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自从女儿出生之后,我在家里就100%地和她说中文,英文一个字儿都不说,都不教。因为我的英文是半路出家,虽然很多朋友都夸我的英文说的真好,和美国人说的没有两样,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说英文的时候,北京口音的英文那是一定有的。就是川普总统说我的英文讲的地道,我也不信!我自己别的没有,自知之明还是有很多的!
我在家里不说英文是怕把孩子的英文给教偏了,所以,和很多中国人的父母不一样,从小我在家里和孩子就坚决不说英文,一定要说中文,而且不说天津话上海话河南话东北话新疆话湖北话四川话湖南话广东话,北京话 Only!
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从老师到同学那全部都是英文。英文说的那一个溜儿呀。反正,除了在家里说中文之外,在外面全部都是英文。在美国这个环境中,这是一个件非常正常的事儿!
等孩子长大点儿了,上学了读书了,我周末也送她到中文学校去学中文,但是,后来孩子打了网球,根据赞助商的要求,每年要打18个32Draw以上的比赛,所以周末一般都有比赛,中文课就停了,到了周末就专心打网球比赛,拿冠军。
孩子是在英文环境中成长的,中文只是回到家里才说。虽然没有感觉到孩子的沟通有问题,但是,读写说的读写是有一点问题的。第一次突然感觉孩子中文有问题是她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让每个孩子都选一种乐器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觉。我建议她吹长笛但是她很坚定地选了小提琴。既然孩子选择了小提琴,那就买小提琴让她拉呗。但是一个星期之后,女儿回家对我说:“爸爸,我能不能不拉小提琴了?”
“为什么?小提琴是你自己选的呀。”
“是我自己选的,但是,我发现,我不是拉小提琴的那块布!”
“什么叫那块布呀?那叫不是那块料!”
“布料布料,那不是一样的吗?”闺女嘟囔着。
唉,先把中文给她纠正了吧,小提琴不拉就不拉了吧!
**************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她应邀去佛罗里达参加美国网球协会组织的网球培训。回来之后我的一个朋友就问她:“去佛罗里达训练感觉怎么样呀?好玩不好玩呀?累不累呀?伙食好不好呀?”
闺女一脸的茫然,我知道她没有听懂,我就问她:“你知道伙食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
唉,中文说的不好,很多词儿还听不懂,愁死我了。
***************
几个月前,闺女去上大学了。我建议她选一门中文课,她听了我的建议,选了一门中文课。这几个月下来,中文有了很大的进步,认识了很多新字,也会写了很多字,中文写作也得了九十七八分。我挺开心的。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她给我打电话说:“爸爸,我们几个好朋友,约好了要去 Peurto Rico 玩一个星期。”
“疫情还没有过去,不许去!”我就挂了电话!
不一会儿,她又打来电话:“爸爸,让我去吧,我们会注意安全的。这个机会很难得,我一命可能就去一次!”
“什么叫一命可能就去一次?”我大声问。
“就是 once in a life time 呀。”
“那叫一辈子可能就去一次,不是一命可能就去一次!你这是什么中文呀?”闺女把我都给气乐了!
*****************
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中文就是个皮毛。能够听懂日常用语就差不多了,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什么先天下忧之忧后天下乐之乐,什么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什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风秋夜长已觉秋风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什么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等等,根本就不要想了。唉,我现在对她中文的要求,以后去饭馆吃饭,能点菜就行了。
就怕去餐馆吃饭点菜,也点那些 Shrimp with Broccoli .
唉,这孩子的中文,愁死我了!
唉,这孩子的中文,愁死我了!
《版权中文所有,翻印发愁不究》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哈哈哈
~~~~~~~~~~~~
原来你还是个“甩锅大侠”呀!哈哈哈
先这么期待着。
这就把你的孩子single out,孩子就会感到迷惑。
这个概念是我们当时送小小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解释的,为什么孩子不够活跃,说这是双语孩子的普遍现象,会导致孩子不那么活跃。
我们后来就没有要求她学习中文,但每年暑假回国,她一般两周后中文就能相对流利对话。去年大学毕业她自己游亚洲两个多月,在中国的两周都是一个人,她的说法是国内人都以为她是中国长大的,语言没有外国口音。其实我们知道她还是有一些口音的。
到了一定年龄,尤其是高中,孩子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学习音乐也是类似的经历,是不需要催的,反正也不打算专业搞音乐。
从我自己长大过程,我总结就是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情,最后什么也不会耽误。那还是在中国物资贫乏的时代,如今的孩子基本什么都可以有,兴趣很容易满足,当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第二,孩子很小就开始双语对孩子性格发展整体来讲不利,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弄清楚为什么其他人不讲另一种语言,因此而容易产生自己是不同的感觉,难以合群而产生自卑感,这对孩子一生发展是有害的。
这两个现象是对身边朋友和自己孩子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也是小小老大幼儿园老师的提醒。
凡是因为家有不懂英文的老人的朋友的孩子,中文都很流利,但到了高中阶段甚至大选,都是很宅,甚至影响毕业后找工作。
我们的经验就是孩子必须放羊,包括学习音乐,和中文,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情,孩子自己到时候会有需求,届时就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致四个方面注意就是了,参加运动队,竞赛档次的,当然就会在赛季经常比赛。定期和频繁去各种博物馆,尤其是小时候,培养好奇心。大量读书,和尽可能多的旅行,各种方式的旅行,不是只做飞机一种,因为过程很重要。运动队是为了培养alpha性格,建立压倒一切的信心,其他三项都是训练好奇心。
至于学校的事情,包括学音乐,都会顺理成章,不需要操心。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的概念在我们是“我们家的孩子”的现实,我在小儿小女系列描述了小家伙医学院之前的多数活动,目前看是很顺利的,关键是养个孩子不费劲不操心(基本不操心)。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0b78100102yphn.html?type=-1
他问:什么是虾仁?
他只知道虾,不知虾仁。
您随意 。。。。
先把你家里那些人搞定再说吧。
如果一个人中文很好,但却去跟随基督教,或者觉得美国是白人的社会,应该跟从白人的领导,其实失去得更多。
事后想想,人家站在国内人的角度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刚认识几个汉字,这当爹娘的就高兴的屁颠颠的,不是弱智是什么?再后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大陆与我们现在生活的家园,在价值观各各方面的差距太大,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不要污染了孩子们那单纯、干净的心灵,必竞她们是要在英语世界生活一辈子、、、
还有一次,我说你今天想吃什么?妈妈去做。他说:妈,我想吃鸡手。吓我一跳。我说那叫鸡翅膀。
您的意思是只有屌丝才到这里留言? 发财了的就不来了。
想起了我家两娃小的时候,俺也是奉行牛哥的做法, 坚持在家里必须说中文, 现在也这样! 女儿没让我失望, 她读高中时, 居然自己主动地约上了最要好的两位美国女同学, 连续两年暑假期间一起飞去北京, 在语言学院读中文, 还考过了HSK Level B!后来得知她是为了能读她当时最爱看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的琼瑶小说!
儿子嘛,他自认自己的中文不如姐姐,差多了!虽说自他出生开始就是爷爷奶奶接着又是姥姥姥爷带大到四岁,但他说的中文却带着浓浓的老美口音。 读和写中文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了。不过,儿子去年夏天能自己飞去北京,香港,靠他的那点儿中文借助着手机上的翻译软件, 吃喝住行全部自己搞定,还真让我刮目相看呢,哈哈,我不再愁他的中文了。
姐弟俩这个感恩节周末还聊起了说中文,他们俩还一起笑我冲着女儿的老外男友说中文!谁让他们是在我的家里?!说啥语言我做主,哈哈, 在我家里, 必须说中文。 好在女儿的男友在中国工作过, 能听懂/猜懂我说的是啥。
儿孙自有儿孙福,牛哥莫需愁.愁白了头发没人疼。哈哈,借牛哥的一亩三分地,啰嗦了这么一大推,夸夸俺家的娃。
你女儿回答: 伙食不咋地,小灶还行!
给小闺女听写,“道理的道字怎么写呀?” “一个首加上走之旁” 拿过来一看,惊掉下巴, 一个新的汉字诞生了!
走
手
记得多年朋友的小女儿跟她妈妈的对话:
- 你要喝水还是橙汁?
- 我要juice,water,and 冰。
中英文无缝对接。
我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