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桥 - 李大兴的博客

风中本无桥,桥在心中,心又何在?
个人资料
正文

红楼月照儿时梦

(2006-10-03 03:23:17) 下一个
博友丁敏女士,特寄来我儿时故居的照片,在此谨表谢忱。

1)故居大门



2)门前石狮



3)原段祺瑞执政府主楼



我自出生到十岁,住在这个曾经是段祺瑞执政府的大院里的一栋红楼的二层。(丁女士不知是哪栋楼,所以没有拍照)八十年前,“三一八”惨案就在这门前发生。如今人们还知道这一事件,只是由于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而已。四十年前,这里是我记忆开始的地方。时值文革,见过满院喧嚣的批斗会,见过自杀人留下的血迹。红楼岁月,令人难忘的现实场景太多,梦就很难开始。不料二十多年后,执政府竟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外景之一。《阳》一片是后来象《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这类作品的滥觞。它们拍得怎样暂且不谈,如果不稀释时代的残酷艰辛,背离基本的历史情景,首先通不过审片,其次打不开票房。尽管理解万岁,我仍不免感叹这些剧作者的健忘和没心没肺。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个民族大约就是相当健忘和没心没肺。有什么样的观众才有什么样的导演和有什么样的民众才有什么样的统治者这一点没有不同。

大门是每隔些年就要重新漆一遍的,两边的石狮却似乎历经风雨而依旧。小时候读《红楼梦》,对贾府门前的狮子的想象就由此而来。是否贾府只有门前的狮子是干净的这件事,对于我并不重要,倒是看着故居门前这对狮子的照片不禁感慨:余华的《兄弟》固然引起争议,他说这四十年我们经历的事搁以前四百年都经历不到,这句话还真是掷地有声。

赋七律一首以记之,

《观儿时故居照片有感》

世变人殊四十年

石狮犹守旧家园

红楼月照儿时梦

沧海泪飞槛外烟

扫地斯文争革命

升天鸡犬急捞钱

白头宿耄成国宝

抚往看今且粲然

自注一:写着写着这首诗就从《红楼梦》又想起了李商隐,《锦瑟》是千古绝唱的忆往之诗。我的第四句从那儿抄来的,要事先老实交代。其实李商隐生活的时代也颇为严峻,然而他的诗却始终凄美。是他的心中比我们更富于诗意,还是我们的时代已经太滑稽?

自注二:中国人素来敬老尊贤,而且二者不分。近年来,由于上世纪中叶的文化断绝,人们无论在文化心理上或是文化功底上都还缓不过气来,只得深挖逝去的巨人,狂封活着的大师。于是有些学人由于已经八十岁以上就成了大师,个别九十多岁的老先生自己也快觉得自己是大师了。至于近日报道,北大某些博导被人称为大师而安之如饴,则说明如今的中年学人英文都有长进,知道“大师”一字在英语里不过是个“ master ”,不必太当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