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已远离

加州的阳光还是纽约的雨
正文

300的快餐效应

(2007-05-24 23:42:39) 下一个

几周前终于有时间看了华纳的史诗片《三百斯巴达勇士》(300)。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了,以前也曾被搬上过银幕,但我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看这部最新的电影。有一大半的原因在于身边周围的好些同事和朋友,尤其是男士们,都说它值得一看。翻开影片的票房纪录,居然在美国本土上映的第一个周末就已达到七千万,到目前为止的票房收入更是达到了一亿八千万之多。这样的纪录创下了同档期影片票房的新高。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看看它好在什么地方。

影片讲述的是以前读过很多遍的斯巴达勇士抗击波斯人入侵的故事,集中描述的是史上有名的发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战役(Battle of Thermopylae。斯巴达人一向尚武,那里的男孩从幼年时期就被培养成士兵以便在日后保卫国家,而他们的这个传统在波斯入侵时派上了用场。国王亲自率领斯巴达三百勇士与希腊各地联军一起迎敌。由于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些勇士们一开始坚如顽石,不给侵略者以任何可乘之机。但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强大的敌军优势得以显现,这三百名勇士最终战死疆场。

看完影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视觉的冲击与震撼以及画面的精美绝伦。同时,影片对战争场面和故事情节的处理都无可挑剔,真可以称得上是有巨片风范。可是与此同时,好像又缺少了看罢此类影片应该有的一种激情和满足感。相关的专业评论也是好坏参半。说好话的无非是夸赞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尤其值得一提的事,这部电影是根据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畅销漫画改编的,其中许多镜头的设计都是与漫画中的经典画面一致的,所以仅这一方面就吸引了不少的眼球。然而批评的声音也不算小,主要在于影片缺乏创新,只是在一个经典故事的基础上又把原来的情节重新讲述了一遍,虽然也有感人的对白和唯美的画面,却不能给人留下不灭的印象。

可以说,三百斯巴达勇士》是一部典型的商业色彩浓重的好莱坞影片,或者说,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快餐。在影片当中各个类型和层面的观众都能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男人看彪悍战士们的打打杀杀,女人看国王和王后间的伟大爱情。喜欢漫画的人可以看出漫画的痕迹,喜爱历史题材的可以领略到一种古旧感,而热衷神话故事的又能发现影片中的传奇色彩。好一个热闹的大杂烩!在这顿丰盛的“快餐”中,观众能找到很多过往经典影片的影子。勇士们的战斗场景让人联想起《角斗士》(Gladiator),古灵精怪的各式波斯军队有些貌似《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中的奇人怪兽,而当乱箭向勇士们射来时,人们又不由得想起《英雄》中的场面。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的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好学生的作业,虽然没有什么好扣分的地方,但它却只是个一份作业,而不像是一部“作品”。

由此看来,这部影片火就火在它的快餐效应,集合了多种多样的元素,也迎合了多种多样观众的口味,但是只能吃饱而不能细品。它的商业成功和口碑的不一致似乎折射出我国近年来所谓大片的一个共同现象虽然国内票房奇高,但艺术性并不能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就好像观众虽然是抱着享用一顿法式大餐的期待去看电影,结果却吃了顿肯德基,吃是吃得挺饱,但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都有所缺欠。《三百斯巴达勇士》的商业成功说明了好莱坞也有这样的作品,而且有时会非常卖座。但值得庆幸的是好莱坞还有多种其它风格的作品可供观众选择,让人在吃累了大餐时吃吃快餐也算是换个口味,不知道国内的电影观众能否也会这样幸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滑稽美人儿 回复 悄悄话 一直喜欢电影,而且无可救药地崇尚好莱坞大片。后来做了有关电影的工作,就不如以前那么感冒了。
laomi06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你喜欢看电影, 我也喜欢斯巴达勇士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