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3 (1)
2014 (1)
墓地是逝者安息的场所,也是生者寄托思念的地方。有预知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他们自己的墓地,或许是一种幸运。而大多数的人,他们的墓地是由亲人朋友来选择的。这时可能除了逝者的意愿,还增加了些许选择之人的喜好和需求。
母亲的骨灰寄存在骨灰堂快三年了,由于家人对墓地选在哪个城市意见不一,一直拖了两年多,骨灰堂三年为限,不得延期,最近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选择了父母生活工作了六十多年的北京,而不是在他们的出生地,父亲虽然有些小小的不能落叶归根的遗憾,但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最终肯首。我这次回国的一项任务就是去探查北京周边的墓地。
中国人的墓地比较讲究风水,最主要是要造福子孙,令后代人丁兴旺,健康长寿,财源广进。风水大师总能讲出一大套理论,至于到底怎样,全都依赖一个“信”字。我们家下一代都是女丁,所以严格来说再下一代要看人家婆家祖上的风水了,所以这方面我没有太大的负担,我想就是看临场的感觉吧。不得不说,在参观十三陵一带的墓地时,我有给自己买一块地的冲动。背靠群山,有些位置视野一望无际,“极目楚天舒”的感觉,那气势不愧是皇陵所在。
选择墓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价格,北京规定双穴不超过1平米,几万元到四,五十万元不等,大小相差不是很多,主要是位置的区别。有效期二十年,这些墓穴一般排列很紧密,间隔比较小,每个墓地前方别说下跪了,就是鞠躬,一不注意就顶着前排的墓碑了。这些墓碑基本上是成墓,外形也都差不多,就差刻字刻像了,价钱另算。多人穴的地方大一些,价格增长很快。有些陵园有间隔大,立雕像的名人墓,不但对逝者有严格挑选,价格也是单议,总要一两百万才能拿下。大多数园区不能烧纸,烧香。个别陵园另设烧纸祭祀的地方。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比如墓地离城市的远近,交通状况,是否需要爬坡,园区的管理条件,二十年后大致的缴费情况。最终我对两个墓园比较满意,朝阳区的外侨公墓和景陵旁的景仰园,最后还是要爸爸和哥哥拿主意。
一块好的墓地,或许是灵魂最后的眷恋和栖息之地。在这里,生者与逝者无声地交流,在这里,爱穿越生命的维度。
我早就想好了。等自己走了以后,骨灰撒入太平洋,让我自由自在的生活吧。
回复'无法弄': 我也是这样想,打算骨灰入大海,不麻烦娃来看:)
----坚决支持。我将来也是如此。墓地没有意义
北美的墓地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