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读《红楼梦》

(2007-02-06 14:41:13) 下一个

说起来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到现在为止,《红楼梦》这部小说我没有完整地一次读完过。原因很简单,不喜欢。

我没有一次看完过,也就是说从来没有一口气看完过,但是估计整部小说,每个章节还是看了的。因为每次看《红楼梦》,看着看着心里憋气,於是就丢开了,等过了些日子再来看,就随手翻开一页,从那里看起。次数多了,估计就看全了,因为我听别人提起小说中的人物情节,都隐约记得。

我家是个典型的有些老式书香气息的人家,一些老式的说法和教条,比如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在家不看红楼梦,在外不看封神榜,诸如此类,父母都曾半真半假地跟我宣讲过。话虽那么说,老爸的书橱的钥匙,还有他的学校图书馆借书证,全部是我掌握着,想看什么都由我自己定。只有一次,我读初中,恰好那天捧着本《红楼梦》,老爸经过,扫了一眼,说了句:你看这个干什么?说完就走了,也许是无心说的,我其实也没有用心看,随便抓本书翻翻而已。老爸的书橱里有关《红楼梦》的书不少,不仅有《红楼梦》,而且还有许多有关的评论和书中的诗词赏析这类的书。相比之下,我更多地看那些评论和诗词赏析的书,对本书反而看得少。我老爸这个人挺有意思,我小时候爱读书,他曾经想把我往文学的道路上引,鼓励我读书,还经常出题让我写作文练笔;后来看见我喜欢上了数理化,选了理科,於是就督促我集中注意力,闲书少看。总之就是想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作我的未来生活的引路人。他问我为什么看《红楼梦》,意思很明显,一来我既然喜欢数理化,那么就该集中注意力,二来我是个男人,小小年纪,那种软绵绵的东西少看,否则容易消磨人的意志。

当然老爸过虑了,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喜欢上《红楼梦》。不是说《红楼梦》中的文字不好,实际上,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实在好得很。我看书读文章最看重的是其表达的意思,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和立题,对单纯的文字游戏不欣赏,甚至对专门卖弄文字的文体有些厌烦。但是,我曾经有这种感觉,有一两次没事干拿起《红楼梦》,那中间的文字语言、遣词造句真是赏心悦目,读了这样的文字,心里象给熨了似的舒展,只是这种感觉没有过多久,另一种感觉占了上风。这种感觉就是《红楼梦》的前后上下整个地发散着一股我不喜欢的气息──当然,也许这也正是有些人喜欢《红楼梦》的原因。我觉得,《红楼梦》透着一股过於成熟的气息,无论是人物的活动还是场景环境,即使其中有那么几个人物,他们的性格和追求有其亮点,也是在散发着那种气息的土壤上产生出来的。这种气息,就象过於成熟的水果,沉甸甸的,很有份量;其色彩对於某种口味的人,很具诱惑力;它也很有韵味,馥郁芬芳,甚至淡淡地飘出水果发酵后的酒的甜香来。但是它已经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和能量,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的光辉,粗粗一品,觉得醉人甜美,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气氛中就有窒息的感觉。这就是我常常对於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感觉,博大精深,但是过熟,缺乏前进的动力和热情,如果紧紧抓住不放,不吸收新鲜空气和养分,我们,乃至我们自己的文化文明,都有窒息而死的危险。《红楼梦》中的社会环境、家庭人物的描写,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不难明白为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处处透露着那种不新鲜的气息,让我感到很郁闷,因此也就从来无法完整地一次完成这本书。

我对《红楼梦》的这个态度,也影响到我对现代的某些作家的风格的看法,比如说苏童,这个作家似乎更加喜欢那种格调,如果把《红楼梦》比作过熟的水果,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就是烂香蕉皮上的黑乎乎黏兮兮的那种糊状的东西。没有生机,没有营养,想想还恶心。文学的一个目的是反映事实,只是他那么津津有味地描述中华文明大河中的一些沉积渣滓,实在不合我的胃口。当然这就是题外话了。

另外,出於朴素的阶级感情,我对《红楼梦》中那些锦衣玉食的男女们的情感纠纷统统不感兴趣,在我看来,那全部是吃饱了没事干给闹的!按咱们毛主席的干活,全部打到乡下去种田,天天累个贼死,看你还闹花样!全书我唯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姥姥,面朝黄土背朝天,脚踏实地,质朴开朗,不贪求不奢欲,不虚饰不矫情,有些小狡猾,却狡猾得恰到好处,也许应该说是生存的智慧,实实在在的一个劳动人民。可笑的是到了最后,高高在上的贾府的高级人物们还得要这个他们嘲笑戏弄的人来搭救,保住他们的根苗。电视《红楼梦》我仅仅看了一两集,恰好刘姥姥一进大观园里的那一段关于吃茄子的对话的镜头我看了,如凤姐说的:“……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扒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演凤姐的那个女演员大概台词背得挺熟,看她在电视上说起来,叽叽呱呱的流利的很,於是就格外的显出了一种得意夸耀的腔调,偏偏又要作出一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神情模样。说句实话,每次看书看到这里,再想起电视那个镜头,心里不免有恶向胆边生的冲动,一盘破茄子就吃得这么讲究,难怪搞得最后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否则倒还真怪了,没有天理了!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倒是挺会享受!我明白曹雪芹的目的就是说贾府的人穷奢极欲,因此导致败家,可是我觉得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出入平常百姓家就足够概括一切了,我犯不上在几百年后也抱着那种忧伤失落的破落世家子弟的心情去回味无穷。这种搜肠刮肚的讲究同样也反映在感情上,别别扭扭的,没个大大方方说话的时候。我是个粗人,欣赏的感情是清澈而明亮的,是宁静而欢快的,如同洁净明快的河流奔腾山川,如同长风吹拂的茫茫草原,如同夕阳浮云下的起伏的海洋,跟红楼人物相比,根本就情趣相反。

我看《红楼梦》,也有感动的地方。例如最后一回,贾政扶贾母灵柩到金陵安葬后回家,途中行到陵驿地方,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向贾政倒身下拜。原来是贾宝玉来向他拜谢养育之恩。这时,一僧一道,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赶得心虚气喘,见那三人在前,那里赶得上。后来三人倏然不见,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这时才死心,只得回来。我看这一段,心里只有为贾政的一片父母心而感动,想那白茫茫雪地上,一个老人深一脚,浅一脚,甚至连滚带爬地追赶着,只为了追自己失去的孩子,这是一个很令人心酸的景象。贾政在《红楼梦》中相对於贾宝玉来说是个反面人物,别的不说,他的一片爱子之心,怜子之情,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即使那回差点把贾宝玉打死,也是出於爱之深,责之切──何况,那件事贾宝玉本就有可打之处,贾政根据贾宝玉的一贯性格脾气,又听了贾环的挑唆,不打的话,我还真要说贾政是假正了!我小时候就挨过不少老爹的打,长大了一点也不记恨,越大越能够理解父亲的爱子心切。至於那一僧一道,那所谓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简直就是两个拐骗人口的贼秃和牛鼻子,整个红楼梦的悲欢离合,好像都是这两个家伙在那里安排挑唆,具有大能力大神通,却看着凡人受苦受难而袖手旁观,甚至故意出歪点子为难,跟基督教里面描述的那个上帝相差仿佛,我对这样的神圣总是有些反感的甚至厌恶的。这也是我不喜欢《红楼梦》的原因之一。

我看《红楼梦》最爽的地方是贾宝玉出家的那一段。我每看到那里,心里就想,好,总算是了了。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就拍过《红楼梦》的电影,我爸妈,还有左邻右舍的那些读书人,把这当个什么大事似的,那天晚上全体出动,一起去岳阳楼公园的露天电影院去看。夏夜,湖风习习,月光如水,岳阳楼的画檐朱宇金瓦从翠绿的树梢闪出一角,在这里看《红楼梦》,倒还真是地方。我那时才读小学三年纪,一点也没看懂,只记得最后贾宝玉倒背着双手,一重重的穿过大门,扬长而去。我那时即使还很小,也觉得这个镜头有滋味。过去士大夫处世无道,便即上书北阙,拂袖南山,飘身远引,迎面西北风飕溜溜吹来,将衣袍大褂的前后襟高高飘起,此诚是大丈夫人生一快!我看贾宝玉这一走,虽然用的地方是情,倒也颇有这股爽劲儿。当然,后来长大了,仔细想想,看见他这一走,留下孤儿寡母、老父老母的一大堆,特别是抛下妻儿,心中恻然,心想这人,早知道要走,就别惹别人嘛,既然惹了,就该担起来,这么着跑了,不太好吧?到底是个公子哥儿,潇洒是潇洒了,身后留下一堆烂事,让别人替他揩屁股。还好他是出自富贵之家,一般平民百姓就玩不起这个了。这么一想,於是也就没有那么爽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我不喜欢《红楼梦》。还要看吗?要看的,只是不迷罢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风谷 回复 悄悄话 不是兴趣喜好的反对, 这个我认为是青菜萝卜各有喜好, 无所谓,况且我也不是很迷。

只是觉得你当中说的一些不喜欢的原由, 说歪了, 或者说, 没有说清楚。 嗯, 可能我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 再说吧。

月上柳梢头 回复 悄悄话 喜欢红楼梦,从小到大,看了很多很多遍。
但是,您的这篇文章,我也非常喜欢。
清新好文
巴尔 回复 悄悄话 哈哈,不同意。

这篇倒不是我什么得意的文章,但是意思还是很清晰的,逻辑嘛,有逻辑吗?无非是一种兴趣喜好的取向吧。:)
风谷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有些逻辑混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