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为何能提前预言布什会强行发动伊战争 zt
(2007-09-24 12:28:28)
下一个
历史学家为何能提前预言布什会强行发动伊战争
2007年09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上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参加复员退伍军人协会(VFW)大会时发表演说,以日本战后的民主化为例来证明自己中东政策的合理性和重要意义。他把“9·11”恐怖袭击事件直接比喻成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把“基地”组织与战前的日本、纳粹德国以及苏联相提并论。布什认为,由于日本狂热地信仰国家神道,就连日本人自身也不相信民主。但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使日本实现了民主化,并且从不共戴天的仇敌变成了美国最强有力的盟友。据此,布什相信历史经验证明,美国将在中东取得最后的胜利。
布什以日本为例替伊战辩护站不住脚
通过这种方式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进行辩护,布什显然与作为同盟国日本的历史观大相径庭。一部分日本的媒体评论认为,美国总统的发言完全无视日本在大正时代已经出现民主选举的历史事实,表现了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历史文化了解的浅薄。美国国内也有评论认为,伊拉克的情况与当年占领日本不同,布什总统“从历史中吸取了错误的经验”。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很多美国人信心十足,认为只要推翻萨达姆、占领伊拉克,就可以在中东树起一面从独裁走向民主的成功改造旗帜,正如当年二战后在日本、德国那样。但很多学者却提醒政府:历史经验不是那么简单的由此及彼,伊拉克的前景不容乐观,麻省理工大学的约翰·道尔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道尔教授是日本问题专家,他的名著《拥抱战败——二次大战后的日本人》曾获得普利策大奖。书中关于二战后美国占领日本的经验总结一度成为美国有关部门制定占领伊拉克政策的重要参考。2002年10月,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战后日本看伊拉克》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道尔教授分析了美国得以对日本成功进行民主化改造的客观原因: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道德上和法律上占领日本的正当性;日本国内不存在宗教、种族、地域的对立;因为是天皇宣布的无条件投降,战败国接受了战胜者的绝对权威;美国从珍珠港事件以后已经对占领日本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为实现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对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改革;岛国日本不受邻国干涉;美国忙于欧洲重建,对麦克阿瑟的占领政策没有过分干涉;日本没有资源,不存在外来经济利益的干涉,等等。而伊拉克几乎在所有这些方面与战后日本大相径庭。基于这种考虑,道尔教授非常明确地给出结论:“二战后成功占领日本能为美国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扮演一个建设性角色提供范本吗?简而言之:不能!”同时,他还警告美国政府:“如果没有认真考虑包括战后重建在内的所有后果就贸然发动战争,那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可怕的狂妄自大。”战争爆发前后,他公开在《波士顿评论》上发表文章《历史的警示:不要希望在伊拉克能实现民主》,以一个历史学家的敏锐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再次发出警告。
历史学家提前预言布什会强行发动伊战
2003年3月20日,布什政府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全面战争,道尔教授的担忧不幸变成了现实。美国所面对的结果是残酷无情的,萨达姆虽然已经走上了绞刑架,但至今已经有超过3700名美国士兵阵亡,平均每秒耗资超过4000美元,虐囚、屠杀平民事件不断被曝光,就连一直在强调“我们绝对正在赢得伊拉克战争”的布什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没有赢得伊拉克战争”。当年美国占领日本的时候,毕竟普通的日本老百姓逐渐在战争废墟中重建家园,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日本国家也借美国的帮助重返国际舞台。而反观今日之伊拉克,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话说就是,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和安全感甚至还不如萨达姆统治时代。萨达姆一死,伊拉克国内进一步激化的反美情绪、教派冲突和种族矛盾等愈演愈烈,出现了把美国拖向泥潭的趋势,正如当年的越南战争。
在更早以前,道尔教授就分析认为,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并非偶然。2002年1月29日,他在日本《朝日新闻》上发表的《对理性声音置若罔闻的美国》引起巨大轰动,获得了日本第一届大佛次郎论坛奖的特别奖。道尔教授在其中对布什政权进行了全面的严厉批评:“在‘9·11’事件之前,布什政权的主要政策集中在对富裕阶层大幅度减税、毫无根据地扩充军备和支持能源企业、支持死刑、反对限制枪支以及蔑视环境保护政策等。结合他发动的反恐战争,现在的布什政权开始阉割在美国长期受到尊重的市民自由和司法程序。”显然,道尔教授认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布什政府才会明知伊拉克战争不可为而强行为之,最终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道尔教授更为担心的是:“美国现在挂在口头上的话,和战前的日本如出一辙!”经历过战争的日本人都会记得这样熟悉的歌词:“前进!八成一宇,领导四海人,创立正义和平,理想花开飘香……”这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国内为调动国民士气而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到的《爱国进行曲》歌词。作为历史学家的道尔教授提出这个话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伊拉克战争进行评论的范畴,发人深省。
汉代的贾谊曾经说过:“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历史规律在新的时代可能会继续发挥作用,当然必须要经过“验、参、察、审”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有取有舍,因地制宜。道尔教授反对将伊拉克和战后日本简单类比,并且从战后日本改造的历史经验准确预言了伊拉克战争的结局,那么他将战前日本与当今美国的比较又如何呢?这的确值得我们冷静观察和认真思考。(初晓波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