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闲话南京路(四)

(2007-01-20 20:46:48) 下一个
去南京路是以吃、喝、购物为主。过去上海人有一句话,叫作:“外地人买东西到南京路,上海人买东西到淮海路。”到南京路,上海人多数是以吃吃喝喝为主的。我虽非正宗的上海人,但在上海生活、学习、工作近三十多年,还有一个上海的娘子,怎么样也可以划为上海人的范畴了。我上南京路就是为了吃喝,这部分是继承了我父亲的优良传统,部分是出于我的天性,奶瓶生来嘴大,俗话说:嘴大吃八方。当然,我去南京路也不光是吃,以吃为主,兼顾别样。
从河南路进入步行街,北边是地铁出口,南面正在修建的是解放集团大楼。



图一:步行街街心雕塑及小休区


街心有各种雕塑,还有供行人歇息的石条凳,行人走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养养眼。如果,你不想自食其力,情愿坐享其成、一饱南京东路的风情、建筑的话,就可以化个¥2.00钱,坐上南京东路的小火车,从东头驶向西头;不过瘾,再化¥2.00钱,从西头坐回东头。


图二:南京路上的小火车




王开照相馆





图三:王开照相馆


从地铁二号线上来,王开照相馆就在你的旁边。宴尔之乐的青年伴侣都不会忘记拍一套纪念照,中国人特讲究这个,毕竟一生一次。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一张结婚照关系到夫妻两人的终身大事,马虎不得,拍得好,可为新人增添喜气。因此王炽开曾公开对外宣称,他拍的结婚照要使新人红颜长驻、永不褪色。当时同行中有人讥笑他是在吹牛。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结婚照仍旧保持原样,未曾褪色,历史为王炽开的承诺作出了公平的评价。”(摘自网上介绍)事实确实如此,我和太太的结婚照就在那里拍摄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但照片的清晰,颜色的鲜艳,依然如昨。他们的化装技术精湛,我姐姐和姐夫前年回国,补了一张结婚照(他们结婚时,是文革的后期,披婚纱的结婚照,理所当然是被禁止的)。那一套结婚照,使他们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时代,足以乱真。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黄姓,他说他家也是属于王开的家族,但我就不知道,他何以姓黄?可他确是广东人,家里人都说广东话;而且,他会拍照、冲洗底片和相片。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班不少男同学都加入了业余摄影者的行列。记得在离王开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照相器材商店。那时我家有一部120方型照相机,是国产海鸥牌的。我们经常从虹口的家走到南京路,买了显影粉、定影粉、红灯泡、照相纸等。用被子把窗户捂得严严实实,换上红灯泡,插上门;用一个脸盆放上水,按比例泡好显影液;另一个脸盆放上水,再按比例泡好定影液。把胶卷从相机中取出,放入显影液中,不一会儿,奇迹出现了:那暗黄色的胶片,慢慢地变了,一开始是模模糊糊的影子,而后就是一个大致的轮廓,随后就开始黑白分明起来。这时就须立即把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否则就会显影过度。最令人兴奋的是,洗印相片。买了相纸,多数是三号或四号(底片曝光不足用四号,曝光过度用三号)。底片在下,相纸在上,开灯一到三秒,再将相纸放入显影液中,待图像出来后,放入定影液中几分钟,最后放入清水漂洗。那时没有上光机,就放在玻璃上,待干燥后,从玻璃上慢慢地取下,上面就一层光泽。看到自己冲洗的相片,总有一种成就感。大概放到现在就叫作DIY吧。不过,我猜想四十岁以下的人,不会有这种情趣吧。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更不会把时间化在这上面了,大气候也不对了,你可那也买不到什么显影粉、定影粉了。


邵万生



图四:南货店老字号邵万生


邵万生是一家老字号的南货店。我真得不知道上海人何以称那些杂货、腌货、瓜子糖果等之类的店叫做南货店。我就喜欢在这里买黄泥螺、蟹酱、醉蟹。黄泥螺、咸蟹酱、醉蟹这些东西,我们北方人从来不碰的。打从我认识我太太开始,我喜欢上了这些咸货。她们家祖籍是浙江宁波,这些劳什子是她们家乡的特产。不过,说老实话,这些咸货确实下饭。特点是一个字:鲜。当然也是有点太咸,对心脏病患者,未必是好东西。像我们这些上了一点年纪的人,要少食或不食。此番回国,蟹酱买了一瓶未吃完;但黄泥螺,却食了三瓶,控制不住自己。买黄泥螺,一定要当心,有三种等级的。一定要买那等级高的,否则,这样好的东西,嚼到泥沙就真得大煞风景了。当然等级高的,价格自然就要贵一点了,但值。

邵万生对面是置地广场和海仑宾馆。海仑宾馆是有年头的了,我出国之前就已经完工了吧。置地广场是近几年建成的,一到八楼(?)都是大商场。我不太喜欢在南京路这样的商业街修建这样新型的大卖场。理由就是:破坏了南京路这种古老商业街的特色。

邵万生这一溜的名店有:老凤翔(金银首饰)、蔡同德(中药店)、亨得利(钟表店)、吴良材(眼镜店)、老庙黄金(也是金银首饰),这些店都是名具特色的中华老字号。



图五:南京路上名店林立



特别要提的是杭州张小泉剪刀店,这是一家在南京路上为数不多的外地名牌产品特色店。我们十年前来美国的人多数不会不带刀剪之类的家用工具,张小泉一定会是首选。我就带了两把菜刀,一把剪刀,都是在张小泉买的。



图六:张小泉剪刀店



别看那小小的门面,我每次到那去,总是顾客盈门,服务员应接不暇。他们的服务质量也堪称一流,前年我回国给老娘买了一把剪刀,老娘用了一次嫌太大了,就搁在那没用;我太太回国时,她让我太太去退换;我太太拿着剪子就去了。到了店里,人家说你用过了,不能退。我太太也不知道用没用,就解释了一下,准备再买一把新的。没想人家经理,仔细看了看刀口,居然同意退换。自从九一一之后,美国严格了进出关的携带品,刀剪之类的已经很难带的了。回国人员去那儿的机会大概也骤然减少了吧。不过,在美国还真得买不到一把象样的剪刀哩。


(未完待续)








《闲话南京路系列》>>>


... 《闲话南京路(一)》

...《闲话南京路(二)》

...
《闲话南京路(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我说澳洲是天堂,您相信吗,下次告诉你.
静静漪涟 回复 悄悄话 牛奶瓶不好算是正宗上海人,跟着太太开始吃黄泥螺,醉蟹,蟹酱,真是爱屋及乌,牛奶瓶是怕老婆吧,嘻嘻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先来报到,我可是忠实读者呀.还有交关好吃的东西,等待侬的挖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