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闽南故事 (三) 在鼓浪屿

(2011-07-24 09:36:53) 下一个

“岭脚东路门牌64”, 这是两家人在鼓浪屿的住址。 外婆教孩子们反复记诵。 这是1942 年, 阿鸾姨母十岁了,妈妈五岁,阿华阿姨四岁。 

与在香港相似, 这是一段富足的时光。万兴舅公给外曾祖母寄钱,姨母婆丈给姨母婆一家寄钱, 外公给外婆一家寄钱。早晨, 卖熟豌豆的小贩一来吆喝,还是乡下人的习惯,一买一整碗,邻居们好惊讶;“怎么买那么多?”

买鱼时, 把小篮子从阳台上吊下去,里面装上钱。小贩把鱼收拾好,找零的钱也放在小篮中,一拉,上来了。

已经给妈妈报名读幼稚园, 还没去呢。

 阿鸾姨母读的是“怀仁小学”。 这是一家女校。 街上的顽童念凑句的:“怀仁女学校, 串吃马仔豆。怀仁女学生,串吃落花生。 ”怀仁女学校,专吃蚕豆,怀仁女学生,专吃花生。

回到鼓浪屿, 外曾祖母很满意。 离乡下这么近,她可以经常回去看看了。年节自己回去祭祀, 敬佛祖,敬祖公,如此大事, 自己做了才放心。外婆和姨母婆要带孩子, 走不开。妈妈还记得,外曾祖母从乡下回来,她就要问:“牛一只多大?”

阿领也会带她们出去玩。 阿领算是半个地主了, 她在鼓浪屿的富家当丫头。两家人的衣服送出去洗,阿领负责运送和计数。她一来, 就要“一领, 两领。。。”地算衣服,妈妈他们就叫她阿领。 外曾祖母可怜阿领,后来买下她当养孙女。

加上在香港上的学,阿鸾姨母已经上了三四年的学了。 这一天,她去上课,走到半路上,有人说  不用去学堂了, 日本人占了。” 阿鸾姨母赶紧回了家。 这是1942年十二月, 日本人占鼓浪屿。阿鸾姨母的女红课是绣枕套。 一副已经绣好了, 在家里。 另一幅没绣好的, 沦陷在学堂的桌柜里了。

日本来了, 番边吕宋不能寄钱了,吃什么  乡下,有几块田园,有几石海蛎子,不会饿死,还是回乡下。日本人允许人们回去。 

鼓浪屿的轮渡,低低的。从码头走下来,有数十米的距离,用木板架了斜斜的通道, 木板与木板之间,一空一空的,下面就是海,看起来好深。可是妈妈不怕, 外曾祖母紧紧牵着她的手。

两家人, 1938 年逃难时, 十人。回来时, 还是十人。 姨母婆丈回了吕宋, 可是外曾祖母买了养孙女阿领。 姨母婆的三个男孩,皮子,力子和成子都成了小伙子了。距离1945年还有三年,那时,厦门岛才可能从大陆得到粮食。从现在起,三个小伙子得学会作田作食, 自食其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海外流浪者99 回复 悄悄话 我家后来住鼓浪屿美华,父亲在美华中学教师,是安息日会办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