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小档案:龙永图,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经济全球化研究专家,央视2003年度经济人物,曾有“世贸谈判高手”、“推开世贸之门的中国官员”美誉。 1943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历任外经贸部六局翻译,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三秘,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总部区域项目官员、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朝鲜代表处副代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外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外经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等职。现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学者,因为他学有所攻。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外交家,因为他有高超的谈判艺术。还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卖国贼”,因为他曾在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承诺上作了“不应该的”让步。也有人说,龙永图是个“民族英雄”,因为他以自信、果敢、从容与才华见证了中国入世谈判所经历的艰苦与成功,通过他,国人熟悉了来自中国的强硬声音与来自世界的一片掌声。而龙永图也承认自己是个“洋务派”,并自言自己是“技术官僚”。不论世人如何评说,这位当年“叩关”的龙永图今天仍在“闯关”。不论他作为当年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官,还是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他的形象与睿智已深深镶嵌在了更多的国人心中。
代表亚洲跟全世界打交道
2003年初,有着“世贸谈判高手”、“推开世贸之门的中国官员”美誉的龙永图,卸去外经贸部副部长职务,入主一个非官方、非赢利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担任论坛秘书长。当时,花甲之年的龙永图表示,他将致力于用自己积累的经验,让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一个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高层对话的平台,成为一座增加亚洲内部以及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间贸易和投资机会的桥梁,最终使得亚洲问题得以全面解决,使亚洲在全球经济合作中获得共赢。他自信地说,要“给博鳌亚洲论坛带来新的辉煌”,让世界听到亚洲的声音,让全球了解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在龙永图眼里,“论坛”作为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应充分发扬其国际色彩、民间色彩和经济色彩。一方面是关注和及时准确地反应、探讨亚洲经济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关注中长期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借助“论坛”这个高层次的交流大平台,既对现实问题给予解答,又对中长期问题提出看法,找出思路,作出前景分析。
龙永图活动的范围远远不止博鳌亚洲论坛。实际上,龙永图现在已经是个符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符号。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他出现的场合,你都会看到他充满激情地歌颂市场经济规则之下的自由贸易。
在第16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上,龙永图就品牌战略作了精彩的演讲。龙永图认为,中国的企业在打造国际品牌方面,从未遇到今天这样好的机遇。首先,中国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形象有了很大改善。一个国家产品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整体形象,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成为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有利条件之一。可以想象,国际商家对一个弱小贫穷的国家的产品不可能有真正的信任度,更谈不上把它的产品视为国际品牌。当中国逐渐强大起来时,品牌创造才能成熟。此外,中国经过这些年来的改革开放后,目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的中高收入人群已占到全国人口的10%。这样的大市场,对全世界所有商家来讲都是不可多得的,这为中国产品创造品牌又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龙永图对中国打造国际品牌提出了几点看法。他认为,首先要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品牌。现在不能依靠一个企业来孤立地打造一个产品的品牌。在当前一个行业中,已完全不可能孤立地单枪匹马打造一个品牌,它必须和整个工业链和产业链合作,整合资源,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所以今天在营造和打造国际品牌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能有宽阔的胸怀,整合整个产业链的资源。现在一个企业掌握多少资源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掌握多方面的资源才是重要的,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要改革我们的思路,整合资源才能打造品牌。其次,在打造国际品牌中必须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形成产业链上的“多国部队”。要尽快地打造品牌必须走捷径,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种勇于开放的精神,走出自己产业的小圈子,走向世界。
他建议,为了创造中国的品牌,必须增强国内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增强国内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所有同行业、企业的同心协力,以便打造中国的品牌,形成中国的“国家队”。一定要通过行业协会自愿整合的力量、政府的支持形成一个中国服装行业的国家队,形成5至10个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应学习中国奥运会的经验,要夺取奥运会金牌,必须首先打造优秀的国家队,这样才能与国际品牌公平竞争。
“我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过,希望全世界听到亚洲更加响亮的声音,后来,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把我的话进行了发挥:希望亚洲人的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清晰、也更有针对性。”龙永图说:“过去我是代表中国人和全世界的人打交道,现在我可以代表亚洲跟全世界打交道,活动的舞台和空间就更大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作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共同致力于让博鳌论坛成为最活跃的国际经济论坛,成为全球研究亚洲问题最权威的智囊机构和高层次的对话平台,也使亚洲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扣人心弦的中国入世谈判内幕
世贸组织被比作经济联合国。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它对一个国家在经济上的影响,远比联合国对一个正常国家的政治影响大。改革开放的中国,徘徊在世贸组织之外,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也跟一个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一度,加入世贸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心话题。因而,中国入世谈判代表也备受世人关注。
龙永图是幸运的,作为第四任复关和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加入WTO的见证人,推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中国从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经历了15年漫长的谈判。15年中,中国代表团先后经历了4任团长,从沈觉人到佟志广到谷永江到龙永图。从1992年开始,龙永图参加过多少次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恐怕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在中国企业中,厂长是中心,书记是核心,两心怎么变成一心?”在初期谈判时,面对美国代表团提出的这个问题,龙永图以“干涉中国内政之嫌”为由坚决驳了回去。他回顾,当时中国还处在市场调节和商品调节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但WTO的游戏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这个问题一直无法突破。“直到小平南巡讲话提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我们才可以大声在谈判桌上说,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当时全场鼓掌,谈判对手觉得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把中国的市场经济给逼出来了。”
在1994年那艰难和冗长的50多天谈判中,龙永图率中国代表团,就市场准入议定书与主要缔约方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那一次冲刺,龙永图和他的同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希望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诞生之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成员。但是,由于美国等个别缔约方要价过高,而我方又不能丧失原则,使中国根本利益受损,复关的最后冲刺只能饮恨而终。龙永图最后在会上用英文沉重地说:由于个别缔约方缺乏诚意,致使我们不能成为创始缔约国。中国代表团非常失望,难道关贸总协定(日后的世贸组织)这样一个多边机构,就让个别缔约方主宰多边的进程?我们对这个缔约方表示不满,对多边体制的前景也非常担忧。
1996年3月,龙永图再一次率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出席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一次正式会议,与多个国家代表进行了磋商。后来,龙永图作为外经贸部部长助理,担任中方首席代表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的谈判代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穿梭般在亚、欧、美之间飞来飞去。
人们注意到,在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上,率团参加会议的中国首席代表龙永图有了副部长的“官衔”。这几年,他苍老了不少,他那经常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悄悄平添了些许白发。难怪朱 基总理两年前说:“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谈判谈了13年,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该结束啦!”
龙永图自称是一个比较心平气和的人,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一次令他怒不可遏。那次,他正在办公室里与美国人谈肉类进出口问题,美国人傲慢地说,美国的肉很好,不用你们检疫,你们中国的肉在我们美国只能做狗食。当时,龙永图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拍案而起:“请你出去,我需要冷静一下。你必须道歉,否则我们没法谈下去。”
“市场准入谈判过程很复杂,37个要求进行双边谈判的成员要一个一个地谈,任务繁重。其中美国困难最大,他们财大气粗,咄咄逼人,谈判进行得非常艰苦。”龙永图如是说。1999年,中、美就农业问题即将达成共识,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这关键环节仍不同意签订协议。“美国不签会后悔一辈子。”当时龙永图这样对美国媒体说。“果然,美国代表团听说克林顿取消该协议后,都哭了……后来朱 基总理接到克林顿反悔的电话时说:‘我看不要签了吧,要签到北京去签!’这就是中国在一个大国面前的尊严和姿态。”
同年11月,中美谈判在北京紧张进行了数天,毫无进展。第五天晚上,美方代表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突然集体失踪,并有消息说美方代表已购买了第二天的回国机票。直到当晚11时,中方才与美方代表联系上,在电话里,龙永图对他们说,既然这是一次全球瞩目的谈判,我们双方是否应该给这次谈判下个结论?对方一听,马上说:行,就早上4点吧!龙永图一听,立刻意识到对方有意签约,马上将情况报告中央。11月15日早上4时,美方代表准时到达。
在谈判的最后环节,中、美最后只剩7个问题无法达成共识。这时,朱 基“板着脸孔”对中方谈判代表说:“今天一定要签协议,不能让美国人跑了,我跟他们谈。”结果,朱 基在谈判桌上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当美国人抛出前3个问题时,朱 基都只有一个回答:“我同意。”“我着急了,这不是要全盘放弃嘛!我不断给朱总理递条子,写着‘国务院没有授权’。没想到朱总理一拍桌子说:‘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我当时真没面子。想不到,当美方抛出第4个问题时,朱总理说:‘后面4个问题你们美方让步吧,如果你们让步我们就签字。’5分钟后,美方同意让步。”
1999年11月15日下午3点55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中美在北京达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这时,全国一片欢呼。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与欧盟签约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没想到欧盟在电信和保险方面提出了比美国更苛刻的要求。欧盟说,我们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你不能按美国的菜单原封不动的让我们吃美国的剩饭。龙永图说,在中、欧第一次谈判后,自己一夜未眠。
龙永图本不是感情轻易外露的人,但在面对意想不到的中、欧谈判之艰难时,他亦悄洒英雄泪:“那么多年,我心理上的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应该说在中美达成协议之前,我的压力还不太大,因为当时觉得反正这个事情很遥远,中美达成协议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且当时中央的整个方针就是要不急不躁,顺其自然。上面并没有谁说你龙永图一定要谈成,而且我每一次见到我们领导人,他们说没关系就这样谈。但是中美达成协议以后就不一样了,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都有一种期望值,说中国很快就要入世了,都在传中国哪一年哪一月入世。”
当时,中方代表在日内瓦和欧盟谈判,谈判文件800多页,报告书和议定书都是两三百页。到最后过的时候是一段一段地过,而且每讨论一段,主席都要问,还有没有人不同意?有没有不同意见?只要有一个人有不同意见,又要重来了!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2001年,布什上台之后,美中就农业补贴权和美国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待遇问题再次起争论。美国甚至以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审议为要挟。但龙永图表示决不会拿原则作交易,中国决不放弃入世后提高农业补贴的权利,也不会改变此前双方达成的保险方面的协议。他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不会和美国就已达成的入世协议修改一个标点、一个字。
2001年9月11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在日内瓦如期拉开帷幕。这次中国派出的代表团还是由“老将”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带队。动身前往日内瓦之前,龙永图笑言:“为使中国加入世贸,我去世贸组织的总部不下50次。受益于航空公司的优惠计划,我们从航空公司拿到的免费机票足以让我们飞到月球。”谈到中国入世的重要性,他曾感慨地说:“如今长征似的旅行终于看到了尽头。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中国入世谈判飞往日内瓦这个美丽的湖滨城市。”
9月17日22时19分,从日内瓦传来了令国人兴奋的消息:中国加入WTO的全部法律文件获得通过。这意味着,中国15年的入世努力终于“修成正果”,前后历时15年的入世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
外语影响了他的人生
龙永图1943年在湖南长沙出生,从小在贵阳长大。龙永图自述其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从小因为兄弟姐妹很多,是在一种比较艰苦的环境里长大的。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在长沙郊区一个农民的家里。当时母亲难产两天两夜生不出来,是一个农民救了他们母子俩,她用的办法就是用脚在母亲的背上踹。因为母亲生他出来以后就没有奶,村子里面一个刚刚生过孩子的妇女,给了他第一口奶,养了他一个月。
龙永图说,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文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当时很想做一个作家,考上的是贵州大学中文系。但是,外语系很少人报名,学生不够,外语系的一个老师是他中学的老师,他知道龙永图的英文很好,劝他转系:你不是喜欢文学吗,学了英文以后就可以直接读莎士比亚,读狄更斯了。
“学英语一定要注重精读。我当时学外语的条件很差,唯一的英文读物就是《北京周报》。我常常选择好文章剪下来,反复阅读,甚至背诵。学英语,背诵一些精彩的、口语化的、实用的段落是很有帮助的。”从贵州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龙永图被分配到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工作。当时国家给贵州的名额只有两个,龙永图能被幸运地选中,离不开当时的外语系党总支书记许先华的鼎力推荐。当时,龙永图在学校黑板报上发表了一篇作文。那篇作文题目叫《日出》,写的是一匹马很艰难地拉着一辆车往山上走,正好拉到山顶时,太阳出来了。通篇是用英文写的,很漂亮。许先华看了后,觉得龙永图有才气,力荐他去了北京。
当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尚停留在“联络”二字上,对外经济贸易业务少得可怜。龙永图除了做办公室杂务、读书看报以外,并无多少“工作”可干。机关事务消耗着他的青春。他只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但这个水平到底“可以”到什么程度,他并不知道,因为他连外国人都没有见过。转眼,“文革”开始,秩序全乱了,在工作岗位上的事儿就更少得可怜了。龙永图决定到外国游客多的故宫试试自己的身手。正好,见到两名外国老太太正向对方高扯着嗓子,用英语激烈地争论着什么。龙永图见到追了上去,想实际检验检验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一追追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两名外国老太太都被对方气得“愣”在那儿,龙永图才有机会插上话。他不慌不忙地用英语给争论不休的两位老人做出评判:“您是对的,她不对,有点强词夺理……”并给她们讲了具体理由。老人一听吃了一惊:“你懂英语?连我们争执时的土语都能听懂?”“你们中国人说,清官还难断家务事,你这位中国小伙子怎么断起了我们姐妹俩的家务事?”龙永图这才感到自己的冒失,赶忙比划着解释自己的动因。两名外国老姐妹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打动,互相间消除了摩擦,以拥抱来感谢小伙子的公正。
上世纪70年代初,他成了我国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中的一员,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在纽约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等部门工作了7年。这7年对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在联合国这个国际政治舞台上,他感受到了什么是强权政治,什么叫用实力说话。
龙永图感慨地说:“外语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在很多重大时刻,都是外语给我带来了机遇。中国入世谈判刚开始时,我并不是马上担任谈判工作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署长担任了翻译工作,随后就被安排到中央党校学习,并被告知可能出任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的司长。在党校学习的半年时间里,我都在看关于关贸总协定的各种文件。如果我不懂外语,我就不可能看到关贸总协定上各种文件的原文,可以说外语改变了我的一生。在谈判过程中,外语沟通特别重要。谈判时,我打破了中国在国际谈判上的惯例,改用英文谈判,这样可以知道一些非常细节性的东西,如果找到突破点,可以及时打断对方。这些是翻译做不到的。”
龙永图指出,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外语有特殊的重要性。懂得英语,在掌握信息的时间竞争上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全球最新的信息。
“铁嘴”与“铁面”背后的魅力
这是2005年6月,妙语连珠的龙永图在“反倾销论坛”上激情演讲、现场解惑的情景,着实让与会者看到一个果敢睿智、从容自信的形象,并被他的个人魅力深深折服。
龙永图算得上是一位令公众耳熟能详的新闻人物,他那宽阔的脸庞、严肃的表情、鼻梁上架着的金边大眼镜,夹有硬硬的贵州色彩的普通话,使人揣测他是一个强硬而理智的外交官员。其实,有外交家之雄辩的他,亦有经济学家之严谨、文学家之才情。在历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龙永图每每发表演讲,总是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把经济全球化之类的这些看似枯燥的话题诠释得妙趣横生。
带着金边眼镜的龙永图总是一副冷峻沉稳、不苟言笑的模样。事实上,龙永图很随和亲切,并无人们想像中谈判高手的犀利。他演讲语速平和,说到激动处,语音高亢,手势有力。龙永图说:“我这人不会笑,好像更不会开怀大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和我的经历有关。那么多年的谈判,给我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所以笑不出来。有时也想笑,轻松一点。但一个人在肩负重大责任的时候,会觉得很难,要笑也是很不自然地笑,所以还不如不笑。”
龙永图很会跟媒体打交道,应该说,在穿西服打领带的新一代部级领导干部中,龙永图可能是在非政治场合与媒体打交道最多的人。其本人也因为“言之有物、快人快语”成为记者追逐的对象,树立了“没有架子”的中国政府官员形象。可以说,龙永图的名字在中国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丝毫不逊娱乐明星。
接受记者采访,龙永图从未打断过记者的谈话,总是用他那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你,用心地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很重视媒体的影响力,在中国复关暨入世谈判进入最后关键阶段,龙永图总要主动召集新华社、的记者“放料”:中国无意通过复关寻求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任何特权,中国将接受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利与义务相平等的条件……中国希望通过认真谈判,达成相互均可接受的结果……中国在今后的复关谈判中还可能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但美方也必须作出政治层面的决定……
听龙永图讲话是一种享受,没有拐弯抹角、哼哼哈哈,经常是妙语连珠,画龙点睛,让人听了会心一笑、余味无穷。别看龙永图当年在谈判桌上口若悬河、针锋相对,谈判桌下的龙永图非常幽默。他曾讽喻美国为党委书记,对中国总是高标准、严要求,拖延中国复关。他笑道:“世贸组织好比一个党支部,美国现在是书记,中国是一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美国担心中国以后会跟他作对,于是趁你要求入党时好好考验一番。”
在日内瓦谈判时,龙永图喜欢趁紧张的谈判间隙到莱蒙湖畔爬山。1995年7月,他和30多岁的助手刘光溪一起去爬山,爬着爬着,看着头发日渐稀疏的刘光溪,龙永图万般感触油然而生:“一座山、两座山,座座美景;一根发、两根发,根根文章。”10多年的谈判,满头黑发越谈越少。
龙永图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其效率之高还体现在他的行李包上。当年谈判最频繁的时候,谈判团一年去日内瓦5次,去华盛顿3次,去布鲁塞尔2次——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很少超过5天。如此频繁的穿梭,连机场的工作人员对他都渐渐熟悉了。让机场工作人员感到惊奇的是:龙永图出国时都只带一个小包,就像平时上下班一样。原来,他将西服、衬衫、皮鞋和日常洗漱用品都备用两份:一份存在日内瓦,一份搁在美国,托驻当地的中国使、领馆同志照看。
当年的中国入世谈判官今天执掌非官方、非赢利的博鳌亚洲论坛,同样地奔波于全球各地,同样地周旋于各界要人之间,同样地处于媒体的聚焦中心——时间在变,地点在变,身份在变,容颜在变,始终不变的是他那严谨务实的行事风格和一如既往的睿智和执着。
“勤耕则获,善思乃聪。”这是龙永图所在办公室——北京国贸的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总部醒目处的一幅字。字体古朴中透着灵气,不知是否是他的座右铭。龙永图的善思能辩在他任首席谈判代表时就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勤耕则更是自小即养成的习惯。做秘书长后的他更是忙着在世界各地间奔走,把他在多年国际谈判中积累下的丰厚人脉资源,巧妙嫁接到“博鳌”这个大舞台上来。
让龙永图欣慰的是,博鳌论坛这个品牌的价值在不断增大,已经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最让他担心的是,“品牌树立起来后,怎样保持这个品牌,怎样创新?这看上去简单,实际上是个难题”。我们相信,在今天这个崭新的大舞台上,当年“叩关”的龙永图同样能成功“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