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兰亭’雅聚 作者 风中秋叶
(一)
时间飞逝,再过两天,和美华文友广州相聚就隔一月了。我的笔头再快,也跟不上日子的流逝,一直想写篇记叙文向文友交差的我,心里急啊!可时间并不由我支配,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写作只好随缘,写到哪算哪了。不过我还是在尽力,寄望“尽力”可创造奇迹!记得聚会前的一晚,我病了:晚饭后不久,开始腹胀,接着水泻,发烧38.5度;后来看医生,打肌注,作点滴,在医院昏昏沉沉睡了三小时,回家又沉睡一晚。第二天,心存“尽力”,照样精神抖擞,谈笑风生,可见“尽力”的精神力量!
回到记叙文吧?!
09年10月6日,礼作东道的我,未到11点迎客时间,已早早来到位于芳村花地的盛苑酒家。我径直走向餐饮部说明想要看看我们文人雅集的美华“兰亭”。穿白衬衣、黑西装,打蝴蝶领结的经理,轻一扬手,吩咐一位女侍:“请把这位先生带到405”“好的。先生,请这边走。”穿着红色旗袍,把身姿裹得婀娜的女服务员,把我引向电梯。早已惯看西人凹凸的我,偷眼这二八佳人,仍惊诧眼前匀称的东方美。也许无论多少年西化,假洋鬼子的我,最会欣赏的,总还是旗袍里裹着的东方美吧?
出了电梯,走进四楼五号宾室--我心中的“兰亭”,眼见正厅一张大圆餐桌,中央摆着精美饰花,桌边,杯明碟净,碗筷秀雅;桌周,高背餐椅,配套气派,虽不是高贵非凡,也算秀着几分“HIGH CLASS”;透过落地玻璃,环视外面花园式阳台,红花绿树,错落有致,在窗帘的掩映下,显着别样的韵味;秋阳明媚,善意地以侧光透入,使餐厅格外明亮和谐;设计独特的饰墙,巧妙折射阳光,形成别具品味的“方灯”;深红色地毯,干净宜人,松软舒适,似乎在合力营造最佳聚会气氛。餐室一侧,设有小厅,三张橙黄色沙发,配以明净的茶几,恰好让先到者在此小聚。我暗自评价:美华“兰亭”,窗明几净,优雅得体,颇算称心。看来亲自择定此处的陈善壎眼光的确不俗。
我叫了普洱茶,独坐沉思:四年前的十月,美华海内外文友雅聚佛山,共谱了一曲<欢乐的秋会>(文刀文);而今十月,再聚广州,散文大家刘荒田、美女作家曾宁均不在,可会再续欢秋?正遐想间,一位先生悄然踱入,打破茶室寂静,来客是我相熟的画家杨远忠(水中花),我曾撰文<西关隐士画花香>,专门介绍他从工人,通过不断奋斗,入读广州美院,成为装潢设计师,再位居公司副老总。近年退休,重拾画笔,又多次在画展获得奖项,尤其于2009 年以<奇文共欣赏>一画参赛,荣获全国小品画金奖,如今画作投入市场,渐得青睐,卖得好价。前不久,美国星岛日报刊登了他的多幅作品,更使画声远播。我边和他握手边问:“带来了什么好东西?”“两本画册,其中一本送给你。”“谢谢!”翻开他的画册,山雄势劲,风生水活,花鲜鸟跃,清新灵动,令我欣喜不已。
正翻阅间,学友雨后斜阳悄悄走进。此君自少喜诗擅文,文质彬彬,为人低调,不嗜张扬,闲时喜到美华阅读,偶然上帖。其作<酒、五行、文化>及<登顶的遐思>曾载星岛日报。我俩紧紧握手,未及松开,服务员又引进两位客人,其中身穿白衬衣的男士正是我心仪已久的文坛高手陈善壎。此前,我们曾多次隔洋通话,今虽初见,犹似老友,互相直叫其名,久久相握。我端视老陈,年近古稀,却双眼炯炯,一貌堂堂,风神俊朗,更兼身骨板硬,比之在论坛登出的照片更见风采。他朗然笑着把身边一位身着牛仔上衣,配以蓝白花长裙的姑娘介绍给我:“这位是小土豆,不,是小土豆的代表,但也可能她就是小土豆”听着先生谐趣的搞笑,我趋前握着“小土豆”的手,感觉彼此亲切,毫无生分。其实我早就明白身在香港的小土豆严遵母训,从不和网友面聚,可我仍把眼前人尊为诗交已久的“小土豆”。淡雅秀气的姑娘说:“我叫黄碧霞,是代姚锦珊(小土豆)前来参加聚会的。”老陈插话:“小土豆和南亭还有礼品送你,但要稍后才交给你。”“多谢! 多谢!”我明白善壎先生是要待客人到齐后才开启礼品,以资郑重,其人精细,可见一斑。
刚刚坐下品茶,一阵清朗的女性笑声传入茶室,我醒悟到夏日微风到了。由于本次活动主要由夏小姐联系,故此我和她曾在电话里多次交谈,其开朗、阳光的声音早存入脑海,想得出她是一位快人快语,能力出众的年青女性,但我眼触到飘进来的夏日微风,仍觉眼前一亮。穿着黑白花瓣连衣裙,配以黑色小外套的女士,不仅年轻,还透着迷人的活力美。我下意识移开眼光,锁定脸带慈笑的男士,肯定他就是美华论坛首席评论家文刀先生,因为我不仅在网上见过他的照片,亦曾和他通过电话,其略带沙哑的的声音,淡定从容的言谈,不可至忘。我凝视先生睿智祥和的脸庞,联想其慧心巧智的文字,似乎在印证“文如其人”的要义。“终于见到你了!”文刀朗朗笑着与我握手,那一刻似手电通心,于无声处闪出两字:缘分!真的,茫茫人海,能作文字交流已算有缘,能隔洋通话则属缘之不浅,如今,原本天各一方的两人能够握手面谈,更是厚缘。此是文源,人缘,还是天缘?
我转眼文刀身边高大,威猛,穿着红衣,透着阳刚的平头男士,文刀急忙介绍:“这是夏家冰哥哥!”“叫我阿夏就行。”冰哥哥笑着和我握手。“你是老美华,我读过你的一些作品,写得很好。”阿夏是高级工程师,国家级科技专家,我在《白纸黑字》一书中读过有关他的介绍和其<情书节选>,很欣赏他的文笔。 “最近来得少,和网友有点生疏了。”“以后可要多来啊!”“一定,一定!”我们坐下交谈,手却握得更紧了……
如果,文字有感觉,那一定是心灵的相通;如果,眼睛有感觉,那一定是第六感的认定。一位来自肇庆的儒雅诗人--资中华悄悄走进美华“兰亭”,我的视觉神经仿佛骤然兴奋,在那一刻他进入我的心灵,第六感认定他既是灵感诗人,也是质朴好人,更是可信赖友人,我油然生出亲切感,就和此前我读他<写给秋天>、<荷的独白>,感觉一样纯正。我接过他送来的两瓶梅子酒,恍然看到了内里的清醇,欣然认定资中华和梅子酒一样醇正温厚,久饮不醉。我悄声说:“感觉格外亲切”他微笑着说:“我也一样。”我们长时间握手交谈,就如知己老朋,最后自然而然比肩合照,祝愿友谊长存。
其间,两位中年女士嫣然别进“兰亭”,陈善壎,文刀皆大步向前,热情和她们相握,我见一戴着眼镜、穿黑底红点的女士斯文儒雅,沉稳大度,有总管之风;另一着黑色连衣裙之女士,秀气兼连才气,隐隐露出诗人气质,我已猜知她们分别是来自佛山的美华总版主开尔和写出深情<那夜>的浪漫诗人何茵。早闻刘荒田先生提及,05年主办美华文友佛山之聚就是开尔女士,其间三十多文人雅士,既餐聚圆桌,又郊游四方,皆赖开尔鼎力,可见这位身为某协秘书长的女总管不同凡响。我上前和她握手,老友似的双手交叠,摇了又摇,久久没有放开。此前,我和开尔私下有过多次EMAIL交流,返穗后,又通了多次电话,算得上美华老友了。女总版此次特意为助兴雅会送来一支高档红酒,还分别给我和陈善壎各一大盒初生鸡蛋,用酒和蛋见证网谊,大概算得上别开生面吧?可我也从美国带回法国红酒及XO坚尼斯,想来也够此间文友开怀畅饮的。事实上,餐后的酒瓶留下注脚:美华有诗人无酒仙。既此,开尔的红酒就由我擅自作主送了陈善壎,而资中华的梅子酒我则中饱私囊了。此是后话。
此时备受刘荒田尊敬的云云老师,陈善壎特邀的书画篆刻家陈果,还有广州中华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画家黄志强,广东教育学院教授熊国华也陆续到达,我见文人墨客济济一堂,兴高采烈,即提议共同合照,以资纪念。大家纷纷坐立一起,让照相机凝聚了各自绽放的笑容,也永远留下了难忘的那刻。在文友拍照时,夏日微风征求我的点餐意见,我只给一句:“点些好些的菜!”聪明伶俐的她顷刻即点了一汤十五菜两点心。显见她商家女强人的敏捷利落。
陈善壎眼见除《羊城晚报》副刊编辑吴小攀尚在路上,其余文友已经到齐,遂取出了小土豆赠我的一轴诗书挂幅,内提一首五律<雪梅>:花落香如故,琼枝历久新。未迷春梦短,早悟世情真。冰魄酬家园(国),擅心遣故人。往来晴雨外,还我雪精神。众皆合首赏阅雪梅精神,善壎先生功力深厚,阅后马上指出第六句末字“园”,不合平仄,若改为仄声字“国”,不仅合律,意境亦大大提升,我和文刀也一致认同,但只疑为挥毫落墨者一时走眼,误把“国”写为“园”罢了。我提议:由我与文刀共举字幅,聚合碧霞小姐,善壎先生合照留念。众文友见状亦取出相机拍下此珍贵镜头。
老陈在大家拍照之余,取出南亭先生以快递送来的两幅国画:其一为独脚灵雀,其二为双卧神鸟,两幅鸟雀皆活灵活现,禅意空灵,令我把玩不已,谢意无尽。画家南亭,乃湛江人,姓李名志鸿,号天心斋主人,善画山水花鸟,其画鸟雀头颈部均不着墨,虚化处理,任人随意想形,随神入画,隐隐带空灵禅性。画家还喜作诗词,擅长随笔散文,是活跃论坛的元老级人物。我和他电话里相谈甚欢,颇有缘分。此次他临时因事不能前来,未能再续05年文友秋会之缘,殊为可惜。
我随即展示湖南书法家张纯启(白河山鹰)送我的两幅行书,其一是王维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二是我的词作《赏尼亚加拉大瀑布》调寄忆秦娥。其书法作品,落墨潇洒大方,雄浑自然,行笔走势,俊逸潇洒,更兼布局有度,章法严谨,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据知,白河山鹰长年临碑习帖,潜心鹅池二十多年,其作品曾多次获得书法奖项。今有幸得其远赠书法字幅,实令我感激不尽,当装裱为轴,用心珍藏。
此次回国,我还获赠一幅由当代著名青年画家陈丽丽精心描绘的仕女图。该作以唐三彩为基调色,唐代仕女为主角,淡墨描眉眼,点红作朱唇,脸颈部不勾线,虚化取神,让读者心在画上行走,神在画外飞扬,其简约灵动,凭神入画的技法,凸显中国画的东方神髓。近年,陈丽丽的“没骨法”水墨画,已被中国画界称为“重大突破和创新”,开创了简约画的新风潮,势将越来越多地得到推崇,收藏价值也会越来越高。我刚展开画幅,在场文友都为之瞩目,盛赞好画。我灵机一动,顺势在餐室地面一角,全数铺开各种字画、书刊、画集,既有《刘荒田美国笔记》,《澳洲彩虹鹦》(内有刘云云作品),《陈果书画篆刻》,《陈丽丽画集》,《扬远忠画集》,《放歌和平》(内有黄志强作品),《美华文学》季刊,还有多份刊有美华文友作品的《星岛日报》等。(备由文刀分寄予各作者)。此虽地面临时摆展,却不失高雅,且效果奇佳:文友纷纷围观取阅或拍照留念。
我特别注意到澳洲彩虹鹦期刊的责任编辑就是刘云云,而澳中周末报还用一整版推出“中国广州作家刘云云专辑”,除有照片简介,还有<邻居>、<怪招>、<疤痕>、<周大妈过节>等几篇小小说。 足见的云云师祖虽已退休,却仍很活跃。其实,对这位刘荒田的老师,我是很熟悉的,不仅仅在荒田文字里读到他,更因为他的小小说常以独特的视角描写生活里的平凡人物,既自然又生动,早就引起我的注意,也曾向星岛日报推荐发表其作品的。 我特意走向这位被评为优秀小学教师并拥有高级职称的古稀老人致意,感谢他对美华的长久支持。刘老师连说:“多谢,多谢!”其善良,清癯的脸上也绽开了笑花。
中国邮政书法美术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陈果先生是陈善壎特邀的嘉宾。我翻阅他带来的《陈果书画篆刻》专辑,发现其作品既承湘楚文化底蕴,又秉秦汉金石之风,讲气韵,求神采,真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陈果的一篇作品“听雨”中锋、侧锋、随意为之;一幅篆书横披“峻极”都堪称上乘佳品,深赢我爱。我由衷说:“你的作品有大家风范。”陈先生一边谦虚地说:“那里,那里,还在学习中。”一边在他的画集里留字签名,赠我留念。一本书画辑,凝聚了几十年心血,其沉甸甸的分量,令我心头倍感珍贵。
画集《放歌和平》是黄志强先生带来的。这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协会员的画家,毕业于广州美院。他擅长油画、水粉画创作,作品题材丰富,造型严谨,色彩朴实,技法娴熟。其作品无论岁月沧桑的老农、纯真烂漫的村童、专注凝神的少女,还是水乡村落、田园风景都饱含着丰富的生活韵味。其中一些精品被美国星岛日报发表,并被单位或个人收藏。他和陈果,杨远忠既为校友,又志趣相投,彼此相谈甚欢。老杨提议三位校友合照一张,我欣然一按,定格了他们的笑容。志强还特意邀我访问他的“品舍”画室,我亦欣然应允前往学习。
熊国华教授也是善壎先生的特邀嘉宾,他是《华夏诗刊》副总编辑,国际诗人协会秘书长,长期研究海外华人作品,写过专文报道美华文学黄运基社长,也是为刘荒田写书评的第一位作家。这位学究,文质彬彬,质朴淡定,与之交谈,可以感受他浓重的知识分子味道。我诚意邀请他到美华论坛指导,他亦欣然应了:“研究海外文学是我的兴趣和责任,有空一定到美华论坛看看。”我们握手作约。
此处加句后话:当晚熊教授来电邀我参加他为黄运基社长专设的晚宴,可惜我有约在先,不能前往,与黄社长失之交臂。
旁边的文刀给我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说:“刘荒田吩咐,‘所有参加聚会的文友都赠一本《刘荒田美国笔记》’”,这令我大喜过望。荒田文字,我在网上读得不少,可除了刘荒田去年手赠一本《唐人街的桃花》,还没有更多的收藏本。我心光一闪,感谢荒田万里赠卷,文刀百里送书,也感谢在座文友赏脸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朗声要求:“在座客人请在赠书上签真名留念。”老陈第一个响应,竖着写下陈善壎三个字,其他文友或端正工整,或铁划银钩,又或笔走龙蛇,依次落墨,恍如在《笔记》的扉页,合力用名字勾画了一幅字画,共同感谢大洋彼岸的刘荒田,祝愿其新作不断。雨后斜阳更悄言要求我拍下此签名真迹,转他欣赏留念,我欣然应诺,祈真迹永存,友谊永远。
11-4-2009
(2)
人的感应很神奇,第六感告诉我,今天将有网友来电话祝贺“兰亭雅聚”,这会是谁呢?
她,就是远在杭州的才女,文刀言下的“毛毛”, 舒五瓣!。早在年前,我拜读过这位“猫猫”的文章、诗词,惊叹其深厚的国学素养,不凡的文学才华,曾邀她联手当斑竹三十日,值月于美华,对她印象深刻。后来她“闯荡江湖”,我也未曾忘却“才猫”,月前猫猫跃回美华,以灵动的诗词惊动论坛,深得文刀宠爱,视如“干女”,常以“暗语”交流。此刻,猫猫的电话发至席间,如同明星的歌声,激起了一阵阵欢乐。她与众友一一寒暄后,再和我作“嗷嗷声”交流,惜人声鼎沸,手机难以传递深情,只好以后由“伊妹”代劳。同样,远在北京的岭南才子萧泉的电话祝贺也只能心领意会了。其实,文字也有声情,他与她日后的键盘敲打,何尝不是声情并茂的交流呢?
此际,<花地>编辑吴小攀借着地铁的飞驰来到芳村的花地。看来,《羊城晚报》的“花地”和《美华文学》的“花地”有缘啊!芳村花地的“地主”陈善壎是<花地>编辑的老友,他把编辑的手交给我:“小攀是荒田的朋友,秋叶也是荒田的朋友,你们也应是朋友。”“我们是朋友!”一声“朋友”何其亲切,一声朋友,何其有幸!我端详着荒田兄在美国就给我牵线的这位新朋友,小小个子在平静中显儒雅,大大眼睛在眼镜后闪着睿智,浑身上下透着书卷气,他就是在全国著名的羊城晚报<花地>副刊为读者遍植兰花慧草的吴编辑。“幸会!”“幸会!”热烈的握手融着欢乐的问候,惊醒我开餐的念头,一声“起菜”令服务员也欢快起来,把法兰西的干邑,缓缓倾进窄腰高杯,让每人面前多了一道诱人的紫红。一盘融山珍、野味、海鲜于一锅的“鲜灵芝蝎子海螺汤”勾起人们的食欲,我站起来,举杯致辞:“……祝大家吃好、喝好、身体好!” “干杯!干杯!”朋友们欢笑着摇动琼浆,随缘就量,品尝着这法国人的挚爱,似乎正走进波尔多的酒乡……。
“无鸡不宴,无肉不欢”,点菜人深明此道。夏日微风小姐点的“盛苑落地鸡”“五福临门大拼盘”先后带着五彩,君临圆桌,除了把鲜味呈献客人,更把厨师的餐饰艺术展示一桌。雕花美仑美奂,可还没待众人弄清雕花的材料,“鲍鱼鳄鱼焖鲜淮”,“清蒸鲜活笋壳鱼”的香鲜已搅乱了大家的视觉,各人自顾用准确的“筷递”,满足升腾的食欲。哟!久违了,“肥牛炒鹅肠”还有“明虾肉丁小炒”、“牛柳炒芥兰”、“虎皮尖椒回锅肉”……丰富的菜肴霸占了我的视线,也攻破了我的自制。嘴酌鸡鲜,品味鲍鱼……几乎忘了东道主的身份:该祝酒!
我绕桌敬酒,感谢远道来客:“如今生活改善,不愁吃喝,若只为吃,谁肯赶早远道而来?朋友雅聚,是为友谊而来,应为友谊干杯!”“干杯,干杯!”在一声声碰杯声中,德高望重的善壎先生客气地感谢来自大洋彼岸的宴请,赞扬了风中秋叶的“叶迹”,又得体地介绍了特邀嘉宾:“熊国华教授长期关注并报道美国华人作家,写了美籍华人黄运基的传奇《美国梦》,他也是第一个撰文评论荒田新诗的诗评家,是和美华最有缘分的教授;篆刻家陈果精于书画金石,其作品被广为收藏,是中国国画协会理事,和美华朋友很有缘分。”老陈接着郑重介绍了美华论坛开尔总版(她一手操作2005年美华论坛佛山秋会获得巨大成功),卓越的女诗人何茵,刘荒田的老师云云,还特别提及美华铁杆骨干,优秀诗人小土豆,盛赞她长期以来的无私奉献。这让我想起黄碧霞对小土豆的介绍:“珊姐心地善良却身怀侠义,乐于助人,其母女不仅在港常做善事,还在东南亚义养了三个孩子。”诗如其人,小土豆诗词里闪动的豪侠之气,我在论坛早有感觉,而对她母女于2007年合力义捐美华一事亦未曾忘怀。为善最乐,为善最美。小土豆在香港,在东南亚,在美华的善举善为,跃然心际,我和众人都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文学,所以吸引文人,是文友以性情所化的文字;网站,所以吸引人气,是精彩的帖子。吴小攀隔桌问我:“美华论坛吸引大家的魅力在那里?”面对著名编辑家的“考试”,我不避语拙:“美华魅力,一在于拥有两大主笔。荒田文字,平易中含哲理,幽默中显机智,既能融和蓝领阶层,亦适合高层文化,所以广得读者欢迎;善壎文章,细处精致入微,大处恢弘广博,散文、小说、诗词闪烁国学光彩,给读者以阳春白雪的高层次享受。二在于拥有以文刀、翎翅为首的一批文评中坚,他们坚持评点网友的每一篇作品,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从而吸引了一批有水平的网络写手,形成了美华特点,展现了美华魅力。”文刀补充说:“美华魅力除了刘荒田,陈善壎外还有许多优秀写手。”他接着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列举了写新诗的非马,冰花,李兆阳,资中华,野莓子;写旧体诗的邓治,小土豆,红缨枪,终极关怀,风中秋叶;写散文的曾宁,江南,凛子,心之初;写文评的翎翅,依林,冰云,罢了,聂崇彬;写小说的云云,沙石,萧振,李国参;创画研字的南亭,萧泉,白河山鹰;还有一些像开尔,明玉,达文这样甘于幕后的热心总版主,一时间,真是数都数不过来。我身边的刘云云老师归纳说:“美华魅力来自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活跃的交流。”大家都点头赞同。文刀又介绍了论坛的一些活动,吴编辑最感兴趣《星岛日报》和美华论坛联手的副刊平台,当他了解到美华文友每周向星岛副刊提供五版稿件,惊讶之余亦盛赞此乃:“相方互利的合作。”
酒过三巡,众人话语渐多,有人问我在美国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美国社会的稳定!这源于其严谨而成熟的法制,普及而有效的教育,广泛而深入的宗教。这是美国社会的三大支柱。值得中国借镜。”许多文友也敞开发言,既谈中国社会求稳定、拼经济,正日益进步的事实;也谈各人奋斗博击,求生存,求发展的不同经历。但都认同一点:祖国强大,华侨挺起,海内外文人要更多地交流,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此时,沉静大气的总版主开尔,掠掠头发,缓缓站起,一下子凝聚了大家的注意力。她举杯向我致谢后,回顾了美华论坛成立五年来的盛事,列举了网友不断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的成绩,赞扬了近年来努力为网友服务的荒田,曾宁,沧海,文刀,翎翅、风中秋叶等许多网友,强调了美华的延续和发展需要网友的无私奉献,期盼大家多交流,团结合作把美华搞得更加红火。开尔的总结性发言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同:要多作交流!许多朋友互相交换通讯地址,而客串摄影记者的资中华不断悄悄地拍摄文友交流的镜头,临时现场记者夏日微风则“静静鸡”向美华论坛发出报道,气氛达致高潮。
俗语说“酒头茶尾”,服务员微笑着先捧上点心“双辉美点”,再献出果盘“花开富贵”,又不失时机地侍奉香茶,令圆桌骤然平添了鲜丽的温馨。品着茶,我放飞了思的风筝……若说“酒是故乡浓,人是故乡亲”那么茶当是故乡甜了。是啊!所谓“浓、亲、甜”归根结底源于那份沉淀的故乡情。那一刻,我记起了荒田小品<最是一低头的温柔>,来自故乡的“一个含着劳动者丰美温柔的动作,就这样,在早已消失泥土味的城市,为游子的心制造了一次久久不退的礼赞之潮。”荒田流露的不就是故乡情么?华侨-海外游子,心底那一点乡思、乡愁都不过是那份沉淀的搅动罢了。
我趁酒足饭饱的文友各自“蜜斟”,或交流作品之余,特别作了说明:“我受荒田嘱托,带回小部分《星岛日报》,其中分别刊载了文友作品,作者可自行取回,剩余部分将由文刀分寄给有要求的作者。”收藏的兴趣,自然爆发,文友纷纷寻找自己的书报纪念品,气氛异常热烈。我心头感触,若非荒田细心、热心,把报纸从旧金山寄来我处,焉能成就文友的收藏?真是微处见大家!
好聚时光短,美华雅聚转眼已经持续了几小时,大家还似有说不尽的话,诉不完的情,早就盼着下班的服务员,此时用得着“心急如焚”这一成语了。好在要远赴杭州的夏日微风“懂人情”:“我要赶飞机,先走啦!你们继续聊。”话是这么讲。可西方人讲“NOTHING LAST FOREVER.”中国人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也许该聚时欢聚,应散时好散,此理都在众人心中吧?!
秋阳下,盛苑外的文友依依相握,把友情握在手心……;远远挥别,把祝福寄在风中……来年再聚,友情永远。
11-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