年起的对华军售禁令当作筹码,也不在乎俄罗斯拿着所谓敏感的尖端技术和武器化成“过气宝贝”,相反的,正是这些没有了中国捧场已变得乏味的制裁和禁售,才让忘记了自力更生优良传统而贪图“克隆大师”虚名的中国人,又找回了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和被冷落多年的五千年民族智慧,才有了当今中国人骄傲地宣布自己具备能力去实现“移动的国土”航母之梦想。

第二,让不得不不留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刚刚读懂中国伟人毛泽东“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的美国人明白,中国现在不仅拥有决定战争胜负的智慧,而且还拥有影响战争胜负的尖端武器,这样的国家和人民是任何敌人永远都无法战胜的。因此,试图在台湾海峡和东亚兴风作浪、在中东挑起更大的战乱甚至对伊朗发起军事打击,都动摇不了中国继续以“软实力”和“硬实力”跟美日抗衡到底的决心和意志,“撼山易,撼中国人难”。中国确实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但“乱世出英雄”并不是美国的专利。

第三,与过去几十年总是强调“保持有限的核反击能力”和“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的政策截然不同的是,《2006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中国自拥有核武器以来第一次公开宣示核战略,北京现在强调的是“中国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保持战略威慑作用的核力量”。

我们注意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海军少将杨毅1月7日就《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以及歼-10战机正式列装之事作出进一步诠释:中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军事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发展进攻性军事能力。他说:“军事能力建设应该是攻防兼备型的。但是中国攻防兼备的军事能力决不是用来对外扩张的,决不是使用这种军事力量去侵略和欺压别的国家。”其实,这就是我们2005年10月9日《何必讳言“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潜在威胁”》中所宣扬的一个观点: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对手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中国必须拥有与自己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所向无敌的军事威慑力量,而且这种威慑力量必须是积极防御和积极进攻相结合的全方位战略,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让任何敌手在“冲动”之前就丧失了“雄性”。

尽管我们的这一观点在一年多后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才得到认同,但毕竟北京现在已经开始这一威慑战略的另类演绎,并再一次向世界展示威力无穷的“中国智慧”。

这样人们就不难理解北京的这一份“战略宣言”,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也就是我们在1月8日《2007再起“硬汉风”》中所评述的:这些微妙的变化,无不预示北京在2007年继续展示“软实力”的基础上,将不再吝啬自己的“硬实力”。

软硬齐施的中国将会给“2007世界”带来什么样的风景线?美国最有资格给出一个答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