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停留

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城市移到另一个城市,飘来飘去地,在漂泊的岁月里学会接受无奈,在漂泊的岁月里学会欣赏精彩。
个人资料
正文

回国陪父母看病散记 - (十一)关于吃药

(2017-06-29 07:47:06) 下一个

 

 

 

     这是一个不完全的药单,是爸爸每天需要吃的药,三十多种,五十多粒。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药罐子,隔几个月去一趟医院,检查检查,然后医生给加几味药,医院里似乎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老年人通常是综合病,比如我爸:糖尿病二十多年,从吃药改成打胰岛素;五年前冠心病严重,做了三个支架,吃着抗凝和调血压的药;两年前免疫病引起急性肾炎,转成慢性肾炎,终生服用低剂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保肾的药总得吃吧?虽然西医都说没什么好药,也就调控调控饮食;然后是红血球降低,隔三岔五需要打针促进细胞生成;前列腺指标升高,做不做穿刺?医生说长期服用抗凝药做穿刺有风险,而且做一次也不一定刚好到位,也就是说如果查不到癌细胞也不能证明没问题,因为有可能没有取到有癌细胞的部位。鉴于前列腺癌发展缓慢,我们决定不去冒着高风险承受痛苦,寻找一个不见得有定论的结果,即使证实是癌症,难道让一个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高龄老人去做手术或是大剂量化疗?当我们最终一致表态不做穿刺的时候,医生竟然隔三差五地来反复问:“你们再好好想想,是不是肯定不做穿刺?癌变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我实在无语,当医生真不容易,怎样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呢。这次住院主治大夫找来免疫科大夫会诊换了种药,结果爸爸晚上睡觉不好开始有幻觉。主治大夫没去找免疫科大夫调药,而是找来精神科大夫开了精神类的药,结果过了两天肝功又不正常了。然后你肯定猜到了,他没去找精神科大夫调药,而是去找了消化科的大夫开了保肝的药。我顿足,我干嘛不去开药厂?!

      我们决定出院了,我跟爸爸讨论出来想做些什么,去哪里转转,制定一些可行的计划。我给爸爸开的药是“希望”,永远对明天充满期待和希望。

 

 

(十)找个合适的保姆何其难

(十二)遥控老爸的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素月-2006- 回复 悄悄话 过度医疗一方面来自于商业原因,另一方面和西医的特性有关,各科相对独立,谁的问题谁解决,各自拥有处方权.而不是像中医以整体的角度对整个机体进行调整.只是中药的成分不像西医那样精确,材料的产地,甚至季节都有差异,辅佐的药物,个体的差异都有可能对药效有不同的影响.要说,中医是个大宝库,现在又有这么先进的药物研究手段,本来应当把中药发扬光大,可是有多少单位愿意花上人力财力去做漫长的研究.快速回报是每一个公司追求的目标,各大药厂只要业绩下降首先考虑的是缩减研发人员.
素月-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tion' 的评论 : 这些药物对肝脏和肾脏的负荷可想而知.
素月-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雅图登山' 的评论 : 是的,老年人的治疗和保健是值得每个家庭去好好考虑的事情.
potion 回复 悄悄话 三十多种,五十多粒。
————————————
没有病,也会被这些化学药物毒死!
needtime 回复 悄悄话 医院日常靠这个捞钱呢,不开药能干啥?
西雅图登山 回复 悄悄话 I feel for you. Been there done that. 老人还是保守治疗更make sense. 不要只听医生的,要想一想: what is be best for mom or dad? What is the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手术成功与手术恢复是两码事。祝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