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了红烧熊掌,上床后婉转睡不着,可谓夜不能寐,好不容易入睡了,三个小时就醒了,平时如果只睡三个小时,一定头昏脑涨的,但今天居然疲而不倦,舔舔嘴唇,居然热而不干,捺心,居然平而不燥。只是浑身热乎乎的,涨得厉害,不能不折腾,LP从上床就开始抱怨了,我干脆披衣而起。其实,哪里需要披衣,前胸后背都是热的,手也是烫的,索性光着膀子,打开电脑。熊掌乃稀罕物也,有缘得食,不可不以文字记之。
熊掌也叫熊蟠,为我国古传八珍之一,是美味佳肴,又是珍贵的滋补品。儒家亚圣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意生,熊掌乃义,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当舍身取义。真是,鱼诚可贵,熊掌价更高。 熊掌取之于熊,欲熊掌得先猎熊。而今,人口翻了几番,熊口却降了几番,熊掌便不可多得了。国内的上等宾馆酒楼,偶有此物,但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问津。即使得到熊掌,席中熊掌分量甚少,与餐者分食无多。
我前几次品熊掌,也都是作珍品招待朋友,只能用熊掌煨汤,大家喝汤,分到骨头的没有肉,分到肉的见不到骨头,朋友能尝一口,我便心满意足。即使如此,朋友也齐赞味道鲜美,药膳作用妙不可言。一个朋友多喝了一碗,第二天,他LP来告美状,呵呵。
在国外,若非自行狩猎,熊掌亦无市无价,无觅处,于是狩猎便集娱乐和淘宝一身了。加拿大地处北美,幅员辽阔,野生动植物甚多,且保护措施得力,公民守法,故而熊繁殖较多,便有了猎熊的可能。政府规定在指定地区,一年分春秋两季可以捕猎。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熊的数量、雌雄比例,发给猎人“准猎证”。猎人猎获的熊要向主管部门分雌雄申报数量。繁殖期的母熊和幼熊是禁猎的。政府以准猎计划控制熊的数量,既不使繁殖太多,影响生态,又不至过度猎杀,使熊濒临绝境。
过去看《智取威虎山》和额伦春人的故事等,知道北方狩猎不易,不仅要集代代相传的打猎经验,还要风餐露宿,猎熊更要冒生命危险,一枪不能毙命,便有被熊瞎子追杀的危险,人跑不过熊,据说千万不能往坡上跑,熊的后腿有力,爬坡能力特强。熊瞎子逮到人,先是给你一掌,然后一屁股坐上来,不断气也得半死,如果它觉得没有坐舒服,在你身上挪挪位置,NND,你没有粉身也得碎骨。据说装死可以逃过一劫,但如果被它当作了板凳,装死也成了真死。如果熊好奇地在你脸上舔几下,那粗糙的舌头,就像削肉片一样。过去见过一人,半边脸没了,据说就是被熊瞎子舔了一口。
后来,在国内看《新闻简报》的年代,讲到猎人的生活,他们的狩猎手段提高了,枪好了,狗多了,狗发现熊后,用群狗战术,把熊围得不能动弹,猎人们上来补一枪,就完了。我当时就想,如此这般,有何难哉,吾当跃跃欲试。
不过,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找出熊的踪迹恐怕是狩猎的难点。 在加拿大猎熊,找熊的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那里有很多经营的猎场,经营者建造一些房屋供猎人住宿,还提供山地车、舟船等交通工具。熊虽然不是他们养的,但他们会在熊经常出没的地方,以蜂蜜、果酱、甜饼及肉类喂养熊一段时间,养成熊每天来进食的习惯。一挨狩猎的开放日,狩猎者便可以在事先选择好的地点,守株待兔,熊一进入伏击圈,或用弓箭射之,或用猎枪击之。娱乐哈,老少皆宜(友情提示:胆小者切莫模仿)。
猎获的熊,多是食肉留皮。熊肉粗,多脂肪,怎么烧炒燉煨也难去掉其醒味,但为寒冷地区人喜爱。熊肉一般都是自己吃或分赠亲友,不到市场上出售。皮,在剥的时候,要连头带尾,包括四个爪子完整地脱下来,或制成可以悬挂的观赏品,或制成褥子。熊胆可以治病,是名贵药材,但那是咱中国人的秘方,西药里没有这个玩艺。为了防止杀熊取胆,政府规定,熊胆只可丢弃,不可保存,也不可送人,所以用熊胆用药乃是违法的。以皮为目的的狩猎,因要保持皮毛的完整,熊掌上的皮也一同剥了,此时的熊掌逊色不少。以食为目的的狩猎,熊掌可以连同外皮一起砍下,中国人为了保证熊掌的质量,会在熊断气时尽快剁下四个掌,所以带毛熊掌乃珍品。老外虽然也吃熊掌,但远没有中国人看得那么珍贵,所丢弃的熊掌不在少数。中国人狩猎回来,顺便多带回几副熊掌通常不是难事。
烹调熊掌大有讲究。熊掌有前掌后掌之分,前掌香,后掌微臭,据说是熊在冬眠的时候,饥则舔其前掌,唾液精华便浸润其中。讲究者还分左掌或右掌,颇有吹毛求疵之嫌。无论前掌还是后掌、左掌还是右掌,都有滋补作用。
古书记载:“得酒醋水三者同煮熟,食之可御风寒,益气力。”古时猎熊,所斩熊掌要风干保存,所以烹饪是都有一个泡发复原的过程。泡发方法不一,有的用泥糊加火烧去毛,有的用开水退毛,有的用冷水浸发。据名厨介绍,最好先用冷水浸软,再用小火煮,煮到用手可以摘去皮毛,再换冷水煮,约隔三四小时换水一次,煮三此,将骨头从爪背上割开取出。经过加工后的半成品,切成块,用鸡汤、香菌、玉兰片,加黄酒、葱姜等佐料烹调,则美味加鲜,入口不腻。
烹调熊掌学问颇大,非我三言两语所能表达。左传记载:“晋灵公不君……宰夫腼熊蟠不孰,杀之。”说的是晋灵公因厨师煮的熊掌不熟,将厨师杀了,熊掌废了,厨子当废,恐怖。做熊掌也很费时间,连浸带煮,再烹调成菜,恐怕至少得几十个小时。春秋战国时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楚成王的儿子,太子商臣发动政变,领兵围住宫廷,逼成王自杀让位,成王要求吃了熊掌再死,商臣不允,考虑的是“熊掌难熟,翼久将有外援”。所以楚成王临死没有吃到熊掌。由此可见,做熊掌费时辰。 现代人聪明,发明了高压锅,这大大缩短了煨煮的时间。高压锅烹调出来的熊掌是否会逊色,我不敢说,但我这次的熊掌是新鲜熊掌,减少了浸发过程,当比风干熊掌胜一拙。
我们这次是家庭聚会,人不多,便选择了红烧熊掌,食肉也,用了一前一后两只熊掌,与前几次喝熊掌汤乃是别样风味。熊掌乃难得佳肴,岂敢暴殄天物,自然使出全身解数,精心调制。 烹饪好的熊掌端上来,果然酥烂滑润、掌糯味浓。吼一声“拿酒来”,先满上一盅正宗中国白酒,干了,捶胸蹲足嚎叫一番“好酒!好菜!再干一杯!”把衣服脱了,光出膀子,再一脚踏上椅子,那雄气就出来了…… 那酒肉后的豪情和勾当,容我下回分解。
(逆班曾经贴过熊掌的方子,这里只附烹饪熊掌古方秘诀,收在清康熙年间的王士祯著《食宪鸿秘》一书中: 带毛者,挖地作坑,入石灰及半,放掌于内,上加石灰,凉水浇之。候发过,停冷,取起,则毛易去,根即出。洗浸,米泔浸一、二日。用猪油包煮,复去油。斯条,猪肉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